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制药企业梳理

2023-06-28
并购上市批准抗体药物偶联物申请上市引进/卖出
中生制药正大集团旗下的制药业务,正大集团成立于1921年,由泰籍华人谢易初创办,而中生制药目前是由谢氏家族谢炳、郑翔玲夫妻和其子女控股。2000年,中生制药于港交所创业板上市,正大集团实现从农牧业向健康产业的跨越转型。中生制药旗下拥有多家子公司,比较核心的是正大天晴泰德制药。在上市之初,中生制药以仿制药为主,主要凭借正大天晴肝病药物打开中国市场,2003年投资泰德制药,进入心脑血管、外科/阵痛领域;2004年,中生制药(正大天晴)首个肿瘤仿制药天晴依泰上市,开始布局肿瘤、呼吸领域。此后中生制药不断投资药企,继续控股了正大丰海正大海尔等20多家公司,2023年美国制药经理人Pharm Exec发布的“2023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中,中生制药以39名在中国药企中排名第一。目前,中生制药的重点领域为肿瘤、外科/阵痛、肝病和呼吸四大领域。其中肝病领域市占率第一,2030年计划将呼吸和外科/阵痛也发展为top1,2030营收目标破千亿港元。对于创新领域而言,首个1类创新药天晴甘美在2005年上市,近几年开始重点向创新转型,创新转型进入收获期。国内仿转创的企业很多,最主要的就是两条路:加强自研能力、引进创新技术和管线。自研能力方面,中生制药在创新药及生物药方面的研发投入近几年在不断加大,其中2022年肿瘤在创新药投入中占比75%。从外也引入了多个创新药管线和技术平台,6.13日刚引进了鸿运华宁GIPR/GLP-1融合蛋白GMA106,适应症为肥胖/NASH/糖尿病。销售上,公司销售网络遍布全国,拥有超过12,000名专业学术推广人员,覆盖全国约80%三级医院。肿瘤领域肿瘤领域重磅产品是1类新药福可维(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22年肿瘤领域营收91.9亿元,福可维估计营收超40亿元;PD-1派安普利单抗也在持续增长。肿瘤领域生物药布局了单抗、双抗、融合蛋白和ADC。未来三年预计将有8款新药上市(图中highlight部分),其中长效G-CSF药物艾贝格司亭α于今年5月获批,中生制药拥有中国商业化权益。双抗技术平台有从F-star收购的四价双抗平台,该平台是在天然抗体的Fc区创建两个不同抗原结合位点,称为 Fcab,基于此平台构建的三款药物用于PD-1耐药、PD-1联用和PD-L1低表达肿瘤PD-L1低表达肿瘤患者。中生制药有望基于此平台进一步开发多抗和双抗ADC药物,布局中枢神经系统和自免领域。ADC药物有HER2双抗ADC和CLDN18.2 ADC,都是当前最火的靶点。首款ADC药物TQB2102,由正大天晴自主研发,靶向HER2两个非重叠表位ECD2及ECD4,载荷采用氘代DXd。已获批临床,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前研究显示,TQB2102能够显著抑制T-DM1耐药细胞株的增殖。肝病领域肝病领域重磅药物包括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天晴甘美,通过加强学术推广和策略聚焦,2022年高速放量增长。创新药管线如下:在NASH方面中生制药做了全面布局。其中PPAR激动剂Lanifibranor目前处于全球III期临床,是国内首个进入III期的NASH口服药物,在口服药物中有望成为BIC。外科/阵痛外科/阵痛创新药领域布局了一款抗菌肽PL-5,从普莱医药引进,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的抗菌肽创新药目前针对继发性创面感染的III期临床已完成。呼吸呼吸领域的创新药管线如下:总结:近几年,中生制药完成了营销模式、创新研发系统、生产体系、采购系统和零售业务的全方位转型,逐渐降本增效、由仿转创、开拓海外业务,到2030年,中生制药的目标是进入全球药企TOP30,收入超千亿港元,同时实现创新药营收占比超过仿制药占比,完成创新转型。细胞系产品查询投稿丨商务合作加入交流群往期推荐双抗ADC全球在研格局PD1+ADC开卷:信达荣昌达成合作2023 H1 国产创新药license-out盘点点击下方“药研网”,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内容,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适应症
靶点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