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康方生物宣布其全球首创的PD-1/VEGF双抗依沃西单抗(商品名:依达方®)在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一线治疗的III期头对头临床试验(HARMONi-6)中取得显著阳性结果。这项研究以当前标准疗法替雷利珠单抗(百济神州PD-1单抗)联合化疗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依沃西联合化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在统计学和临床意义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与现有方案相当。依沃西的双特异性抗体设计同时靶向PD-1和VEGF两大通路。PD-1抑制剂通过解除肿瘤对免疫系统的抑制,而VEGF抑制剂则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传统上,这两种疗法需联合使用,但依沃西通过单一药物实现双重阻断,理论上可更高效地协同抗肿瘤。这种机制在HARMONi-6试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532例晚期鳞状NSCLC患者(含63%中央型鳞癌)中,依沃西组无论PD-L1表达水平如何,均显著延长PFS,且未增加严重出血风险。这突破了贝伐珠单抗(抗VEGF单抗)因出血风险无法用于鳞癌的限制,为这类患者提供了首个“免疫+抗血管”联合方案。依沃西多次在头对头试验中击败PD-1单抗。早在2024年,其单药一线治疗PD-L1阳性NSCLC的III期研究(HARMONi-2)便以风险比(HR)0.51(即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9%)显著优于帕博利珠单抗(K药),成为首个在头对头试验中击败“药王”的PD-1类药物。此次HARMONi-6研究则是第二次成功挑战PD-1疗法,且针对的是联合化疗场景。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原本是sq-NSCLC的一线标准方案,其长期随访数据显示4年总生存率(OS)可达32.2%,但依沃西的PFS优势可能进一步拉大生存获益差距,这一结果直接挑战了现有治疗格局,有望推动依沃西成为新的标准疗法。依沃西的适应症布局也值得讨论一番。2024年5月,其首个适应症获批用于EGFR-TKI治疗失败的EGFR突变非鳞NSCLC,填补了耐药后治疗的空白。随后,通过HARMONi-2和HARMONi-6研究,其适应症迅速向一线扩展:单药覆盖PD-L1阳性患者,联合化疗覆盖PD-L1阴性或鳞癌患者。2025年CSCO指南已将其纳入EGFR耐药后治疗的Ⅰ级推荐,以及PD-L1阳性鳞癌/非鳞癌一线治疗的Ⅱ级推荐,形成“后线+一线”的全周期覆盖。这种多维布局不仅增强了临床实用性,也为其商业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安全性方面,双抗药物常因毒性叠加引发担忧,但依沃西表现较为亮眼,HARMONi-6显示,其三级及以上出血事件发生率与替雷利珠单抗组相当,且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此前的HARMONi-2试验中,其不良反应谱与K药单药治疗相似,未因VEGF抑制导致高血压或蛋白尿等典型问题。这可能得益于双抗的精准设计:通过结构优化降低脱靶效应,同时平衡PD-1与VEGF的剂量比例,避免毒性叠加。这种安全性优势为其在联合治疗(如与化疗或ADC药物联用)中探索更高疗效提供了可能。市场竞争方面,依沃西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PD-1/VEGF双抗,在机制创新和临床验证上占据先机。其通过单药设计同时阻断PD-1免疫检查点和VEGF血管生成通路,解决了传统联合疗法需多药并用的问题,且安全性优于单抗联用方案。目前,全球仅依沃西单抗获批上市,另有19款同靶点药物处于临床阶段,其中普米斯的PM8002(PD-L1/VEGF双抗)和荣昌生物的RC148(PD-1/VEGF双抗)进展最快,分别处于III期和II期临床。康方凭借首个上市产品的先发优势,已在肺癌、胃癌等多个适应症布局,并通过医保准入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跨国药企正加速通过合作或收购抢占PD-1/VEGF双抗赛道。2024年11月,默沙东以总金额32.88亿美元引进礼新医药的LM-299(PD-1/VEGF双抗),BioNTech则以9.5亿美元收购普米斯,核心目标均为获取其PD-(L)1/VEGF双抗管线。这反映了国际药企对双抗潜力的认可,也间接验证了依沃西的临床价值,康方自身在2022年与Summit Therapeutics达成50亿美元的依沃西海外授权协议,覆盖欧美、中东等市场,进一步巩固其全球化地位。国内PD-1单抗市场已高度同质化,16款产品获批且超150家企业布局,但双抗领域尚处早期。目前国内在研PD-(L)1/VEGF双抗共17款,三生制药的SSGJ-707、君实生物的JS207等处于II期临床,天士力的B1962(PD-L1/VEGF双抗)则处于I期。康方通过“头对头”击败K药的临床数据(PFS风险比0.51)建立了疗效护城河,尤其在鳞状NSCLC等适应症上填补了贝伐珠单抗无法应用的空白。此外,其与ADC药物联用的探索可能进一步拓展治疗场景,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依沃西已纳入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患者自付成本大幅降低,但未来面临同类产品医保谈判的降价压力。2024年医保初审名单中另有3款双抗(包括罗氏的法瑞西单抗),若均通过谈判,市场竞争将加剧。产能方面,康方湾区科技园规划总产能超16万升,可支撑全球商业化需求,而部分国内竞品仍受限于生产规模。此外,依沃西的OS数据尚未成熟,若后续未能证明长期生存获益,可能影响医生处方偏好。PD-1单抗的专利到期将加速双抗替代。康方通过依沃西的“免疫+抗血管”机制,可能抢占PD-1联用方案的市场份额。而跨国药企如默沙东已启动TIGIT/PD-1双抗的III期头对头研究,试图通过新一代双抗延续竞争优势。长期来看,双抗与ADC、细胞疗法的联合应用或成为新竞争焦点,依沃西在此领域的早期布局(如与辉瑞合作)可能为其赢得更多主动权。依沃西通过双抗机制打破治疗瓶颈,以头对头试验颠覆现有标准,凭借安全性拓展联合潜力。不过,能否将这种优势转化为跨瘤种的普适性方案,并克服商业化与全球化挑战,将决定其能否真正重塑肿瘤免疫治疗格局。信息来源:[1]Kangfang Biotech.HARMONi-6 Phase III Trial of Ivonescimab (PD-1/VEGF Bispecific Antibody) Demonstrates Superior PFS in Advanced Squamous NSCLC.Press Release. April 23, 2024. [2]Mullard A. Bispecific antibodies take on checkpoint inhibitor dominance in NSCLC.Nat Rev Drug Discov. 2025;24(3):167-169. doi:10.1038/d41573-025-00018-6 药事纵横投稿须知:稿费已上调,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