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家外企裁员汇总| IntelliaLonza赛默飞辉瑞拜耳等位列其中

2024-01-21
·
交易
基因疗法细胞疗法高管变更
纵观整个行业,从年初开始,IntelliaAlloVirLonza赛默飞辉瑞拜耳等一系列公司不间断地透漏出裁员消息。制药和生命科学行业真的恢复如初,达到“健康”水平了吗?无论是跨国巨头,还是初创公司,医药行业这一年都仍面临诸多挑战。分拆、裁员,聚焦关键业务,在全球都成为常态,这期间,医药人也面临着自己的挑战。一连串的裁员风波让2024年的开局看起来很像2023年。站在2024起点,小编汇总分析有关裁员和重组计划的新闻来源,人员架构的调整往往影射出组织背后的经营状态与战略方向。2024年一月外企裁员详情注:本文相关分析是基于已公开资讯,同时,表格展现的信息可能并不完全,有漏缺的欢迎后台私信补充1.CRISPR公司Intellia:2024首批裁员1月4日,Intellia宣布将进行“组织精简”,计划将资源重点集中在优先药物项目上,而伴随调整的是约15%的裁员。这一消息的宣布,Intellia成为首批宣布在2024年裁员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Intellia是首批将基因编辑技术转化为药物的公司之一。三个多月前该公司一款先进的候选药物NTLA-2001获得FDA的批准,进行后期临床试验阶段。NTLA-2001是首款进入临床试验的全身性给药CRISPR基因编辑疗法,用于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ATTR)淀粉样变性伴心肌病。在此次“组织精简”后,Intellia将集中精力推进其两个优先药物项目,即NTLA-2001NTLA-2002NTLA-2001的关键性3期试验已经启动,预计首例患者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给药。该公司还计划今年启动第二项3期试验,评估NTLA-2001ATTR淀粉样变性伴多发性神经病患者中的疗效。截至 2023 年,财务状况强劲,Intellia在2023年底拥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约10 亿美元,现金跑道可延长至2026年年中。现金流的充裕与裁员的举措形成鲜明对比,此次裁员可能是其未雨绸缪之举,有助于其优化资源配置。2.AlloVir:裁员比例高达95%AlloVir是一家开发针对病毒的现货型特异性T细胞疗法的临床公司。据FIERCE Pharma1月5日的报道,临床上的三重打击使其心灰意冷,为了降低成本和保留资本,AlloVir正在裁员95%。该公司在2023年12月的一份公告指明:3个Phase III临床试验经过DSMB(Data Safety Monitoring Boards)的全面分析评估为均无法达到主要临床终点。Posoleucel 是一种现成的多病毒特异性 T 细胞疗法,AlloVir开发用于预防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感染或疾病。根据此前AlloVir发布的II期临床数据,这款产品在BKV(BK病毒)、CMV(巨细胞病毒)、AdV(腺病毒)、HHV-6(人类疱疹病毒6型)、EBV(EB病毒)、JCV(JC病毒)的响应率达到了95%以上,效果可谓拔群。然而3个Phase III临床试验的疗效给其“泼了一盆冷水”。在宣告posoleucel 的三项研究失败后,AlloVir及时止损采取这一重大举措,不过高达95%的比例让人震惊不已。3.Aera Therapeutics:解雇25%的员工同一天,CRISPR 递送初创公司Aera TherapeuticsSTATNEWS证实已解雇25%的员工,其创始人正是crispr编辑技术的先驱人物之一张锋。说起来,张锋和Jennifer Doudna教授的渊源颇深,两人与法国科学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合称为“基因编辑三巨头”。2013年,jennifer doudna和张锋还共同创立了editas medicine(doudna已退出),2016年2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是最早上市的crispr-cas9技术公司。就在去年,张峰成立了Aera,致力于设计一种新的纳米粒子技术,该技术基于人类蛋白质,这也是他创立的第7家生物技术公司。此前,张锋已经参与创立了EditasBeam、Pairwise、SherlockarborProof Diagnostics,涵盖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开发、碱基编辑疗法开发、基于CRISPR的农业育种、基于CRISPR的诊断,以及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的开发等方向。目前,公司已完成由ARCH Venture Partners、GV和Lux Capital领投的1.93亿美元融资。Aera的阵容同样豪华,不输Intellia。Aera 的创始团队包括RNAi疗法巨头Alnylam公司前高管 Akin Akinc 和前创始CEO John Maraganore,Akin Akinc 出任新公司CEO,John Maraganore 出任董事会主席。Aera 将裁员归因于生物技术市场持续低迷,初创企业难以吸引私人和公共资金,并表示它已经裁掉了公司致力于开发新基因编辑酶的部分人员。 发言人丹·巴德威克(Dan Budwick)在一份声明中表示:“Aera于 2023年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使命,即通过利用支持的交付技术和精确的有效载荷来开发变革性基因药物。”并表示“尽管Aera目前仍保持强劲的现金状况,但考虑到当前的生物技术融资环境,我们已选择采取措施,将我们的战略和投资重点放在新型交付平台的开发上,从而进一步扩大我们的现金跑道。”4.赛默飞辉瑞裁员300多人2023年,赛默飞世尔历经了六轮裁员,涉及上千人,在这一轮中也是先行者。赛默飞世尔科技发言人表示,赛默飞世尔将于7月关闭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佩塔卢马的工厂,并且不会续签租约,该公司将从2月份起在同一工厂裁员74名员工。该发言人补充说,佩塔卢马工厂生产移液器吸头、微量离心管等。在大流行期间,该工厂是该公司投资1.4亿美元用于促进Covid-19疫苗生产和测试的五个设施之一。连裁7轮的辉瑞,也开响了裁员的第一枪。根据纽约 WARN 通知,辉瑞位于纽约州珠江市的疫苗研发基地预计从 2月开始裁员285名员工。该基地是辉瑞九大研发基地之一,目前拥有1012名员工,裁员潮将于3月25日结束。5.Senti Bio裁员37%Senti Bio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公司了。公司的“基因电路”技术算是概念上独树一帜了,甭管实际机制是否早已有之,反正这个概念他就独占了。事实上,在起始阶段Senti就与SparkBlueRock达成了合作,一切都看起来非常的Nice。不过,在2024年开年Senti就给大家来了个小小的震撼。2024年1月5日,Senti宣布公司将裁员37%,以保存公司的资金储备支撑运营至2025Q1。其实如果长期观察Senti,对于这个结果并不会感到意外。6.Lonza裁员218人据FIERCE Pharma1月17日的报道,全球最大CDMO公司之一的Lonza计划在加州临床生产基地裁员 218 人。这个位于加州海沃德的占地120,000平方英尺的工厂专注于生物治疗药物、生物试剂和生物材料的临床生产。Lonza发言人邮件证实其裁员缘由为海沃德工厂的永久关闭,其解释说:所以做出这一决定,是因为 CDMO 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临床与商业相结合的综合产品上,而海沃德基地在临床范围之外提供的发展机会有限。” 根据 WARN 通知,裁员将于 2 月 2 日生效。7.C4 Therapeutics宣布裁员30%1月9日,C4 Therapeutics发布公告,宣布裁员约30%(45人),与此同时,公司将把重心放在两款自有药物(CFT7455CFT1946)及一款合作药物(CFT8919)的临床研究上。来源:C4 Therapeutics官网2023年12月12日,C4 Therapeutics宣布与默沙东签订独家许可和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抗体偶联降解剂(degrader-antibody conjugates, DACs),C4将获得1000万美元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约25亿美元的潜在付款。此后一个月内,C4 Therapeutics股价持续上涨,相较一个月前(2023-12-11)的收盘价(1.18美元),一个月后(2024-01-10)收盘价(7.7美元)上涨约650%。来源:雪球虽然宣布裁员,但C4 Therapeutics并不拮据,裁员之举是为了重点推进现有的3款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目前公司拥有3.3亿美元的未经审计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预计现金流将延长至2027。8.拜耳大幅度裁员,别无选择1月17日,拜耳宣布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出“Dynamic Shared Ownership”(DSO)新运营模式。公告提到:在此次变革过程中,可能会大幅裁员。拜耳是一家拥有160年历史的跨国药企,目前拥有三个事业部:处方药,健康消费品及作物科学。截止2019年,拜耳集团在全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92家附属公司。比尔·安德森是拜耳去年6月份刚刚上任的首席执行官,一上任就面临提振公司股市和挽回业绩下行颓势的巨大压力,前任首席执行官Werner Baumann因为没有回应资本市场的担忧而受到批评。安德森拥有深厚的医药行业背景。加入拜耳之前,他曾在2019至2022年担任罗氏制药CEO,并给整个部门带来重大变革,削减总体开支的同时,还为罗氏制药每年的研发支出增加了30亿美元。股东们寄希望于安德森能够解决拜耳股价持续低迷的问题。他们希望公司能拆分农业和医药两大部门并独立上市。有分析师认为,拜耳之所以股价低迷,是因为其在农业、制药和消费者健康业务方面的竞争中较对手逐渐失去优势,因为很多金融投资者更偏爱纯业务公司。农业部部门因为深陷除草剂致癌漩涡,除草剂销量大幅下滑,从而影响了拜耳2023年整体的业绩表现。去年11月,拜耳公布了三季度报,在实现805.81亿元销售额的情况下,单季度亏损355.53亿元,去年同期有42.54亿元的净利润。2023年前三季度拜耳总营收为2787.44亿元,前三季度亏损333.49亿元。安德森在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表示,拜耳将考虑分拆消费者健康或作物科学部门。具体来看,制药业务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消费者健康业务有所增长,农业部门大幅下降。作物科学板块的收益下降,也成为影响整体业绩的重要原因。2023年,拜耳股价下跌了约13%。安德森表示拜耳的业绩和股市表现是不能接受的。他表示到2024年底,公司将取消多个管理和协调层级;大约95%的决策将从管理者转移到工作人员的人手中。9.小结生物制药行业市场一直处于剧烈变化中,2024年,Biotech公司研发路上又充满哪些考验?不过无论生态如何变化,Biotech公司遇到各自危机重重的关卡如何“活下去”是第一要义。在2024年,小编将继续追踪整理有关裁员和公司重组计划的新闻动态。或许,Biotech公司面临的一切考验仍在“路上”。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生物制品微信群!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更多内容,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靶点
-
来和芽仔聊天吧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