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早期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阶段不明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前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etabolically Armed CD19 CAR-T Cells (Meta10-19) in the Treatment of Relapsed and/or Refractory CD19-positive B Cell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Clinical Research
A Study of Metabolically Armed CD19 CAR-T Cells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Relapsed and/or Refractory CD19-positive B cell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etabolically Armed CD19 CAR-T Cells (Meta10- 19) in the Treatment of r/r DLBCL Clinical Research
A Study of Metabolically Armed CD19 CAR-T Cells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Relapsed and/or 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etabolically Armed CD19 CAR-T Cells (Meta10- 19) in the Treatment of r/r B-ALL Clinical Research
A Study of Metabolically Armed CD19 CAR-T Cells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Relapsed and/or Refractory 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100 项与 深圳莱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深圳莱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近日,Recursion宣布与Exscientia达成收购协议,交易金额为6.88亿美元。这两家企业是分别在2013、12年成立的AI制药元老。这一AI制药界最大的并购案,预示着AI制药行业在继续沉淀。
纵观Exscientia的发展和商业模式,从靶点发现到药物临床的自有管线开发,让这家初代AI制药企业注定面临更长的战线、更高的成本和风险;同时,Exscientia在D轮前的8年间仅融资1亿多美金,似乎错过了最好的成长机会。它在最早的几条管线经历关停、临床遇挫后终于躺平在沙滩上,现有管线移交Recursion。
看起来,Recursion可能成为大赢家。
合并之后的新公司,预计在未来18个月内,进行10次临床数据读出。只要其中某一次临床数据超预期,可能就会成为AI制药的“奇点”时刻。并且,现有的合作,还能给新公司在未来两年内带来约2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合作期间超200亿美元的潜在销售额的分成。也正因此,市场对这起并购交易持谨慎乐观态度。
制药本就是长周期的赌局。按行业“十进一”的临床成功率计算,首个可以成功上市的AI药物分子可能早已经进入临床,上市只是时间问题。
令人唏嘘的是,初代元老Exscientia,则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走下了牌桌。
期望没有崩塌
大家都在等待AI药物成功上市的“奇点”,但这不是检验AI制药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创新药九死一生,在逆摩尔定律的趋势下,只会越来越难。这一趋势下,药企对AI有更朴素的期望:创新,增效,降本。
事实上,AI技术平台创造产生创新分子的能力,早已得到了验证。波士顿咨询(BCG)的一项近期发表在《Drug Discovery Today》的研究报告表明,AI分子已经展示了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临床成功率:
AI生成的药物分子在I期临床试验中,成功率高达80%-90%,而在以往,成功率仅为50%,AI在设计或识别具有药物特性的分子方面展现出强大的能力。BCG预测,总体上新药的研发成功率将从目前的5-10%提高到9-18%。
AI制药在研发效率提升方面,肉眼可见。按照BCG报告的说法,AI赋能下制药行业可以将研发周期缩短约50%,换句话说,研发效率实现翻倍。
无独有偶,麦肯锡在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中指出,生成式AI在药物发现早期阶段,每年能够创造150-280亿美金的经济价值,核心逻辑就在于能够显著提升效率,包括不局限于:
大分子设计速度提升超过三倍;化学化合物活性模型性能最多提高2.5倍;在识别新线索所需时间上的速度提升超过四倍(从数月缩短至数周)。
也正因此,过去十年里,每年使用AI发现的分子数呈指数级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0%。这表明药企正真金白银地为AI买单,将AI分子输送进昂贵的临床实验,不断通过监管审批和临床数据一步步获得验证。
事实上,寒意依旧,但市场对于AI制药的期望,并没有坍塌。
从英伟达去年以来一口气投10多家AI制药企业,到今年Xaira开局即为王者的10亿美元种子轮融资,看起来产业界仍坚信AI制药蕴含巨大机会。
资本市场也不例外,AI+机器人药物和新材料研发平台晶泰科技作为港交所18C第一股成功上市,股价逆势上涨,并于日前被纳入恒生指数(9月9日生效),也论证了市场对晶泰科技的期待。
当然,整体来看,如今市场对企业的评估也更加谨慎和理性。随着AI领域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与生物技术的持续融合,AI制药在退烧中优胜劣汰,平台的起点也在提高,技术与商业模式持续演化。
AI+Biotech的技术在继续升级、复合化。就当前而言,虽然距离赢下比赛仍有许多变量,但换把好枪一定可以提高打靶成绩。
与此同时,国内biotech领域的后起之秀也正在迅速露头,带着更新的技术和更具野心的管线,比前辈们更早拿到里程碑数据,在行业对AI技术的质疑声中加快发展脚步。
而中国AI赋能创新药起步更晚,但冰山一角已经浮出水面。随着时间推进,AI赋能的管线也将越来越多地披露。
让“光”继续飞
以Exscientia为代表的初代AI制药企业及一些失败的管线命运,并不会影响行业对AI制药技术未来前景的共识。核心逻辑在于,我们对AI制药的观测和认知,存在“滞后”。
如果将药物管线比作星辰,目前我们观察到的仅是数光年之外最初的尘埃,这些尘埃或许已经孕育出新一代的恒星,而它们的光仍飞在路上,地球观测结果还需要时间。仅凭最早的管线结果就对AI制药下定论,是不全面的。
BCG的研究发现,自2015年以来,已有75个由AI发现的药物分子进入临床试验,其中67个分子截至2023年仍在临床试验中,这意味着答案只揭晓了很小一部分。
在传统药物研发中,平均每10个进入临床管线的分子中,只有1个能够成功上市。即便是按照这个比例,首个能成功上市的AI药物分子也已经进入临床。更何况,AI技术还有望显著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
实际上,我们已经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通过AI技术平台赋能,持续取得超预期的进展。
自晶泰科技在港交所成功敲钟上市以来,从希格生科、剂泰医药,到莱芒生物、默达生物、溪砾科技,五家与其有研发合作的AI生物科技企业或是披露管线里程碑进展,或是顺利拿到用于将管线推进临床的高额融资。
其中,进展最快的剂泰医药,于6月份刚刚完成1亿美金的C轮融资,累计融资近3亿美金,首个小分子三期临床正在进行,mRNA管线也将在今年进入临床。希格生科和默达生物则分别在6月和7月宣布管线获得FDA的IND批件、儿科罕见疾病资格认定,即将迈入临床阶段。莱芒生物则凭借IIT临床数据拿下50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补充融资,其正在进行IND申报的代谢增强型CD19 CAR-T细胞治疗(Meta10-19),以1%-5%的极低剂量就成功使20余位实体瘤、血液瘤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并出院。而这四家公司,分别成立于2020-21年。
对于仅成立3年左右的生物科技公司来说,这些成果绝对是亮眼的成绩,也是晶泰科技作为AI制药平台的有力验证。
AI+Biotech的组合,前途日益清晰。不自营管线的晶泰科技,持续向临床输送药物分子,一再证实平台产出创新骨架、理性设计药物候选的实力——不仅拿下辉瑞、礼来等全球排名前20药企中16家的研发订单,也在与创新企业挑战全新靶点、实现临床转化中,交出不错的成绩。大药企有更高的交付要求,而早期生物科技公司试错的机会成本更高。作为横跨多个疾病领域、药物模式的研发平台型企业,意味着晶泰科技的技术与平台需要经过更严苛的考验。
未来,由AI参与的潜力分子的诞生,速度还有可能会越来越快。
药物研发的生物学挑战和工程技术挑战构成一个二维坐标系,在这个坐标系当中,晶泰科技的核心能力更多地体现在工程技术方向,在解决药物研发分子设计及活性优化、化学合成中,如果能将创新能力与合成路径设计转化为工程学问题,就可以尝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在定位上,晶泰科技以量子物理、AI和机器人的研发平台切入,帮企业解决的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器”的问题。药企客户则承担生物学和医学挑战,选定靶点、制定研发目标,以及后续的开发、临床、上市策略。
对于AI制药企业来说,未来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谁能以更低成本、更高的通量拿到高质量、结构化的数据。
晶泰科技以平台为定位,进行广泛合作的好处,是AI+机器人相互验证、相互知会的平台具有成长性:用高精度、结构化、真实世界的正负样本数据不断喂养算法。自动化实验室产生的大量标准化数据,持续反馈给智能模型,实现研发的“小步快跑”迭代,解决AI药物研发的数据短板问题,最终转化为平台分子创新、化学合成的效率和交付能力。
换句话说,晶泰科技对抗医药研发“反摩尔定律”的破局之策,是借助AI和机器人的验证回路最终形成正反馈:
“研发合作企业越多-技术越好、边际成本越低-研发合作企业更多”。
超预期回报或提前兑现
当越来越多的AI分子进入临床开发环节,产业预期的兑现或许会提前降临。
正如上文所说,AI分子上市是必然结果,但并非一定要一家企业把AI分子送上市,才算是AI制药模式的成立。在拿到AI新分子后,无论企业是选择自己继续推进管线临床还是与大药企进行收购或授权交易,都可以获得相应甚至足够丰厚的回报。
只要其在临床中拿出潜力数据,就有可能获得大药企的青睐,阶段越晚,药企获得的回报越高。2022年底,AI制药Saas平台薛定谔持股的Nimbus,就将尚处于临床2期阶段的NDI-034858出售给武田,交易达60亿美元,首付款更是达到40亿美金。
即使是更为临床早期的分子,价值也颇为可观。比如2022年底,科伦博泰与默沙东就7款临床前ADC分子达成百亿美元的合作,其中,仅首付款为1.75亿美元,算下来单个分子平均价值也接近1.8亿元人民币。
再比如,日前默沙东13亿美元买走了同润生物CD3xCD19双抗CN201管线的全部权益,其中首付款高达7亿美元,一个首付款抵得上一个IPO。考虑到CN201处于临床Ib阶段,尚有不确定性与风险,这样的回报足够丰厚。
这样的故事,还在继续。
正如上文提及的晶泰科技,其合作伙伴希格生科、剂泰医药,到莱芒生物、默达生物、溪砾科技等一系列里程碑节点的实现,实际上也意味着晶泰科技距离收获节点越来越近,并且回报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这些企业在众多新靶点、新机制的重病领域,已经卡住身位。
默达生物有望成为自免领域的超新星。作为全球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治疗领域,以11年连续蝉联“药王”的Humira修美乐为代表,自免市场的热度居高不下。默达生物则专注新一代免疫代谢机制的疗法研发,在晶泰科技的加持下,全面投入自免FIC管线的研发,在研的3条管线项目中首个一期临床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在澳大利亚开展。其对标的同类型企业Rheos Medicine和Sitryx已经分别与罗氏、礼来建立价值8亿和9亿美元的研究合作协议。修美乐专利悬崖之后,多个新兴的免疫代谢疗法正加速奔赴临床,以期成为自免市场中的下一个重磅药。
希格生科的首创新药sigx1094作为首款获得IND的弥漫性胃癌(DGC)靶向药,对应的是约20亿美元的市场。Sigx1094通过希格类器官模型的活性评估,有望早日弥补全球弥漫性胃癌的治疗空白。胃癌有效疗法稀缺,因此市场对突破性药物的预期向来较高,参考仅能覆盖不到20%胃癌患者的Zanidatamab,市场给出的销售峰值预期已经超过20亿美元。
而sigx1094针对的DGC,患者比例更高(占所有胃癌病例的30%)、患者预后更差(五年生存率不足10%),理应有更好的市场表现。另外,sigx1094还在临床前展现出治疗卵巢癌、三阴性乳腺癌及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潜力。
莱芒生物则可能成为下一个“传奇”。国内获批的CAR-T产品共有5款,价格在99万-129万之间。而莱芒生物的极低剂量CAR-T以1%于常规治疗的剂量实现了更好的疗效,生产成本和周期具有明显优势,有机会后来者居上,让莱芒生物的CAR-T售价进入医保的射程范围,解决CAR-T疗法的“天价”挑战。同时,极低剂量也使得其毒副作用足够低,可拓展更多适应症。目前儿童白血病可用的CAR-T疗法仅有诺华的Kymriah一款,并未进入中国。而莱芒生物代谢增强型CAR-T的首例儿童恶性血液瘤患者已在治疗后完全缓解并出院,值得持续关注。
溪砾科技瞄准的是下一代基因疗法与罕见病的交叉赛道,管线聚焦渐冻症等多种无药可治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相关罕见病与癌症。其针对遗传性疾病开发的“可口服的基因疗法”给药难度低、患者可及性高,且治疗相对可逆、风险较低。据悉,溪砾科技与晶泰在靶向RNA的小分子药物研发合作上已形成管线成果,随着近期3000万美元A轮融资的完成,将向临床推进。
剂泰医药则兼顾小分子与mRNA两大市场,自研和合作管线双管齐下。与晶泰同样出自MIT,剂泰医药由美国工程院院士、连续成功创业的科学家陈红敏参与创立,已成功打造全球领先的AI药物递送平台,并在肝靶向领域拥有BIC实力,递送效率超越行业巨头20倍以上。基于当前核酸药物的蓬勃发展,其平台应用前景可期,公司自研管线也进展顺利。
尽管新药临床研发仍有不确定性,但上述企业如果能够实现突破性进展,晶泰科技将会兑现服务费之外的超额收益。这也体现了Recursion、晶泰科技所代表的平台型商业模式的性感:
分子交付后,直至药物转让或成功上市,还可以收取可观的销售分成,分享合作方豪赌之下的丰厚胜利果实。对于深度合作的创新企业,晶泰科技还有可能追加投资,通过早期的风险共担与附加值更高的研发服务,参与管线的后续销售分成。
这些野心勃勃的FIC、BIC背后,AI制药正持续兑现其商业价值,帮助这些初创生物医药企业突破新靶点、拿到FDA批文和理想临床数据,接下来,AI管线可以在关键里程碑待价而沽,大药企扩充临床管线,创新公司也能在动辄几亿美金的交易中实现回血。
质疑AI制药的声音,总在强调AI分子尚未获批上市。但上市不是唯一的商业化目标,AI赋能获得IND、进入临床一至三期的管线已经可以达成高额交易。而溪砾科技3000万美金、剂泰医药1亿美金的融资,也再次验证了AI制药所创造的价值。
不论来自大厂还是创新药企,AI制药管线仍在前仆后继地奔向临床,而广泛押注的晶泰科技,也在静待其药物研发业务兑现服务费之外的超额收益。
来源 | 氨基观察(药智网获取授权转载)
撰稿 | 张曦
责任编辑 | 八角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商务合作 | 王存星 19922864877(同微信)
阅读原文,是受欢迎的文章哦
▲10月26-27日成都中国临床试验产业发展大会免费报名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平台立场。任何文章转载需得到授权。
8月,TCR-T领域有两大里程碑事件:
美国FDA批准Adaptimune的在研TCR-T细胞疗法Tecelra(afami-cel)用于二线治疗既往接受过化疗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滑膜肉瘤成人患者,afami-cel为首款用于治疗实体瘤的工程化T细胞疗法,该药物售价为72.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18万),其产品年销售额峰值可能达4亿美元。
香雪生命科学的TAEST16001注射液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适应症晚期软组织肉瘤。这标志着该产品作为中国第一个IND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TCR-T细胞治疗新药取得重大突破,有望成为中国第一款上市的TCR-T细胞治疗药物,受此消息影响该股大涨超150%。
除上述两种适应症外,TCR-T疗法还在包括卵巢癌、头颈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实体瘤的治疗中展现出潜力。TCR-T细胞疗法作为肿瘤治疗领域的一颗新星,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引领着肿瘤治疗的新纪元。目前国内有20家企业布局TCR-T疗法,小编将各公司TCR-T产品研发进展总结如下:
1、星汉德生物
星汉德生物专注于开发感染及其相关癌症的新型免疫疗法。公司针对最常见的致癌感染:幽门螺杆菌、人乳头瘤病毒和乙型肝炎,开发广泛而独特的TCR-T细胞疗法,实现预防和治愈感染和其相关的癌症的目标。
星汉德生物管线中有三款TCR-T产品,其中进展最快的是SCG101:
SCG101注射液是一款FIC针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特异性的自体TCR-T细胞治疗产品, 该疗法于2022~2023年已分别获得中国NMPA、美国FDA、新加坡药监局和香港卫生署的临床试验批准,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的肝细胞癌,2023年11月进一步拓展SCG101适应症用于治疗HBV相关的肝内胆管癌。
7月1日,星汉德生物宣布,美国FDA已批准其全新一代人乳头瘤病毒(HPV)特异性TCR T细胞治疗(SCG142)的I/II期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据悉,SCG142正在被开发用于治疗HPV相关实体瘤患者。
2、香雪生命科学
香雪生命科学技术(广东)有限公司(简称“香雪生命科学”) 是香雪制药控股的子公司,是一家聚焦TCR领域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企业,是TCR-T细胞免疫治疗的头部企业。
近日,中国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同意香雪生命科学的TAEST16001注射液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有望成为中国第一款上市的TCR-T细胞治疗药物,对中国免疫细胞治疗创新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TAEST16001是中国首个获得IND批件并开展临床研究的TCR-T细胞产品, 第一个适应症为HLA-A*02:01 阳性并且表达NY-ESO-1抗原的晚期软组织肉瘤,如果产品能够获批上市,确立公司在TCR-T免疫细胞治疗的领先地位,有利于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6月,香雪生命科学的“TAEST1901注射液”IND已获CDE批准,适应症为:拟用于治疗基因型为HLA-A*02:01,肿瘤抗原AFP表达为阳性的晚期肝癌或其它晚期肿瘤。
3、天科雅生物
天科雅生物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创新性研发和产业化。目前,天科雅生物已经通过独创的技术开发了十余个产品管线,涉及TCR-T产品、TIL产品、NK产品(通用型)、癌症疫苗等。
公司针对治疗晚期宫颈癌的加载抗PD-1抗体的TCR-T疗法“TC-N201注射液”临床试验已获得CDE批准,是国内批准的首个治疗宫颈癌的TCR-T临床试验,也是全球首个批准的加载抗PD-1抗体的HPV TCR-T临床试验。目前正在治疗实体瘤的1期临床研究中。
TC-E202注射液TC-E202是天科雅研发的一款加载抗PD-1单链抗体的靶向HPV的TCR-T产品,目前正在进行该药物治疗HPV16阳性的既往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者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I期研究,旨在评价TC-E202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确定II期临床研究的推荐给药剂量。
4、来恩生物
来恩生物是一家细胞免疫疗法研发商,致力于开发和商业化原创的新型T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关键免疫治疗技术平台涉及TCR-T相关的TCR发现平台,自体、异体细胞平台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平台,其中全球首创(First in Class)的针对HBV病毒靶点的TCR技术获得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全球独家商业授权。
公司的首款产品LioCyx-M为HBV特异性TCR-T细胞疗法,通过mRNA技术编码TCR,用于治疗肝细胞癌。目前LioCyx-M处于临床2期研究阶段,在已完成的针对接受肝切除术或射频消融的复发或难治性乙肝相关肝癌患者1期临床试验中,其展现了良好的安全性:没有细胞因子风暴和神经毒性发生,并观察到肿瘤缓解:疾病控制率为60%,缓解持续时间为27.7个月,中位生存期达到33.1个月。基于此临床结果,该产品已获得美国FDA的快速通道认定。
此外,来恩生物在核心产品LioCyx-M的基础上围绕TCR-T细胞平台技术进一步开拓不同靶点的TCR发现平台、自体TCR-T细胞平台、异体TCR细胞平台和基因编辑技术,扩大不同的实体瘤适应症包含鼻咽癌,胃癌等以及感染疾病包含慢性乙肝感染,器官移植感染等疾病。
5、华夏英泰
华夏英泰专注于创新型基因编辑T细胞免疫治疗产品的开发及商业化,着力解决癌症等疾病患者“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公司目前拥有两大创新型T细胞改造平台STAR-T和enTCR-T,布局了靶点覆盖血液瘤、实体瘤以及病毒感染等疾病的丰富产品管线。
目前进展最快的是CD19/CD20双靶点STAR产品YTS101,处于1期临床试验阶段拟用于治疗淋巴瘤。2024年1月23日,华夏英泰基于独创STAR-T平台开发的创新靶点LILRB4特异性 “YTS104细胞注射液”IND获得CDE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等适应症。
6、因诺免疫
深圳因诺免疫有限公司于2016年7月成立,主要开展治疗各类晚期癌症患者的 TCR-T细胞、CAR-T细胞和TIL等一系列产品的开发。拥有国际先进的肿瘤特异性抗原发现的关键技术平台和新型TCR-T、CAR-T细胞和TIL生产制备平台技术。
SIIT-T002是因诺免疫与和元生物合作开发的一款TCR-T细胞药物。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和元生物为该产品提供临床前药学研究服务,确保顺利进行IND申报,并为后续的一系列TCR-T细胞药物相关产品开发提供IND申报的CMC服务。
深圳因诺免疫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杭州超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TCR-T细胞产品“因诺替西尔替-ESO细胞注射液”申报的两项IND已获受理(受理号:CXSL2200337;CXSL2200338),适应症为针对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为HLA-A2超型,肿瘤抗原NY-ESO-1表达阳性的各类晚期恶性实体肿瘤。
7、镔铁生物
镔铁生物成立于2021年1月,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康桥工业区内,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企业,专注于突破性免疫细胞治疗药物研发与生产,主要产品是靶向实体瘤的新型免疫细胞制剂。2023年10月,镔铁生物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
7月12日,中国CDE官网公示,镔铁生物申报的IX001 TCR-T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IND)获得受理。根据镔铁生物公开资料,这是该公司首个申报注册临床试验的在研产品,是一款针对KRAS G12V突变TCR-T细胞疗法,这款产品正在被开发用于治疗被称为“癌症之王”的胰腺癌。
据公开资料显示,IX001 TCR-T治疗KRAS突变诱导的晚期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正在开展(NCT06487377),这是一项单臂、单中心、开放标签的临床研究,旨在评估IX001 TCR-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8、科士华
科士华生物是一家集TCR创新序列发现、抗肿瘤T细胞新药研发、临床样品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公司建立了高效的TCR序列筛选平台TCRX-FinderTM,通过T细胞大数据积累, 人工智能算法和尖端测序技术引领,建立了高效的TCR药物 PCC POC筛选体系,是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的能同时开展个性化和固定靶点TCR T药物开发的公司。
目前,公司已经推出了三条管线。今年4月,科士华生物开发的治疗实体肿瘤的KSH01 TCR T细胞新药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临床,适应症为食管癌、胃癌、尿路上皮癌等晚期实体瘤,是中国首个靶向MAGE-A4抗原的TCR T细胞药物。2023年3月,美国FDA正式授予科士华KSH01 HD-TCR T孤儿药资格认定,也是国内本土企业开发的首款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认定资格的TCR T细胞药物。
目前,科士华个性化和固定靶点TCR T药物管线都已取得第一阶段研究型临床实验人体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浙江大学附属二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持续招募患者。
9、新景智源
新景智源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实体瘤TCR-T免疫细胞治疗药物、研发临床技术和转化的创新型公司。新景智源依托多年专业积累与技术创新,开发出超高灵敏度的靶点-TCR发现+验证平台,解决了TCR-T行业发展的瓶颈,并建立了全球最大的靶点-TCR特异性配对数据库,大大扩展了实体瘤患者的治疗靶点和可选方案,使得TCR类药物的开发从“大海捞针”变得“有章可循”。
目前在研管线有4个,针对TAA靶点的研究NW-101进展最快,已经进入临床早期阶段。NW-101是一款靶向PRAME抗原的T细胞受体基因工程改造T细胞(TCR-T)疗法,拟用于治疗含有HLA-A*02:01且PRAME表达阳性的晚期复发性卵巢癌受试者,目前正在招募卵巢癌患者参与I期临床研究。
10、恒瑞源正
恒瑞源正致力于开发针对实体瘤的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同时致力于开发能够给癌症患者带来有价值和长期效果的联合疗法。
公司在研产品管线包括MASCT和HRYZ-T,其中MASCT系列产品中MASCT-I已进入临床II期,该产品是全球首个获临床批准的针对实体瘤的多靶点T细胞治疗产品;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ReGET平台孵化的首个TCR-T产品HRYZ-T101也已经获得IND批准,进入了I期临床阶段。
11、可瑞生物
北京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多位北大校友和留学归国人员共同创立,致力于基于T细胞受体(TCR)的创新药物开发。
可瑞生物通过技术革新,已经建立体系化的TCR研发平台解决了TCR克隆和优化中的一系列技术难点,可以支持高效率地进行通量化TCR创新药开发;未来可瑞生物将通过细胞治疗产品和可溶性TCR蛋白药物两种类型的产品,开发治疗肿瘤、慢性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等方向的多种适应症,瞄准万亿级别的疾病市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正在开展“CRTE7A2-01 TCR-T细胞注射液治疗HPV16阳性HLA-A*02:01阳性晚期实体肿瘤(宫颈癌、头颈部肿瘤、肛门癌和其他肿瘤类型)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疗效的I期临床研究”。此研究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新药临床试验(IND)默示许可,并已经过北京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现面向社会招募受试者。
12、泛恩生物
泛恩生物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主要从事实体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开发及相关业务。公司自主研制了“个体化TCR-T细胞治疗”、“逆转实体肿瘤微环境的Super TCR-T细胞治疗”、“TAL-T细胞治疗”等多个原创产品管线,其中推进最快的是TAL(肿瘤相关淋巴结T细胞)管线,正在进行IIT临床研究,显示出了优良的安全性和显著的有效性。
除了TAL管线外,泛恩生物还在研发其他多项TCR-T细胞治疗产品,这些产品均针对不同类型的实体肿瘤,利用TCR-T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能力,实现对肿瘤的有效治疗。
为了配合目前的临床前实验和后续的临床试验,泛恩生物与多家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这些合作将有助于泛恩生物加速其TCR-T细胞治疗产品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进程。
13、星汉德生物
宾德生物集团是以深圳宾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国际联合免疫治疗研究中心为科研基地,以上海为全球商业基地,以国际上最新的新一代CAR-T和TCR-T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为基础的,以免疫细胞治疗癌症为主的高科技生物技术集团公司。
公司有一款药物Anti-NY-ESO-1 TCR-T用于肺癌、食管癌、黑色素瘤的临床试验正在招募中。
14、普瑞金
普瑞金成立于2012年,定位于拥有产业化核心技术的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领军企业。公司在CAR-T和TCR-T细胞疗法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发成果,并致力于将这些成果转化为临床治疗方案,造福广大患者。
普瑞金的TCR-T研发平台,以HLA-A*02:01/NY-ESO-1157-165为靶点,从野生型T细胞克隆出发,最终获得高亲和力、特异性TCR,高亲和力TCR进一步通过第三代慢病毒载体转导T细胞,改造后的T细胞(TCR-T)能特异性识别通过HLA-A*02:01递呈的NY-ESO-1抗原肽复合体,并对肿瘤细胞形成有效的杀伤。
普瑞金自主研发的靶向HLA-A*02:01/NY-ESO-1的TCR-T细胞注射液已经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CDE)的临床试验受理。该产品针对的是不可切除、复发性或转移性的软组织肉瘤等实体瘤患者。普瑞金的TCR-T细胞注射液正在河南省肿瘤医院等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试验,以评估其在治疗转移性实体瘤(如食管癌、黑色素瘤、滑膜肉瘤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5、药明巨诺
药明巨诺是一家由全球肿瘤细胞免疫疗法的领军企业Juno Therapeutics与药明康德共同在中国建立的CAR-T细胞免疫疗法技术研发商。公司不仅专注于CAR-T疗法的研发,还在TCR-T疗法领域进行了积极布局。公司针对多种实体瘤类型开发TCR-T候选产品,以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
此前,药明巨诺在clinical trails网站上,登记了一项MAGE-A4 TCR-T细胞疗法的IIT临床试验,该实验将在北京肿瘤医院开展,适应症为实体瘤,PI为沈琳副院长,计划入组20人。此项目为药明巨诺在2022年9月与2seventybio达成合作,此项目为第四代TCR-T技术,加入了TGFb受体,以抑制肿瘤微环境的TGFb,显著提高抗肿瘤活性。
此外,药明巨诺与Eureka、Lyell等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针对肝细胞癌的TCR-T候选产品。这些合作基于全球领先的EUREKA平台和LYELL技术,旨在探索TCR-T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的潜力。
16、莱芒生物
莱芒生物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免疫代谢创新药物的生物技术企业。公司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唐力教授团队联合晶泰科技于2021年7月共同创立,并于2022年2月正式运营。公司核心技术Meta 10展示出治愈实体肿瘤的巨大潜力,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如Nature Immunology和Nature Biotechnology。
莱芒生物设立了代谢重编程大分子管线、代谢增强细胞治疗管线和AI超级因子管线三大管线,推动AI算法开发新抗体、优化CAR-T的各个元件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在TCR-T领域,公司正积极探索与Meta 10代谢重编程技术的结合应用,以全面提升TCR-T细胞的治疗潜力。
此外,莱芒生物与香雪生命科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技术优势,全面探索Meta 10代谢重编程技术与TCR-T细胞治疗产品在治疗实体瘤方面的联合应用。这一合作旨在通过Meta 10代谢重编程技术阻止或逆转TCR-T细胞耗竭,进一步增强TCR-T细胞在实体瘤中的持续增殖能力和杀伤活性,从而提升TCR-T细胞治愈实体瘤的治疗潜力。
17、立凌生物
立凌生物成立于2020年,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bioBAY核心区,是一家聚焦于细胞内靶点,致力于研发个体化TCR-T细胞疗法和TCR双抗药物的创新技术企业。公司核心团队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生物科技公司,拥有丰富的细胞治疗药物项目早期发现和IIT临床研究经验。
立凌生物已搭建差异化且具有优势的研发管线。针对头颈部肿瘤的个体化TCR-T细胞疗法已经完成体外和动物体内概念验证,即将进入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在TCR蛋白药物方向,公司也开发了多款候选药物,包括靶向PRAME的TCR蛋白药,该产品具有治疗卵巢癌等多种实体肿瘤的潜力。
18、吉凯基因
吉凯基因(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企业,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丰富的技术平台。公司致力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开发创新的细胞治疗产品,以满足临床需求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TCR-T疗法领域,吉凯基因凭借其深厚的科研背景和先进的技术平台,取得了显著的研发成果。
吉凯基因拥有多个TCR-T细胞治疗产品处于不同研发阶段,包括针对特定肿瘤抗原的TCR-T细胞药物等。这些产品有望在未来获得上市批准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吉凯基因与多家医疗机构合作,开展TCR-T疗法的临床试验。这些试验旨在评估TCR-T细胞在治疗不同类型肿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为产品的后续注册上市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资料:各公司官网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细胞基因治疗前沿,如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
【关于药融圈】
药融圈PRHub旨在帮助生物医药科技型企业进行品牌推广及商务拓展服务,针对客户的真实需求制定系统化解决方案,通过“翻译-降维-场景化”将客户的品牌信息以直白易懂的方式被公众知悉,同时在流量渠道覆盖100万+垂直用户基础上实现合作目的,帮助合作伙伴完成从品牌开始到商务为终的闭环营销服务。我们已经完成了数十场线下1000人规模的生物医药研发类会议,涵盖小分子新药,大分子新药,改良型新药,BD跨境交易等多个领域,服务了百余家上市/独角兽/生物技术/制药企业。
©氨基观察-数字医疗组原创出品
作者 | 张曦
8月8日,Recursion宣布与Exscientia达成收购协议,交易金额为6.88亿美元。这两家企业是分别在2013、12年成立的AI制药元老。这一AI制药界最大的并购案,预示着AI制药行业在继续沉淀。
纵观Exscientia的发展和商业模式,从靶点发现到药物临床的自有管线开发,让这家初代AI制药企业注定面临更长的战线、更高的成本和风险;同时,Exscientia在D轮前的8年间仅融资1亿多美金,似乎错过了最好的成长机会。它在最早的几条管线经历关停、临床遇挫后终于躺平在沙滩上,现有管线移交Recursion。
看起来,Recursion可能成为大赢家。
合并之后的新公司,预计在未来18个月内,进行10次临床数据读出。只要其中某一次临床数据超预期,可能就会成为AI制药的“奇点”时刻。并且,现有的合作,还能给新公司在未来两年内带来约2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合作期间超200亿美元的潜在销售额的分成。也正因此,市场对这起并购交易持谨慎乐观态度。
制药本就是长周期的赌局。按行业“十进一”的临床成功率计算,首个可以成功上市的AI药物分子可能早已经进入临床,上市只是时间问题。
令人唏嘘的是,初代元老Exscientia,则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走下了牌桌。
/ 01 /
期望没有崩塌
大家都在等待AI药物成功上市的“奇点”,但这不是检验AI制药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创新药九死一生,在逆摩尔定律的趋势下,只会越来越难。这一趋势下,药企对AI有更朴素的期望:创新,增效,降本。
事实上,AI技术平台创造产生创新分子的能力,早已得到了验证。波士顿咨询(BCG)的一项近期发表在《Drug Discovery Today》的研究报告表明,AI分子已经展示了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临床成功率:
AI生成的药物分子在I期临床试验中,成功率高达80%-90%,而在以往,成功率仅为50%,AI在设计或识别具有药物特性的分子方面展现出强大的能力。BCG预测,总体上新药的研发成功率将从目前的5-10%提高到9-18%。
AI制药在研发效率提升方面,肉眼可见。按照BCG报告的说法,AI赋能下制药行业可以将研发周期缩短约50%,换句话说,研发效率实现翻倍。
无独有偶,麦肯锡在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中指出,生成式AI在药物发现早期阶段,每年能够创造 150-280亿美金的经济价值,核心逻辑就在于能够显著提升效率,包括不局限于:
大分子设计速度提升超过三倍;
化学化合物活性模型性能最多提高2.5倍;
在识别新线索所需时间上的速度提升超过四倍(从数月缩短至数周)。
也正因此,过去十年里,每年使用AI发现的分子数呈指数级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0%。这表明药企正真金白银地为AI买单,将AI分子输送进昂贵的临床实验,不断通过监管审批和临床数据一步步获得验证。
事实上,寒意依旧,但市场对于AI制药的期望,并没有坍塌。
从英伟达去年以来一口气投10多家AI制药企业,到今年Xaira开局即为王者的10亿美元种子轮融资,看起来产业界仍坚信AI制药蕴含巨大机会。
资本市场也不例外,AI+机器人药物和新材料研发平台晶泰科技作为港交所18C第一股成功上市,股价逆势上涨,并于日前被纳入恒生指数(9月9日生效),也论证了市场对晶泰科技的期待。
当然,整体来看,如今市场对企业的评估也更加谨慎和理性。随着AI领域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与生物技术的持续融合,AI制药在退烧中优胜劣汰,平台的起点也在提高,技术与商业模式持续演化。
AI+Biotech的技术在继续升级、复合化。就当前而言,虽然距离赢下比赛仍有许多变量,但换把好枪一定可以提高打靶成绩。
与此同时,国内biotech领域的后起之秀也正在迅速露头,带着更新的技术和更具野心的管线,比前辈们更早拿到里程碑数据,在行业对AI 技术的质疑声中加快发展脚步。
而中国AI赋能创新药起步更晚,但冰山一角已经浮出水面。随着时间推进,AI赋能的管线也将越来越多地披露。
/ 02 /
让“光”继续飞
以Exscientia为代表的初代AI制药企业及一些失败的管线命运,并不会影响行业对AI制药技术未来前景的共识。核心逻辑在于,我们对AI制药的观测和认知,存在“滞后”。
如果将药物管线比作星辰,目前我们观察到的仅是数光年之外最初的尘埃,这些尘埃或许已经孕育出新一代的恒星,而它们的光仍飞在路上,地球观测结果还需要时间。仅凭最早的管线结果就对AI制药下定论,是不全面的。
BCG的研究发现,自2015年以来,已有75个由AI发现的药物分子进入临床试验,其中67个分子截至2023年仍在临床试验中,这意味着答案只揭晓了很小一部分。
在传统药物研发中,平均每10个进入临床管线的分子中,只有1个能够成功上市。即便是按照这个比例,首个能成功上市的AI药物分子也已经进入临床。更何况,AI技术还有望显著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
实际上,我们已经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通过AI技术平台赋能,持续取得超预期的进展。
自晶泰科技在港交所成功敲钟上市以来,从希格生科、剂泰医药,到莱芒生物、默达生物、溪砾科技,五家与其有研发合作的AI生物科技企业或是披露管线里程碑进展,或是顺利拿到用于将管线推进临床的高额融资。
其中,进展最快的剂泰医药,于6月份刚刚完成1亿美金的C轮融资,累计融资近3亿美金,首个小分子三期临床正在进行,mRNA 管线也将在今年进入临床。希格生科和默达生物则分别在6月和7月宣布管线获得FDA的IND批件、儿科罕见疾病资格认定,即将迈入临床阶段。莱芒生物则凭借 IIT 临床数据拿下50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补充融资,其正在进行IND申报的代谢增强型CD19 CAR-T细胞治疗(Meta10-19),以1%-5%的极低剂量就成功使20余位实体瘤、血液瘤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并出院。而这四家公司,分别成立于2020-21年。
对于仅成立3年左右的生物科技公司来说,这些成果绝对是亮眼的成绩,也是晶泰科技作为AI制药平台的有力验证。
AI+Biotech的组合,前途日益清晰。不自营管线的晶泰科技,持续向临床输送药物分子,一再证实平台产出创新骨架、理性设计药物候选的实力——不仅拿下辉瑞、礼来等全球排名前20药企中16家的研发订单,也在与创新企业挑战全新靶点、实现临床转化中,交出不错的成绩。大药企有更高的交付要求,而早期生物科技公司试错的机会成本更高。作为横跨多个疾病领域、药物模式的研发平台型企业,意味着晶泰科技的技术与平台需要经过更严苛的考验。
未来,由AI参与的潜力分子的诞生,速度还有可能会越来越快。
药物研发的生物学挑战和工程技术挑战构成一个二维坐标系,在这个坐标系当中,晶泰科技的核心能力更多地体现在工程技术方向,在解决药物研发分子设计及活性优化、化学合成中,如果能将创新能力与合成路径设计转化为工程学问题,就可以尝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在定位上,晶泰科技以量子物理、AI和机器人的研发平台切入,帮企业解决的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器”的问题。药企客户则承担生物学和医学挑战,选定靶点、制定研发目标,以及后续的开发、临床、上市策略。
对于AI制药企业来说,未来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谁能以更低成本、更高的通量拿到高质量、结构化的数据。
晶泰科技以平台为定位,进行广泛合作的好处,是AI+机器人相互验证、相互知会的平台具有成长性:用高精度、结构化、真实世界的正负样本数据不断喂养算法。自动化实验室产生的大量标准化数据,持续反馈给智能模型,实现研发的“小步快跑”迭代,解决AI药物研发的数据短板问题,最终转化为平台分子创新、化学合成的效率和交付能力。
换句话说,晶泰科技对抗医药研发“反摩尔定律”的破局之策,是借助AI和机器人的验证回路最终形成正反馈:
“研发合作企业越多-技术越好、边际成本越低-研发合作企业更多”。
/ 03 /
超预期回报或提前兑现
当越来越多的AI分子进入临床开发环节,产业预期的兑现或许会提前降临。
正如上文所说,AI分子上市是必然结果,但并非一定要一家企业把AI分子送上市,才算是AI制药模式的成立。在拿到AI新分子后,无论企业是选择自己继续推进管线临床还是与大药企进行收购或授权交易,都可以获得相应甚至足够丰厚的回报。
只要其在临床中拿出潜力数据,就有可能获得大药企的青睐,阶段越晚,药企获得的回报越高。2022年底,AI制药Saas平台薛定谔持股的Nimbus,就将尚处于临床2期阶段的NDI-034858出售给武田,交易达60亿美元,首付款更是达到40亿美金。
即使是更为临床早期的分子,价值也颇为可观。比如2022年底,科伦博泰与默沙东就7 款临床前ADC分子达成百亿美元的合作,其中,仅首付款为1.75亿美元,算下来单个分子平均价值也接近1.8亿元人民币。
再比如,日前默沙东13亿美元买走了同润生物CD3xCD19双抗CN201管线的全部权益,其中首付款高达7亿美元,一个首付款抵得上一个IPO。考虑到CN201处于临床Ib阶段,尚有不确定性与风险,这样的回报足够丰厚。
这样的故事,还在继续。
正如上文提及的晶泰科技,其合作伙伴希格生科、剂泰医药,到莱芒生物、默达生物、溪砾科技等一系列里程碑节点的实现,实际上也意味着晶泰科技距离收获节点越来越近,并且回报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这些企业在众多新靶点、新机制的重病领域,已经卡住身位。
默达生物有望成为自免领域的超新星。作为全球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治疗领域,以11 年连续蝉联“药王”的 Humira修美乐为代表,自免市场的热度居高不下。默达生物则专注新一代免疫代谢机制的疗法研发,在晶泰科技的加持下,全面投入自免FIC管线的研发,在研的 3 条管线项目中首个一期临床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在澳大利亚开展。其对标的同类型企业Rheos Medicine 和Sitryx已经分别与罗氏、礼来建立价值8亿和 9亿美元的研究合作协议。修美乐专利悬崖之后,多个新兴的免疫代谢疗法正加速奔赴临床,以期成为自免市场中的下一个重磅药。
希格生科的首创新药sigx1094 作为首款获得 IND 的弥漫性胃癌(DGC)靶向药,对应的是约20亿美元的市场。Sigx1094通过希格类器官模型的活性评估,有望早日弥补全球弥漫性胃癌的治疗空白。胃癌有效疗法稀缺,因此市场对突破性药物的预期向来较高,参考仅能覆盖不到20%胃癌患者的Zanidatamab,市场给出的销售峰值预期已经超过20亿美元。
而sigx1094针对的DGC,患者比例更高(占所有胃癌病例的30%)、患者预后更差(五年生存率不足10%),理应有更好的市场表现。另外,sigx1094还在临床前展现出治疗卵巢癌、三阴性乳腺癌及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潜力。
莱芒生物则可能成为下一个“传奇”。国内获批的 CAR-T 产品共有5款,价格在 99 万-129 万之间。而莱芒生物的极低剂量CAR-T以1%于常规治疗的剂量实现了更好的疗效,生产成本和周期具有明显优势,有机会后来者居上,让莱芒生物的CAR-T售价进入医保的射程范围,解决CAR-T疗法的“天价”挑战。同时,极低剂量也使得其毒副作用足够低,可拓展更多适应症。目前儿童白血病可用的 CAR-T 疗法仅有诺华的Kymriah一款,并未进入中国。而莱芒生物代谢增强型 CAR-T的首例儿童恶性血液瘤患者已在治疗后完全缓解并出院,值得持续关注。
溪砾科技瞄准的是下一代基因疗法与罕见病的交叉赛道,管线聚焦渐冻症等多种无药可治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相关罕见病与癌症。其针对遗传性疾病开发的“可口服的基因疗法”给药难度低、患者可及性高,且治疗相对可逆、风险较低。据悉,溪砾科技与晶泰在靶向RNA的小分子药物研发合作上已形成管线成果,随着近期3000万美元A轮融资的完成,将向临床推进。
剂泰医药则兼顾小分子与mRNA两大市场,自研和合作管线双管齐下。与晶泰同样出自 MIT,剂泰医药由美国工程院院士、连续成功创业的科学家陈红敏参与创立,已成功打造全球领先的AI药物递送平台,并在肝靶向领域拥有BIC实力,递送效率超越行业巨头20倍以上。基于当前核酸药物的蓬勃发展,其平台应用前景可期,公司自研管线也进展顺利。
尽管新药临床研发仍有不确定性,但上述企业如果能够实现突破性进展,晶泰科技将会兑现服务费之外的超额收益。这也体现了Recursion、晶泰科技所代表的平台型商业模式的性感:
分子交付后,直至药物转让或成功上市,还可以收取可观的销售分成,分享合作方豪赌之下的丰厚胜利果实。对于深度合作的创新企业,晶泰科技还有可能追加投资,通过早期的风险共担与附加值更高的研发服务,参与管线的后续销售分成。
这些野心勃勃的 FIC、BIC 背后,AI 制药正持续兑现其商业价值,帮助这些初创生物医药企业突破新靶点、拿到FDA批文和理想临床数据,接下来,AI管线可以在关键里程碑待价而沽,大药企扩充临床管线,创新公司也能在动辄几亿美金的交易中实现回血。
质疑AI制药的声音,总在强调AI分子尚未获批上市。但上市不是唯一的商业化目标,AI赋能获得IND、进入临床一至三期的管线已经可以达成高额交易。而溪砾科技3000万美金、剂泰医药1亿美金的融资,也再次验证了AI制药所创造的价值。
不论来自大厂还是创新药企,AI 制药管线仍在前仆后继地奔向临床,而广泛押注的晶泰科技,也在静待其药物研发业务兑现服务费之外的超额收益。
药渡媒体商务合作
媒体公关 | 新闻&会议发稿
张经理:18600036371(微信同号)
点击下方“药渡“,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
“药渡”公众号所转载该篇文章来源于其他公众号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微信公众号的推送规则又双叒叕改啦,如果您不点个“在看”或者没设为"星标",我们可能就消散在茫茫文海之中~点这里,千万不要错过药渡的最新消息哦!👇👇
100 项与 深圳莱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深圳莱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