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早期交易增多,创新接力赛或许更适合当下 | 行业观察

2023-05-21
抗体药物偶联物引进/卖出医药出海
如今的biotech后起之秀对自身有了清晰的定位。当下通过将早期项目授权交易以获得更可贵的现金流来支持下一轮的研发,确实是更优的选择。本土市场的创新接力赛正在形成。一个值得留意的现象是,在2021年本土药企之间的授权交易有35%的标的处于临床前阶段。而2022年的33起交易中,有63%的标的处于早期临床阶段(临床前+药物发现阶段)。截止到2023年4月的公开信息,目前已经完成的8起授权交易,一半资产处于临床前。不难发现,处于早期研究阶段的资产,在近两年的交易中表现得格外活跃。与中国第一批biotech公司的野心勃勃相比,如今的后起之秀们不再把成为big pharma视作唯一的目标。对于专注于研发而商业化能力薄弱的团队来说,他们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在资本环境不太理想的情况下,通过将早期项目授权交易以获得更可贵的现金流来支持下一轮的研发,确实是更优的选择。而对于大药企们,尽管早期阶段的资产在后期的开发过程中存在更大的风险,但用相对便宜的价格获得一个潜在的优质资产未尝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并且,有可能在赛道上获得一些先发优势。大药企们对什么更感兴趣据研发客统计,2022年共完成33起本土授权交易,较上一年同比有所下降。2023年第一季度,共有8起国内授权交易已经完成。从这些交易标的来看,ADC产品不仅受到跨国药企的青睐,同样也是国内公司交易的最大热门;此外,AI、双抗也持续受到大药厂的关注。向下滑动查看(横屏看大图)恒瑞石药这两家在2021年频繁出手的大药企,在2022年都选择了观望。而复星医药尽管已经有了复宏汉霖,仍保持着对创新高度敏感的嗅觉。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复星医药表示将在AI领域下功夫。的确,2022年复星医药将目标投向了以AI驱动的药物研发。公司与英矽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针对指定靶点以人工智能驱动药物研发合作。在这项交易中,复星医药不仅向英矽智能支付了1300万美元的首付款及里程碑款,还将向英矽智能提供股权投资。就在双方宣布合作的一个月之后,英矽智能公布了第一个里程碑:ISM004-1057D——一款靶向QPCTL靶点的潜在全球首创小分子抑制剂。QPCTLCD47上焦谷氨酸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这一修饰是CD47与配体SIRPα相互作用所必需的。QPCTL 小分子抑制剂可模拟 CD47 抗体的治疗效果,来达到抗肿瘤效果。这两年,翰森制药也在BD方面大展身手,2022年共完成2笔与本土创新公司的交易:以最高16.8亿元的里程碑款入局新冠药物,从北京华益健康药物研究中心手中拿下一款3CL蛋白酶抑制剂的全球开发权益;与普米斯达成协议,以5000万元首付款和14.18亿元的里程碑款,获得EGFR/cMet的双抗药物PM1080在大中华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近年来,针对EGFR的双抗产品的研发一直在路上。全球范围内,强生EGFR/cMet双抗产品amivantamab已于2021年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携带EGFR外显子20插入的转移性NSCLC患者。作为第四款上市的双抗产品,amivantamab为其他EGFR/cMet双抗产品走通了上市之路。而从EGFR这个经典靶点的发展来看,EGFR/cMet双抗或许将成为这个经典靶点迭代开发的方向之一。放眼国内企业,岸迈生物EGFR/cMet双抗EMB-01正在开展单药以及与泰瑞沙联合用药的临床试验。据公司资料显示,EMB-01在美国和中国同时进行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和多个胃肠道肿瘤的Ⅰ/Ⅱ期临床试验。此外,贝达药业EGFR/cMet双抗MCLA-129正处Ⅰ期临床阶段。而翰森普米斯共同开发的这款EGFR/cMet双抗,目前处于临床前。除了开发单药之外,翰森也将探索与自主研发的三代EGFR-TKIEGFR-TKI药物阿美替尼联用的临床价值。正大天晴在2022年的授权交易中,选择了融合蛋白这一赛道。以最高3.42亿人民币的首付款与里程碑付款,获得了安源生物两款蛋白产品在中国和部分亚洲区域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其中AP025是人源FGF21的融合蛋白,用于治疗NASH。该产品利用安源医药特的连接肽平台技术,降低Fc空间位阻的同时,保持FGF21的生物活性。这也是全球第一款进入临床的全人源长效FGF21蛋白FGF21蛋白。目前,已在中国和美国开展I期临床试验。AP026FGF21/GLP-1双功能蛋白,有可能在NASHII型糖尿病等代谢领域发挥作用。除了上述交易之外,研发客留意到,最近被EQRx退回事件推向风口的凌科药业自身免疫产品JAK1抑制剂LNK01001,在2022年与先声药业完成授权交易,LNK01001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在大中华地区的商业化权益已被先声拿下。目前,该产品处于Ⅱ期临床阶段。拓展阅读“低成本创新药”模式破产?EQRx退回基石等中国公司新药权益先声近年来不断拓宽创新管线,正在布局中枢神经、肿瘤和自免三大领域。但不可否认,JAK1抑制剂早已不是蓝海。EQRx的退回之举可能也是一种预示。未来,如果LNK01001成功获批上市,想要在商业化上取得成功,或将面对相当激烈的竞争。拓展阅读JAK抑制剂:自免领域夹缝求生ADC仍是一个好标的近年来,ADC无疑是授权交易中最炙手可热的产品。无论是去年科伦博泰默沙东的巨额交易,还是近期卫材百力司康达成的最新合作,无不显示了国内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潜力。实际上,ADC同样是国内公司之间授权交易的香饽饽。今年2月,爱科瑞思鲁南制药达成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针对1~2个ADC类药物共同合作开发。公开资料中并没有透露更多有关交易的细节。但很显然,鲁南制药这家传统的药厂正在试图通过与国内创新药公司的合作来实现创新转型。而爱科瑞思作为交易的授权方,是一家2021年刚刚完成天使轮融资的biotech新生代,公司成立的目标就是开展生物偶联药物研发,目前搭建了Adcoris-ADC和Adcoris-AXC两个新药研发平台。可以说,这是一家为ADC而生的公司。而已经在ADC领域崭露头角的宜联生物,在上个月与再鼎医药达成了全球战略合作。宜联生物将其新一代DLL3抗体偶联药物YL212的全球开发及商业化权益独家授予再鼎医药及其子公司。DLL3是一种在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中过度表达的Notch配体抑制剂。拓展阅读宜联生物再鼎医药达成新一代ADC全球战略合作此外,2022年宜联复宏汉霖达成协议,后者获得基于宜联生物自主知识产权的ADC技术平台针对两个指定靶点在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等相应ADC产品的独家许可和分许可权益。实际上,复宏汉霖已经开始着手布局ADC领域,已经有多款处于临床前的产品。不得不说,这几年的资本寒冬虽然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但也让整个行业变得更加理智。一只创新药从研发、注册到商业化的历程,对于无商业化实力的biotech后辈们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如果可以将新药上市的“接力棒”交予实力者,也会比因为资金无法续血而使项目搁浅的结局更好。编辑 | 姚嘉yao.jia@PharmaDJ.com总第1885期访问研发客网站可浏览更多文章www.PharmaDJ.com
更多内容,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靶点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