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申请批准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评价注射用 HLN601 脂质体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初步疗效的多中心、开放的 I 期临床试验
主要目的:
?评价HLN601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确定其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最大耐受剂量(MTD)/最大给药剂量(MAD)及II期临床推荐剂量(RP2D)。
次要目的:
?评价HLN601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并获取药代动力学参数。
?评价HLN601的初步抗肿瘤活性,为后续临床试验推荐剂量和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探索目的: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安全性关系、耐受性关系。
一项评价BTK蛋白降解剂HZ-Q1070治疗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的I期临床研究
主要目的:1)评估HZ-Q1070在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2)确定HZ-Q1070最大耐受剂量(MTD)及II期临床推荐剂量(RP2D)。次要目的:1)评估HZ-Q1070在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和药效动力学(PD)特征;2)初步评价HZ-Q1070在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有效性。
100 项与 Zhongke Bohai Rim (Yantai) Advanced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o., Ltd.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Zhongke Bohai Rim (Yantai) Advanced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o., Ltd. 相关的专利(医药)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及中国药科大学学者在海洋天然产物靶点研究方面取得进展PPS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91521、82304373)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序文研究员团队、中国药科大学庞涛研究员团队与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郭跃伟研究员团队等合作,在海洋天然产物靶点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海洋天然产物Naamidine J的化学蛋白质组学研究揭示CSE1L为急性肺损伤的治疗靶点(Chemoproteomics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 Naamidine J Unveils CSE1L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 Acute Lung Injury)”为题,于2024年9月26日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杂志。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libproxy1.nus.edu.sg/doi/10.1021/jacs.4c09695。
急性肺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目前临床上针对急性肺损伤尚无特效的治疗策略和治疗药物,主要通过氧疗或机械通气辅助抗感染药物、激素、营养支持等非特异性联合措施对症治疗,其中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药物,但是副作用大,因此,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急需新的靶点和候选药物。海洋生物在适应海洋高盐、高压、低氧、避光等特殊生活环境过程中会产生结构独特的海洋天然产物,成为药物发现和新靶点发现的重要资源,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该研究发现海洋天然产物naamidine J(NJ),属于一类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海绵所特有的骨架独特的生物碱类分子,能够有效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并改善小鼠的急性肺损伤。通过光亲和标记-基于活性的蛋白质组学技术(PAL-ABPP),揭示核转运蛋白染色体分离1样蛋白(CSE1L)是NJ抗炎活性的直接靶点蛋白。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NJ及相关naamidine类天然产物的结构进行了修正,为后续的化学和生物活性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AlphaFold2等人工智能工具,通过位点突变等实验研究发现,CSE1L蛋白中的组氨酸(H)745和苯丙氨酸(F)903对NJ与CSE1L的结合至关重要。通过一系列化学蛋白组学研究发现NJ是通过结合CSE1L来调控转录因子特异性蛋白1(SP1)的核易位和转录活性,进而发挥其抗炎生物活性,并在体内改善急性肺损伤。这些发现为深入探讨CSE1L在炎症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该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药物靶点,也为探索CSE1L的功能以及开发针对急性肺损伤的候选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分子。同时,该研究也表明新颖独特的海洋分子将是我国原创新药和新靶点发现的重要源泉。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美编排版:史鑫宇
文章审核:周碧远 史鑫宇 罗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或观点;如有侵犯作者著作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Tel:025-83271227,或直接在微信平台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药学进展》杂志由中国药科大学和中国药学会共同主办、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刊物以反映药学科研领域的新方法、新成果、新进展、新趋势为宗旨,以综述、评述、行业发展报告为特色,以药学学科进展、技术进展、新药研发各环节技术信息为重点,是一本专注于医药科技前沿与产业动态的专业媒体。
《药学进展》注重内容策划、加强组稿约稿、深度挖掘、分析药学信息资源、在药学学科进展、科研思路方法、靶点机制探讨、新药研发报告、临床用药分析、国际医药前沿等方面初具特色;特别是医药信息内容以科学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合,更加突出前瞻性、权威性、时效性、新颖性、系统性、实战性。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刊物篇均下载率连续三年蝉联我国医药期刊榜首,复合影响因子1.216,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药学进展》编委会由国家重大专项化学药总师陈凯先院士担任主编,编委由新药研发技术链政府监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临床医院、CRO、金融资本及知识产权相关机构近两百位极具影响力的专家组成。
联系《药学进展》↓↓↓
编辑部官网:pps.cpu.edu.cn;
邮箱:yxjz@163.com;
电话:025-83271227。
欢迎投稿、订阅!
往期推荐
聚焦“兴药为民·2023生物医药创新融合发展大会”“兴药为民·2023生物医药创新融合发展大会”盛大启幕!院士专家齐聚杭城,绘就生物医药前沿赛道新蓝图“兴药强刊”青年学者论坛暨《药学进展》第二届青年编委会议成功召开“兴药为民·2023生物医药创新融合发展大会”路演专场圆满收官!校企合作新旅程已启航
我知道你在看哟
以“聚焦中日韩 助力双循环”为主题的2021年中日韩工程技术大会21日在山东烟台启幕,由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承办的生物医药分会场顺利举行。
在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方向、行业热点、投资与产业化的资源,探讨如何加快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与产业化。
原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毒理研究所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振清,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烟台分所所长、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制剂研究中心主任李亚平,株式会社盛本医药董事长、社长盛本修司,山东丰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希强,烟台大学药学院教授、绿叶制药集团制剂研究中心副总裁孙考祥分别在会上作了精彩报告,共同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2021年中日韩工程技术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烟台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同主办,烟台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大会以“聚焦中日韩,助力双循环”为主题,采取线上直播与线下对接相结合的形式,围绕高端化工、生物医药、现代海洋、智能制造等支柱产业开展学术交流,并与2021年第十九届烟台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同期、同地举办,旨在深化三国之间技术交流,推动三方共同激活创新发展的合作动能。
内容转载自“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
100 项与 Zhongke Bohai Rim (Yantai) Advanced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o., Ltd.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Zhongke Bohai Rim (Yantai) Advanced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o., Ltd.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