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正如传说中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便无法关闭,近期发生的采购开发合作给业界带来不少震撼。三生制药以超过60亿美元的金额将其PD-1/VEGF双抗授权给辉瑞,此举令人瞩目。而随着石药、先声、荣昌等企业接连披露采购开发合作,医药行业的国际化浪潮已经蓄势待发。国内创新药的采购开发合作已经从公开透明的交易正式进入了探索未知的阶段,神州细胞便是如此。
神州细胞(代码:688520)在2024年度实现总收入为25.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13%。净利润达到1.1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市场看好其手中持有的PD-1/VEGF双抗授权的预期。大规模的采购开发交易正在逐渐揭晓,PD-(L)1/VEGF的临床项目正加速推进,虽然大多数还处在临床的早期阶段,但药物结构已初步展现差异化。截止至2025年6月,国内已开展约20种PD-(L)1/VEGF双抗或三抗药物的研发。康方生物的AK112研发进度较为领先,于国内已获批用于一线非小细胞肺癌和后期线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同时还在开发多个适应症的三期临床中;此外,普米斯、三生制药和神州细胞的产品也进入了晚期临床试验阶段;而宜明昂科、华奥泰、天士力、荣昌生物和君实生物则处于二期临床试验阶段。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已有五款PD-(L)1/VEGF双抗药物与国外企业达成采购开发合作,且多笔交易金额不断刷新纪录。三生制药与辉瑞的一项总金额60.5亿美元的交易更是激发了市场投资的热情。之所以能频繁出现巨额的采购开发合作,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肿瘤免疫治疗正从单靶点逐渐向多靶点转换,目前PD-(L)1已在多种肿瘤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而新一代的免疫治疗方法正在对现有的PD-(L)1药物进行挑战。其二,海外大型药企面临专利悬崖的风险,为了在下一个肿瘤免疫时代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往往通过采购开发等方式引进有潜力的药物。其三,通过强化肿瘤管线,各大药企可提升其肿瘤板块的市场地位。
神州细胞在此领域的领先产品包括自主研发的SCTB14,该药物被设计用于多种实质性瘤种的免疫治疗,已经取得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临床批件,正处于Ⅱ/Ⅲ期临床阶段。其独特之处在于"肺癌适应症进度"和"差异化结构",两者共同构成了其在市场中的稀缺性价值。与三生制药相对比,神州细胞的PD-1/VEGF双抗同样存在潜在的合作授权预期,其近年来股价也迅速上升。
此外,第三代重组凝血因子产品SCT800是神州细胞自行研发的,又是中国首个获批的国产重组八因子产品,用于治疗甲型血友病这一罕见病种。凭借稳定的市场销售,神州细胞成功应对了集采降价的挑战,并实现了年销售额达1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8%。通过开展上市后的多项临床研究,神州细胞不断拓展产品的适应范围。在药品生产领域,公司已获得1个重组蛋白药物产品和4个抗体药物产品的上市批准,3种疫苗产品被纳入紧急使用,其他产品正处于不同研发阶段。2024年,公司整体研发投入达到93,602.25万元,用于包括SCTB14等产品的临床开发项目。
总结来看,截至2025年6月,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已达442亿美元,占到2024年全年总额的82%。上半年平均交易金额达到10.8亿美元,首付款合计39亿美元,占到2024年全年总额的57%。由于中国创新药具备良好的性价比和可靠的临床质量,预计将加速走向全球,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大规模国际合作诞生。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