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9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注射用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商品名:瑞坦宁)用于预防成人高度致吐性化疗(HEC)引起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和呕吐。这一适应症的获批引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标志着我国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CINV)防治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不仅为临床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更为广大肿瘤患者群体增添了福音。本期,医脉通聚焦PROFIT研究(NCT05509634),深入解读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的III期研究关键数据和超长效优势,开启中国CINV全程管理新纪元。肿瘤患者化疗时常面临恶心呕吐的困扰,优化止吐策略迫在眉睫化疗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癌症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1。处于化疗期的癌症患者,不仅要经历对癌症的恐惧,还会因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产生负面情绪1。由化疗所引发的恶心呕吐不仅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还加重了虚弱、倦怠、恶病质等癌症相关症状2,据研究显示,约20%的患者会因此而拒绝进一步化疗1,降低患者对于化疗的依从性,影响抗肿瘤治疗疗效。针对接受高致吐抗肿瘤治疗导致CINV患者,首程治疗即需强效止吐对于提高患者抗肿瘤治疗的依从性和后续治疗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3。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止吐的防控和管理策略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预防CINV的优选方案:PROFIT研究为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超强止吐提供循证支撑针对高致吐及中致吐合并高危风险因素患者,临床标准预防方案为含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NK-1 RA)联合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5-HT3 RA)及糖皮质激素的三联/四联方案4。随着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机制研究的深入探索和相关止吐药物的不断研发,新药的问世无疑为CINV领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是一种由超长效新型NK-1 RA磷罗拉匹坦和唯一二代5-HT3RA帕洛诺司琼(截至2025年5月29日)共同组成的静脉注射双靶止吐针剂5,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相关的研究顺利完成后,便先后荣登2024国际癌症支持治疗协会和国际口腔肿瘤学会联合年会(MASCC/ISOO)6和世界肺癌大会(WCLC)7。本次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获批上市主要是基于其关键的临床III期研究——PROFIT研究5(JCO,IF=42.1)。发表该研究覆盖全国67家研究中心,共入组了754例未经化疗的中国恶性实体瘤患者,更具中国临床参考价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每周期给予顺铂为基础的HEC前,分别接受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或FAPR+PALO治疗,同时口服地塞米松,连续观察两个化疗周期。主要终点是第1个化疗周期总体期CR率,关键次要终点为第1个化疗周期超延迟期(120h~168h)CR率。此外,研究以对日常生活无影响(NIDL)的患者比例作为依据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NIDL定义为总体呕吐生活功能量表(FLIE)评分>108或恶心/呕吐评分>54],结果显示5: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具备止吐“双90”的强效优势:连续两个化疗周期,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组急性期和超延迟期的CR率和无显著恶心率均达到90%以上,高于FAPR+PALO组。(急性期:第一周期CR率:91.2% vs. 89.9%,第二周期CR率:93.3% vs. 91.1%;第一周期无显著恶心率:92.2% vs. 92.0%,第二周期无显著恶心率:94.6% vs. 94.0%。超延迟期:第一周期CR率:90.3% vs. 86.5%,第二周期CR率:92.7% vs. 87.8%;第一周期无显著恶心率:92.2% vs. 89.4%,第二周期无显著恶心率:95.5% vs. 93.5%)(图1、图2)。图1.第一周期(A)和第二周期(B)CR率图2.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无显著恶心率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具备超长效优势: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可联合发挥拮抗NK-1受体和5-H3受体的双重作用,半衰期长达近8天(188h),且每化疗周期仅需注射一次,即可同时覆盖CINV的急性期、延迟期及超延迟期,为患者提供持久强效保护。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第二周期延迟期及超延迟期:在第一周期的3个阶段(急性期、延迟期和超延迟期)中,两组中NIDL患者的比例在整体域、恶心域和呕吐域大体相当(所有的名义双侧P>0.05)。在第二周期中,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组的延迟期整体域(93.6% vs 87.8%;名义双侧P=0.01)以及呕吐域延迟期(95.2% vs 90.8%;名义双侧P=0.03)、超延迟期整体域(96.8% vs 92.9%;名义双侧P=0.03)以及恶心域(95.9% vs 91.1%;名义双侧P=0.02)NIDL患者比例较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图3)。图3.第一周期(A)和第二周期(B)基于FLIE评分的NIDL患者比例小 结综上所述,PROFIT研究有力揭示了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在预防恶心和呕吐方面的强效获益;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每个化疗周期仅需注射一次,作用持久,具备“止吐双90,一针护8天”的优势5。此外,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不是CYP3A4酶的诱导剂及抑制剂,因此减少了对经CYP3A4酶代谢的抗癌药物的安全性与疗效的影响5,且安全性可控。这些特性使得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在临床应用中为癌症患者的化疗增添了安心与保障,也为临床防治和管理CINV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是CINV防治领域的“全能选手”,期待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未来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持续护航肿瘤患者高质量生活!参考文献:1.葛婷,周建伟,刘志勇,潘龙赐.化疗恶心呕吐治疗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21,27(1):95-99.2.崔莹雪,裴培,石广霞,王麟鹏.针刺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11):128-131.3.郑秀莹,贾双鸿,徐兴娜.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现状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当代医学,2024,30(3):67-71.4.张宇恒, 李国元.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相关进展[J]. 临床医学进展, 2024, 14(1): 345-3505.Zhou H, Zhao Y, Zhang M, et al.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of Mixed Formulation of Fosrolapitant and Palonosetron (HR20013) in Preventing Cisplatin-Based Highly Emetogenic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PROFIT. J Clin Oncol. 2025 Mar 20;43(9):1123-1136.6.Zhang L ,Zhao Y ,Zhang M , 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oL) in PROFIT study: a phase 3 trial of HR20013 for prevention of highly emetogenic chemo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2024 MASCC,ANTIE-018.7.Zhang L ,Zhao Y ,Zhang M , et al.OA07.05 Phase 3 Study of HR20013 For Prevention of Cisplatin-based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PROFIT Study)[J].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2024,19(10S):S23-S24撰写:Selina审校:Robert排版:Atai执行:Atai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