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药(放射性疗法),开辟下一个黄金时代

2024-06-09
放射疗法并购财报抗体药物偶联物
▲8月15-16日 NDC2024生物医药创新者峰会 扫码立即报名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平台立场。任何文章转载需得到授权。 放射性药物赛道正悄然升温,吸引诺华礼来强生默沙东等多家大药企纷纷入注。 自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放射同位素钋后,放射性核素的医用价值一直不断被研究者所探索。放射性药物(也称“核药”),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其标记化合物,放射性药物能够更早期、更特异地洞察疾病分子层面的信息,同时还可利用放射性核素的射线能量准确杀伤肿瘤。因此,放射性药物是精准诊疗的“金钥匙”。近年来,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adionuclide Drug Conjugates,RDC)因其在肿瘤领域展现的治疗潜力以及诺华畅销药Pluvicto的推动下,也成为核药研发的热点。 根据precedenceresearch预测,2023年全球核医学市场规模为106.5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超过314.4亿美元左右,预计2024年至2033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1.45%,核药市场展现勃勃生机。Vantage Market Research预测,到2030年,放射性药物中的核医学诊断将占总销售额的40%以上。这一预测主要得益于癌症诊断和治疗的不断改进,以及核医学的创新技术引入。强大的产品线和政府旨在提高核疗法普及率的举措进一步支持了该行业的扩张。 跨国药企密集布局核药管线 诺华拜耳是核药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导者。2013年,随着拜耳研发的镭233药物Xofigo®获批上市,核药正式走进大众视野。而后拜耳又收购AlgetaNoriaPSMA Therapeutics继续加磅核药。 诺华通过收购快速搭建起了放射性配体疗法技术平台:2017年诺华斥资39亿美元收购了Advanced Accelerator Applications(AAA),将治疗生长抑素受体(SSTR)阳性的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s)的Lutathera纳入囊中;2018年又以21亿美元溢价收购Endocyte,获得了后者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放射配体疗法(RLT)Pluvicto(177Lu-PSMA-617)。这使得诺华同时拥有LutatheraPluvicto两款畅销产品并在持续拓展适应症。根据公司2023年财报,2023年Pluvicto销售额达到9.8亿美元,同比增长261%;Lutathera销售额达到6.05亿美元,同比增长28%。随着LutatheraPluvicto在更多国家上市、适应症扩大,还有更大的商业空间,Pluvicto年产值可达到60亿美元以上。 此外阿斯利康默沙东强生罗氏礼来等跨国药企近年也通过股权投资、技术引进多种方式也切入了核药领域。礼来在2023年10月宣布以每股12.50美元溢价68%的价格收购POINT Biopharma,囊获多款核药,包括两款处于临床后期的PNT2002PNT2031。2024年3月,阿斯利康(AstraZeneca)宣布以超20亿美元的款项收购Fusion Pharmaceuticals,获得包括处于临床阶段、基于同位素锕(actinium)、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放射偶联药物,以及其他放射偶联药物管线与Fusion的研发与生产设施。 创新核药研发高产期 全球核药在研管线中常用的核素包括68Ga、99mTc、89Zr等;适应症和靶点方面针对HER2乳腺癌)、FAP-α(乳腺癌胰腺癌肺癌)、PSMA前列腺癌)、SSTR神经内分泌肿瘤)靶点布局较多。 目前FDA批准上市的核药约60余种,近10年来有近20种核药获批上市。截至2023年10月,全球共计有339款放射性新药处于临床试验及申请上市阶段,其中232款为诊断用放射性新药、107款为治疗用放射性新药。 图源:沙利文分析 截至2023年10月,中国42款放射性药物获NMPA批准上市,其中,22款药物已纳入乙类常规医保目录,20款药物为非医保产品。32款放射性药物处于临床试验及申请上市阶段,其中24款为诊断用放射性药物、8款为治疗用放射性药物。不同于已上市放射性药物大多为仿制药,在研的放射性药物大多为创新产品,在32款放射性药物中仅有8款药物为仿制药,中国原研放射性药物发展迅速。 国内入局者赛道角逐 近年来中国核药市场持续扩容,伴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医保覆盖面的扩大,中国居民对放射性药物的消费能力将逐渐提高,进而促进中国核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核药存在放射性且有半衰期的限制,使得行业具有多重壁垒,主要包括:技术和资金壁垒、准入和资质壁垒、人才壁垒和环保壁垒。此外加上国内行业起步较晚,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尽管布局核药的企业并不多,市场规模还比较小。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核药市场规模约为50亿元。 中国放射性药物行业形成了以东诚药业中国同辐为核心的双龙头垄断格局,二者合计占据中国核药市场六成以上份额。其中,中国同辐为40.4%,东诚药业为21.6%,东诚药业在核医学行业层面催化剂不断,进行核医学全产业链布局,未来有望承接国内外核药CDMO业务。公司即将进入核药研发收获期,预计未来每年保持1-2个产品获批。中国同辐具有多年的放射性核素与药物供应经验,行业积淀深厚。近年来在放药生产能力布局、科研平台建设、流通渠道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诊断及治疗用放射性药物供应及服务企业。 近几年是核药行业迎来风口的关键节点,核药广阔的市场前景还吸引了智核生物远大医药恒瑞医药科伦博泰等多家企业纷纷入局。2024年伊始,利好信息频发。诺宇医药远大医药获得临床批件;云核医药蓝纳成核药临床试验接连获CDE受理;东诚药业收购频繁,不断扩充创新核药产品。 核药赛道也开始受到资本追捧,2023-2024年国内核药一级市场投融资也呈现出火热态势。从融资金额来看,先通医药于2023年7月完成的超11亿元E轮融资创下2023年国内融资最高记录。 核药开发的挑战 核药产业链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解决上游核素供应、中游差异化研发生产、下游运输关键难题,系统考虑和支持核药的创新发展,中国核医学产业链仍有痛点待解。 主要有以下三点: 核药产业爆发的同时,不可避免出现管线同质化现象,前瞻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核药行业的扩容倚赖新靶点、新分子、新适应症、新核素的突破。且专业研发人才少,高水平领军人才缺乏,难于满足放射性药物快速发展需求。 医用同位素生产供给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由于相关制备技术缺乏工程化的转化应用,目前我国部分医用同位素研究堆仅能实现碘-131、镥-177和锶-89的小批量生产,医用同位素生产严重不足,且反应堆建设周期长、投入大、审批严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医用同位素都将依赖进口。 放射性药品由于有半衰期的限制,对物流配送有极高的要求,同时其监管涉及的部门数量、政策的复杂与严格程度远超普通药物,监管体系特殊而严格。此外还涉及多个监管部门的资质认证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国内核药监管政策还没有形成一套全面的、相互衔接的、成熟的管理模式,核药申报还存在诸多模糊点,为核药进行临床研究带来了一定阻碍。 2024生物医药创新博览会(NDC2024)特设XDC药物研发及核素药物开发论坛,论坛邀请科研院所、制药企业、Biotech公司、CXO企业、投融资机构行业资深专家,共同探讨XDC偶联药物及核素药物领域的前沿话题和发展趋势,分享最新成果、经验以及战略思考,赋能偶联药物、核素药物领域发展和创新!8月15-16日,苏州国际博览中心B、C馆,我们不见不散! @趋势@合作@学习@社交@参观
更多内容,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靶点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