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tive, not recruiting临床1期 一项在晚期实体瘤受试者中评价 PF-07220060 联合 PF-07104091 和内分泌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抗肿瘤活性的 IB/II 期、开放性、多中心、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研究
第 1部分:
评估递增剂量的 PF-07220060 和 PF-07104091 联合治疗在晚期实体瘤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估计 MTD 并选择 RDE。
第2部分:
评估按选定的 RDE 在 HR 阳性 HER2 阴性晚期或 mBC 受试者中进行 PF-07220060、PF-07104091 和 ET(第 2A 和 2B 部分为氟维司群;第 2C 部分为来曲唑)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Active, not recruiting临床1期 一项在晚期实体瘤受试者中评价 PF-07220060 联合 PF-07104091 和内分泌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抗肿瘤活性的 IB/II 期、开放性、多中心、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研究
第 1部分:
评估递增剂量的 PF-07220060 和 PF-07104091 联合治疗在晚期实体瘤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估计 MTD 并选择 RDE。
第2部分:
评估按选定的 RDE 在 HR 阳性 HER2 阴性晚期或 mBC 受试者中进行 PF-07220060、PF-07104091 和 ET(第 2A 和 2B 部分为氟维司群;第 2C 部分为来曲唑)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Active, not recruiting临床1期 一项评估 PF-07104091 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抗肿瘤活性的 I/IIA 期、剂量递增、探索和扩展研究
1A 部分:在以下受试者中评估递增剂量的PF-07104091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估计PF-07104091单药的MTD和/或选择RDE:晚期或转移性SCLC;晚期铂类耐药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局部复发性/晚期或转移性TNBC;HR阳性HER2阴性晚期或mBC;晚期或转移性NSCLC。1B、1C 和1D 部分:评估PF-07104091联合CDK4/6抑制剂和内分泌疗法或仅联合内分泌疗法在HR阳性HER2阴性晚期或mBC 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并确定MTD和/或选择RDE。第2 部分:评估PF-07104091在以下方面的初步抗肿瘤活性并确认其安全性和耐受性:作为单药(不高于1A中MTD/RDE的剂量)治疗患有晚期或转移性SCLC的受试者以及患有晚期铂类耐药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的受试者。作为联合疗法(PF-07104091+哌柏西利和内分泌疗法或PF-07104091+氟维司群)治疗CDK4/6经治或未治的HR阳性HER2阴性晚期或mBC受试者。中国队列:分析中国人群的PK特征,评估PF-07104091单药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100 项与 Tagtociclib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Tagtociclib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Tagtociclib 相关的专利(医药)
26
项与 Tagtociclib 相关的新闻(医药)Monte Rosa首创CDK2分子胶降解剂
Monte Rosa是最早公开CDK2分子胶的公司。前年的文章【研发前沿|分子胶的理性设计(2)——CDK2分子胶与Monte Rosa的野望】,介绍了Monte Rosa提出的CDK2抑制介导CCNE1扩增相关生物学机制导致CDK2抑制剂耐药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Monte Rosa给出的解决办法便是开发CDK2分子胶以及CCNE1分子胶。目前其尚未公开CCNE1分子胶专利,因此重点介绍其CDK2分子胶项目。
首先,CDK2也是一个存在G-loop的CRBN规范化底物。
Monte Rosa早期的研究数据表明,CDK2分子胶处理的细胞并不存在CCNE1上调或p-Rb反弹的情况。相反,CDK2抑制剂能够导致CCNE1上调与p-Rb反弹(CDK2抑制剂耐药的主要原因),证明了这一机制。
近期,Monte Rosa开始重点宣传其CDK2分子胶项目,其出色的临床前数据,展现其在HR+/HER2-乳腺癌中的治疗潜力。
其潜在PCC分子MRT-9643,表现出良好的降解活性与成药性。
MRT-9643表现出队CDK2依赖性癌细胞的高抗增殖活性,能将细胞阻滞在G1期,并对细胞周期关键转录因子E2F家族具有抑制作用。
相较于目前临床阶段的CDK2抑制剂(如PF-07104091、AZD8421等),MRT-9643表现出卓越的选择性。同时,这些CDK2抑制剂在RB敲除细胞系中均表现出CDK2非依赖性活性,而MRT-9643则没有活性,进一步证明其选择性。
体内药效方面,MRT-9643治疗可抵消HR+细胞对CDK 4/6抑制的抗性,在与CDK4/6抑制剂瑞博西利及氟维司群联用时,表现出对ER+的T47D或MCF7的异种移植小鼠模型出色的肿瘤消退效果。
T47D
MCF7
那么,Monte Rosa的CDK2分子胶具体长啥样呢?
截至目前,Monte Rosa已公开三篇CDK2分子胶专利,专利信息与代表性结构如下:
虽然三篇专利中并未透露具体数据,但也能看到其最新公开专利的化合物优化了CRBN配体部分,以及CDK2招募基团,活性得到了大的提升。专利中共144个实施例,优选化合物的DC50<10 nM,Dmax > 80%。该专利很可能便是MRT-9643的潜在核心专利。
与此同时,几家公司正在布局CDK2 PROTAC项目。从理论上看,分子胶具有优于PROTAC的成药性,又优于抑制剂的选择性与耐药机制,相信可能会是未来CDK2未来临床发展的Best-in-Class。
新的玩家浮出水面
在对CDK2分子胶项目寄予厚望的同时,新的玩家出现了。Triana,辉瑞15亿美元押注的分子胶新锐【超15亿美元押注!分子胶公司TRIANA Biomedicines为何赢得辉瑞青睐】。当初文章中便断言,辉瑞肯定不是单纯看中Triana的RBM39分子胶。现在这句话应验了:2024.12.19,Triana公开了其首篇CDK2分子胶降解剂专利WO2024258789(最早优先权日2023.6.12),而这更有可能是辉瑞出手的目的。
众所周知,辉瑞在CDK2/4/6领域上倾注了诸多心血。在第一代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的商业化成功与出现耐药的情况,同时基于更好的安全性考虑,辉瑞接连布局了CDK2/4/6抑制剂、CDK4抑制剂、CDK2抑制剂,通过联用的形式,对HR+/HER与ER+/HER-的乳腺癌这两种适应症大有势在必得之意。
如此看来,一个理论上优于CDK2抑制剂的分子胶项目,很可能便是辉瑞青睐之处。想必有些公司已经开始跟进CDK2分子胶项目了。
至于这篇专利究竟如何,与Monte Rosa相比孰优孰劣,让我们来窥探一二。
Triana的CDK2分子胶专利WO2024258789
专利中共266个实施例。生物学评价方面,奇怪的是专利中仅有化合物诱导CDK2-CRBN三元复合物的形成,而并没有提及化合物的降解活性。
根据化合物诱导三元复合物形成的活性,筛选出部分优选实施例如下:
哎,这个结构怎么这么熟悉呢?哦,原来是参考了Monte Rosa的专利WO2023069700。
其实从Monte Rosa之后的报道还是通过之前的专利分析可知,其分子胶化合物的设计遵循了明显的模块化设计思路,即CRBN配体,linker,POI招募基团三个部分。
从其专利分析可知,Monte Rosa目前的分子胶模块化设计分为了GSPT1、CDK2、VAV1三个设计版本,这之间可能存在结构优化的递进关系。而WO2023069700显然是延续了最早的一代设计,成药性与活性上可能存在提升空间。
说回Triana的设计思路,其很明显参考了这一模块化设计思路,巧妙的地将Monte Rosa的氨基甲酸酯Linker替换成了脲基,实现了专利突破。
至于这一专利突破策略带来的化合物活性是否更优呢?
专利WO2023069700中的化合物降解活性并不好,优选实施例的Dmax也仅为50~80%。同时专利中也有诱导CDK2与CRBN的亲和力评价(与Triana专利数据相当,都是<100 nM),从数据中可以看到,Dmax活性与亲和力之间并不能画等号。那么便不得不怀疑Triana本专利化合物活性到底如何了。
最后说一下专利的时间线。WO2023069700的公开日是2023.4.27,而Triana本专利的最早优先权日为2023.6.12,即Triana仅仅只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便递交了其fastfollow首张似乎并不及格的答卷(当然这不代表最终品质,后续可能还有进一步优化专利公开)。
原来国外的biotech,fastfollow起来也如此的犀利,这不禁让我怀疑其此前报道的AI技术平台的正式性(自己打脸了):
难不成又是一个打着AIDD旗号做fastfollow的公司。
声明:发表/转载本文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据此内容作出的任何判断,后果自负。若有侵权,告知必删!
长按关注本公众号
粉丝群/投稿/授权/广告等
请联系公众号助手
觉得本文好看,请点这里↓
细胞疗法免疫疗法信使RNA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专利到期
Insight 数据库显示,2024 年以来,百济神州已有 12 款 1 类新药在国内首次获批进入临床阶段,药物类型包括双抗、三抗、ADC、小分子新药等。从适应症布局来看,其中 11 款为抗肿瘤新药。
值得一提的是,在 24 年 1 月份的 JPM 大会上,百济神州欧雷强先生曾介绍道,自 2024 年起,百济神州预计每年将推进 10 个新分子进入临床阶段。今年还没结束,百济神州已有 12 款新药国内首次获批临床,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
BGB-53038 Pan-KRAS 抑制剂
12 月 6 日,BGB-53038 国内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
截图来源:CDE 官网
KRAS 突变广泛存在于多种肿瘤中。研究显示,约 23%-25% 的癌症患者携带有 KRAS 突变,常见的突变类型包括 G12C、G12D、G12R、G12A 等。
目前全球仅有 4 款 KRAS 抑制剂获批,且均为 KRAS G12C 抑制剂,仅能满足部分患者的治疗需求。而 Pan-KRAS 抑制剂能够抑制多种 KRAS 突变类型,与其他靶向药物联用效果更好,且有望克服耐药性,是当前开发的热点之一。
根据 Insight 数据库,目前全球共有 8 款 Pan-KRAS 抑制剂进入临床,且都处于早期临床阶段。在国内,此前仅有加科思( JAB-23E73, I/II 期)、璎黎药业(YL-17231, I 期)的产品在开展临床。百济的 BGB-53038 是国内第三个获批进入临床的Pan-KRAS 抑制剂。
BG-T187 EGFR × c-MET三抗
11月 27日,BG-T187 国内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BG-T187 是一款靶向 EGFR 和 c-MET 的三特异性抗体,也是百济神州首个获批临床的三抗新药。
截图来自:CDE 官网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范围内已有十多款同时靶向 EGFR 和 c-MET 的药物进入临床及以上阶段,药物类型包括双抗、三抗、ADC 等。适应症方面,主要还是聚焦非小细胞肺癌,其次是结直肠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胃癌、食管癌等。
国内目前仅有强生的 EGFR ×c-MET 双抗埃万妥单抗报上市。此外,还有 4 款 EGFR ×c-MET 双抗已进入临床,分别来自普米斯/翰森制药(HS-20117)、恒瑞(SHR-9839)、贝达( MCLA-129)、岸迈的(EMB-01)。
EGFR ×c-MET 三抗赛道,嘉和生物的 GB263T( EGFR/c-MET/c-MET)、拓创生物的 TAVO412(EGFR/c-MET/VEGF)正在开展早期临床。百济神州的 BG-T187 是国内第三个获批临床的靶向 EGFR 和 c-MET 的三抗。
注射用 BG-C477
CEACAM5 靶向 ADC
11月 27日,注射用 BG-C477 国内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
截图来自:CDE 官网
CEACAM 是高度糖基化的细胞表面锚定、细胞内和细胞间信号分子,具有多种功能,从细胞分化和转化到调节与感染、炎症和癌症相关的免疫反应。CEACAM5在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等癌症中高度表达。
全球尚无 CEACAM5 靶向 ADC 获批上市。百济的 BG-C477 是进度最快的国产 CEACAM5 ADC。此前,该药已在澳大利亚获批临床,正在晚期实体瘤患者开展 1a/b 期首次人体研究。
BGB-58067 片PRMT5 抑制剂
11月19 日, BGB-58067 片国内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
截图来自:CDE 官网
PRMT5 是一种表观遗传酶,可催化多种底物的精氨酸对称二甲基化 (SDMA),从而调节包括 RNA 剪接和细胞周期在内的生物过程。PRMT5 已被确定为含有甲硫腺苷磷酸化酶 (MTAP) 纯合缺失的肿瘤中的「合成致死」靶点。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尚无 PRMT5 抑制剂获批。国内目前有 8 款 PRMT5 抑制剂进入获批临床及以上阶段,整体都处于Ⅰ/Ⅱ 期的早研阶段。
注射用 BGB-B3227 MUC1/FCGR3A 双抗
10 月 22 日,注射用 BGB-B3227 获批开展临床研究,拟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
截图来自:CDE 官网
跨膜糖蛋白粘蛋白 1(MUC1)是粘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在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在正常细胞中,MUC1 可以作为润滑剂、保湿剂和物理屏障。但在癌细胞中,MUC1 经常发生异常糖基化和过表达。研究发现,MUC1 通常在各种上皮腺癌中过表达,例如肺癌、肝癌、结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和卵巢癌等。
Fcγ受体 3A(FCGR3A)编码免疫球蛋白 G 的 Fc 部分的受体,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BGB-B3227 是一款 MUC1/FCGR3A 双特异性抗体,此前已在海外获批临床。Insight 数据库显示,BGB-B3227 是全球首款迈入临床阶段的 MUC1 和 FCGR3A 双靶点新药。
注射用 BGB-C354B7-H3 ADC
9 月 20 日,注射用 BGB-C354 获批开展临床研究,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
截图来自:CDE 官网
B7-H3 是一种跨膜蛋白,和 PD-L1 同属于 B7 家族。研究发现,B7-H3 在多种癌症类型的肿瘤细胞中都存在过度表达,包括肺癌、前列腺癌和食管癌等。
根据 Insight 数据库,全球范围内尚未有靶向 B7-H3 的药物获批,但已有 35 个靶向 B7-H3 的项目进入到临床阶段,药物类型包括 CAR-T、ADC、双抗、放射性药物等等。
BGB-45035 片PROTAC
8 月 14 日,BGB-45035 获批开展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这是百济神州在自有 CDAC 平台上研发的第二款 PROTAC,靶向 IRAK4。
截图来自:CDE 官网
IRAK4 中文全称为白细胞介素 1 受体相关激酶 4 ,它在 Toll 样受体 (TLR) 信号转导和先天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IRAK4 的激活会驱动核因子 κB (NF-κB) 的激活,从而促进细胞存活、炎症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其他方面。作为一款靶向 IRAK4 的 PROTAC,BGB-45035 有潜力诱导更深、更快的 IRAK4 降解,并比其他同类药物具有更强的细胞因子抑制作用。今年 4 月,该药已在澳大利亚启动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范围内共有 4 个 IRAK4 靶向蛋白降解剂进入临床阶段。在国内,目前仅有领泰生物和百济的同类药物进入临床。
BG-68501 片
CDK2 抑制剂
8 月 7 日,BG-68501 片获批开展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临床研究。目前,该药正在中国内地、美国和澳大利亚开展 Ⅰ 期临床。
截图来自:CDE 官网
BG-68501 是一款 CDK2 单靶点抑制剂,最初由昂胜医药开发。23 年 12 月,百济神州与昂胜医药达成合作,获得了该药的全球独家许可权利,该笔交易总额高达 13.3 亿美元。至于为何引进这款药物,百济神州曾表示,因为 CDK2 抑制剂与其自主研发的 CDK4 抑制剂可形成补充,有望改善目前 CDK4/6 抑制剂在特定乳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强化百济在乳腺癌和其它实体瘤领域的早期研发管线。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范围内共有 8 个 CDK2 单靶点抑制剂进入临床阶段。在国内,进入临床阶段的 CDK2 抑制剂仅有辉瑞的 Tagtociclib、安锐生物的 ARTS-021、百济的 BG-68501。
注射用 BG-C9074B7-H4 ADC
7 月 15 日, BG-C9074 批开展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临床研究。BG-C9074 是一款靶向 B7-H4 的 ADC,由映恩生物开发。23 年 7 月,百济神州与映恩生物达成合作,获得了该药在全球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此项合作的交易总额也高达 13 亿美元。
截图来自:CDE 官网
B7-H4 是 B7 家族的重要成员,在肿瘤、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存在异常表达。此外,B7-H4 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之一。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范围内现有 5 款 B7-H4 ADC 进入临床。在国内,目前仅有翰森制药、阿斯利康、百济的 B7-H4 ADC 进入临床。
注射用 BGB-B2033 4-1BB × GPC3 双抗
7 月 5 日,注射用 BGB-B2033 获批开展治疗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的临床研究。BGB-B2033 是百济自主研发的一款靶向 4-1BB 和 GPC3 的双抗。
截图来自:CDE官网
4-1BB 是一种在活化的 T 细胞和许多其他类型的免疫细胞上表达的表面受体,它能够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特别是它在介导 T 细胞存活、增殖和效应功能方面的作用,使它成为癌症免疫疗法开发中一个有吸引力的靶点。
GPC3 在多种肿瘤中差异化表达,其在肝细胞、非小细胞肺癌、卵巢透明细胞癌、特殊型胃癌等肿瘤中特异性高表达,尤其是在约 70% 至 80% 的肝细胞癌中过度表达。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范围内有两款 4-1BB/GPC3 双抗进入临床,百济的 BGB-B2033 是国内唯一进入临床的此类药物。
注射用 BGB-R046 IL-15 前体药物
6 月 11 日,注射用 BGB-R046 获批开展治疗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的临床研究。
截图来自:CDE 官网
BGB-R046 是一款细胞因子 IL-15 前体药物,它可在肿瘤微环境中利用蛋白酶切割释放出活性成分 IL-15,并通过促进 T 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扩增来激发抗肿瘤活性。
目前,百济正在国内开展 1a/1b 期研究,以评估 BGB-R046 单药及其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在选定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初步抗肿瘤活性。
BGB-43395 片CDK4 抑制剂
1 月 11 日,BGB-43395 片获批开展治疗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的临床研究。目前,百济正在中国内地、法国、澳大利亚、美国开展 BGB-43395 的 Ⅰ 期临床。
截图来自:CDE 官网
BGB-43395 是一种 CDK4 单靶点抑制剂,是百济在乳腺癌领域的重点项目之一。从作用机理来看,CD4 抑制剂有望实现比 CDK4/6 抑制剂更好的有效性和更低的毒性。百济神州有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公布该药 1 期试验的首次数据读出结果。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范围内仅有三款 CDK4 单靶点抑制剂进入临床,分别为辉瑞/Arvinas 的 Atirmociclib(国内外均处于Ⅲ期)、恒瑞的 HRS-6209(国内 I/II 期)、百济的 BGB-43395(国内外均处于Ⅰ期)。
小结
根据百济神州三季报,该公司的产品组合策略强调快速生成早期临床概念验证数据。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在国内将 12 款在研新药推进到了临床阶段,这个速度确实够快了。
从药物类型来看,百济的布局也很宽泛,既有 PROTAC、新型小分子等化药,也有双抗、三抗、ADC等生物药。靶点也很多样化,涵盖了 KRAS、 EGFR × c-MET、 B7-H3 、B7-H4 等众多肿瘤领域的潜力靶点。它们非常有希望成为百济后续的潜在增长点。
封面来源:企业 Logo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分享,不代表 Insight 立场和观点,也不作治疗方案推荐和介绍。如有需求,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编辑:馨药
PR 稿对接:微信 insightxb
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insight@dxy.cn
多样化功能、可溯源数据……
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等你体验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解锁!
此次医博会由同写意策划,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共享健康新未来”为主题,用全新的视角瞄准国内外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沿。诚邀海内外医药及大健康各界嘉宾齐聚中国医药城,共赴时代之约。展位/报告火热征集中!
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的纪录又被打破了。
之前,百利天恒将EGFR×HER3双抗ADC药物BL-B01D1授权给百时美施贵宝(BMS),获得8亿美元的预付款,刷新了国产创新药出海的预付款纪录。
如今,这一纪录再一次被刷新。9月30日,罗氏旗下基因泰克以8.5亿美元的预付款及其他潜在里程碑收购了锐格医药的下一代CDK抑制剂产品组合。
再回溯到去年11月,百济神州以超13亿美元交易总额引进了昂胜医药的CDK2抑制剂ETX-197。
上述种种,足见下一代CDK抑制剂的市场价值。特别是罗氏此番出手,其背后的市场洞察与战略意图值得深思。
1
补齐乳腺癌“拼图”
罗氏的算盘打得很响:这次大手笔收购,不仅是对CDK抑制剂的看好,更是其建设乳腺癌生态圈的战略棋局。
罗氏在乳腺癌领域的打法十分清晰,通过布局PD-L1、HER2、PI3K、CDK等多种靶点,覆盖了所有的乳腺癌人群(HER2+/HR+/三阴乳腺癌),尤其积极布局占所有乳腺癌病例高达65%-70%的HR阳性乳腺癌。
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罗氏的PD-L1单抗Atezolizumab(Tecentriq)在2019年获FDA加速批准用于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PD-L1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成为首个获批三阴乳腺癌一线的肿瘤免疫疗法。
在HER2+乳腺癌治疗中,罗氏获批了多款HER2靶向药,包括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Kadcyla(T-DM1)、Phesgo(帕妥珠曲妥珠单抗皮下注射),药物类型涵盖单抗、ADC和HER2复合物,适应症覆盖了乳腺癌的早期、晚期、辅助治疗和新辅助治疗等全病程管理。
另外,罗氏还布局了双抗和小分子药物,包括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的HER2/CD3双抗、潜在“best-in-class”的PI3Kα小分子抑制剂Inavolisib(Itovebi,伊那利塞)、第三代口服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Giredestrant。
其中,Inavolisib在近日获FDA批准上市,与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哌柏西利)和氟维司群联用,治疗肿瘤携带PIK3CA突变、内分泌治疗耐药、激素受体(HR)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成年患者。
Giredestrant正在开展联用CDK4/6抑制剂治疗E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
在一项Ⅱ期临床试验coopERA中,Giredestrant与Palbociclib(哌柏西利)联用作为新辅助疗法,在治疗早期E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时,与活性对照组相比,可更有效地降低生物标志物Ki67的水平(Ki67的水平昭示了癌细胞的分裂速度)。
从各种小分子药物联用CDK4/6抑制剂,到补齐下一代CDK抑制剂这块不可或缺的“拼图”,这一层层递进的战略部署,使得罗氏在乳腺癌治疗的优势不断扩大。
2
巨头必争的百亿赛道
CDK抑制剂是巨头必争的大药赛道,市场规模超过百亿美元。
2023年,仅辉瑞的哌柏西利、礼来的阿贝西利、诺华的瑞波西利销售额就合计高达107亿美元。根据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预计,到2029年,CDK4/6抑制剂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美元,占乳腺癌药物销售市场份额的42%。
市场空间如此广阔,怎能不让罗氏垂涎?
前有辉瑞、礼来等制药巨头布局,后有中国实力药企卡位抢食。
作为国产首款CDK4/6抑制剂,恒瑞医药的达尔西利于2021年获批治疗HR阳性、HER2阴性的经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之后又在去年6月拿下一线治疗。目前,达尔西利还在开展HR+/HER2-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Ⅲ期研究。
涵盖一线、二线、术后辅助,CDK4/6抑制剂不断渗透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全病程管理。然而,这还不是CDK抑制剂的终点。
因为CDK4/6抑制剂并非完美,存在耐药、副作用问题,比如中性粒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当然,这些缺陷也给下一代CDK抑制剂留下了突围机会,同时也是罗氏进场的契机。
在CDK家族成员中,CDK4与CDK6共同参与细胞周期调控,但功效与毒性分工明确。其中,CDK4/6抑制剂的临床治疗功效主要由CDK4驱动,而CDK6被认为更多与治疗毒性相关。
此外,CDK2可能与CDK4/6的耐药机制有关,有助于解决CDK4/6抑制剂的耐药问题。由此,CDK2抑制剂、CDK4抑制剂、CDK2/4/6抑制剂等下一代CDK抑制剂应运而生。
现阶段,CDK抑制剂争夺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百济神州引进了昂胜医药的口服CDK2抑制剂ETX-197,罗氏选择大手笔收购锐格医药,将下一代CDK抑制剂产品组合纳入囊中(CDK2抑制剂QR-6401、CDK2/4/6抑制剂RGT-419B)。
另外,辉瑞研发了CDK2抑制剂PF-07104091和CDK4抑制剂Atirmociclib(PF-07220060),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正大天晴研发了CDK2/4/6抑制剂TQB3616,恒瑞和百济均布局了CDK4抑制剂:HRS-6209、BGB-43395。
显然,下一代CDK抑制剂新药研发又是一场属于强者的角逐,入局者皆实力不凡。那么,罗氏又将以何种卓越能力,在这场较量中占据一席之地?
3
能否杀出一条血路?
在强者如林的CDK抑制剂市场中抢食,罗氏确实要花费一番功夫。
辉瑞、礼来、诺华的CDK4/6抑制剂都是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其中,辉瑞的哌柏西利受专利到期影响销售额已出现下滑,但阿贝西利、瑞波西利均处在快速放量的状态,2023年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达56%、69%。
可即便如此,辉瑞仍是罗氏的强劲对手。
为了延长哌柏西利的生命周期,辉瑞采取联合疗法策略,开展了许多联用哌柏西利的临床试验,比如哌柏西利+氟维司群、哌柏西利+Vepdegestrant(ARV-471)等。
其中,ARV-471是辉瑞和Arvinas联合开发的新型口服、靶向ER的蛋白降解剂(PROTAC),目前单药二线治疗ER+/HER2-晚期乳腺癌(VERITAC-2)以及联合哌柏西利对比标准治疗(来曲唑+哌柏西利)一线治疗ER+/HER2-局部晚期乳腺癌(VERITAC-3)均已处于III期阶段。
在下一代CDK抑制剂,辉瑞研发了CDK2抑制剂PF-07104091和CDK4抑制剂Atirmociclib。
其中,Atirmociclib是首创(first-in-class)CDK4抑制剂,目前处于III期临床,在2024 ESMO BC年会上披露的首次人体I/IIa期研究结果中,展现了治疗经CDK4/6抑制剂治疗进展的HR+/HER2-转移性乳腺癌的全新可能,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此外,全球还没有CDK2抑制剂获批上市,辉瑞PF-07104091进度最快,已处于II期临床。此前有临床研究结果表明,PF-07104091单药治疗具有良好耐受性,且针对CDK4/6抑制剂耐药后的HR+/HER2乳腺癌具有良好疗效。
全球也还未有CDK2/4/6抑制剂获批上市,其中正大天晴的库莫西利(TQB3616)展现出优异疗效,不仅有望克服CDK4/6抑制剂的耐药性问题,而且CDE已受理库莫西利联合氟维司群用于既往内分泌经治的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适应症的上市申请,未来两年还将递交用于HR+/HER2-乳腺癌一线治疗及辅助治疗的NDA。
在此背景下,罗氏使出了“连环招”:继前瞻性布局可与CDK4/6抑制剂联用的小分子药物后,再收购锐格医药的下一代CDK抑制剂产品组合(CDK2/4/6抑制剂RGT-419B、CDK2抑制剂QR-6401)。
其中,RGT-419B在对亚型4、6进行抑制的基础上,增加了CDK2亚型,目前正在开展两项针对HR+/HER2-乳腺癌的I期临床试验,探索解决CDK4/6耐药性问题及达到长期疗效。
去年12月,锐格医药宣布RGT-419B用于既往接受过CDK4/6抑制剂和内分泌治疗联合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获得积极的安全性和单药疗效数据。另外,根据2024 AACR年会上的摘要显示,RGT-419B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达到28.6%的部分缓解率和44%的临床获益率,未发现剂量限制性毒性。
当然,CDK抑制剂只是罗氏在乳腺癌领域的其中一块“拼图”。
尤其随着近日潜在BIC药物PI3Kα抑制剂Inavolisib获批上市,罗氏的乳腺癌产品组合再添一员“猛将”。罗氏的制药主管特蕾莎·格雷厄姆表示,Inavolisib的峰值销售额潜力将达到20亿瑞士法郎(约23亿美元)。
— 结语 —
罗氏以8.5亿美元预付款为引擎,强势收购下一代CDK抑制剂产品组合,这一举动既深度布局了乳腺癌生态圈战略,也明确释放出在CDK抑制剂市场杀出一条血路的强烈信号。
猛踩油门的背后,足见罗氏巩固乳腺癌药物市场领先地位的坚定决心。
参考文献:
1.各家公司的财报、公告、官微
2.《20240902-医药生物行业乳腺癌专题:治疗方式更新孕育投资机会》,国联证券
3.《创纪录的出海预付款,与乳腺癌新变局》,氨基观察
同写意媒体矩阵,欢迎关注↓↓↓
100 项与 Tagtociclib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