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3月19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郭军教授团队作为研究负责人,携手盛锡楠教授发布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研究涉及维迪西妥单抗单药治疗HER2阴性(IHC 0)及HER2低表达(IHC 1+)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La/mUC)的疗效。此项研究的结果已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Med》上发表,并且在HER2低表达尿路上皮癌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
该研究属于一项开放标签的单臂II期临床试验,共招募了19位HER2表达为IHC 0(6例)或IHC 1+(13例)的La/mUC患者。患者均接受了每两周一次、剂量为2mg/kg的维迪西妥单抗静脉注射治疗。研究中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4岁,其中79%的病例已出现内脏转移,且大多数患者曾接受多线治疗但效果不佳,因此亟需寻找新的治疗方案。
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研究中所有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1.6%,疾病控制率(DCR)达到了94.7%。在此基础上,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为5.5个月,而中位总生存期(OS)为16.4个月。尤其是在HER2低表达(IHC 1+)患者中,ORR达到46.2%,中位OS则延长至26.8个月。此外,HER2阴性(IHC 0)群体的DCR高达100%。这意味着即使肿瘤中仅存在极少量的HER2表达,患者依然有望从维迪西妥单抗的治疗中获益。
此次研究的结果突破了传统HER2靶向治疗的界限,带来了崭新的医学视角。维迪西妥单抗不仅为HER2过表达的尿路上皮癌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也为HER2低表达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此项成果极大地拓宽了可能受益人群的范围,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个性化治疗的新选择。
荣昌生物在推向科创板和港交所上市的过程中,继续推进创新药物的全球化发展,覆盖了医保及许可业务领域。维迪西妥单抗、泰它西普以及RC系列(RC28、RC108、RC118)等产品正为广泛患者提供重大健康保障。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