2023 年即将获批的 20 款重磅新药

2023-01-11
抗体药物偶联物临床2期申请上市临床申请细胞疗法
2022 年度,在新冠疫情反复之下,无论境内还是境外,获批新药数量都小有下滑。好在 2023 年度,NMPA 和 FDA 已经分别以首款新药的监管批准开启了充满希望的新篇章。NMPA 批准了艾滋病药物艾诺米替片,FDA 则以 Aβ 抗体 Lecanemab 开局。近 8 年境内外新药获批上市趋势及对比*此处仅统计「新药」,不包括「改良新」和「类似药」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http://db.dxy.cn/v5/home/)2023 年度,NMPA 又将批准多少款新药?Insight 综合当前上市申请中的新药项目和平均审评时长,展望在这一年里潜在有望获批的创新药。在这一年度里,我们有望看到热门靶点 3 款以上新药的接续爆发,如 EGFR-T790MPD-L1ALK;明星 ADC 药物 Enhertu 审评进度在华不断推进;细胞疗法在 BCMA 靶点上迎来首个国内监管审批;非肿瘤领域大热的降糖、降脂、脱发偏头痛等,都有相应突破。本文将选出其中 20 款与读者们分享,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文章篇幅有限,无法介绍到所有新药,欢迎在评论区提名,我们会将评论精选显示~来自:Insight 整理三代 EGFR-TKIs:贝福替尼瑞泽替尼Limertinib奥瑞替尼在第一梯队三代 EGFR-TKIs 奥希替尼阿美替尼伏美替尼之后,国内第二梯队的 4 家在 2021 年度相继报上市,如今到了即将收获的时节。申报最早的 2 款分别来自贝达药业石药集团,有望在 2023Q1 获得批准。贝达药业 · 贝福替尼甲磺酸贝福替尼贝达药业开发的一款针对 T790M 突变的第三代 EGFR-TKI,2021 年 3 月,贝达药业在国内递交上市申请,治疗既往使用 EGFR-TKI 耐药后产生 T790M 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点此查看审评进展目前,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贝福替尼的一线适应症已经在 2022ESMO 中公布了 II/III 期临床研究结果。辅助治疗适应症也已蓄势待发,2022 年 11 月 15 日提交 IND 申请。而针对一代 EGFR-TKI 耐药后产生 T790M 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II 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经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为 64.8%,疾病控制率(DCR)为 95.2%。34 例基线有颅内靶病灶的脑转移受试者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为 52.9%,颅内疾病控制率(iDCR)为 97.1%。贝福替尼临床试验结果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石药集团/倍而达药业 · 瑞泽替尼磺酸瑞泽替尼(BPI-7711)是一款不可逆、高选择性的第三代小分子 EGFR-TKI,对 EGFR 敏感突变及 EGFR T790M 耐药突变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研究表明,BPI-7711 在体外细胞实验中对 EGFR(T790M/L858R、外显子 19 缺失) 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且有效抑制浓度(EC50)比 EGFR 基因野生型的抑制浓度低 35 倍以上,体现了较好的安全性。2021 年 3 月,石药集团倍而达药业订立产品授权及商业化协议,获得 BPI-771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但不包括台湾地区)的商业化授权。2021 年 5 月,倍而达药业向 NMPA 递交了新药上市申请。>>点此监控审评进展2022 年 ASCO 大会上公布了瑞泽替尼的 IIb 期临床试验数据。结果显示,BICR 评估的 ORR 为 64.6%(95%CI,58.0-70.8),DCR 为 89.8%(95%CI,85.1-93.4),脑转移患者(N=91)的 ORR 为 69.0%(95%CI,49.2-84.7)。除此之外,瑞泽替尼作为一线疗法的 II 期临床结果也已经公布,详见下图。瑞泽替尼临床试验结果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BCMA 靶向 CAR-T 疗法:2023 年或将诞生国产首款 BCMA 靶向 CAR-T2022 年 6 月,信达生物和驯鹿医疗合作的伊基仑赛注射液申报上市,并被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由此,国产首款申报上市的 BCMA 靶向 CAR-T 疗法也就诞生了,2023 年有望获批上市。伊基仑赛注射液(IBI326/CT103A)是由信达生物和驯鹿医疗制药联合开发的第二代全人源 BCMA 靶向 CAR-T 疗法。该候选产品以慢病毒为基因载体转染自体 T 细胞,CAR 包含全人源 scFv、CD8a 铰链和跨膜、4-1BB 共刺激和 CD3ζ 激活结构域。2021 年 12 月,信达生物驯鹿医疗在 2021 ASH 年会上以口头报告形式展示了伊基仑赛的最新 1/2 期注册性临床研究结果。这是一项在中国开展的单臂、开放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入组了既往接受 ≥ 3 线治疗、浆细胞膜表达 BCMA 阳性、ECOG 评分 0-1 分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R/R MM)BCMA 阳性、ECOG 评分 0-1 分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R/R MM)患者,主要研究终点为总体缓解率(ORR)。结果显示,IBI326 拥有卓越且持久的有效性,ORR 为 94.9%,完全缓解/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CR/sCR)为 58.2%,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反应有加深的趋势。回输后 6 个月、9 个月和 12 个月的 PFS 分别为 78.0%、76.0% 和 71.0%。对于既往接受 CAR-T 治疗后复发的受试者仍然有良好的疗效,试验中入组的 13 例既往接受 CAR-T 治疗的受试者的 ORR 为 76.9%,61.5% 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及以上,CR/sCR 为 46.2%。安全性方面同样优异且可控,大部分患者为 1~2 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仅 IIT 阶段 2 例受试者为 3 级以上 CRS,无 4 级/5 级 CRS。所有受试者的 CRS 和 ICANS 均得到缓解,其中 20% 受试者使用了托珠单抗治疗,34.7% 受试者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治疗。这项研究是全球首个入组既往 CAR-T 治疗失败的受试者的注册临床试验,有望解决这部分无药可医的治疗需求。伊基仑赛临床试验结果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ALK 抑制剂:齐鲁制药 vs 正大天晴对于 ALK 抑制剂而言,2023 年或将迎来 3 款产品的获批。包括齐鲁制药伊鲁阿克以及正大天晴依奉阿克和 TQ-B3101齐鲁制药 · 伊鲁阿克伊鲁阿克是由齐鲁制药自主研发的新型 ALK/ROS1 抑制剂。目前申报上市的适应症为:既往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对克唑替尼不耐受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这也是齐鲁制药申报上市的首款 1 类新药,具有里程碑意义。伊鲁阿克的 I 期数据此前曾发表于期刊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上。自 2017 年 9 月 25 日至 2018 年 10 月 15 日,递增阶段共入组 54 例 ALK/ROS1+ NSCLC 患者,扩展阶段共入组 99 例 ALK/ROS1+ NSCLC 患者,共计 153 例患者接受了伊鲁阿克片治疗。结果显示,伊鲁阿克在 ALK/ROS1+ NSCLCROS1+ NSCLC 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抗肿瘤活性。具体来说:整体 ORR 分别为 59.3% (32/54) 和 56.6% (56/99)。其中未接受过 ALK 抑制剂治疗的 ALK 阳性 NSCLCALK 阳性 NSCLC 患者中,两阶段的 ORR 分别为 81.0% (17/21) 和 76.3% (29/38);既往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的 ALK+NSCLC 患者中,两阶段的 ORR 分别为 38.1% (8/21) 和 45.7% (21/46);ROS1+NSCLCROS1+NSCLC 患者中,两阶段的 ORR 分别为 30.0% (3/10) 和 44.4% (4/9)。伊鲁阿克临床试验结果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正大天晴 · TQ-B3101、依奉阿克而正大天晴布局的 TQ-B3101依奉阿克(TQ-B3139)均为 ALK/MET/ROS1 抑制剂 ,正分别针对 ROS1 阳性和 ALK 阳性 NSCLCALK 阳性 NSCLC 推进上市审评进程,预计 2023 年 Q4 获批。此前正大天晴曾披露 TQ-B3101 一线治疗 ROS1 阳性 NSCLC 的 II 期临床数据(登记号:NCT03972189),结果显示,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 ORR 为 78.4%(95%CI,69.6-85.6),mPFS 为 15.6 个月(95%CI,10.2-27.0)。TQ-B3101 试验结果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TQ-B3139正大天晴首药控股联合开发的,由首药控股负责化合物分子的设计与优化,经过验证的临床前候选化合物转交天晴进行临床阶段开发,双方共同享有知识产权。2022 ESMO 会上曾披露依奉阿克对比克唑替尼一线治疗 ALK 阳性晚期 NSCLC 的 III 期临床 TQ-B3139-III-01 试验数据。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显示,依奉阿克组 mPFS(IRC 评估)显著优于克唑替尼组(NR vs 11.89m;HR = 0.46,p<0.0001),合并 TP53 突变的患者同样可以从依奉阿克治疗中获益(mPFS:11.93m vs 7.85m,HR = 0.47)。IRC 评估的 ORR 为 81.68% vs 69.92%,同时依奉阿克组具有更持久的疗效(mDoR:NR vs 12.68m,p= 0.0014)。NCT04009317 试验结果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PD-L1 单抗:科伦药业恒瑞医药李氏大药厂在国内,尽管 PD-L1 竞争程度不及 PD-1,但 2021 年起也逐渐进入爆发期。短时间内一梯队的恩沃利单抗和舒格利单抗先后获批,紧随其后的李氏大药厂首克注利单抗、科伦药业泰特利单抗以及恒瑞阿得贝利单抗纷纷申报上市,且预计在 2023 年这 3 款均会获批。李氏大药厂/药明生物 · 首克注利单抗首克注利单抗(Socazolimab/ZKAB001)是李氏大药厂自美国 Sorrento Therapeutics 公司引进的一款靶向 PD-L1 单克隆抗体。于 2021 年 10 月申报上市并获受理,适应症为复发/转移性宫颈癌,预计于今年下半年获批。Socazolimab 为使用 Sorrento 专利 G-MAB™库平台筛选出的全人抗 PD-L1 单克隆抗体。相比竞争对手,具有以下潜在优势:作为全人抗体,免疫原性低;较之其他 PD-L1,疗效所需剂量较小;同时具备免疫检查点抑制及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双重作用机制。Socazolimab 治疗复发性及转移性宫颈癌单药疗法的临床研究由吴令英主任出任牵头研究者,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开放标记 3+3 剂量递增阶段,然后是关键扩展阶段研究。合共 91 名患者参与关键研究部分,结果显示 Socazolimab 疗效良好,肿瘤应答率得到改善,并与患者 PD-L1 表达水平无关;应答持续时间、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得到延长。首克注利单抗治疗宫颈癌临床试验结果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科伦药业 · 泰特利单抗泰特利单抗(A167)是博泰生物首个进入报产阶段的创新项目,是全球首个在鼻咽癌适应症提交 NDA 的 PD-L1 单抗。据 Insight 数据库 显示,CDE 于 2021 年 11 月受理 上市申请,预计今年下半年获批。科伦博泰在 2018 年 4 月与和铂医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依托靶点、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平台技术共同研究、开发和商业化新型全人源抗体药物,并共同承担临床和商业化的费用,等额分享全球权益和商业利润。如今科伦的抗体药管线中近半数为与和铂合作的项目,A167 正是其中之一,和铂以潜在超过 3.5 亿美元获得了这款药物的海外权益。泰特利单抗医药交易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恒瑞医药 · 阿得贝利单抗2022 年 1 月,恒瑞医药的 PD-L1 单抗「阿得贝利单抗」上市申请获受理。这是国产第 5 款申报上市的 PD-L1 单抗。点此查看受理号详情 此前在 2021 年 10 月,恒瑞医药宣布阿得贝利单抗(SHR-1316)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 III 期临床研究主要研究终点结果达到方案预设的优效标准。研究结果表明,SHR-1316 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生存(OS)。而在 2022 AACR 大会上则披露了 CAPSTONE-1 详细研究结果数据,详见下图:CAPSTONE-1 研究结果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代谢领域:siRNA,双靶点降糖药2023 年在代谢领域,或将迎来长效 RNAi 降脂药以及GLP-1R/GIPR 双重激动剂。诺华 ·  长效 RNAi 降脂药2022 年 11 月 ,诺华 Inclisiran 注射液在国内申报上市(受理号:JXHS2200110),有望于今年下半年获批。Inclisiran(研发代号:KJX839)是诺华以 97 亿美元收购 TMC 获得的一种靶向 PCSK9 长效 RNAi 降脂药,每年仅需皮下注射给药两次即可有效地降低血液循环中低密度脂蛋白 LDL-C 的水平,达到降低血脂的效果。相较于目前上市的 PCSK9 靶向抗体药和他汀类降脂药每两周一次或每月一次的给药频率,Inclisiran 在患者依从性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治疗优势。此前诺华披露的 ORION 系列研究显示,对于使用最大耐受剂量的 LDL-C 降低疗法后 LDL-C 水平仍高于目标值的患者。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治疗 Inclisiran 治疗的患者 LDL-C 从基线至第 510 天的平均降幅可达 50%~52% 。ORION-10、ORION-11 研究结果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而对于伴随脑血管疾病(CeVD)和多血管疾病(PVD)ASCVD  患者,诺华在 2021 年 9 月公布的 ORION-9、ORION-10 和 ORION-11 研究试验的两项汇总事后分析的结果也表明,每年接受两次 Inclisiran 治疗,可有效且持续地降低 ASCVD 亚组患者(CeVD、PVD)的 LDL-C 水平。在 2022 AHA 年会上,诺华还公布了为期 4 年的 II 期开放标签 ORION-3  扩展试验结果:Inclisiran 可在 4 年内持续有效降低 ASCVD 或 ASCVD 等危症患者的 LDL-C 水平。这些患者之前在接受最大耐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后,LDL-C 仍然升高。在安全性方面,治疗 4 年后,Inclisiran 耐受性良好,安全性特征与既往 18 个月的 III 期研究 LDL-C 降低一致。最常见的药物相关治疗后出现的不良事件为全身性疾病及注射部位各种反应,大多数为轻度至中度。礼来 · GLP-1R/GIPR 双重激动剂2022 年 9 月,礼来制药的 GLP-1R/GIPR 双重激动剂「替尔泊肽注射液」在国内申报上市(受理号:JXHS2200075/6/7/8)。替尔泊肽注射液(Tirzepatide)是首款治疗 2 型糖尿病的 GLP-1R 双靶点降糖药,每周一次给药,曾在大型 III 期临床中头对头击败司美格鲁肽,引发热议。2022 年 5 月,FDA 刚刚批准该药在美国上市。替尔泊肽的全球 3 期临床开发计划 SURPASS 系列研究启动于 2018 年底,包括 5 个全球注册试验和 2 个日本区域临床试验。2021 年,礼来陆续公布了这些注册性临床试验结果,头对头完胜。其中,头对头司美格鲁肽的 SURPASS-2 (登记号:NCT03987919) 尤为亮眼,该项研究比较了替尔泊肽 5 mg (N=470)、10 mg (N=469) 和 15 mg (N=469) 与司美格鲁肽 1 mg (N= 468) 的降糖效果。结果显示,相较于基线 A1C 水平(8.3%),替尔泊肽使受试者 A1C 平均降低了 2.0%、2.2% 和 2.3%,而司美格鲁肽平均降低 1.9%;减重方面,相较于 207 磅的基线体重,替尔泊肽使受试者平均减重 17 磅、21 磅和 25 磅,而司美格鲁肽为 13 磅。挑战司美格鲁肽成功意味着新一轮革命即将掀起,双靶点激动剂类降糖药即将成为后续降糖领域的主要竞争者。SURPASS-2 试验结果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偏头痛:CGRP 靶点 3 位重点参与者开启中国上市进程针对 CGRP 拮抗剂,此前国内尚未有获批上市的,但自 2022 年开始,该类药物在国内开始密集上市申报,从诺华的 Erenumab,到礼来的 Galcanezumab,再到辉瑞的 Rimegepant(瑞美吉泮),今年这 3 款产品均有望获批。诺华/安进 · 依瑞奈尤单抗 2022 年 4 月 ,诺华安进合作开发的偏头痛新药依瑞奈尤单抗/Erenumab 在国内提交上市申请并获受理(受理号:JXSS2200012)这也是国内首款申报上市的抗 CGRPR 单抗。Erenumab(AMG334)最早由安进开发,是一种全人源 IgG2 单抗,通过结合并拮抗 CGRP 受体功能来治疗偏头痛。2015 年 8 月,诺华安进达成合作,共同开发阿尔茨海默病和偏头痛领域新药,其中就包括了 Erenumab;2017 年 4 月,两家公司扩大了针对 Erenumab 的全球合作,共同在美国开发 Erenumab,安进保留在日本的独家商业化权利,而诺华则在世界其他地区商业化该产品。Erenumab 医药交易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2021 年 3 月,诺华宣布 DRAGON III 期研究取得积极结果达到主要终点。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的 III 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 Erenumab 预防性治疗成人慢性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共入组 557 例患者,以亚洲为中心、中国人群为主。结果表明,Erenumab 70 mg 组在 12 周双盲治疗期最后 4 周相比基线降低每月偏头痛天数(MMD)疗效终点(主要终点)上显著优于安慰剂组。此外,Erenumab 70 mg 组每月偏头痛天数相比基线减少 50% 以上的应答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同时,Erenumab 的安全耐受性特征与安慰剂组相似,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DRAGON 试验结果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辉瑞 · Rimegepant辉瑞在 2021 年 11 月以总额 12.4 亿美元与 Biohaven 达成合作,获得了两款 CGRP 拮抗剂的权益,包括口服偏头痛药物 Rimegepant(Nurtec® ODT)在美国以外的权益。Rimegepant 通过可逆地阻断 CGRP 受体来靶向偏头痛的关键成分,从而抑制导致偏头痛发作的生物级联反应。2020 年 2 月,该药在美国首次获批,2021 年 5 月又获批扩展适应症,是首个同时获批用于成人偏头痛急性和预防性治疗的口服 CGRP 受体拮抗剂。此后,于 2022 年 4 月在欧洲获批上市。2022 年 2 月,Biohaven辉瑞共同宣布 Rimegepant 用于治疗急性偏头痛的 3 期临床试验达到了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共同主要终点。这是 Rimegepant 用于急性偏头痛治疗的第 4 个积极 3 期临床研究,同时也是首个在亚太地区进行的研究。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多中心 3 期临床研究(登记号:NCT04574362),共纳入 1431 名成人患者,其中近 80% 的受试者入组来自中国,其余约 20% 在韩国。研究结果显示,在单次口服给药 2 小时后达到了无疼痛 (p<0.0001) 和最烦人的偏头痛相关症状 (MBS,包括恶心、畏声或畏光) 的共同主要终点 (p<0.0001) 。在该研究中,单次口服 75 mg 的 rimegepant 可显著缓解偏头痛症状,并在 2 小时后恢复正常功能,并为许多患者提供持续长达 48 小时的持续疗效。安全性方面,Rimegepant 在研究参与者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这与美国先前的临床试验结果一致。NCT04574362 临床试验结果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礼来 ·  Galcanezumab2022 年 7 月,礼来 CGRP 单抗 Galcanezumab 注射液在国内的上市申请获受理(受理号:JXSS2200028)。Galcanezumab (商品名:Emgality)最早于 2018 年 9 月获 FDA 批准上市,用于预防性治疗成人偏头痛。此后,于 2019 年 6 月,新适应症再获 FDA 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发作性丛集性头痛(ECH)。2021 年 9 月,礼来中国宣布,Galcanezumab 用于预防性治疗成人发作性偏头痛的全球多中心 III 期 CGAX 研究取得积极主要研究结果。CGAX 研究在主要研究终点和全部 4 个关键次要终点与既往完成的所有 Galcanezumab 全球研究结果高度一致。在主要研究终点每月头痛天数 (MHD) 上,CGAX 研究显示 Galcanezumab 治疗组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在四个评估偏头痛对功能影响的关键次要终点,MSQ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50% 缓解率(头痛天数较基线水平改善达到 50% 或以上的患者比例)、75% 缓解率和 100% 缓解率上,CGAX 数据同样显示治疗组优于安慰剂组,与全球已完成的主要研究结果一致。CGAX 研究结果显示 Galcanezumab 的安全性良好,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多为轻度到中度,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死亡事件,安全性结果与已知 Galcanezumab 全球安全性特征一致。长效 G-CSF 升白针: 贝格司亭,拓培非格司亭2023 年国内有两款长效 G-CSF 有望获批,分别为正大天晴/亿帆医药的贝格司亭,以及特宝生物的拓培非格司亭。正大天晴/亿帆医药 ·  贝格司亭正大天晴/亿帆医药贝格司亭(F-627)是一款长效 G-CSF,目前正处于上市申请阶段,用于预防及治疗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引起的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预计于今年将在国内获批。在 2021 年 8 月,亿一生物已经与正大天晴就 F-627 达成了合作,以 3000 万元首付款 + 最高可达 1.8 亿元里程碑款 + 分级净销售额提成费将 F-627 在中国境内的所有知识产权和商业化权益独家许可给天晴南京顺欣,交易总额超过 2.1 亿元。天晴南京顺欣受让 F-627 药品上市许可后,将委托北京亿一进行生产。贝格司亭是三代重组长效 G-CSF,通过 Fc 融合蛋白形成二聚体,无需 PEG 修饰,更好避免了 PEG  引起的免疫反应,因此相比于目前市场主流的二代产品在安全性上有一定优势。F-627  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个与短效和长效 G-CSF  同时进行过大样本量头对头研究的 G-CSF 药物,在中美两地完成了临床  III  期研究,并分别在中美递交了上市申请。贝格司亭治疗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试验结果特宝生物 ·  拓培非格司亭2022 年 4 月,特宝生物拓培非格司亭注射液(Y 型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申报上市,预计于今年获批。特宝生物的拓培非格司亭是 Y 型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YPEG-G-CSF), 采用 40kD Y 型分支聚乙二醇(PEG)分子对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进行定点修饰。自身免疫病利特昔替尼2022 年 9 月,辉瑞 JAK3 抑制剂「利特昔替尼胶囊」(Ritlecitinib,研发代号:PF-06651600)在国内申报上市,用于适合接受系统性治疗的 12 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斑秃患者,包括全秃和普秃(受理号>>JXHS2200081),并于 11 月被纳入优先审评。利特昔替尼也是当前国内唯一一款以斑秃适应症被纳入突破性治疗程序的 JAK 抑制剂。利特昔替尼辉瑞开发的一款口服靶向 JAK3 抑制剂,通过与 JAK3 特有的残基 CYS-909 共价相互作用实现 JAK 同工酶选择性抑制。与第一代泛 JAK 抑制剂相比,该药在降低毒性方面更有优势。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今年 8 月末至 9 月初,辉瑞已经向中美日欧四大主流地区的药监机构近乎同步提交了新药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斑秃正是其首发适应症。FDA 和 EMA 预计将在 2023 年第二季度及第四季度作出相应审评决定。利特昔替尼针对该适应症的新药申请是基于一项关键、剂量范围 2b/3 期 ALLEGRO 临床试验(登记号:NCT03732807),以及正在进行中的开放标签 3 期 ALLEGRO-LT 临床试验(登记号:NCT04006457)结果。ALLEGRO 研究共纳入 718 名 12 岁及以上斑秃患者,这些患者有 50% 或更多的头皮脱发,并且斑秃症状至少半年以上。患者被随机分配每天一次接受 ritlecitinib 50 mg 、30 mg、10 mg 或安慰剂。结果显示,在疗效方面,与安慰剂相比,接受 30 mg 和 50 mg ritlecitinib 治疗的患者(无论是否接受初始治疗),在治疗 6 个月后,头皮毛发脱落 ≤20% 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安全性方面,Ritlecitinib 在成人和青少年患者中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在第 48 周期间,分别有 82% 和 2% 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AE)和严重不良事件(SAE)。最常见的 AE 是头痛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2b/3 期临床研究结果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ALLEGRO-LT 则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开放标签、长期 III 期临床研究,旨在研究 Ritlecitinib 对脱发率达 25% 或以上的成人斑秃患者和脱发率达 50% 或以上的 12 岁青少年斑秃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长效补体 C5 抑制剂珂罗利单抗珂罗利单抗Crovalimab/RO7112689)是罗氏的新一代补体 C5 抑制剂,用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于 2022 年 8 月在国内申报上市,值得一提的是,珂罗利单抗罗氏首个以中国为始发地的新药,有望于今年获批。作为长效补体 C5 抑制剂,Crovalimab 可每月一次给药,同时作为皮下注射剂,患者可以在家自行给药,大大提升了依从性。这款药物针对的 C5 表位与首款上市的同类药物依库珠单抗(Soliris)不同,因此可以覆盖到依库珠单抗所覆盖不到的 C5 多态性的患者。Crovalimab 临床试验结果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分享,不代表 Insight 立场和观点,也不作治疗方案推荐和介绍。如有需求,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编辑:HebePR 稿对接:微信 insightxb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insight@dxy.cn点击卡片进入 Insight 小程序国内审评进度、全球新药开发…随时随地查!多样化功能、可溯源数据……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等你体验点击阅读原文,立刻解锁!
更多内容,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来和芽仔聊天吧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