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日,大冢制药及其开发与商业化子公司宣布,已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交了关于Sibeprenlimab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这款创新疗法面向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的治疗,是首个靶向APRIL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有效中和APRIL,Sibeprenlimab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的Gd-IgA1水平,二期试验结果表明下降幅度可达到65%,从而从源头上阻止疾病进程。药物的作用机制还包括减少IgA的合成和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延缓肾小球的滤过率(eGFR)下降速度,从而减缓对肾脏的损伤。该药物提供每月一次的皮下注射选择,使用400mg预充式注射器,使患者能够在家进行治疗,减少医疗资源的占用。
现有的IgAN治疗方案,包括ACEI/ARB和SGLT2抑制剂,主要依靠降血压或降低蛋白尿来延缓疾病的进展,但无法阻止致病性IgA1的产生,仍有30%-40%的患者可能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KD)。其他新型药物如Nefecon和Filspari则存在使用频率高,或需要严格监控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等挑战。
与其他在研疗法相比,Sibeprenlimab具备特定优势。作为针对APRIL的独特单克隆抗体,Sibeprenlimab直接抑制了IgA1的病理性生成。此外,III期VISIONARY试验显示,在接受9个月治疗后,纳入的530名患者尿蛋白肌酐比(uPCR)显著下降,且未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展示出良好的安全性。
全球约有1000万IgAN患者,其中中国占据230万。由于现有疗法无法逆转病理进展,约30%-50%的患者最终发展为ESKD。因此,Sibeprenlimab的潜在获批将填补巨大的治疗缺口。FDA已为此疗法授予突破性疗法资格,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进行更多审查,该药物或将于2026年正式获得批准。
尽管Sibeprenlimab展示出显著的临床效益和创新的给药方式,其长期效果仍需持续验证。未来的III期试验将在24个月内进一步评估其对eGFR的影响,结果预计将于2026年公布。同时,探索与现有疗法的联合使用效果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Sibeprenlimab的提交标志着IgAN治疗进入精准和靶向时代。从“延缓进展”到“干预病因”的转变,不仅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也为其他自身免疫性肾病的治疗开发提供了新范式。大冢制药计划首先在美国市场推出Sibeprenlimab,未来可能扩展至包括中国和欧洲在内的其他地区。Sibeprenlimab有望通过其先进的APRIL靶向机制,为IgAN患者带来革命性的治疗选择。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