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本期看点近年来,B7-H3(CD276)作为一种在多种肿瘤中过度表达的免疫检查点蛋白,其ADC研究迅速升温。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有30余个针对B7-H3的ADC项目在研,其中约14个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这些项目不仅分布于欧美及日本企业(如第一三共/默沙东的Ifinatamab-DXd、MacroGenics的MGC018、BioNTech/的BNT324等),也有由中国企业主导的(如翰森的HS-20093、宜联的YL201、明慧/齐鲁的MHB088C等)。其中在研产品主要集中在实体瘤适应症,尤以小细胞肺癌(SCLC)占比较高。总体看,B7-H3 ADC管线项目丰富,技术平台以新一代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如DXd、喜树碱衍生物等)为主,同时链接子和DAR(偶联药物负载量)等设计也趋于多样化,这为各产品带来不同的药效与安全性特点。本文汇总进入临床III期阶段的四家企业及其B7-H3 ADC。本期内容01翰森丨HS-2009302第一三共/默沙东、齐鲁/明慧丨B7H3 ADC03宜联生物丨B7H3 ADC04总结与展望 【01 翰森丨HS-20093】近日,翰森生物启动了一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维持治疗的I期临床研究(CTR20252644),用药方案为在研的B7H3 ADC HS-20093联合PD-L1抗体药物阿得贝利单抗。此前HS-20093已经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启动了一项三期临床试验,本次基于和PD-L1和联合治疗,未来有望拓展至一线治疗。HS-20093(GSK5764227)由翰森自主研发,采用全人源B7-H3抗体偶联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载荷。临床方面,翰森在中国同时推进多个研究,其中包括针对复发/难治性ES-SCLC的III期、针对局限期SCLC的III期,以及多个I/II期试验(覆盖肺癌、骨肉瘤、头颈癌等)。2024年11月,HS-20093在中国获批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拟适应症为铂类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进展的ES-SCLC;同时该药由GSK获得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开发权(2023年12月签署独家许可协议)。GSK已启动全球I期研究,并于2024年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铂类化疗后进展ES-SCLC。此外,HS-20093还在探索骨肉瘤适应症,并已获FDA和NMPA的突破性疗法资格,用于多线治疗的复发难治性骨肉瘤。差异化优势上,HS-20093凭借翰森自有的ADC平台和高亲和抗体设计,实现了早期中国临床高ORR(艺术会议数据显示一期ES-SCLC队列ORR约50–61%);与此同步的GSK国际合作则加强了其全球化开发进程。02 第一三共/默沙东、齐鲁/明慧丨B7H3 ADC 目前全球进度最快、已进入III期临床的四款B7-H3 ADC药物为:第一三共/默沙东的Ifinatamab deruxtecan (DS-7300a)、翰森/葛兰素史克的HS-20093 (又称GSK5764227)、宜联生物的YL201,以及明慧医药/齐鲁制药的MHB088C。首先介绍进度最快的第一三共/默沙东的Ifinatamab-DXd。Ifinatamab-DXd来自于维基百科临床试验布局2025年7月1日,第一三共和默沙东在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登记开展 IDeate-Prostate01(CTR20252497)国际多中心Ⅲ期研究,旨在比较 Ifinatamab Deruxtecan 与多西他赛在前线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受试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这是首个启动前列腺癌Ⅲ期临床的 B7-H3 ADC。此前已启动针对小细胞肺癌、食管鳞癌的Ⅲ期临床,此次启动前列腺癌Ⅲ期临床后,其成为启动Ⅲ期临床最多的 B7-H3 ADC。Ifinatamab deruxtecan 是一款采用第一三共 DXd ADC 技术设计的靶向 B7-H3 的 ADC 药物,由人源化抗 B7-H3 IgG1 单克隆抗体通过可裂解四肽连接子与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有效载荷连接组成。第一三共与默沙东达成合作2023 年,第一三共和默沙东达成合作,共同开展包括 Ifinatamab deruxtecan 在内的 3 款 ADC 药物的全球(日本除外)开发和商业化,第一三共保留日本独家权利,并将获得 220 亿美金的预付款、持续付款和里程碑付款。该药是全球进度最快的 B7-H3 ADC。明慧/齐鲁丨MHB088C2025 年 5 月 9 日,明慧医药宣布与齐鲁制药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专注于在大中华区(涵盖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开发、生产和商业化其 B7-H3 ADC(MHB088C)药物,该药物已进入临床三期,成为全球第四款启动临床三期的 B7-H3 ADC 药物。合作细节• 权利授予 :齐鲁制药将获得 MHB088C 在上述区域的独家权利。• 付款结构 :明慧医药有望获得总额高达 13.45 亿元人民币的付款,具体包括 2.8 亿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以及 10.65 亿元人民币的开发、监管和销售里程碑付款。此外,明慧医药还将获得高达两位数的净产品销售分成。• 权利保留 :明慧医药将保留大中华区外的 MHB088C 全球权利,并继续推进这些地区的开发工作。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在国内医药市场,ADC 药物成为竞争热点,恒瑞、科伦、信达和石药等企业已有 10 款 ADC 药物进入临床阶段。相比之下,齐鲁制药首款自研 ADC(CLDN6)才刚刚启动临床,此次通过外部 BD 引入 MHB088C 这款三期临床产品,显示出其加速布局 ADC 领域的决心。同时,聚焦尚待验证成功性的 B7H3 ADC,且交易对象是处于临床三期阶段的明慧医药的 MHB088C,足见齐鲁制药的魄力。【03 宜联生物丨B7H3 ADC】宜联作为第三款进入临床三期的 B7-H3 ADC,临床数据出色且已开展两项三期临床。并在《Nature Medicine》杂志发表了一项关于B7H3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ADC)YL201的重磅研究。Study flowchart and patient disposition这项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312名晚期实体瘤患者,涵盖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鼻咽癌(NPC)、非小细胞肺癌(NSCLC)、食管鳞癌(ESCC)等多种肿瘤类型。最终确定最大耐受剂量为2.8 mg/kg,推荐扩展剂量为2.0 mg/kg和2.4 mg/kg,均采用每3周给药一次的方式。同肿瘤类型的疗效疗效数据整理如下:总体疗效:287例可评估患者中,ORR为40.8%, DCR为83.6%。mPFS为5.9个月, mDOR为6.3个月。作为宜联生物旗下最为核心的产品之一,YL201的临床表现不仅验证了B7H3作为治疗靶点的巨大潜力,也为ADC药物在实体瘤治疗中的应用开辟了新路径。目前,针对小细胞肺癌和鼻咽癌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启动(NCT06612151和NCT06629597),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精准治疗领域的地位。04 总结与展望综上所述,B7-H3靶向ADC开发正进入关键阶段,诸多产品进入III期且纷纷显示出临床疗效。未来趋势可能包括:一是向适应症前线化和组合用药拓展,譬如探索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靶向药物联用;二是在载荷选择上进一步创新(如新一代拓扑抑制剂、双特异或双抗体ADC等);三是优化连接子和DAR等以提升治疗指数、降低毒性风险。预计未来随着上述四款产品乃至更多后续B7-H3 ADC的深入临床验证,及更多中国开发者的加入,B7-H3靶点ADC领域将迎来新的突破,中国创新药企在全球抗癌市场中的影响力将持续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