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中值)TOP10药企:华东科伦同仁堂天士力...

2024-02-01
财报
作者 | 赵言午来源 | 药智头条01超235家药企公布2023年业绩预告 124家企业预告净利润同比上涨医药行业主营业务逐渐回归正常,非经常性营收逐渐被稀释,时值2023年业绩预告公布阶段,不同心情之下却是纷争再起。据同花顺问财网,截至2024年1月31日,业内已有超235家药企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124家企业预告净利润同比上涨,111家企业预告净利润同比下降,整体呈现轻度上升趋势;另外,细分之下,上涨企业中有33家药企扭亏为盈,41家药企净利润大幅上涨,侧面说明了行业整体的上行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制药型企业中包括华润三九华东医药科伦药业等暂居2023年净利润(中值)TOP10榜单,风采卓然。2023年净利润(中值)TOP10榜单但净利润(中值)TOP10药企在欢喜的背后,又经历了怎样的酸甜苦辣咸?有怎样的背后故事?02中药再显神威华润系成大赢家目前的2023年净利润(中值)TOP10药企中,中药企业最多,包括华润三九同仁堂天士力东阿阿胶4家,净利润(中值)分别为29.42亿、16.18亿、12.22亿和11.30亿,无不彰显近年来中药发展的强悍。值得一提的是,天士力2022年亏损2.67亿,是TOP10中唯一的亏损药企,但在2023年不仅扭亏为盈,且盈利达12.22亿,成为TOP10药企中最显眼的“仔”。作为老牌中药企业的天士力,在2019年创下营收最高纪录(189.98亿)之后,就走上了下坡路,2020年至2022年营收下滑严重,分别为135.76亿、75.92亿和85.93亿。图片来源:招商证券2020年是天士力业绩转折年,当年8月,其处置了天士营销股权,导致医药商业板块收入下滑43.99%。医药商业是天士力业绩的最重要支撑,2019年报显示,医药商业营收为127.17亿,占主营业务总营收的67.17%,但在这一年,天士力医药工业营收同比下滑12.79%,医药工业营业成本同比降低9.59%,而医药商业营业成本却上涨18.01%。近年来,受国家层面对中药行业的传承创新支持,中药研发热情高涨,加之天士力一心向化药和生物药进军的步伐,让其毅然在制药和售药上选择了前者,2023年又继续向医药商业“开刀”,拟将天士力大药房90%股权和平嘉大药房60%股权出售给漱玉平民,但因交易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而终止。对医药商业业务剥离不顺,并未影响天士力利用中药、化药和生物药协同发展优势进行创新药物的战略布局进程,2023半年报显示,研发管线产品布局达95款,其中,中药26款,化药57款,生物药12款。华润系称雄,从中药开始。4家入榜的中药企业,华润系就占2家,分别为华润三九东阿阿胶华润的前身为联和行,1938年成立之初,其就与医药打交道,采购药品和纱布绷带等医用物资,1948年更名为华润后,药品及医疗器械商业仍是主业之一,2004年,通过组建华润东阿阿胶,间接控股东阿阿胶,正式踏入制药领域。然而,华润在中药这条道路上从未停止,此后又将三九医药江中药业纳入旗下,2022年底,又通过旗下华润三九华立医药华立集团合计购买昆药集团28%股份,成为控股股东。昆药集团的“昆中药1381”品牌至今已有642年历史,曾获吉尼斯世界纪录“Oldest operating pharmaceutical business”(全球最古老的制药企业),是中国五大中药老字号之一,昆药集团2022年报显示,其8款主要产品中有6款为中药。通过华润三九昆药集团的协同融合,华润系在中药领域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华润三九2023业绩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昆药集团对其盈利能力的推动提升,而双方正合作搭建三七产业链创新平台,以实现新的战略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华润系在2021年入主了博雅生物,这又牵扯出了另一位故事主角。03血制品“江湖”纷争再起“老大”迎来新主人上海莱士虽以18.35亿的净利润(中值)挤入TOP10药企,但同比却下滑了2.50%,据招商证券根据其2023年上半年业绩统计,无论是净利润,还是总营收,上海莱士都是血制品行业的“老大”,但在2023年,其净利润初显停滞,而行业其他“人”却在不断自我革命,欲与“老大”一争高下。血制品行业营收与净利润排名情况“老三”奋起直追,华润在2021年入主博雅生物后,就对其非血制品业务做出了剥离计划,截至目前,博雅生物旗下复大医药75%股权已转让至华润医商,天安药业89.68%股权已转让至华润双鹤,且其它非血制品业务也将陆续被剥离。华润博雅生物聚焦主业的改革已见成效,从血制品业务收益比重来看,2021年以来明显持续提升,2023年上半年,博雅生物血制品业务营收7.62亿元,净利润5.52亿元(含子公司分红2.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03%和124.50%。2018-2023H1博雅生物营收构成图片来源:东海证券“老二”强强联合,天坛生物和卫光生物同为国药集团旗下,其中,卫光生物是由国药集团旗下的中国生物2023年通过与光明国资局设立合资公司而来。本就靠天坛生物踏足血制品领域的国药集团,何必大费周章再将卫光生物纳入旗下?且从业绩上看,卫光生物在天坛生物面前不值一提,此外,两家的产品也高度重合,主要产品均为人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收购卫光生物,也明显出现了同业竞争问题,难免受到监管部门的质疑。值得一提的是,卫光生物的背后还有另一个国药集团的“影子”,2023年Q3季报显示,武汉研究所持有其7.25%股份,而武汉研究所同样隶属于中国生物。武汉研究所在疫苗领域也算得上一霸,其在新冠疫情“战役”中获得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临床批件。此外,还有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伤寒Vi多糖疫苗吸附破伤风疫苗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等多款疫苗产品。国药集团在IPO上颇有建树,但在疫苗领域略显遗憾,人用疫苗缺席A股。笔者猜想,国药集团在未来解决收购卫光生物而产生的同业竞争问题时,是否可能将疫苗业务注入卫光生物,再将卫光生物血制品业务整合至天坛生物旗下,这样似乎可以解释国药集团为何大费周章入主卫光生物,这样一来不仅天坛生物有了不甘于“千年老二”的实力,疫苗业务也能顺利IPO。当然,上海莱士也并未居安不思危,2023年11月,上海莱士启动了对广西冠峰95%股权的收购事项,收购金额达4.81亿,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海尔集团旗下海盈康将以125亿收购上海莱士股份,2024年1月23日公告显示,交易完成后,海尔集团将控制上海莱士26.58%股份,成为其实际控制人。看似专注于家电领域的海尔集团,其实旗下的海尔生物盈康生命均涉足血液制品产业链,华润国药海尔的纷纷布局,血制品领域又将掀起一场“江湖”纷争。04“新冠”包袱落地疫苗企业有喜有愁因新冠兴,因新冠衰,是疫苗企业普遍的写照,万泰生物作为暂居净利润(中值)TOP10的唯一一家疫苗企业,2023年预告净利润(中值)为12.75亿,同比下滑73.07%。万泰生物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新冠诊断相关收入同比下降约12亿,与新冠疫苗相关研发投入、专用原料及成品、生产专用设备等资产减值事项对其利润下滑影响约4亿以上。愁的并非新冠产品,其实新冠“包袱”的卸下,对于疫苗企业来说未必是坏事。真正让其忧愁的是,2价HPV疫苗受9价HPV疫苗扩龄以及市场竞争等影响,收入同比下降约42亿元,导致疫苗板块收入及利润出现大幅下降。万泰生物的2价HPV疫苗是国产首个、全球第4个获批上市的HPV疫苗,2020年5月,在国内正式上市销售,时间仅过去三年,带有打破进口垄断光环的产品,在市场上就出现颓势,不得不令人感到惋惜。好在靠HPV疫苗在行业进阶的万泰生物,并未止步于2价疫苗,2023半年报显示,其9价HPV疫苗已处于临床3期阶段,与佳达修9的头对头临床试验显示,免疫原性与佳达修9相当,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而其也正在研发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第三代HPV疫苗,后续产品能否维持其在HPV疫苗领域的技术优势与产品优势仍有很大看点。打造重磅产品才是硬道理,新冠“包袱”落地时间比万泰生物更早的康泰生物,2022年因新冠产品减少净利润8.16亿,直接导致其当年亏损1.33亿,到了2023年,康泰生物“满血复活”,预告净利润(中值)为9.0亿,主要得利于常规疫苗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16%。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产品拖累业绩的2022年,康泰生物常规疫苗收入也显著增长,营收为29.46亿,同比增长85.39%。万泰生物在研管线除了HPV疫苗外,还有20价肺炎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重组3价轮状疫苗以及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新型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VZV7D)和4价肠道病毒灭活疫苗,新冠“包袱”终落地的万泰生物,是时候尽快回归平常心,用重磅产品再“说话”。05小结每个药企业绩的变化都能讲述一段行业背后的故事,康龙化成也不例外,但其讲述更多的却是行业未来的故事,1月26日,业内流传美国拟出台《生物安全法案》,导致CXO板块股价集体下跌,药明康德更是闪崩跌停,康龙化成股价至此也已跌去16.53%。参考来源:东海证券相关药企半年报、年报及公告END医药代表交流群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银发经济市场机遇交流群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
更多内容,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靶点
-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