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诺奖发现,这一first-in-class卒中新药获批临床背后,先声药业神经版图正扩张

2021-04-18
First in Class合作创新药免疫疗法财报
一款由诺奖得主亲自参与,获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认可的First-in-Class新药,近日在中国获批临床。与此同时,也将创新转型中的内资药企先声药业,在中枢神经领域的管线布局显露出来。
如今,先声药业通过“自主研发+对外合作”,不仅在中枢神经领域建立了较为多病种全病程的管线布局,在肿瘤和免疫领域也规划起了宏大版图,旗下50余种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在研产品正逐步按计划兑现进度。
01 前瞻选择
SIM-307为一款小分子水通道蛋白4(AQP4)抑制剂,是基于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成果(水通道生理学)开发出的First-in-class药物,通过静脉方式给药拟用于治疗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并发脑水肿
脑水肿是指因脑含水量的渐进性增高所导致的病理性脑组织肿胀,常常是由于广泛性脑创伤,如脑缺血、外伤、肿瘤炎症等,而导致的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出血性卒中后脑水肿的发生率约为10%~20%,缺血性卒中约为5%~10%。
在中国,每年约有250万例卒中新发。由于我国卒中患者从发病到就诊及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入院患者脑水肿的并发率高。有数据显示,国内每年因新发卒中引起的脑水肿的患者数量达30~40万人。而在美国,每年大约发生80万例脑卒中,其中约69.2万例是急性缺血性卒中,预估有14万患有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遭受危及生命和严重致残的脑水肿。然而,在这样的广阔市场,并没有很好的治疗药物。
然而,在这样的广阔市场,并没有很好的治疗药物。
目前针对AQP4的实验研究充分证实了其在脑水肿的形成和消退中的作用,不过未经成药验证,如果成功验证SIM-307将成该领域首个疗法。
据了解,SIM-307(AER271)Aeromics,Inc.公司最初研制。该公司由两位耶鲁大学科学家成立,从2006年便开始致力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抗水肿药物的研究,AER271是其唯一披露的管线。值得注意的是,Aeromics还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的投资,并吸引了水通道蛋白的发现者、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Peter Agre博士加盟担任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
Aeromics既得美国官方卫生部门支持,又得诺奖得主青睐的公司,极易吸引其所在领域的深耕者们的“目光”,即便是远在重洋之外的。
不过,要达成交易向来追求速度。2019年11月,距离AER271完成I期临床不足3月,在太平洋彼岸的先声药业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与Aeromics公司达成了合作,获得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共同研发和商业化该药物的权益。若计算谈判时间,恐怕更早时先声药业已经“盯”上了AER271
完成交易后,Peter Agre博士表达了对合作的期待,他说“人类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可在一百年前,世界上还没有人知道胰岛素。胰岛素的发现改变了一切。我们希望现在的工作能有胰岛素一样的重大意义。”
始于诺奖发现,这一first-in-class卒中新药获批临床背后,先声药业神经版图正扩张
Preview
来源: E药经理人
图丨诺贝尔化学奖得主Peter Agre博士2019年参访先声药业并发表演讲
Agre
博士还介绍了寻找
的过程。
“我们对数十万种化合物进行了测试,并提出了几种候选药物,其中一类苯甲酰苯胺化合物具有抑制活性的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和修饰,我们得到了
AER270
两种物质。
271
270
的前体物质,生物耐受性和吸收度都很好。
几年后,团队又在啮齿动物卒中模型中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如果在中风后尽快使用
,很有可能预防或逆转中风造成的脑损伤
这样的研究就耗费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
“起初是我们猜测大脑中的水通道蛋白与中风后脑水肿的发生有关。”Agre博士打比方,人在运动中扭伤脚踝,毛细血管破裂也会肿胀。而大脑被坚硬的颅骨包围,颅骨保护大脑免受外界伤害,但在中风等情况下也是一种禁锢。受伤的脑部也会肿胀,进而压迫周围的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大部分中风患者在挺过了一开始的脑梗症状后,还会面临脑水肿的严峻挑战,会让病情恶化、加重残疾甚至致命。
“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真正治疗疾病,是基础科学最大的挑战。Aeromics先声药业合作开发的SIM-307(AER271)是一种可能阻断脑中水通道的实验性化合物,用于中风后的大脑可能有较好的效果,这个项目目前进展顺利。”尽管如此,但Agre博士也提醒,这毕竟是一种新物质,谁也无法保证一定成功。
02 源于深耕
远在重洋之外,先声药业如何在第一时间获得这样一款首创新药?
答案仅有两字:深耕。
当前几乎所有的药企都在追寻如何攻克肿瘤,一些领域却等待着被“救赎”。脑卒中就是其中之一。
据有关专家介绍,早在几年前欧美国家大量削减脑梗死后神经保护剂的研究经费,研究人员调整方向,大制药公司停止开发相关药物,淡出市场。
但令人惊愕的是,脑卒中仍是全球十大死因之首。在中国患者约有2000万,每年新增240万,有70%属于缺血性脑卒中。因脑卒中导致的死亡占了22%,位列死亡原因第一位。
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与缺乏新药,一直是脑卒中治疗领域的“尴尬”。近年来,由于溶栓、血管内治疗等血管再通技术在卒中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时间窗内能够接受溶栓治疗的比例提升到24%。但仍有七成以上的中国患者错过时间窗或存在出血风险,所以也需要有为患者“抢时间”的神经保护剂。
以脑卒中为重心的中枢神经领域,一直是先声关注的重中之重。根据先声财报,2019年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产品的销售额为9.37亿元,占比同期药品销售总额的19.5%,仅次于肿瘤领域。值得关注的是,该领域的收入主要由依达拉奉(商品名:必存)贡献,必存在整个市场份额达36.8%。
先声在中枢神经领域的耕耘也要从必存说起,有熟悉先声的业内人士曾评价:“必存堪称先声发展史的分水岭”。2000年,先声开始投入必存的研发,仅用4年时间,成为仅次于日本三菱制药的第二家依达拉奉
或受启发从2001年起,先声开始一系列战略重思,逐渐把企业战略重心转移到中国首上市药和创新药开发上。
在中枢神经领域,必存上市成为支柱产品后,先声药业并未满足。2007年又启动了依达拉奉右莰醇(商品名:先必新)的立项,历经逾12余年的自主研发,于2020年7月获得药监局批准上市,并在5个月后进入2020年医保目录,先声药业再次一鸣惊人。
当先必新成为当年最快进入医保的产品,同时也为神经保护剂正名,表明政府并不会限制任何真正创新真正对患者有用的产品,前提是要有扎实的循证医学依据。在一项涉及1200名发病48小时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与的随机、双盲III期临床研究中,对比单方依达拉奉注射液依达拉奉右莰醇显著提高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天功能独立的比例,且临床安全性相似这一研究结果无论对患者家庭,还是对医保负担机构,都可谓一针“强心剂”。
据了解,该产品先后获得2次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并荣获8项发明专利,核心专利在多个国家及地区(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香港等)获得授权,进入多个权威指南。有分析认为,该药物进入医保后将快速实现放量,成为先声药业的核心产品之一。
有必存、先必新在市场铺路,还有3款引进的在研产品充当先声中枢神经领域潜在增长动力。其中Y-2舌下片,是依达拉奉和右旋莰醇两种活性成分组成的固体制剂,并通过舌下给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目前正在进行临床III期试验,未来将极大地补充病患在入院前及入院后的有效药物使用。前述SIM-307则是帮助患者治疗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并发脑水肿,以补充先必新无法覆盖的病程市场。
而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候选物SIM-339为一款DAPK1抑制剂,是先声去年5月从加拿大技术公司Primary Peptides, Inc.引入,也是一款first in class药物,主要用于防止神经细胞的凋亡,用于治疗脑梗阻,目前研发合作方已于美国完成I期临床试验。资料显示,DAPK1在突触外位点充当NMDA受体(中枢神经系统内一类重要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信号放大器,以介导卒中时的脑损伤脑缺血DAPK1将诱导伤害性Ca2+通过NMDA受体通道流入,导致不可逆的神经元死亡。
如果脱离单个产品,站在更高的层次,
先声在中枢神经领域的产品布局目标清晰可见,就是“通过多种产品协同,进行多病种全病程管理,还给脑卒中患者真正的健康生活”。
截至目前,先声药业通过“自主研发+对外合作”在中枢神经领域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管线,在肿瘤和免疫领域也规划起了宏大版图。根据其官网披露,其在三大领域有超过50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创新药在研产品,均在逐步按计划兑现进度。
始于诺奖发现,这一first-in-class卒中新药获批临床背后,先声药业神经版图正扩张
Preview
来源: E药经理人
靶点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