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长期以来,疱疹病毒感染一直被视为可能诱发痴呆症的因素之一。根据这一假设,疱疹病毒可能在人的中年时期侵入大脑并保持潜伏状态,当个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或经历外周感染以及炎症时,病毒可能会被激活,其活化能够直接对大脑造成损伤,并可能通过引发炎性反应,最终导致痴呆的出现。因此,注射带状疱疹疫苗可能有助于预防痴呆的发生。然而,这一观点在临床应用上依然存有争议。主要原因之一是实验设计难以平衡未接种和已接种疫苗者之间的特征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差。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刊载了一项准实验性质的研究,这项研究的结论显示,参与国家疫苗接种计划的人在7.4年的跟踪随访期内被新诊断为痴呆的风险显著减少了1.8%。这一准实验研究与传统的随机对照试验不同,它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国家免疫计划,于2016年11月1日起,一部分70至79岁之间的老人有资格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因应接种资格设定,为研究比较提供了便利,即在当天刚好满80岁的个体失去了接种资格,而那些仅比这一天小几天的老人仍保有资格。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这样的资格限制成为研究痴呆发病率的关键变量。
研究以1936年11月2日这一天出生的人为界限,观察参与和不参与免疫计划者患痴呆的风险变化。跟踪数据显示,在随访期内有资格参与接种的人患痴呆的风险明显降低,与此同时,同期未具有接种资格的高龄者尽管不在研究计划内,但其痴呆发病率却未受其他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及高血脂症的影响。
通过对该阶段4至7年的随访数据分析后发现,具有接种资格的老人群体罹患痴呆风险始终保持更低水平。另外,参与国家接种计划的资格与否也不影响个体接种其他疫苗的频率,如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
即便如此,多数符合接种带状疱疹疫苗资格的人群实际上并没有因预防痴呆而主动接种。2020年的一份美国报告也指出,仅有三分之一的符合资格者接种了该疫苗。面对此情形,科学家们或将继续研究病毒感染及相关疫苗在防治痴呆方面的潜在作用。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