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药品注册申报现状和分析

2024-06-30
申请上市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近5年粤港澳大湾区药品注册申报情况,了解区域内药品研发注册申报现状,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创新发展和成果转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研公开信息,对粤港澳大湾区2018—2022年药品注册申请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分析要点包括药品类型、注册类别、创新药申请现状、加快上市程序以及重点治疗领域等方面。结果:2018—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药品注册共申请3 496件,注册申请审结量共3 023件,药品类型以化学药为主,中药和生物制品的申报热度持续增加;注册申请类型以补充申请为主,抗肿瘤药物为最热门领域,批准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罕见病、遗传病、衰老相关性疾病以及代谢病领域的数量显著增加;同时本文分析了大湾区创新药注册申请和获批情况,其中生物制品创新药获批上市的品种占总批准量的40%。结论:近5年来大湾区在多重政策利好优势加持下,药品的注册申报量和获批量均获得显著提升;通过梳理大湾区药品注册申请受理总体情况和各地市注册申请情况,了解大湾区的申报趋势和特点;同时为大力支持区域内重点品种的研发工作,梳理了区域内纳入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程序的品种。随着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常态化运行,将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国际化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由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9个珠三角城市与中国香港地区和中国澳门地区2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目标是打造一流大湾区和世界级城市集群,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1]。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聚集的重要区域,其产业基础完备,实力领先,兼具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窗口优势和辐射全球的国际化区位优势。 为鼓励和支持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我国不断强化区域内审评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别与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签署审评检查分中心共建合作协议。2020年1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正式成立[2],有力地支持了大湾区药品审评检查工作。 本文主要分析了2018—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药品注册申报数据[3,4],从注册申请受理总体情况、审结情况和加快上市注册程序[5]的角度对大湾区的申报趋势、申报特点等进行汇总分析。1 粤港澳大湾区药品注册申请受理总体情况 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大湾区分中心受理药品注册申请共3 496件,其中中药224件,化学药2 748件,生物制品524件;注册品种以化学药为主,占78.60%;截至2022年底,还有494件注册申请正在审评审批中。从申报年份分析,申请数量从2018年的466件上升至2021年的924件,2022年受外部环境影响略有回落至823件,总体发展平稳,见图1。 不容错过|M4格式申报资料撰写重难点、常见问题解析与新版GMP核查 1.1 大湾区各药品注册类型申请情况 从注册类型分析,大湾区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IND)共782件,新药上市许可申请(new drug application, NDA)89件,同名同方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上市许可申请(abbrevitive new drug application, ANDA)673件,补充申请1513件,进口再注册122件,其他申请317件(包括一次性进口、复审、进口分包装)。2018—2022年大湾区各类别药品注册申请受理量见图2。在申请的782件IND中,各药品在2018—2022年的申请趋势见图3。申请的89件NDA中,各药品在2018—2022年的申请趋势见图4。 1.2 大湾区创新药注册申请情况 截至2022年底,大湾区创新药[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注册分类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1类和原《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8号)注册分类中药1~6类、化学药1.1类、生物制品1类受理的药品]注册申请683件,以药品类型统计,创新中药14件(13个品种),创新化学药415件(169个品种),创新生物制品254件(122个品种)。2018—2022年创新药注册申请量见图5。以注册申请类别统计,IND有586件(278个品种)。2018—2022年创新药IND申请量见图6。 2018—2022年创新药NDA申请共有14件(12个品种),其中中药3件(3个品种,分别是虎贞清风胶囊、脑伤乐生颗粒、太子神悦胶囊),化学药5件(5个品种,分别是磷酸依米他韦胶囊西格列他钠片奥瑞巴替尼片巴替非班注射液羧胺三唑软胶囊),生物制品6件(4个品种,分别是赛帕利单抗注射液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凯得宁单抗注射液首克注利单抗注射液)。 1.3 大湾区各地市药品注册申请情况 从各地市申请件数看,大湾区药品研发大致可分为3个梯队:广州市、深圳市为第1梯队,申请件数分别为1172和1033件,两地占比之和超过60%;珠海市、东莞市、中山市为第2梯队,注册申请件数均约为400件,各自占比约10%;大湾区其他地市为第3梯队,目前占比均在3%以下。中国香港地区总注册申请数量和IND数量分别为166件和17件,中国澳门地区尚无递交申请。2 粤港澳大湾区药品注册申请审结情况2.1 总体情况 2018—2022年大湾区药品注册申请审结量共 3023 件,其中中药219件(134个品种)、化学药 2312 件(858个品种)、生物制品492件(214个品种)。 2.2 批准/建议批准情况[6] 截至2022年底,批准IND为671件,建议批准NDA为45件,建议批准ANDA为319件;批准一致性评价申请245件。各类别注册申请批准/建议批准情况见表1。 2.2.1 中药批准情况 大湾区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岭南地区中药文化深入人心,中医药的发展氛围与应用基础较好。良好的文化优势可以转化为显著的市场优势,据统计,广东省中药消费市场在全国排名第1;在中国中药企业百强榜中,大湾区有11家企业入榜,数量位居全国之首。大湾区中药企业规模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主导,各类型企业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产业格局,如广药集团华润三九集团中智药业集团等。在中药创新品类中,一方制药公司的中药配方颗粒、中智药业集团的中药破壁饮片也在全国占据领先地位。 近5年在批准的9件中药IND中,呼吸系统疾病药物3件,妇科疾病药物2件,五官科疾病药物2件,占中药IND批准量的77.78%;建议批准的2件中药NDA分别是神经系统疾病和骨科疾病药物。中药IND适应证分布量见图7。 2.2.2 化学药批准情况 经过多年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化学制剂生产企业和品种,如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丽珠医药集团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邦制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健康元药业集团等头部制药企业。在批准的439件化学药IND中,抗肿瘤、神经系统、风湿性疾病及免疫、抗感染、皮肤及五官科、内分泌系统药物较多,占全部化学药IND批准量的71.75%;16件建议批准的化学药NDA中,消化系统药物和抗肿瘤药物较多,占全部化学药NDA批准量的50%。化学药IND和NDA适应证分布量见图8和图9。 2.2.3 生物制品批准情况 大湾区生物制品产业以深圳市(坪山区)和广州市(黄浦区及南沙区)为主,拥有丽珠医药集团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普瑞金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济盛生物医药技术(广州)有限公司等生物制品创新型企业,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跑或并跑地位,在单抗及类似物、融合蛋白、疫苗、细胞治疗等方面有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近5年在223件建议批准的生物制品IND中,抗肿瘤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风湿性疾病及免疫药物较多,占全部生物制品IND批准量的80.72%;27件建议批准生物制品NDA中,抗肿瘤药物、血液系统疾病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较多,占全部生物制品NDA批准量的74.07%。生物制品IND和NDA适应证分布量见图10和图11。 2.3 创新药注册申请审结情况 对于大湾区创新药批准情况,近5年有3个中药创新药获批上市(虎贞清风胶囊太子神悦胶囊、化湿败毒颗粒),3个化学药创新药获批(磷酸依米他韦胶囊西格列他钠片奥瑞巴替尼片)以及3个1类生物制品获批(赛帕利、派安普利、凯得宁单抗注射液);全国近5年共批准109个创新药品种上市,大湾区创新药产品数量占全国的8%。随着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三地融合发展的持续推动以及大湾区分中心在区域内作用的进一步发挥,相信港澳企业在内地研发和申报的积极性将会增强,区域内生物医药创新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2018—2022年创新药NDA批准情况见表2。 3 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程序 大湾区分中心大力支持区域内重点品种的研发工作,本文梳理了区域内纳入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程序的品种。目前有5个品种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有3个品种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的品种有42个;纳入特别审批程序的品种有11个,其中6个品种已经获得了IND批准,其余5个品种正处于审评审批过程中。3.1 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9]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有5件(4个品种)注册申请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覆盖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破伤风非小细胞肺癌等适应证。2018—2022年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纳入情况见表3。 3.2 附条件批准程序[10-11] 此部分未公开。3.3 优先审评审批程序[12] 截至2022年底共有78件(41个品种)注册申请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发布前,以“同生产线国外已上市申请国内上市”申请的药品有34件,其中化学药3类5件(3个品种)和化学药4类29件;1件在审评审批中,3件未被批准,30件批准生产。以“创新药”申请的2件分别为化学药1类和化学药2.4类,审评结论都为批准生产。以“按一致性评价标准仿制药申请”的4件分别为化学药4类和化学药5.2类(进口),审评结论都是批准生产。以“罕见病”申请的共6件,分别为化学药3类和化学药5.2类,其中1件未被批准,其他5件为批准生产。以“专利到期前申请”2件,都为化学药3类,审评结论都为批准生产。以“欧美同步申请”7件(3个品种),都为化学药4类(抗感染药),审评结论都为批准生产。以“重大专项或重点研发计划”申请1件,为阿达木单抗注射剂,注册分类为治疗用生物制品2类,审评结论为批准生产。 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发布后,以“疾病预防、控制急需的疫苗和创新疫苗”申请共1件,为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注册分类为预防用生物制品3.2类,审评结论为批准生产。以“符合附条件批准的药品”申请共7件(5个品种),分别为1件化学药1类、1件化学药2.4类(在审评审批中)、1件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1件治疗用生物制品2.2类、3件治疗用生物制品3.1类(批准进口),其余都为批准。以“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1件,为化学药2.4类(奥雷巴替尼片),在审评审批中。暂时不明的有13件(3个品种),都为化学药5.1类,5件批准进口,其余都在审评审批中(补充任务审评中)。2018—2022年通过优先审评建议批准的药品注册申报量见表4。 3.4 纳入特别审批程序 2018—2022年共审结了17件药物(11个品种)纳入特别审批程序的注册申请,其中批准共5件,分别是批准临床试验的MAX-40279-01胶囊(广州再极医药科技有限公司)2件、批准临床试验的TG02胶囊[兆科(广州)肿瘤药物有限公司]2件、批准临床试验的硫酸益母草碱片(珠海横琴新区中珠正泰医疗管理有限公司)1件。4 总结和展望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在创新药引领的浪潮中不断向纵深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国际化程度稳步提升[13,14,15,16]。随着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持续深化改革[17],大湾区在多重政策利好优势加持下,2018—2022年药品注册申报数量和获批数量均获得显著提升,化学药注册申报稳居中心位置,生物制品申报蓬勃发展。近5年大湾区新药研发领域拓宽,批准的 IND 在罕见病、遗传病、衰老相关性疾病以及代谢病领域的数量显著增加,四大加快上市注册程序让国内患者更快用上了新药、好药。 然而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某些结构性问题,与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相比,某些维度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如大湾区内生物医药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科技力量不足、龙头企业数量不足、产业生态建设水平不高、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未来,随着国家鼓励药物研发创新制度不断深入以及大湾区医药投资研发环境持续向好,都将赋能大湾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使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随着大湾区监管融合加速、政策协同提升,亦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国际化发展,提高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THE END------------ 内容来源:中国新药杂志 2024年 第33卷 第12期 点击查看:投稿获丰厚稿费(24年6月起执行) 关注药研 一路同行 药研论坛:始终把为药品研发一线人员提供高质量、高性价比培训为第一宗旨。自2017年成立以来,累计举办90余期药品研发、注册领域研讨班。据统计,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和研发百强企业均超过90%参加过药研收费类培训。截至2023年底,包括上海强生辉瑞阿斯利康、山德士、日本大冢、大鹏卫材小林制药扬子江恒瑞正大天晴东阳光科伦中科院等在内的28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过药研线下收费培训,得到业界普遍认可与好评!药研学院:已同众多企业合作超百期直播课,全网观看突破100万+,药研直播课聚焦药品研发相关主题,平均观看人数行业领先。药研自媒体矩阵20万+:目前药研公众号研发领域关注用户约10万人!双直播平台10万人,微信社群5万人,其中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关注量5000+。商务合作:15911172616
更多内容,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靶点
-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