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5年8月27日,辉瑞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正式注册了针对PD-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SGN-PDL1V三期临床试验。这项研究计划招募680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计在2028年初完成初步研究。
SGN-PDL1V是一种新的PD-L1抗体偶联药物(ADC),它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其不仅可用于PD-1治疗后的阶段,还适用于EGFR突变和ALK突变的患者群体,能够在这些患者的靶向治疗后续阶段中发挥作用。
目前,辉瑞已经开始了两项关键的三期临床试验,这些试验主要针对头颈癌的一线治疗以及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及以上治疗阶段。这标志着PD-L1 ADC的临床研究进入了最后的概念验证(POC)阶段。
根据辉瑞此前公布的数据,在一项一期临床试验中,SGN-PDL1V对55名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27.3%,其中12.7%的患者被确认有效,而平均缓解持续时间(mDOR)为7.9个月。在安全性方面,3级及以上副作用的发生率为30.9%,因副作用而停止治疗的患者占14.5%。
总体来看,抗体偶联药物(ADC)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其他靶向疗法的结合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进展。PD-L1作为目标,不仅在免疫检验点上具备潜力,还能作为ADC的肿瘤相关抗原(TAA)。因此,PD-L1 ADC具备了毒素靶向杀伤和免疫抑制解除的双重机制,能够应用于多种癌症类型的治疗。
在国内,复宏汉霖的PD-L1 ADC新药HLX43的临床研究也进展迅速,目前已启动多项二期临床试验。HLX43采用了宜联生物的TMALIN®技术,之前的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该药物显示出显著的旁观者效应,并在体内实验中展现了出色的抗肿瘤活性。此外,HLX43针对PD-L1阳性的人类抗原呈递细胞未显示出免疫毒性,保障了良好的安全性。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