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的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成功获得美国FDA IND批准,成为云顶新耀首款自研进入全球临床阶段的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
EVM14在临床前试验表明:
- 在小鼠中诱导了剂量依赖性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在多个小鼠同源肿瘤模型中显著地抑制了肿瘤生长。
- 能够诱导免疫记忆,展现出有效降低肿瘤复发及转移的能力。
- 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如PD-1或PD-L1抑制剂)的联用可以显著增强抗肿瘤活性,支持在临床上对联合用药的探索。
云顶新耀基于自研mRNA技术平台开发的三款核心管线产品,即通用型的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 EVM14、已进入临床阶段的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以及自体生成CAR-T产品,已成为公司在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创新战略的三大核心支点,共同实现公司自研AI+mRNA技术平台的巨大价值。
云顶新耀(HKEX 1952.HK)是一家专注于创新药研发、临床开发、制造和商业化的生物制药公司,今日宣布其通用型的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注射液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EVM14注射液(下称为“EVM14”)是基于云顶新耀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技术平台研发。作为公司首个获得FDA IND批准的自主研发新药,EVM14标志着公司在mRNA肿瘤领域的创新实力获得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是公司自主研发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EVM14是一款靶向多种肿瘤相关抗原(TAA)的通用型的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拟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头颈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 通过将编码多种肿瘤相关抗原(TAA)的mRNA原液包封在脂质系统中配制而成。肌肉注射后,EVM14可被抗原呈递细胞(APC)摄取并翻译成靶抗原,经加工后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呈递给T细胞并激活抗原特异性T细胞。这些活化的T细胞可迁移至肿瘤组织,识别并杀死表达靶抗原的肿瘤细胞,同时诱导免疫记忆。
在临床前试验中,EVM14在小鼠中诱导了剂量依赖性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在多个小鼠同源肿瘤模型中显著地抑制了肿瘤生长。EVM14显著地激活了T细胞,促进T细胞对肿瘤组织的浸润,增强了T细胞的杀伤功能,降低了调节性T细胞(Treg)的浸润以及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耗竭,与其抗肿瘤活性高度相关。
作为一款治疗型疫苗,临床前研究表明,EVM14能够诱导免疫记忆,展现出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的能力,有望让患者实现“长期无癌生存”的获益,在肿瘤治疗领域极具开拓性意义与潜在价值。此外,临床前研究还证明了EVM14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如PD-1或PD-L1抑制剂)的联用可以显著增强抗肿瘤活性,支持在临床上对联合用药的探索。
通用型的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能大大缩短生产周期,提升产能,降低生产成本,惠及更多患者。
罗永庆
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
通用型的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成功获得美国FDA IND批准,成为公司首款自研进入国际临床阶段的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标志着云顶新耀在mRNA技术领域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全球化临床转化的关键突破,验证了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mRNA平台的创新优势以及其全球价值。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云顶新耀授权引进+自主研发的‘双轮驱动’战略进入全新阶段,实现了自主研发体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当前,云顶新耀基于自研mRNA技术平台开发的三款核心管线产品——通用型的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 EVM14、已进入临床阶段的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自体生成CAR-T产品——已成为公司在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创新战略的三大核心支点,共同实现公司自研AI+mRNA技术平台的巨大价值。
EVM14 获得FDA IND批准是AI技术赋能研发的新成果,公司依托经过临床验证且实现本地化的mRNA平台,实现了‘AI技术赋能研发’的协同效应。作为国内率先将AI驱动的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推进至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云顶新耀过去四年来通过端到端的mRNA研发体系,已实现了从靶点筛选、序列设计到递送优化的效率跃升,专有的‘妙算’mRNA序列算法系统(EVER-NEO-1)已迭代至第三代,并通过大数据模型持续演化中。基于数据+AI驱动的研发策略显著缩短了从研发到临床试验的时间周期,不仅提升了效率,更大幅提升了研发成功率,推动mRNA药物研发从‘经验驱动’向‘数据+AI驱动’转型。
在探索并拓展mRNA肿瘤疫苗治疗新途径的过程中,云顶新耀以全球价值为导向,将释放全球合作潜力。该进展不仅加速创新价值的全球化兑现,更将强化了云顶新耀在全球医药市场的竞争力。
我们期待EVM14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展现积极的治疗潜力,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可及的癌症治疗方案。公司将于近期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递交EVM14的临床试验申请。
Globocan 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新发肿瘤人数2000万人,因肿瘤死亡的人数为970万人1。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肿瘤类型,约占250万新发病例。肺癌同时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预计每年导致约180万例死亡。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5%~90%2,其中鳞状NSCLC(sq-NSCLC)占25%~30%3。然而EGFR 突变、ALK 和 ROS1 重排等常见的靶向基因改变仅在不到 10% 的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病例中出现4,因此,大多数局部晚期或转移sq-NSCLC患者不适合接受靶向治疗。此外,据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第七大常见癌症,估计每年有89万新病例和45万死亡病例5。超过50%完成根治性治疗的局部晚期HNSCC患者最终出现复发或转移6,并导致预后不良、高水平死亡率和生活质量恶化。
当前,无论是免疫疗法还是靶向疗法,均难以使免疫系统形成“记忆”。靶向肿瘤相关抗原的肿瘤疫苗有望成为现有疗法的强力补充,不仅起到联合增效的功能,而且有望减少患者复发及转移,契合当前肿瘤药物研发的趋势。
云顶新耀正通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技术平台,多路径开发肿瘤及其他治疗性的mRNA药物,且拥有这些产品的全部知识产权及全部全球权益。公司目前正在研发多个肿瘤及自免相关的mRNA治疗药物,包括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PCV)、通用型的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免疫调节肿瘤治疗性疫苗、自体生成CAR-T产品等,并开发新一代LNP递送系统以增强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其中,云顶新耀首个自主研发的新型mRNA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已于2025年3月在临床试验中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云顶新耀拥有位于浙江嘉善的自有商业化规模生产基地,该基地符合全球良好生产规范(GMP)标准,于2022年12月正式投入运行并完成了临床批次的生产,为实现mRNA技术平台的本土化研发、生产以及商业化运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于EVM14
EVM14注射液(也称为EVM14)是一种不含防腐剂的无菌mRNA-脂质纳米颗粒(mRNA-LNP)通用型的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由编码多种肿瘤相关抗原(TAA)的mRNA原液包封在脂质系统中配制而成。肌肉注射后,EVM14可被抗原呈递细胞(APC)摄取并翻译成靶抗原,经加工后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呈递给T细胞并激活抗原特异性T细胞。这些活化的T细胞可迁移至肿瘤组织,识别并杀死表达靶抗原的肿瘤细胞。
关于云顶新耀
云顶新耀是一家专注于创新药和疫苗研发、临床开发、制造和商业化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满足亚洲市场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云顶新耀的管理团队在中国及全球领先制药企业从事过高质量研发、临床开发、药政事务、化学制造与控制(CMC)、业务发展和商业化运营,拥有深厚的专长和丰富的经验。云顶新耀已打造多款疾病首创或者同类最佳的药物组合,公司的治疗领域包括肾科疾病、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everestmedicines.com。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所发布的信息中可能会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乃基于本公司或管理层在做出表述时对公司业务运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的现有看法、相信、和现有预期,可能会使用“将”、“预期”、“预测”、“期望”、“打算”、“计划”、“相信”、“预估”、“确信”及其他类似词语进行表述。这些前瞻性表述并非对未来业绩的保证,会受到风险、不确定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围,难以预计。因此,受我们的业务、竞争环境、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情况的未来变化及发展等各种因素及假设的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会与前瞻性表述所含资料有较大差别。本公司及各附属公司、各位董事、管理人员、顾问及代理未曾且概不承担更新该稿件所载前瞻性表述以反映在本新闻稿发布日后最新信息、未来项目或情形的任何义务,除非法律要求。
参考文献
1.Globocan统计数据:https://gco-iarc-who-int.libproxy1.nus.edu.sg/media/globocan/factsheets/populations/900-world-fact-sheet.pdf.
2. Duma, N., R. Santana-Davila, and J.R. Molin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Epidemiology, Screen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19. 94(8): p. 1623-1640
3. Socinski, M.A., et al., Current and Emergent Therapy Options for Advanced Squamous Cell Lung Cancer.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18. 13(2): p. 165-183
4. Zhou, C., et al., A global phase 3 study of serplulimab plus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STRUM-004). Cancer Cell, 2024. 42(2): p. 198-208.e3
5. Bray, F., Laversanne, M., Sung, H., et al. (2024).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2: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1-35.
6. Haddad, R.I., et al.,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 Versus EXTREME Regimen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Recurrent/Metasta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 The Final Results of CheckMate 651. J Clin Oncol, 2023. 41(12): p. 2166-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