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biotech破产后,Flagship到中国找项目?罗氏诺华等 “扫货”,中东基金投资核药,它目标是谁?

2024-01-14
并购抗体药物偶联物信使RNA
Biotech并购、BD交易火爆的一系列事件不仅证明中国的创新药质量与技术得到认可,更是释放出资金流入国内市场,寒冬回暖似乎更加明确的信号。一场JPM大会,让中国生物医药市场再次看到回暖信号。进入2024年到今天,刚刚过去两周,就看到来自MNC的“钱”正变着花样地流入中国市场,一端是AZ诺华分别收购了中国biotech拜耳和RTW Investments领投箕星D轮融资;另一端是MNC与中国biotech的BD交易频频发生,小核酸领域的瑞博合作BI,舶望搭上诺华,ADC领域的宜联罗氏青睐。Biotech投资、并购、BD交易火爆的一系列事件不仅证明中国的创新药质量与技术得到认可,更是释放出资金流入国内市场,寒冬回暖似乎更加明确的信号。而在本周召开的JPM大会上,国外知名风投Flagship Pioneering的首席执行官Noubar Afeyan直接透露在中国寻找合作的意向,再次为寒冬回暖做铺垫。Flagship来中国目的几何其实在本次JPM大会期间,来自多家大型MNC的负责人都公开表示了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尤其是罗氏制药BD主管James Sabry直言,“中国已成为合作的温床,尤其是在ADC领域。”除了来自制药界的肯定,国外的投资圈也公开透露出有来中国市场投资的意向,Flagship首席执行官 Noubar Afeyan表示,“亚太前哨基地还需要一段时间在中国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们希望看到美国的生态与蓬勃发展的中国生物技术创新进行良性互动。虽然计划不确定,但来中国的意向明显。就在去年11月,Flagship宣布进军亚太地区市场,在新加坡开设亚太区域中心,而1个月后,美国的SEC官网就披露了Flagship正在为其第八期风险基金募集 30 亿美元的公示信息。目前,Flagship已经在日本和韩国市场进行了一些合作,那么,这家孵化出Moderna的全球“顶级”风投机构来中国的目的几何?要理清Flagship的目的,还要从其投资模式说起。Flagship的风投仅占其一小部分业务,更多的其实是他“制度化创业”理念模式,用其自己的话说就是“完全整合的生命科学创新企业”,即Explorations(假设探索)、ProtoCos(科学验证)、NewCos(初创公司)和GrowthCos(成长型公司)。简单来说就是发掘创新概念,进行科学验证,而后孵化出一家biotech公司,Flagship利用自身资源帮助这家公司完成从概念到产品的转化,使其成长为有价值的公司,并吸引到外部投资。Moderna就是Flagship最成功的杰作之一。最初,Flagship团队想要打造一种基于“利用mRNA技术让患者的身体成为自己药物的制造工厂”概念的公司。于是在2010年,FlagshipModerna纳入到自己的孵化体系之中,当时的Moderna还以项目名称ProtoCo LS18命名。在Flagship大笔资源的投入与支持下,Moderna经过十余年的研发,终于通过mRNA新冠疫苗崭露头角,成为如今的mRNA明星公司。E药经理人根据公开信息统计,截至2021年,Flagship为孵化Moderna投入的资金超过5000万美元,而Flagship所持股份在2021年(Moderna股价最高的一年)价值约48.6亿美元,翻了数十倍。不过,Moderna遇到新冠疫情的需求一举“功成名就”,背后的Flagship也因此赚的“盆满钵满”,运气成分虽在,但Flagship模式运行所具备的能力更是其能够接住市场红利的关键。无论是团队的专业背景,长期运行打造的专利围墙,以及强大的资金池缺一不可。能够发掘出“创新概念”当然并非偶然,而是来自Flagship的专业背景。其创始人Noubar Afeyan一直深耕生物医药行业,本身具有生物工程学博士学位,还是一位发明家,手握97 项专利,曾参与创办过40余家生物技术公司。而如果打开Flagship官网的管理层介绍页面,上到高管层投资副总裁,下到中层的项目管理总监,几乎人人手持生物学相关的博士、硕士学位,赛诺菲基因泰克新基等大公司的任职经验更是必不可少。而Flagship所孵化的公司几乎都脱胎于其自建的实验室,这也就意味着从早期研发就构筑起来了层层专利围墙,Flagship所孵化的公司持有专利数量超过2500项。以Moderna为例,其官网显示,已经取得近300项专利,还有数百项专利正在申请中。当然,Flagship能够进行广泛孵化还有背后强大的资金池作为支撑,据统计,自2000年到2021年,Flagship共成立9支基金,总规模超过65亿美元。去年,Flagship还曾与辉瑞合作,各自投入5000万美元,利用Flagship的4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和平台研发创新项目。1999年创立至今,Flagship已经创立了 100 多家一流的生物技术平台型公司,总价值超1400亿美金。除了Moderna外,神经退行性疾病候选疗法公司Denali Therapeutics、细胞与基因疗法公司Sana Biotechnology等在各自领域出去全球领先位置的Biotech公司创立过程都有Flagship的身影。并且,Moderna并非唯一让Flagship赚得满盆的孵化公司。成立于2018年,细胞与基因疗法公司Sana Biotechnology在2021年登陆纳斯达克,募资规模约6.8亿美元,估值约60亿美元,当时被称为“临床前生物技术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回到中国市场的话题,其实从Flagship模式过往的经验中可以总结出的不仅仅是如何孵化和投资早期创新药公司,更是如何为投资项目保驾护航,持续夯实自身团队专业能力。能够如Sana Biotechnology成立三年估值60亿美元的标的可遇不可求,更多的是像Moderna一样陪跑十余年,才崭露头角的项目,这也告诉投资人对中国的早期阶段Biotech要有耐心,更要加强自身投后管理能力,为标的保驾护航。Flagship未来的“中国”行必将剑指早期研发阶段的中国biotech,这也为中国生物医药走出调整期增添信心。资金“回归”之后除了Flagship,其实在近几年美元基金“退潮”后,来自中东的基金却在中国市场十分活跃。公开信息显示,2020-2023年间共有7家中东基金投资了中国创新药公司。最新的一笔来自沙特阿美风险投资(Aramco Ventures)旗下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1月6日,辐联科技宣布完成总额达6330万美元新一轮融资,Prosperity7 Ventures和某生命科学领域专业投资基金共同领投。此外还有,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Investcorp、穆巴达拉投资公司、Sphera Global Healthcare Fund、卡塔尔投资局、Chimera Investment等来到中国投资。不过,从如今的Biotech资金来源来看,投资和IPO已经并非融资和投资人退出的唯一渠道。大型MNC趁机“抄底“创新的风潮已经刮到了国内,E药经理人不完全统计,进入2024年至今的14天里,来自国内药企和外国药企的跨境BD、收购、投融资交易就达到了11笔,总额已经将近80亿美元。不过,合作领域以及合作方式的多样性释放出的信号是这些资金正在“盘活”调整期的早期研发公司,从而也将为这波向“真创新”过渡的行业调整期按下加速键。最典型的就是接连吸引BI诺华两笔交易的小核酸领域。先是1月3日,早在2007年就成立的中国小核酸先驱瑞博,坐足“冷板凳”终于迎来首笔和大型MNC  BI超20亿美元的合作,共同开发治疗非酒精性或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NASH/MASH)的小核酸创新疗法。还没过去一个星期,舶望制药就宣布与诺华签订合作协议,将多项心血管疗法的管线授权给诺华,并获得1.85亿美元的首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最高达41.65亿美元的潜在期权、里程碑付款和商业销售的分级特许使用费。两笔合作,一笔来自领域先驱,一笔来自初创新星,中国小核酸领域实力被MNC认可已经不言而喻。拜耳、RTW投资公司宣布共同领投箕星药业D轮融资,同时拜耳集团处方药事业部全球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拜耳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周晓兰将加入箕星董事会的消息也被业界解读为MNC以另类方式“收购”中国Biotech。其实从箕星药业的管线中就可以看到拜耳之举意欲何为。箕星药业的成立也是由RTW投资公司“组局”而成,研发管线主要为心血管、眼科的全球前沿疗法,核心管线Aficamten、EtripamilOmecamtiv Mecarbil则分别来从国外生物技术公司CytokineticsMilestone等授权引进,无论在国内外,这些管线进展都处在各自领域的领先位置,而心血管、眼科也是拜耳的核心领域之一。这笔投资无疑是拜耳对于全球心血管、眼科领域前沿管线长期关注的结果。当然,投资、BD合作是过往MNC在中国市场屡屡尝试的交易方式,但自2023年12月以来AZ诺华的两笔收购也在释放出中国BiotechMNC收购未来成为投资者退出的一种主流方式的可能性。尤其是去年12月AZ收购亘喜的消息打响第一枪,为MNC收购中国Biotech热潮的“猜想”埋下伏笔。1月5日,诺华官宣收购信瑞诺被认为再次将这一猜想推至高潮。总结来看,从宜联生物,到瑞博,再到箕星,亦或是信瑞诺,虽然MNC携大笔资金“扫货”中国创新的信号确定性愈发强烈,但是这些公司身上“真创新”的特质才是吸引MNC出手的关键。正如一位投资人所言,中国市场的结构性调整正在走向深处,唯有“真创新”才是未来的主旋律。回复“可持续”,了解电子期刊详情精彩推荐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 出海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更多内容,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靶点
-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