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方网站及相关公开资料的整理,显示在本周(10月13日至10月18日),中国有六款1类创新药获得了首次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这些药物涉及小分子靶向药、蛋白降解疗法和细胞疗法等不同的医学领域。
齐鲁制药的QLS2309注射液已获准进入临床开发阶段,主要针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进行研究。这是一种新型生物制品药物,齐鲁制药正在进行的1期临床研究中,重点评估其在CD70+复发或难治性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耐受性、安全性和抗肿瘤的初步活性。
正大天晴的TQB3142注射用药物,也是1类新药,旨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该药物是一种PROTAC药物,通过独特的蛋白降解技术,有效地减少Bcl-xL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相比传统的小分子抑制剂,这一新型药物能够在较低的浓度下实现高效降解,克服了此前开发过程中的剂量限制性毒性问题。
赞荣医药的ZN-F-6418胶囊也顺利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用于治疗携带KRAS G12D突变的晚期实体瘤患者。这类化学合成药物为KRAS相关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
诺华的PKN605片在中国获得了临床试验许可,其靶向适应症为房颤。该药物目前在国际上也处于2期临床试验阶段,致力于为房颤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选择。
艾科索医药的EGFNASA胶囊已进入临床试验,拟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尽管目前尚无公开的具体作用机制,但其作为化学药物的新成员,已成为这一疾病治疗的潜在候选药物。
艾尔普再生医学的HiCM388注射液,是一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剂,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这种病情严重且预后较差的心脏疾病通过该药物有望得到新的治疗模式。
期待这些创新药物的临床试验顺利进展,早日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治疗选择。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