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前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作用机制SARS-CoV-2 S protein抑制剂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前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艾塞那肽注射液随机、开放、两制剂、两序列、两周期、交叉单剂量人体生物等效性临床研究
主要目的:以国内上市的 AstraZeneca AB 的艾塞那肽注射液作为参比制剂,评价成都圣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艾塞那肽注射液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 次要目的:评价成都圣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艾塞那肽注射液的安全性,以及抗药抗体对艾塞那肽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注射RAB001 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药效动力学的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剂量递增临床研究
主要目的:
评估单次和多次注射不同剂量RAB001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次要目的:
(1) 评估单次和多次注射不同剂量RAB001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2) 评估单次和多次注射不同剂量RAB001的药效动力学特征;
(3) 评估单次和多次注射不同剂量RAB001的免疫原性。
利拉鲁肽注射液在健康受试者中单次给药、随机、开放、两 周期、两交叉、空腹状态下生物等效性试验
以成都圣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利拉鲁肽注射液(规格:3mL:18mg)为受试制 剂(T),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利拉鲁肽注射液(商品名:诺和力 ®,规格:3mL:18mg)为参比制剂(R),研究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健康受试者空 腹状态下单剂量给药时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初步进行两种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评 价。
100 项与 成都圣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成都圣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分析师看赛道
伴随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终端产品销售大超预期,虽然国内很多产品还没有获批,但多肽原料药企已经在大口喝汤了。第一波爆发的是多肽原料药企和CDMO的业绩,诺泰生物和圣诺生物都是。第二波爆发,跟着来到多肽资产的并购整合上,说到底,可能与多肽资产想快速装入二级市场相关。
然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需要特别重视风险,那么多肽赛道的未来增长动力何在?多肽原料药的并购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市场热点?多肽赛道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11月3日20:00,E药经理人、微解药、联合CM10医药研究中心共同推出《分析师看赛道》特别活动——“业绩爆表,多肽赛道下一个燃点”的话题直播。本次直播由CM10医药研究中心负责人朱晶主持,我们邀请了民生证券首席医药分析师王班博士、联邦生物CEO曹春来以及湃肽生物联合创始人刘志国三位行业专家,通过主题报告和圆桌讨论的形式,为大家解析多肽行业当前的市场状况与发展前景,探讨多肽赛道的下一个增长点。
直播介绍
1
直播时间
2024年11月3日(周日)20:00
2
直播平台
微解药APP
3
直播观看方式
扫码观看直播
扫码进群参与研讨
4
亮点内容
—多肽概念股业绩持续爆表的可能性,有多少?
—多肽赛道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要素,有哪些?
—多肽原料药并购会是下一燃点吗?
嘉宾介绍
王 班 博士
民生证券首席医药分析师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学博士,2023年加入民生证券研究院,曾就职于国金证券研究所,5年医药行业产业研究经验,在医药创新、创新产业链、医药上游供应链、医药消费、中医药等细分领域有系统、深度的产业研究。
曹春来
联邦生物CEO
制药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历任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物研究所所长,广东省糖尿病生物药物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从事重组蛋白药物开发特别是糖尿病生物药物的开发和研究十八年,目前已有三个生物药物成功上市销售。目前管理的生物药物产品管线包括有糖尿病,体重管理,血脂管理,自身免疫病,药物辅料以及动物保健等方面,管线数量超过30多项。同时激动GLP—1、GIP及GCGR的一类创新药物完成中美双报,同时获批降糖,减重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适应症,已顺利进入一期临床。
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一项,珠海市和中山市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各一项。
刘志国
湃肽生物联合创始人
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湃肽生物研究院负责人,带领团队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申报PCT一项,中美双报新药近十个,浙江省多肽合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特聘教授,带领团队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往期回顾
分析师看赛道
JOIN US ▶▶▶
WeiJieYao
1期|医疗服务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
2期|眼科产业链为黄金赛道,市场空间广阔
3期|创新药出海渐入佳境,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4期|软性内镜:百亿规模再加速,进口替代正当时
5期|中国器械硬科技时代
6期|新形势下对于创新药投资的思考
7期|合成生物学投资展望:蓬勃朝阳,蒸蒸日上
8期|医疗器械专题之心脏瓣膜:厚积薄发,心脏瓣膜介入行业初探期
9期|医药CXO赛程走到什么阶段了?
10期|2022创新药赛道国内&国外创新药审评、研发、销售
11期|GLP-1 价值久而弥坚,临床应用大浪淘沙
12期|医疗器械产业的全球比较优势与估值体系探讨
13期|创新升级,把握医药产业的新机遇
14期|医疗器械产业的全球比较优势与估值体系探讨
15期|当医药遇上“中特估”
16期|电生理行业梳理及展望:百亿蓝海,国产替代正当时
17期|GLP-1RA引领全球降糖减重时代变革
18期|千亿自免赛道,下一个重磅炸弹诞生之处
19期|百亿级市场引爆,眼科市场风起云涌
20期|小池大鱼——透皮贴剂明星产品是怎样炼成的?
21期|极寒之地,寻找IPO的突破口
22期|CXO到底出没出ICU
欢迎您扫码或点击原文链接观看往期回放
【分析师看赛道】栏目
伴随国际形势复杂化、行业政策调整,以及资本市场定价逻辑的转变,医药行业正处在两个周期交汇的转型过程中;在呼唤产业整合与原始创新的医药新周期里,赛道是更加根本和终极的关注。
面向医药新周期,E药经理人· 微解药APP于2022年8月重磅推出大型系列视频周播栏目——《分析师看赛道》,邀请在医药生物领域卓具洞见的首席分析师,在经济周期、产业周期、技术周期交汇处,梳理未来赛道投资背后的核心逻辑,分析研判下一个优势赛道、百花齐放的原始创新和产业链创新在哪里?
截至目前,栏目已举办16期,主题涵盖医疗服务、眼科产业链、创新药、GLP-1、合成生物学、器械硬科技、心脏瓣膜、软性内镜、中特估等细分赛道,受到来自Biotech、Biopharma、CXO、投资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政府部门、媒体等多方关注。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跨界并购,做得好是激发活力,做不好可能是“灭顶之灾”。
撰文| Kathy
“双字科”上市公司正接力成为妖股。
妖股第一棒,是已经走出23天21板的多肽概念股双成药业,宣布跨界并购半导体资产后,凭借这笔交易走出了23天21板,难免羡煞旁人。
即将接棒双成药业的选手,国内水泥上市公司四川双马,斥资近16亿元收购老牌多肽龙头之一深圳健元92%的股份,强势杀入多肽原料药赛道。
无独有偶,这两起跨界并购都与多肽有关。双马与双成,在如今的多肽药市场演绎了一出“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的围城。
16亿元的跨界收购,四川双马是捡到宝了吗?
老牌多肽 “卖身”
16亿元控股深圳健元,二级市场用开盘一字涨停回应了四川双马的这起并购。
事实上,四川双马收购深圳健元,也并非天马行空。
从四川双马的收入结构来看,已从过去专注水泥的建材生产商,转为建材生产业务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并行。不过,据四川双马财报,虽转型股权投资,但四川双马依旧受原有主业下行的拖累,据四川双马2024年中报,业绩再度下滑14.08%,上半年营收不足5亿元。快速找到一个业绩增长点,是四川双马需要的。
在今年4月,四川双马再度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和谐新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点布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工业科技等科技创新领域。
风口上的多肽行业,让四川双马对这一赛道的前景一片看好。其在公告中研判:“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多肽创新药物获批上市,进一步推动市场的扩容和行业的繁荣。随着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多肽行业有望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支柱。同时,随着企业对医药外包服务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将为以多肽原料药及CDMO业务为核心的企业带来高速的增长机遇。”
的确,多肽类药物不仅是四川双马正亟需的现金奶牛,还正当红。
相对于小分子化药,多肽药物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和更强的特异性;相对于生物药物,多肽药物具有免疫原性低、纯度高、生产成本较低等优势。总体来说,多肽药物具有高活性、低剂量、低毒性的特点。
Frost & Sullivan预测,全球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已由2018年的607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895亿美元,并有望增长到2028年的1890亿美元;其中,中国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597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1360亿元。同时,全球GLP-1药物市场规模已由2018年的93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38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3.2%,并预计将于2028年进一步增长至98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0.5%。
远的不提,同为多肽概念A股上市公司诺泰生物、圣诺生物,有赖于上游多肽原料药需求的快速扩张,自2023年起就陆续交出超预期的业绩。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多肽药物在全球的热卖,让原料药也随之受益。
出于对多肽行业的高度看好,四川双马“相中”深圳健元,这家行业内的老牌企业。
深圳健元和如今多肽赛道的“当红炸子鸡”诺泰生物是同龄人,都成立于2009年。深圳健元目前的业务涵盖了多肽类原料药的研发与生产、多肽定制研发生产(CDMO)以及美容肽的研发和生产。
和大多数多肽概念股类似,深圳健元的主要收入来源也为多肽类原料药,产品线覆盖20多种多肽类原料药,包括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利拉鲁肽、地加瑞克和缩宫素等。其中,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等5个品种已经完成了美国FDA DMF备案,具备了国际市场的准入资格。
CDMO业务方面,包括项目制的受托研发、受托生产以及定制肽的销售,CDMO业务的主要客户为创新药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其中部分药企自产品研发阶段即开始与深圳健元进行合作,并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预计未来药品上市之后深圳健元将成为主要供应商。
深圳健元建有一个研发中心和两大生产基地(湖北健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健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化学合成多肽总产能现已达数吨级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深圳健元虽未上市,据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深圳健元财报来看,2023年及2024H1营业收入分别为3.2亿元和2.16亿元;同期营业利润达8999万元和8268万元。不难发现,仅今年上半年,深圳健元的利润已经几乎与去年全年持平。财务数据表现甚至优于圣诺生物。
另据深圳健元未经审计数据,2023年及2024H1,深圳健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879万元和6704万元。
和深圳健元诞生在同一时期的诺泰生物,已于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但深圳健元并未走上IPO之路。有分析师表示,深圳健元股东基本上没有市场化投资机构,这也让四川双马的并购交易更容易达成。
风口上的赛道、飘红的业绩与相对简单的股权结构,四川双马跨界找到深圳健元做“现金奶牛”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
跨界并购渐成风?
收购多肽原料药龙头,对四川双马来说是一次“破局”,或许像这样的跨界并购多肽巨头的案例,未来将不再罕见。
为何?
从政策端来说,自9月24日证监会“并购六条”推出还不到一个月,并购重组活跃度明显提升,尤其是此前被严格限制的跨界并购。
具体来看,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提出将支持运作规范的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等需求开展符合商业逻辑的跨行业并购,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型步伐。
“并购六条”的发布大幅激发了一批上市公司并购热情,A股接连出现上市公司收购IPO撤否企业案例。有分析认为,并购案普遍存在一些共性:并购方市值不高,存在亟待转型的困境;被并购方IPO之路坎坷。
上一次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潮,要追溯到2014年。当年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资产管理办法》,其中取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购买、出售、置换行为审批(构成借壳上市的除外),对发行股份的定价增加了定价弹性和调价机制规定等;
到2015年时,证监会再次发文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
不过风向在2016年变了,证监会对并购重组交易从严审核,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也进入下行期。据联储证券,2023 年证监会仅审核 26 起交易,创下 2015 年以来的新低。
新的一波上市公司并购潮会不会到还未可知,但最先吃螃蟹的已经动身了。
处在业绩显著下滑阶段的双成药业首当其冲,靠着跨界并购走出了23天21板的行情。
今年9月,双成药业发布重组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奥拉投资等25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奥拉股份100%股份,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
在业务方面,双成药业主要从事化学合成多肽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奥拉股份是一家专注于以时钟芯片为主的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平台型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药企跨界并购半导体资产,双成药业表示将依托这次交易,从化学合成多肽药品的生产转变为以半导体行业中的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业务为发展重心,并在未来择机剥离医药类相关资产。换言之,双成药业将通过计划收购科创板IPO未果的宁波奥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从医药向半导体行业的转型。
与四川双马跨界进入多肽赛道颇为巧合的是,外出找机会的双成药业同属多肽概念股。
但二者相反的是,“外行”四川双马看到多肽的机会,想进来;“内行”双成药业却正因业绩下滑,出来找机会。
双成药业正深陷业绩窘境,2024年上半年收入9500万元,净利润-0.17亿元。而奥拉股份今年前7个月的收入、净利润分别达到5.38亿元、3.07亿元。如果双成药业完成并购,不仅有望改变亏损现状,还能解除被退市的风险。
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创业板1亿元),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从双成药业2023年业绩来看,2023年双成药业的收入2.36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0.7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双成药业与奥拉股份共同受王成栋、WANG YINGPU控制。因此双成药业本次交易为同一控制下整合,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预计不会发生变更,因此也并不构成重组上市。以双成药业为“壳”,并购折戟科创板IPO的奥拉股份,也有牺牲双成药业,成全奥拉股份的意味。既保住了双城药业的“壳”,也实现了奥拉股份上市的“曲线救国”。
或许实控人并未发生改变的双成药业并购并不具有典型代表。不过,自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以来,万德数据显示,截至发稿日(10月22日)已有数十家A股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了重大重组事件的进展情况,包括达成转让意向、董事会预案、发审委通过、进行中等,不乏跨界并购的案例。
不过,二级市场分析师也有担忧。一方面,政策环境发生变化,并购的活跃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优胜劣汰。但另一方面,跨界并购中,行业差异巨大易导致产业协同效应降低;若高溢价收购也可能引发财务负担,若重组整合后“外行指导内行”的跨界经营不顺利,对双方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将是巨大的。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精彩推荐
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 出海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中国多肽行业曾有一对难兄难弟,成立在前后脚,上市也在前后脚。然而,同为老牌企业,翰宇药业迟难解决创新变现,双成药业亏到怀疑人生。但两者10年后竟都杀出了生路:前者等来了GLP-1的跨国大单,后者转做跨界演员,开始享受21天19板的暴涨身家。但跨界蛇吞象的结局,到底是好是坏?
资深分析师:摩西
编审:苏叶
想想中彩票的心情,再来体会近期新晋“妖股”的夸张。
21个交易日,19个涨停板,自9月11日复牌至10月18日,双成药业涨超395%。医药股普涨时他暴涨,普跌时他还在暴涨。期间有天股价突然“急刹车”跌停,结果第二天又重新封板,实现180度反弹,连板涨停至今。
来源:百度股市通
很遗憾,新晋“妖股”靠的不是本职——化学合成多肽,别人踩中多肽风口赚到了钱,但他还在佛系地挽救颓势。看扣非净利,双成已经连亏8年,看归母净利,近4年他有3年在亏损,唯一盈利的2022年只赚了900万。2024年H1业绩表现依旧不好,如若下半年无明显改善,妥妥“劝退”的节奏。
命悬一线之际,双成突然“曲线”求生,宣布跨界收购半导体公司奥拉股份。恭喜,在A股新一轮并购大潮中,他一夜之间从只能将巨额损失打落牙往肚里吞的业界“小透明”,摇身成为了并购龙头股。
近期,A股科技重组题材爆火,证监会近期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的文件,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进行并购重组,包括开展基于转型升级等目标的跨行业并购。
此次拟收购的奥拉股份是家半导体和芯片企业,恰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双成市值此前只有二三十亿规模,但在此前申报科创板IPO前的最后一轮股份转让中,奥拉股份的估值达到了100亿元,不过,今年奥拉的IPO倏然终止。
占尽天时、叠满Buff的双成药业,凭此次跨界收购活成了最幸运“妖股”。
但事出反常才有妖。两家企业,同一实控人,且实控人擅长资本运作(实控人均为王成栋及其子Wang Yingpu,并购完成前二者合计控制双成药业49.01%的股份,控制奥拉57.50%的股份)。一边是连年亏损面临退市风险的双成,一边是冲刺科创板失败的奥拉,“蛇吞象”背后,或是为了让“保壳”与“借壳”一箭双雕。
资本运作易引起浮躁,当热闹散去,跨界转型的难度彻底露出来。会不会是左手倒右手,最终落得热闹一场空?策略怎么定?下一步棋怎么走?带着问题,CM10医药研究中心将从行业稀缺值、财务健康度、业务健康度、综合建议等多个方面,来一一回答。
顶着多肽光环的“吗喽”
很多人都没听过双成这家企业。但没想到,2000年成立的双成药业是一家多肽企业,比起诺泰生物这样的当红炸子鸡,他的成立时间还要早很多。
不过,赶上了中国多肽产业的好时代,双成却没能坐上多肽的造富“嘉年华”,这是令医药产业人士最惊讶的地方。
原因到底是什么?
梳理来看,一则,双成药业没有像诺泰、圣诺生物和翰宇药业那样,从原料药扩展去做多肽CDMO。
二是,当诺泰这些企业紧抓行业机会,去大力打造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利拉鲁肽这些技术壁垒相对较高、市场前景大好的仿制药时,双成产品更迭与研发相对滞后,还是守着原来的注射用胸腺法新(基泰)系增强免疫药物、注射用生长抑素、注射用比伐芦定、依替巴肽注射液等过日子,2023年宣布在早期停止了利拉鲁肽制剂的研发,也曾明确表示公司没有司美格鲁肽仿制药。
守着几个老产品终究不是办法,其竞争力逐渐被削弱。基泰是公司主导产品,为国内第二个上市的国产品牌,在国内市场中按销售额曾排名第三位。但到了2018年,以基泰为代表的自产药品销售费用增幅超过营业收入增幅,主力产品销售额却下降明显。此后,这样的颓势延续,且胸腺法新逐渐迎来了更多竞争对手。
本该“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但双成似乎没有在主营业务上去卷,去拼,去改变。2019-2023年,双成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起起伏伏,但均低于6%,2023年仅为3.37%,对应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早几年在60%左右,去年在40%左右。对比仍为明显。
长期在维护销售,却轻研发的状态下,双成药业逐渐变成了国内超600家合成多肽药物企业中,焕新慢、转型不清晰的泛泛者尔。
但最致命的滑铁卢,不是佛系求进取,而是受一桩并购资产拖累所至。而这,是双成药业第一次“蛇吞象”食到的恶果。
第一次“蛇吞象”
10年前,医药行业正处于一轮牛市当中,那时候医药资本市场迎来了一波炫酷的并购整合潮。
双成赶上了这阵浪潮,但奈何运气实在不算好。
2012-2015年,双成刚上市的这几年,增收不增利,原本扣非净利润基数就小(每年均未过亿),结果还在持续下滑。
这时候,为了改善盈利能力,趁着2015年的这一轮牛市,双成药业决定花高价高调收购一家企业。
当时,双成药业斥资15个亿,拿下当时全国最大的冻干粉针加工外包企业——杭州澳亚(杭州澳亚100%股权预估值为15亿元)。
2014年,杭州澳亚营收超2亿,净利润为1亿,同年双成是什么水平?营收1.61亿,净利润6000万。如若成功收购,双成的盈利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
在协议中,杭州澳亚给出了未来三年总净利润不低于3.6亿元的业绩承诺。
然而,因2015年度注射剂不允许委托加工,致使主要业务丢失,当年本来预计澳亚生物能达到1.1亿元的净利润,但是最终只有5000多万,实际经营情况远远不及预期。
而根据当时的业绩承诺,澳亚生物原控股股东承诺2016年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但最终只是承诺净利润的“零头”,以至于澳亚生物业绩连续两年远低于承诺数。
这给本身业绩不佳的双成带来了巨大副作用,2016年年报显示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2.78亿元,当年总亏损3.93亿,远超过前3年累计实现的净利润。
为此,虽然公司处置了低效资产,整合了销售资源,该降成本降成本,该借钱借钱,甚至在2017年筹划了重大资产重组,但未能成行,业绩颓势一发难以收拾。
四五百人规模的双成药业,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率约-7%。人均创收急剧下降,2019年还有近百万,2023年不足50万。
主营业务进展不利的情况下,双成药业在2023年还经历了理财遇兑付危机的事情,计提了4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最终导致年内业绩大幅下滑。同年公司人均创利为负数,净利率为-30%,投资回报率为-10%,一切都是明显的警示信号,说明财务状况不佳,整体亏损,而投资者未从投资中获得预期的收益,反而遭受了损失。
起初亏损,离退市标准还很遥远,但如今根据深交所最新退市规定,营收低于3亿元、净利润亏损的主板企业,会面临退市风险。今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净利润为-1776万,同比降幅超1000%,营收为9489万,同比下降31.7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50万,相比上年同期还减少了20%。现在的双成,已处于财务类强制退市边缘。
一家业绩颓势迟迟难扭转、又在资本市场常年不受宠的“小透明”,为何又要在10年后再次选择“蛇吞象”并购?看到这里,一半的答案已经出来了。
第二次“蛇吞象”
10年后的今天,资本市场并购整合重组,又迎来了一波浪潮。
并购重组概念股尤其在最近持续活跃,A股接连出现上市公司收购IPO撤否企业案例。多桩并购案例存在共性:并购方市值不高,存在亟待转型的困境;被并购方IPO之路坎坷。
双成药业,又一次同多个并购重组概念股一起,精准捕捉到了最近的上涨周期,在选择“弃药从芯”、打响A股新一轮跨界并购重组“第一枪”后爆红。
8月27日,双成药业宣布公司正在筹划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宁波奥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奥拉股份)的股权,具体计划拟将原有业务的相关资产负债置出给奥拉投资或其指定的第三方,并向奥拉投资、宁波双全等股东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奥拉股份股权,其中置出资产与奥拉投资持有的置入资产股份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差额部分由上市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
同时,为了补充重组所需流动资金,双成药业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预计构成关联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重组上市。
当日盘中,双成药业股价逼近涨停。
此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发展重心转移到半导体行业中的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业务,并在未来择机剥离医药类相关资产。
按规定,双成药业申请自8月28日起停牌。9月11日,在停牌10个交易日后,双成药业披露重组预案。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奥拉投资、WinAiming等25名交易对方购买其持有的奥拉股份100%股份,发行价格为3.86元/股。
自此,双成药业打出跨界并购重组的一字板高度,股价从停牌前的5.22元涨至今日23.47元/股,创历史新高。
这起并购,显得尤其大胆。
奥拉股份,与在业内常年默默无名的双成不一样,踩中热门概念的同时,目前小有建树,在半导体国产化替代的大潮中具备一定的独特性。
公司主要从事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时钟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传感器芯片和射频芯片四类,时钟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和传感器芯片已实现量产销售。
尤其在中国去抖时钟芯片这一细分领域,奥拉股份算是国内少有的可直接与境外头部厂商竞争的芯片设计企业,在中国去抖时钟芯片市场份额超过了60%,颇有一番成绩。
半导体,早在多年前就是实控人的梦想。
据悉,2010年,王成栋通过旗下公司海南双成出资8192万元参与成立泰凌微,并持有该公司60%的股份。2017年,海南双成以12.52亿元的对价出售手中的全部股份。2017年,王成栋收购印度奥拉,不久后王成栋成立宁波奥拉半导体,并将印度奥拉并入,伴随着数次资本运作动作,王成栋正式进军半导体领域。
然而遗憾的是,这家公司身闯科创板之路不太顺利。
2022年11月,公司申报科创板上市,拟募资超30亿。在经历三轮问询、历时一年半之后,今年5月撤回了上市申请。
业绩面仍存亏损情况。2022年和2023年,奥拉股份的净利润分别为-8.56亿元和-9.62亿元,2024年1-7月净利润为3.07亿元,但据传,今年上半年有所盈利,离不开卖IP。
当旗下医药上市资产“保壳”存危机,看好的芯片/半导体资产又上市曲折,仅约3个月后,奥拉股份拟借壳双成药业上市的故事,迅速发生。如此来看,颇像一场“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
资本市场早已随之沸腾。数日以来疯狂大涨的行情背后,神秘自然人精准“埋伏”,电光火石之间上演“天地天”走势让人对何方资本的操纵议论纷纷。
但目前本次交易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具体交易价格也尚未确定。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重组系同一控制下的公司重组,但两家公司在业务细分领域、组织机构设置、内部控制管理以及企业体制等方面皆不同,能否有效整合,能否真正救场,极具不确定性。
还是回到医药人视角。
一家带有“多肽”光环的老牌药企,或将在不久之后,以这样特别的方式消失。说来遗憾,但类似的案例,还会不会发生?答案是未知的。
不得不说,双成是有几分“倒霉”在身上的,当遭遇并购黑洞时,旗下两家子公司也是一个赛一个糟糕,出售产品权益后,又受大环境影响而开拓市场不利。
很多年前,便有人观察到,双成药业的存在越来越像是一张“壳”,今天看来,似乎是精准预判了。
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 任何伟大的变革都是痛苦的。我们已经见证了,诸多仿制药企走向创新药企历经的黑暗与迷茫岁月。我们已经看见了,一些蜕变,和新价值的诞生。E药经理人旗下CM10医药研究中心致力于上市公司的价值发现、挖掘与诊断。”
如感兴趣请进入资本群交流
微信:MJesie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精彩推荐
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 出海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100 项与 成都圣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成都圣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