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市场再掀并购潮!与罗氏安进吉利德等绯闻不断,继Acceleron之后,下一个被围猎的会是Biomarin吗?

2021-10-05
并购基因疗法孤儿药合作
9月27日,华尔街日报的一纸消息,让酝酿已久的Acceleron收购案浮出水面。
默沙东最终击败了包括百时美施贵宝在内的一众潜在买家,即将完成交易入主手握明星在研药SotaterceptAcceleron,而这笔高达11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案,不仅创下了默沙东自先收购灵葆雅以来的交易记录,更在愈演愈热的罕见病市场抛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2018年,从武田斥资650亿美元收购夏尔以来,全球制药巨头纷纷涌入罕见病市场,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圈地运动。此后,罗氏以43亿美元的对价收购Spark Therapeutics阿斯利康更豪掷390亿美元收购Alexion,罕见病龙头大多都沦为了跨国巨头竞相追逐的并购对象。
其中,明星药企Biomarin/拜马林就是十大热门标的之一。
这家已经有24年历史的美国药企,曾连续多年霸榜美国GEN杂志所评选的生物制药领域TOP10并购名单,后者曾先后成功预测JunoAvexisTesaro的并购,至今,拜马林已与罗氏安进吉利德等多个巨头传出绯闻。那么,市场的喧嚣背后,拜马林的真实成色如何?
01 罕见病“小钢炮”
作为一家专注罕见病的药企,1997年,拜马林诞生于美国加州,至今已有24年的研发历史。
事实上,相较于默克礼来拜耳这种动辄百年的药企,拜马林绝对是制药领域的后浪。不同于罗氏诺华强生这类千亿美元起跳的巨头,拜马林140亿美元出头的市值,勉强称得上是一个中型药企,但凭借扎实的研发能力,其在罕见病乃至整个制药领域都显得举足轻重。
过往24年间,拜马林沿着孤儿药创新的这条窄门,平均3到5年都会有一款新药上市,堪称医药界的一枚创新小钢炮。迄今为止,拜马林已经累计开发出7款新药,其中,最主要的3款药物分别是2005年上市的Naglazyme、2007年上市的Kuvan、2014年获批的Vimizim
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最熟悉的或许是Vimizim。这款用于治疗IVA型黏多糖贮积症(MPS IVA)的药物,从2008年启动立项启动到最终2014年首次正式获批上市,整个过程用了7年时间。2019年,Vimizim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成为中国首个黏多糖贮积症药物。
此外,拜马林还手握多条潜力管线,比如,血友病的基因疗法Valoctocogene Roxaparvovec、儿童软骨发育不全症药物Vosoritide,甚至有券商曾如此评价,拜马林是罕见市场中,管线布局最深远、最成熟的药企。这种出色的研发能力,使其经常被许多小型药企视作行业标杆。
反映到财务上是拜马林的收入,从1999年上市初期的927万美元一路攀升至2020年的18.6亿美元,过去21年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7%。其中,除了自身的内生增长,并购也是助推因素之一,2009年,其以1500万美元预付款收购Huxley,此后,并购步伐开始加速。
至今,拜马林已累计完成了8次产业并购。
其中,最重大的一次收购案发生在2014年,拜马林以8.4亿美元的对价,收购了荷兰药物研发公司Prosensa,后者拥有外显子跳跃药物Drisapersen,正式这款针对杜氏肌肉不良症的新药,最终戏剧化的失败让拜马林声名远扬。
对于一家中小型药企来说,一款重磅药物的研发失败,通常都是致命打击,轻则是被兼并的风险,重则或许就是关门大吉,由于过往良好的研发节奏,Drisapersen的研发失败,并未伤及拜马林的根本,不过,股价却断崖式下跌,在结束16年的长牛后,自此进入盘整期。
经此一役,拜马林放缓了并购步伐,回归稳定的内生增长,2020年,拜马林结束了多年的亏损,实现了8亿美元的扣非净利润。不过,纵观拜马林的发展,其根本问题在于,始终并未产生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大药,以至于有评论认为,拜马林不过是有一堆小本生意的小卖部。
这种言论可能有失偏颇,毕竟,抛开屡屡入选福布斯全球十大创新公司排行榜的实力,拜马林本身处在一个巨大的蓝海中,沙利文预计,全球罕见病药物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1351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3833亿美元,只要具备核心研发能力,重磅炸弹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从整个生态来看,相较于拥挤的慢病市场,长期遇冷的罕见病领域,其实需要更多的拜马林。
02 神奇的基金会
1991年,美国德州东北部一个叫卡罗尔顿的小镇上,一种罕见病让年轻的马克•丹顿警官原本幸福的家庭几乎濒临破灭。这一年,他刚刚3岁的儿子莱恩被确诊患有黏多糖贮积症I型(MPS I)。
这种总体发病率并不低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大约每7000人中就会出现一例,由于缺乏酶来降解体内的黏多糖,小莱恩很快就出现了内脏肿大、肢体僵硬畸形、行动不便等种种典型症状。更加令人马克一家绝望的是,当时,市面上确认的溶酶体贮积症多达50余种,不同分型的症状差异非常大,很少有药企愿意去开发对应的药物,患上这种疾病的孩子一般只能活到10~12岁。
在痛苦与绝望之余,马克决定孤注一掷,成立一家私人基金会专门扶持相关研究。为此,他挨家挨户进行游说和募捐,建立了以莱恩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并在一场交流会上偶然嗅到了一丝希望。
当时,美国加州Harbor-UCLA医学中心的Emil Kakkis博士,苦心研究黏多糖贮积症的酶替代疗法多年,已经合成出了MPS I 患者体内所缺乏的酶,并在动物模型试验中验证了这种酶的有效性。但在商业化环节,Kakkis带着研究成果却屡屡遭遇挫折,即便是当时第一个推出酶替代疗法的罕见病龙头健赞,最终也因为MPS I型疾病低至1/100000的发病率,将这款药物拒之门外。
马克得知这事后欣喜若狂,他迅速联系上了Kakkis博士,并将莱恩基金会的资金全部注入其中。1997年,这个项目吸引了同在加州的生物医学公司Glyko的注意,同年4月,在拿到母公司150万元的资金支持后,时任Glyko研发副总裁Christopher M. Starr联合辉瑞前高管Grant W. Denison,在圣拉斐尔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来开发这款药物,这家公司就是如今的罕见病小霸主Biomarin
第二年,这款药物就获得了FDA批准,顺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包括莱恩在内的10个孩子,在洛杉矶参加了这次试验。当时,莱恩已经10岁了,这几乎就是决定他是否能活下去的最后机会。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莱恩最终经过多年的治疗,顺利地存活至今,但同期参与临床试验的另外9个孩子,却都没有这般幸运。故事的另一面是,
从这款被命名为Aldurazyme的药物开始,拜马林从未停止在MPS领域的研发步伐,至今,这家公司已经推出了3款不同的药物。
其中,2005年被FDA批准上市的Naglazyme,是一款治疗黏多糖贮积症VI(MPS VI)的酶替代疗法,据了解,这种罕见病的患者全球大约有1100名,此后,这款药物陆续在欧洲、日本、巴西获批上市,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药物的日本市场权益由拜马林与安进联合开发。
2014年,拜马林第3款同类药物Vimzim首次获批上市,主治黏多糖贮积症IVA(MPS IVA)。在此之前,这款药物已获得了在法国的临时使用权,随着这款药物在美国正式获批,全球化速度逐渐加快,至今,其已在中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等地顺利上市。
此外,拜马林还有一款针对黏多糖贮积症IIIB(MPS IIIB)的新药正在研发过程中,2018年,拜马林在World Symposium大会上介绍了其在1/2期临床试验阶段的数据,这款药物目前已经接近临床末期。截至2020年,拜马林在MPS药物上的销售收入占比已经达到26.8%。
过去24年,除了MPS领域,拜马林沿着酶替代疗法,逐渐拓展罕见病边界,已经扩展到苯丙酮尿症(PKU)、Batten病等多个治疗领域,随着基因治疗的技术崛起,拜马林由此切入血友病、儿童软骨发育不良等治疗领域,形成了如今拜马林的五大主要疾病治疗板块。
03  罕见病与基因疗法
作为一家极其低调的生物技术公司,拜马林很少公开谈论其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创新逻辑。事实上,正如其在1999年的上市招股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拜马林共有5条核心策略:
1.专注于成熟、低风险的生物候选药;2.瞄准可以快速开发和上市的药物;3.聚焦明确的利基市场;4.针对目标市场建立直销和营销渠道;5.持续打磨酶替代疗法的专业知识和手段。
对比过往二十多年的发展,拜马林的策略其实鲜有变化。不过,即便是拥有明确的战略路径,孤儿药的研发仍然困难重重。面对研发难度大、目标市场小、获利能力差等罕见病特质,联合开发便成了药企间的一种风险分担机制,尤其是早期阶段,在这方面,拜马林也并不例外。
从1998年与健赞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首款药物Aldurazyme以来,拜马林先后与安进默克第一三共等大型药企合作,不过,2010年之后,拜马林逐渐走向独立研发,不仅如此,随着综合实力的提升,拜马林还相继回购了早期授权或分发出去的孤儿药开发权限、
比如,作为全球首款用于治疗苯丙酮尿症的药物,Kuvan是拜马林史上的第三款药物,最初由拜马林与默克联合开发,研发过程也非常顺利,2007年首次获批上市后,拜马林先是从默克手中回购了加拿大的开发权益,2015年,最终拿回了除日本之外的全球开发权益。
事实上,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第二款药物Naglazyme、第四款药物Palynziq上。某种程度上,这种回购机制就像是拜马林的纠错机制,其实体现了拜马林对自研药物的技术自信。如今,随着其在酶替代疗法领域的技术日渐夯实,拜马逐渐开始切入新兴的基因治疗技术。
作为一种精准治疗手段,基因治疗与罕见病的结合拥有天然优势,全球将近7000中罕见病中,80%左右的均为遗传病。拜马林在基因治疗领域的主打产品是Valoctocogene Roxaparvovec,这款2014年开始研发的药物是全球首个进入监管审查的血友病基因疗法。
这种基于腺相关病毒AAV的基因疗法,其创新之处在于,拜马林正在研发的病毒衣壳,很可能会降低第一次给药时的免疫反应,从而允许后期再次给药,这可以部分解决一直以来针对基因疗法应答下降的问题,并且,拜马林还在试图研究个体特征如何影响转基因的命运。
除此之外,拜马林还在苯丙酮尿症PKU、杜氏肌肉营养不良遗传性肥厚型心肌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积极开展基因疗法的研究布局,不过,总体来说,这些项目大多都处于早期阶段。
2019年9月,拜马林提交了一项针对PKU的新型基因疗法临床试验。这款试图通过将正确的PAH基因拷贝并递送到肝细胞,使得PKU患者血液中苯丙氨酸浓度正常化的新型疗法,经历了整整3年的临床试验,最终在今年9月由于存在AAV整合致癌风险被FDA叫停。
不过,这种挫折并没有影响拜马林前进的决心,当前,拜马林正在与瑞士初创公司Dinaqor合作,开发一款针对肥厚型心肌病的基因疗法,并且,两家公司试图制造病毒衣壳,直接将药物递送到心脏而非现在的主流技术目的地肝脏,拜马林的研发总裁Hank Fuchs博士表示:
“如果研发成功,对我们来说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率很高,其中,60%的病例是遗传性的。如果我们能顺利进行心脏递送,其他遗传性疾病也有望借此得到治疗。”
罕见病市场再掀并购潮!与罗氏、安进、吉利德等绯闻不断,继Acceleron之后,下一个被围猎的会是Biomarin吗?
Preview
来源: 10亿美元分子
靶点
-
来和芽仔聊天吧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