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先驱倒下!从RCT疗法开创者到“身死”,这家Biotech十年消亡史有何启示?

2023-07-06
细胞疗法IPO
创新本身即意味着高风险和长周期,在现金流告急的情况下,核心管线临床失败所带来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纵使Rubius运作和未来方向不断转向,仍然没能逃过溃败命运。红细胞疗法开创者Rubius倒在了2023年的春天。十年时间,Rubius挣扎着将这个创业故事画上了句号。它书写了一个精彩的开头,提出了开创性的“红细胞疗法”概念,也是曾经唯一一家进入临床试验的红细胞疗法公司;屡获投资者青睐,9个月内完成融资2.2亿美元,短短 5年便成功登录纳斯达克,并凭借2.7亿 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资成为2018年最大 IPO之一。然而,故事推至高潮,没有厚积薄发,而是溃不成军:核心管线临床进展接连不顺、研发战略无奈多次转向自救、外部环境不佳现金流告急、管线被迫停下、成为裁员榜单中常客……一系列自救措施均未能助其扭转乾坤。等待它的,只剩下待价而沽和关停。而今,官网仅留下一则“不再运营” 的音信,辉煌背后寄存了一群开创者的无尽落寞。但这也是Biotech面对的共性困境:平台技术和产品成功率存在的较大不确定性,加上寒冬耗尽原本薪火,资金补给无法跟上,先驱身死纵然令人唏嘘,但毋给前沿疗法的持续探索增添黯淡。红细胞疗法开创者时间回到十年前。2013年,由美国颇负盛名的顶级医疗VC Flagship Pioneering投资,Rubius诞生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比同为Flagship所孵化、现在红极一时的Moderna仅晚出生了3年,而今却命运各异。一年后,Rubius首次提出“红细胞疗法(RCT)”概念,成为开创者。凭借首创的RCT技术,Rubius于2017年被Fierce Biotech评为全球生物技术初创公司Fierce15之一。公开资料显示,Rubius通过RCT技术将人体的造血干细胞改造成特殊的载药红细胞。经过体外培养之后,再像“输血”一样让红细胞回到患者体内,以此来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疾病和其他严重疾病。Rubius的出现,让红细胞疗法开始挑战主宰药物递送系统20多年的纳米技术。可以看到,Rubius大致遵循了Moderna的剧本,筹集了一轮大型临床前轮融资用以开发具有广泛潜力的平台。在资本市场上,Rubius前半程的路走得较为顺畅。四年时间,Rubius获得三轮融资。2015年获得25万美元的A轮融资,以推进红细胞治疗;两年后,该公司再获Flagship1.2亿美元B轮融资;在获得B轮融资仅9个月后,Rubius在C轮融资中又筹集了1亿美元。投资者亦对Rubius具有开创意义的红细胞疗法寄予厚望,加上国外对“真创新”的市场支持,该公司很快获得一席之地。5年时间,Rubius实现了从籍籍无名到成为明星Biotech的蜕变。正如一位在国外做研发的本土创新药企CMO告诉E药经理人,国外投融资包容性较大,即使没有任何实验基础,还仅是张“白纸”,但只要有真的创新或新的idea,就很容易打动投资者。一旦做出成果,也更容易获得资本加注。凭借着该发展势头,Rubius于2018年一举登陆纳斯达克,以每股23美元的价格上市,公司市值最高曾达到20亿美元,更是凭借其2.7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资成为2018年最大的IPO之一。该公司RCT平台释放的潜力也吸纳了不少MNC高管投身其中。如2016年底,Torben Straight Nissen离开了辉瑞高管职位,担任总裁一职,他认为这将是“比CAR-T更改进和优越的细胞疗法”。几乎在同一时间抵达的还有不少MNC团队成员。彼时,Rubius也开始经历人才的快速扩张期,欲在后期推出基于该平台丰富的产品管线。Rubius在红细胞疗法的开拓,也吸引了一众后来者入局。除Rubius外,全球布局红细胞疗法的公司还有EryDelEryTechAnokionOrphan Technologies等。值得一提的是,国内2019年成立的西湖生物与Rubius亦有渊源,其创始人高晓飞在博士后期间的科研成果曾被Rubius专利转化。人才、资金均在蓄力,彼时,Rubius最急需的就是一个能证明自身实力的核心产品。不过,事与愿违的是,它产品开发进展较为缓慢,首个红细胞疗法候选药物RTX-134用于治疗苯丙酮尿症于2019年才启动临床I期研究。多次艰难转身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一场关键临床试验失败成为Rubius走下坡路的导火索。第一盆浇下的冷水便来自它主推的红细胞疗法候选药物RTX-134Rubius在2020年1月宣告了该疗法在治疗苯丙酮尿症的临床Ib研究中失利。任何临床进展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股市的眼睛,市场一片跌声。为了重拾投资者信心扳回一局,Rubius展开战略转向。两个月后,Rubius宣布将停止其红细胞疗法在苯丙酮尿症及其他罕见病的临床试验,将目光转向癌症自身免疫疾病领域,重点押在实体瘤候选药物RTX-240等。云开雾散的一天并未到来,这次转向并不顺利。时间转眼两年。在2022年4月的AACR年会上,Rubius公布了RTX-240实体瘤的临床I期数据。尽管安全性数据良好,但有效性结果却差强人意。拳头产品效果不佳,加上资本寒冬,Rubius也陷入了现金流短缺的窘境,管理层变动愈加频繁,自2019年以来更换多任CEO,面对多重打击,“活下去”成为了Rubius的主要目标。思索5月后,Rubius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于2022年9月宣布实施战略重组计划,将接下来重点转向下一代红细胞结合平台,这是该公司将重点转向癌症药物后的又一调整。与此同时,它还宣布停止正在进行的RTX-240RTX-224用于治疗实体瘤的临床I期试验,并计划出售位于罗德岛的制造工厂。同时裁员75%以节省开支,以期用现有资金支撑到2023年底。但短短两个月,局面再次发生变化,Rubius没能朝着期待的转型之路前进。2022年11月,该公司宣布或将实施一项全面重组计划,彼时,该公司正研究各种战略替代方案,其中包括出售或合并该公司,或出售其资产。紧接着,Rubius展开了二轮裁员。此次裁减了82%员工,从213名削减到不足10人。实际上,公司决策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进行调整实属正常。但致命的是,由于前期研发的高投入,Rubius已没有支撑继续调整策略的资本。短短几年,Rubius20亿美元市值逐渐蒸发殆尽。等待Rubius的,似乎只剩下待价而沽。真正靴子落地时刻是2023年2月,Rubius宣布公司董事会已经批准了清算和解散该公司的计划,红细胞疗法开创者陨落已成定局。倒在临床试验阶段的先驱不仅Rubius。对于Rubius们来说,真创新本身即意味着高风险和长周期,可核心管线的临床失败所带来的打击亦是毁灭性的,尤其是走在最前面、管线进展最快的企业。可以预料的是,Biotech往往善于创新,运作灵活,但开创性拾荒过程中势必会面临不少从0-1的问题,注定伴随着较高风险,无论是资金链条的稳固,还是临床数据的确定性都与公司命运息息相关,一旦成功或迅速实现从Biotech向Pharma的飞跃,但失败也有可能灰飞烟灭。登记邮箱信息订阅E药经理人信息服务扫描二维码精彩推荐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更多内容,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靶点
-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