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的创新底色

2024-05-28
财报专利到期
2024年3月,拜耳首席执行官比尔·安德森(Bill Anderson)在财报新闻发布会上坦承“处方药事业部的专利到期和产品线缺失”是公司亟待解决的四项挑战之一,并给出了行动目标和时间表,显示出拜耳对公司当前产品线的忧虑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决心。根据2023年财报披露的信息,拜耳处方药业务的两大拳头产品Xarelto(利伐沙班)和Elyea(阿柏西普)均遭遇“专利悬崖”危机,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为公司业绩提供强劲增长驱动力。Xarelto因为在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等主流市场的专利陆续到期,销售收入自2021年达到峰值后即开始逐年下滑。Elyea则面临2025年专利到期和同类竞品的挑战,销售收入的增长出现停滞。除此之外,拜耳在心血管、肿瘤的业务主阵地上暂时看不到其他10亿美元以上级别的重磅炸弹产品。这种局面是导致拜耳处方药业务在2023年表现不佳的直接原因。拜耳当前的境况在每一家制药巨头身上都发生过。创新药“专利期市场独占”和“专利悬崖”的游戏规则是对创新回报和用药可及性的兼顾平衡,可以激励制药企业持续投入和开发更多的创新产品去填补临床需求,这也是各家药企在产品开发上不断推陈出新的基本逻辑。拜耳的解题思路在形式上与其他制药巨头并无二致,就是以最大的勇气投入创新,以公司业务运营各个维度的创新来驱动增长。不过创新以什么样的形式推进和转化在各家药企却不尽相同,业界也关心拜耳会采取怎样的举措。近期,医药魔方作为受邀机构之一探访了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拜耳研究与创新中心(BRIC),同拜耳处方药业务的多位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得以近距离观摩到这家老牌制药巨头的创新产品布局思路、创新合作的理念和体系。拜耳研究与创新中心实地探访创新产品开发:对优势业务的专注和长期主义心血管疾病拜耳的传统优势业务,打造过拜阿司匹灵(阿司匹林)拜唐苹(阿卡波糖)拜瑞妥(利伐沙班)、拜科奇(凝血因子VIII)等临床经典药物。针对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开发近些年虽然不像肿瘤赛道热烈,但作为全球首要的死亡原因,仍存在持续升高的临床需求。拜耳在此领域深耕多年,对相关临床需求和创新方向有着深刻理解,其策略是针对心血管领域未满足医疗需求最高的疾病,比如心衰以及与心血管疾病强关联的慢性肾病(CKD),通过提供卓越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标准,以及开发精准疗法直击疾病病因。由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互为因果且互相影响,拜耳正在倾力打造一款有望成为心肾治疗基石的创新产品Kerendia非奈利酮,中文商品名:可申达)。非奈利酮是非甾体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已经在2型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开展的迄今为止最大规模III期研究(FIDELIO-CKD研究)中证明了肾脏获益,并在FIGARO-DKD研究中证明了心血管获益,在美欧日中陆续获批,有望推动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变革。针对其他类型CKD以及心衰的III期研究也正在进行中。在2023年的销售收入增长了150%,达到2.7亿欧元,拜耳对其销售峰值预期超过30亿欧元。对于心衰这种日益增长的疾病卫生负担,除新近上市的Verquvo维立西呱,中文商品名:唯可同)和前文提到的Kerendia外,拜耳还在尝试开发更有想象力的基因治疗方案,期望通过靶向递送基因片段来促进心肌细胞中抑制剂-1c(I-1c)的表达,增强受磷蛋白(PLN)的磷酸化和肌浆网Ca2+ATP酶(SERCA 2a)的活性,从而恢复Ca2+循环并促进心脏收缩。这种针对心衰病因的创新方案AB-1002已经完成I期研究,在2024年1月启动了II期研究的患者招募。肿瘤也是拜耳拥有市场优势的一块业务。虽然在产品布局上错失了肿瘤免疫治疗的盛宴,但也不能就此否认拜耳肿瘤产品研发上的系统思考和创新体系。针对肿瘤领域的全球性需求和市场机会,拜耳优先瞄准了前列腺癌胃肠道肿瘤,目前重心打造的创新产品包括达罗他胺拉罗替尼瑞戈非尼等。其中,达罗他胺作为新型的雄激素受体抑制剂,被开发成从非转移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nmCRPC)进展至转移性激素敏感型前列腺癌(mHSPC)疾病各阶段可全程使用的标准用药。如果疾病进展到后期的转移性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mCRPC)阶段,拜耳则提供了建立在氯化镭-223(中文商品名:拜万戈)基础上的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体系,以上布局承载着拜耳成为前列腺癌领导者的期望。目前,达罗他胺前列腺癌不同阶段的临床研究仍在不断进行中。拜耳处方药执行委员会成员、拜耳肿瘤事业部全球负责人Christine Roth向中国媒体表示,达罗他胺拜耳前列腺癌治疗领域业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拜耳的目标是使达罗他胺成为前列腺癌护理的标准。优势业务的构建非一朝一夕之功,在优势业务基础上做出的任何一点创新都是竞争护城河的加深加宽,从心血管领域和肿瘤领域的创新产品开发思路可以看出拜耳对优势业务的专注和长期主义,这可能就是很多制药巨头能够经受各种竞争淬炼成为百年老店的底蕴。外部创新合作:开放、务实、高效从创新转化的角度,管线内的产品处于整个创新体系中后端,也是外界能够看到的明牌。不过,对创新体系的准确认知还是要更多回溯到源头和上游。当我们实地探访拜耳位于美国的研究与创新中心,观察他身边的合作机构和企业,更能感受到一种深层次的创新力量。众所周知,波士顿-剑桥地区是全球生物制药公司的沃土,这里云集了世界上最顶级的高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医疗资源和生物制药企业,形成了完善的生物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拜耳研究与创新中心位于剑桥市最核心的地区,也就是被誉为“全球最具创新性的一平方英里”的肯德尔广场(Kendall Square),距离麻省理工大学和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一步之遥,与诺华辉瑞默沙东赛诺菲武田渤健安进等一众制药巨头日夜为邻,被众多耳熟能详的生物科技公司紧密环绕。在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创新环境里,高质量的创新合作是触手可及的事情。比如,拜耳和博德研究所联合成立了精准心脏病学实验室,来自拜耳博德的科学家平时一起工作,拜耳及时将心脏病在真实世界的市场需求和药物临床开发中的问题反馈回来,和博德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一起解决问题,这种开放、灵活、高效的伙伴关系能将产业和科学真正地结合起来,将科学上创意发现和技术创新更好地转化成造福患者的产品。拜耳与博德研究所的合作始自2013年的肿瘤学合作项目,迄今已经达成25项里程碑,包括递交了3个创新产品的IND。类似的合作关系和形式在拜耳-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原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之间也同样存在。基于减轻远期公共卫生负担的共同愿景,拜耳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携手合作,致力于推动癌症从预防到早诊早治的医疗新生态的完善。如果说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开放合作是找准创新的源头,那么与生物技术公司的开放合作就像是挖掘创新的宝藏。在波士顿-剑桥这样一个生物医药宝地,最不缺乏的就是怀揣变革医疗实践抱负和掌握前沿技术的明星Biotech公司。制药巨头普遍会把引进Biotech公司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作为公司业务发展的核心战略,关键是双方怎么结合各自业务发展需要达成互相成就的合作。拜耳在外部创新合作方面也有清晰的主线。首先是与原有优势业务有协同,包括收购BlueRock获得治疗心衰的多能干细胞(PSC)疗法,收购AskBio获得基于腺相关病毒载体的基因疗法,与Acuitas Therapeutics合作脂质纳米粒子和基因疗法递药系统,与Bicycle合作开发双环肽偶联放射性偶联药物,参与箕星药业股权投资……无论合作形式和内容如何,拜耳的这些交易都是对心血管、肿瘤业务的互相协同加强。其次,看重产品的突破创新性,也看重技术平台的持续转化潜力。比如2021年拜耳以15亿美元收购了Vividion Therapeutics,正是期望借助后者出色的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能力,让更多传统意义上“不可成药”的靶点具备成功开发的可能性。二者的合作在过去半年内已经将Keap1激活剂BAY 3605349和STAT3抑制剂BAY 3630914推向了临床阶段。最后,坚定拥抱细胞基因疗法。拜耳将细胞基因疗法视为改变疾病治疗方式和医疗认知的前沿技术,并为此打造从早期研发到商业生产的“端到端”完整产业链和竞争力。这些前沿技术有望给帕金森病眼科疾病带来治疗突破,也有望给拜耳带来原本未涉足但市场需求巨大的疾病领域上的业务增量,或者帮助拜耳构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管线组合。拜耳也推出了Co.Lab共创平台来做加法,希望这个孵化平台能够加速企业家和早期生命科学企业的科研突破,并成为拜耳获取早期外部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Co.Lab已经在美国剑桥、德国柏林、日本神户、中国上海4个城市选址落地,帮助多家初创企业实现了早期的快速发展。值得一提的是,Co.Lab上海将于2024年9月开业运营,计划孵化8-10家初创企业,重点关注细胞和基因治疗、肿瘤领域的早期创新,入驻企业将获得拜耳的全球创新与合作网络以及量身定制的创业辅导。生物制药公司管线产品的创新价值或许最终可以用销售额统一评价,但如何看待和理解创新、如何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如何在创新上合作和转化,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操作标准。拜耳在外部创新合作上的实践映射出这家制药巨头对自身业务的理解和认知,开放、务实且高效,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参考标准。总结制药巨头们都会因为一两款商业化成功的重磅产品实现阶段性高速增长的辉煌,也会因为创新产品的断档而陷入业绩表现低迷的尴尬。可以说,创新产品的汰换本身就是制药巨头保持业务活力的根源。纵观现有产品管线和布局举措可以发现,拜耳一方面在耐心开发培育Nubeqa (达罗他胺)Kerendia(非奈利酮)等未来支柱产品,聚焦并夯实传统优势的肿瘤心血管疾病业务,另一方面则是瞄准确定性的临床需求围绕细胞基因疗法、核药等前沿创新技术和精准医疗的思路进行完整布局,引领下一个治疗变革创新。与此同时,拜耳也在通过实施DSO(Dynamic Shared Ownership,动态的责任共担)提升组织运营效率,通过Co.Lab吸纳更多行业合作伙伴,让我们相信拜耳的创新成果绝不只是当前看到的管线项目,而是在未来还有更多产出值得期待。Copyright © 2024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欢迎转发分享及合理引用,引用时请在显要位置标明文章来源;如需转载,请给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送消息,并注明公众号名称及ID。免责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医药魔方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精彩预告线上直播↑ 长按扫码,填表报名 ↑
更多内容,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靶点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