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3月20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发布了一篇由复诺健自主研发的溶瘤病毒VG161的临床研究数据文章,该研究是中生复诺健与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合作成果。此次研究的对象是在多次治疗后仍无效的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研究结果表明,VG161在安全性和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表现出色,为这些长期以来被称作“沉默的杀手”的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VG161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免疫增强型溶瘤病毒,基于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进行构建。该病毒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溶瘤病毒产品,携带四种外源免疫调控基因:IL12、IL15/15Rα(IL15和IL15受体α亚基)以及PD-L1阻断肽(PDL1B)。临床数据显示,VG161在34例所有标准治疗(包括靶向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均失败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17.65%,疾病控制率(DCR)为64.71%。尤其是在二线治疗失败患者中,中位生存期达到9.4个月,远超相同基线的真实世界对照的4.7个月。而在此前进行超过三个月免疫治疗但失败的22例亚组患者中,VG161的中位生存期更是延长至17.3个月。
不仅如此,有11例在接收VG161治疗后重新接受先前已失效的标准治疗的患者,其中位生存期超过了20个月。这表明VG161显著重塑了肿瘤的免疫微环境,从而重新激活机体对标准治疗的反应。这一研究结果为溶瘤病毒在未来联合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也为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安全性方面,使用VG161未见剂量限制性毒性,最常见不良反应为可控的发热(86.4%)和暂时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84.1%),没有4级及以上的严重事件发生。
复诺健通过其独特的溶瘤病毒技术平台研发VG161,展现了其在全球溶瘤病毒赛道的前沿地位。VG161的成功研发和在临床上的良好表现,也为其在2024年ASCO大会上发表及获得中国突破性治疗认证创造了条件。《Nature》的发表进一步检验了其科学价值和临床潜力,这是中国首个在《Nature》发表的溶瘤病毒临床研究成果。
继VG161之后,复诺健继续研发了一系列溶瘤病毒,如VG201和VG203,已在中美获批进行临床试验。其中,VG201的早期试验结果展示了其优良的安全性和初步临床效果。复诺健的平台技术以溶瘤活性的优化和精准配置的外源免疫刺激基因为导向,旨在最大化肿瘤细胞的裂解和肿瘤抗原的释放,从而达到局部给药、全身反应的理想情况。
复诺健的溶瘤病毒在晚期肝细胞癌中的应用,显示出其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在难治与耐药肿瘤中的潜力。复诺健首席医学官赵荣华博士表示,研究结果为溶瘤病毒作为末线肝癌治疗的标准手段铺平了道路。此项研究获得上海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复诺健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溶瘤病毒与其他免疫疗法的结合,为攻克肿瘤这一难题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