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教授佟振博:吸入制剂国产替代加速,百亿市场格局生变

2024-06-19
专利到期一致性评价
对话决策层!改良型吸入制剂有何研发难点? 高壁垒吸入剂研发,如何占据竞争优势? 吸入制剂此前最大的梦魇是什么? 东南大学佟振博教授解释道:此类产品药械合一,难度可归结为5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原料药,第二个维度是处方,第三个维度是辅料,第四个维度是装置,第五个维度是临床,研发团队在上述五个维度都不能有短板。 其中最大的壁垒在于对原研剂型的逆向研究,比如在微尺度下,形态是什么样子的?辅料和API如何结合?这两个问题至关重要。 在临床方面,吸入制剂给药方式的特殊性导致其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非常短。临床前研发人员对于临床方案的设计,采血点的设计需要非常精准。过程中,临床试验团队要对病人有极强的控制。 吸入制剂药物和给药装置一体,对患者的操作协作性要求较高,操作熟练度会影响个体吸入效果。操作不当容易出现含喷嘴过于紧密、未完全含住吸嘴、通过鼻腔吸入、吸气过快、药物沉积于口腔等问题,从而导致BE实验结果容易受到影响,这对临床团队以及临床方案的设计执行力都是非常大的考验。 而如今国内吸入制剂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剧变。 此前,《超50亿吸入粉雾剂,无一家企业过评!恒瑞健康元等皆未通过》一文感慨,吸入粉雾剂国内居然无一家企业过评,国内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共1167个,其中吸入制剂仅13个(均为视同过评),市场几乎全被原研占据。 举个例子,GSK原研的舒利迭于2001年进入国内市场,当时批准的适应症就是COPD,剂型是干粉吸入剂(DPI);2013年,其化合物专利在国内过期,因为仿制难度超级大,没有仿制药上市。其给药装置的美国专利保护期至2016年;其气雾剂的配方及装置在欧美在2017年陆续到期。 直到6月12日,国内有了首个过评的吸入粉雾剂——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健康元成了国内首家完成突破的公司,这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 吸入制剂市场如何脱困? 图 | 吸入制剂主要产品全球市场 图源 | 药融云数据库、药融咨询 图 | 吸入制剂市场情况 图源 | 药融云数据库、药融咨询 / 佟振博 / 东南大学教授 工学博士、江苏特聘教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日本东京农工大学生物应用及系统工程学院助理教授,2015年回国入选江苏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呼吸道药物递送机理及吸入装置设计优化,研究成果发表在Pharmaceutical Research,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The AAPS Journal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英文专著1部。多次被国际会议邀请作为发言人和主题发言人,并作为多个国际知名期刊的特约审稿人。在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主持多项吸入药物研究与开发项目,是国际上公认的吸入制剂领域顶级专家。美国FDA吸入制剂评价方法研究项目主要参与人,中国吸入制剂指导原则制定专家组成员。 Part.01 吸入制剂市场在2018年前基本被国外呼吸巨头占据,2020年之后本土企业市场份额显著增长,对此您如何看待相关原因? 佟教授:其实部分原研粉雾剂,比如舒利迭的专利早在2016年就过期了。但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仿制水平没有达到,且指导原则并不清晰。 美国市场也存在此类通病。美国此前已经批准了一些气雾剂和吸入混悬液、吸入溶液的仿制药,但直到2018年,FDA发布了关于定量吸入剂(Metered Dose Inhaler, MDI)和干粉吸入剂(DPI)产品质量方面的考量指南草案,中国又相对滞后一些。 吸入制剂的仿制药发展进程都是相似的,国外对于仿制药的批准是从吸入溶液开始突破,到混悬液,最后是药械一体的气雾剂、粉雾剂,审批所需的时间随着项目难度递增。 我国的路径也如出一辙,这是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舒利迭首个仿制药在2019年2月12日,Mylan宣布在美国正式上市Wixela Inhub(氟替卡松/沙美特罗),而国内的首仿在2024年6月上市,晚了美国5年。 首个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仿制药,TEVA公司的仿制药在2012年左右上市,国内由正大天晴于2020年首仿获批,国外仿制差不多比我们早了8年,从早8年到早5年,国内仿制申报的追赶速度是在加快的。 未来粉雾剂,包括软雾剂会逐渐赶上,这个市场超越原研市场也不无可能。 Part.02 自CDE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和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发布之后,在您看来我国吸入制剂发展有了什么样的长足进步? 佟教授:2019年发布的指导原则我是全程参与的。 过去,企业在没有明确指导的情况下,往往对是否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或特定研究感到迷茫。但现在,指导原则已经为不同剂型的产品提供了大致的方向,尽管具体品种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例如,吸入溶液通常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而吸入混悬液则需要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 这些指导原则不仅为企业指明了研发方向,还帮助企业在成本核算和项目规划方面有了明确的依据。它们加速了我国吸入制剂行业的发展,使企业更有信心进行投资。 有了明确的指导原则,企业能够清楚地知道达到何种标准才能获得批准,从而降低了研发风险,增强了企业的研发决心。简而言之,指导原则的发布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框架,确保了研发工作的有序进行。 Part.03 目前国内吸入制剂的仿制申报还是集中在吸入用溶液,对气雾剂粉雾剂这块申报较少,您对这一现象是如何看的?我们要如何突破气雾剂、粉雾剂的高壁垒? 佟教授:美国在仿制药批准方面的经验显示,从吸入溶液到吸入混悬液,再到气雾剂和粉雾剂,批准过程是随着技术难度的递增而逐渐发展的。 美国自90年代开始批准吸入溶液,进入21世纪后,分别在2000年和2010年批准了吸入混悬液和气雾剂,到了2018年,批准了首个粉雾剂。这一过程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药品审批的复杂性和所需时间也在增加。 中国在仿制药批准方面的发展轨迹与美国相似,也是从吸入溶液开始,逐步过渡到吸入混悬液、气雾剂和粉雾剂的批准。这种逐步发展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行业发展的正常趋势。 要打破现状,关键在于时间和技术的进步。例如,健康元公司最近获批的国内首个粉雾剂,标志着我国在粉雾剂仿制药领域的一个新起点。这不仅预示着我国在粉雾剂领域的技术进步,也预示着未来几年内,将有更多的气雾剂和粉雾剂产品陆续上市。 Part.04 请您聊一下吸入制剂产业发展趋势? 佟教授:目前中国市场目前规模在200亿元以上,主要是吸入混悬液占据了主要市场,其后是粉雾剂的几个大品种。目前有13个品种过了一致性评价(均为视同过评),6家进入集采。未来吸入制剂这块市场也会逐渐拓展。 图 | 吸入制剂一致性评价情况 图源 | 药融云数据库、药融咨询、数据截至2024.4.15 吸入制剂的发展轨迹与其他仿制药领域相似。目前,吸入溶液市场已经从初期的蓝海市场转变为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许多品种的吸入溶液都有数十家企业获批,预示着未来吸入剂市场的竞争将同样激烈。包括吸入混悬液在内的产品,随着批准的厂家数量增加,竞争也将愈发激烈,逐渐向普通仿制药市场的竞争格局靠拢。 然而,粉雾剂、气雾剂和软雾剂等高技术壁垒的产品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市场优势。 从长远来看,吸入制剂市场的发展将呈现两大趋势: 一是国产替代的增加,随着粉雾剂、气雾剂和软雾剂等产品的上市,国产产品将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二是技术壁垒较低的产品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技术壁垒较高的产品虽然短期内竞争较小,但未来也将逐步纳入集中采购。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正致力于改良和创新。在仿制药领域,尽管粉雾剂、气雾剂和软雾剂等高技术壁垒的产品仍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但长远来看,市场将更加注重创新。这包括吸入纳米抗体、吸入生物药、吸入疫苗等新型制剂,以及针对新靶点的PDE3PDE4抑制剂PDE4抑制剂,还有改良的给药方式和新的组合配方等。 因此,国内企业在吸入制剂领域的未来发展必须走改良和创新之路。当前阶段,高端仿制药,尤其是那些具有技术壁垒的吸入制剂,如粉雾剂、软雾剂和气雾剂,仍然有其市场空间。但同时,企业也必须探索改良和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长期需求和发展趋势。 佟教授将于8月15-16日参与CMC交流大会,并与大家探讨《高壁垒吸入剂开发,如何占据竞争优势》。届时,佟教授将与大家共同探讨业内吸入制剂重要案例,我们诚挚邀请各位同仁参加这次论坛,与佟教授一起深入剖析行业深度内容。期待在苏州与大家相会。 长按二维码 加入吸入制剂沟通交流群 推荐阅读
更多内容,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靶点
来和芽仔聊天吧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