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前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药物发现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100 项与 Radiance Biopharma, Inc.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Radiance Biopharma, Inc. 相关的专利(医药)
对于本土Biotech来说,500亿市值是门槛,也是分水岭,考验的是,谁能把讲故事变成真业绩,把单品逻辑升级为平台逻辑,把阶段性亮点拉成长坡厚雪的增长曲线。
撰文| Erin
当艾力斯交出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同增50%的答卷时,市场情绪瞬间被点燃。业绩公告次日,股价收盘涨17%,市值暴增百亿,一举跨过500亿元门槛。
以此为界,“500亿线”被照亮为分水岭,估值的锚从“讲故事”切换到“凭业绩”。E药经理人据此将这条线附近、正回答同样考题的六家中国Biotech——艾力斯、荣昌生物、复宏汉霖、诺诚健华、君实生物、新诺威——合称“Bio六杰”。
不过,“六杰”的划定,并非简单的市值罗列,而是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它们同时直面三道必答题:商业化现金流稳不稳、管线接不接得上、全球化与BD能否提供第二曲线。
艾力斯之所以跨线,固然有伏美替尼在EGFR拥挤赛道中的份额与销售能力,但也把共同命题推到台前:创新纵深如何抵御同质化?第二发动机是否足够清晰?全球注册与商业化能否按节拍转化为现金回流?
500亿不是终点,而是对“潜力与确定性”的优先级重排。谁能在这条新坐标上站稳,谁才能真正开启下一段的增长曲线。
来源:公司财报
跨越“500亿”市值门槛
8月26日收盘后,艾力斯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营业收入23.74亿元,同比增长50.57%;归母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增长60.22%。业绩的同步大幅提升迅速点燃市场情绪,艾力斯市值一夜抬升,直接跨过500亿元关口。至8月27日下午收盘,艾力斯报111.31元/股,涨幅17%,总市值500.90亿元,市场对其“由故事转向兑现”的拐点预期正在形成。
“500亿”市值门槛,现在对恒瑞、百济神州这样的“一哥”或许连起跑线都谈不上,但对一众“待爆帝”而言,却是从“讲故事”跨越到“凭业绩”的关键门槛。
跨线与否,背后是估值逻辑的切换:在此之前,市值尚未触及500亿的公司,多由研发管线预期驱动,市场为“想象力”买单,波动难免;跨线之后,通常意味着至少有一款重磅单品进入稳定放量期,企业从能研发走向能兑现,生产、准入、渠道与学术推广的正向循环开始稳步运转,利润与现金流成为新的估值锚。
就拿艾力斯来说,其营收、净利双增的背后,是基本面的稳健:第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自2021年3月获批以来持续放量;2025年上半年,即便在与基石药业合作的普拉替尼因价格调整出现同比大幅下滑、且国内已有多款三代EGFR-TKI获批NSCLC适应证的竞争环境中,艾力斯的收入与净利仍呈现双位数高速增长。这意味着其单品份额具备韧性,更意味着公司在肺癌赛道的龙头地位已被坐实。
把镜头拉远,“500亿线”已成为创新药企的重要分水岭。荣昌、复宏汉霖、诺诚健华、新诺威、君实等,皆在这一线附近,或稳住基本盘,或蓄力冲刺。
荣昌生物当前A股市值约465.54亿元,距离门槛一步之遥。其2025年上半年营收10.98亿元,同比增加48.02%;亏损4.46亿元,同比收窄43.88%。
长期压制定价的“增收难增利”局面已出现松动。来源是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两大核心产品的持续放量。更进一步的是,今年5月两款核心产品分别新增重症肌无力与肝转移乳腺癌适应证,下半年增量可期。
复宏汉霖的“临门一脚”则来自“第二曲线”的落地。目前,公司总市值约430.18亿港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28.2亿元,净利润3.9亿元,皆实现同比提升。更值得一提是,海外产品利润同比激增逾200%,BD合同现金流入超10亿元,同比增幅达280%。当海外商业化放量与BD变现形成“现金+里程碑”,复宏汉霖距离“500亿”市值门槛也更近一步。
诺诚健华已经越线,A股市值约503.1亿元。两款上市新药、一个年销10亿元级单品、两个生产基地、10多款成梯队的在研管线、近80亿元现金储备,以及覆盖研发、生产、商业化及BD的千人团队,构成其“稳”的底座。最新半年报显示,得益于奥布替尼持续放量,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大涨74%至7.3亿元,亏损同比收窄87%,盈利路径愈发清晰。对已跨过门槛的公司而言,接下来更重要的是把业绩数字与管线接力的节奏做“顺”,让估值锚从“单品逻辑”转向“平台逻辑”。
君实生物则处于“重估窗口”。公司A股市值约445.38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68亿元,同比增加48.64%。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国内销售收入达9.47亿元,同比增长42%,成为少数双位数高速增长的国产PD-1。市场对君实定价的关键在于:在优化费用结构、稳住现金流的同时,加速“第二发动机”的明确化与落地。
新诺威的路径不仅是背靠石药集团,还兼具BD驱动与产品放量。2025年上半年,除PD-1恩朗苏拜单抗注射液与注射用奥马珠单抗带来9351.02万元收入外,其716.34亿元的市值中也包含了市场对其BD里程碑的期待。
据悉,今年2月,巨石生物与美国Radiance Biopharma达成合作,授予后者SYS6005在北美、欧盟及日本等主要市场的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益,交易总金额最高可达12.4亿美元。
不难看出,“500亿”市值其实并不是终点线,而是“由潜力到可持续”的分水岭:它要求创新药企证明单品能“卖得好”、费用与现金流结构稳定、管线能接得上、海外BD能贡献新增长。相对应的是,真正的考题是如何把这条曲线拉长、拉稳,让市场在下一个估值锚点前,看到更确定的兑现。
推荐阅读
* 从“稳扎稳打”到“全速奔跑”:详解诺诚健华2.0阶段创新成长密码
* 百济盈利,再鼎环比翻倍,信达收入52亿,股价却齐跌?创新七君进入重估时刻
能否守住
当“500亿”市值成为分水岭,真正的考题不再是能不能跨过去,而是能不能站稳。
前人的经验已给出答案:要么把业绩数字做漂亮、把现金流做厚、把单品做深;要么用一个个有节奏的里程碑,把管线从时间表兑现为收入表。
例如头部Biopharma信达的来时路,回望过去几年,其“500亿市值”拐点就发生在2023年年中。彼时,信达生物的H1财报显示,总收入约27亿元、产品收入就达到24.6亿元,研发投入同比下降、亏损大幅收窄、现金储备充裕,同时两大重磅产品——GLP-1R/GCGR双激动剂玛仕度肽和PCSK9单抗托莱西单抗,都给出了明确预期,由此形成了公司“商业化基本盘+新增长曲线”的双支点。
此后信达市值一路飙升,如今已经接近1600亿港元。这背后也是信达生物稳健的基本面:2025年上半年产品收入已超52亿元,玛仕度肽已获批,再添放量抓手。
如今市值超1400亿港元的康方,在2024年用PD-1/VEGF双抗依沃西单药“打败“K药在全球范围内重塑预期、缔造爆点;2025年上半年,在凭借商业化收入超14亿元,同比近五成增长,以及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的III期研究达到总生存期(OS)终点将继续把“爆点”转化为兼顾底盘。
两条路径都指向同一件事:资本最终为可持续兑现的价值定价。
回到“Bio六杰”,能否守住“500亿”上下的市值,也要把“当期兑现力”和“中长期接力”同时做实。
艾力斯的当期兑现力毋庸置疑:伏美替尼的一、二线适应证已全部进医保,肺癌领域销售网络纵深覆盖,戈来雷塞与普拉替尼协同巩固,肺癌赛道形成多产品矩阵。
不过,艾力斯要守住甚至抬升市值,还需回答两大问题:其一,核心管线仍集中于已验证靶点,创新纵深与差异化何以建立?其二,伏美替尼外的其他管线能否形成真正的第二发动机?
荣昌正在用“两张底牌”修复估值:泰它西普与维迪西妥带动收入增长、亏损收窄,新适应证增强了当期确定性;中程来看,VEGF双靶点眼科新药的海外授权交易增厚现金流,叠加RC88新ADC实体瘤临床试验拓展,以及PD-1双抗RC148获突破性治疗认定等连续节点支撑收入曲线。但荣昌的考验却不止于此,他还需要回答,面对自免与肿瘤双线商业化对费用的挑战,利润改善能否持续?
诺诚健华的近岸清晰、远期雄心明确:奥布替尼精准卡位前三市场,适应证迅速进医保,商业化队伍升级后放量与现金流质量同步增强;中程是奥布替尼在自免领域新适应证即将迎来上市节点,另一端是新产品接力,ICP-723已递交上市申请、ICP-248获突破性疗法认定、两款差异化TYK2抑制剂持续突破;远期以“2.0战略”拉长节奏,力争至2028年实现5–6款新产品及适应证商业化、3–5款国际化,持续产出源头创新产品,平台化色彩更浓。
复宏汉霖的“近岸”主线,则凭借6款已获批产品,聚焦于持续盈利与海外放量;中程以新型内分泌疗法HLX78、新表位抗HER2单抗HLX22、HER2 ADC HLX87等把新增长曲线从预期推向价值兑现;远期借约50个分子与10余技术平台、全球化供应体系迭代,把“研产销一体化”能力在全球打开收入天花板。
君实的国际化布局同样如此,其近岸靠特瑞普利单抗的大适应证在国内扩围,国际化布局广,成为少数真正形成出海规模化的Biotech之一。但守住与再上台阶的瓶颈在于:除PD-1外,BTLA、IL-17与双抗管线何时给出能撬动业绩增长的“硬结果”?海外商业化的成果何时反哺业绩,其估值天花板也将取决于第二发动机的速度与质量。
新诺威的未来,则更偏“交易+平台”特性:新药收入起量、功能食品与原料提供现金流缓冲,BD大单为远期增加潜力。然而市场对其“产品价值兑现”的路径仍存疑:mRNA与ADC从临床到商业化的“窗口期”偏长,BD交易的里程碑能否按是市场预期节拍落地?只有把“交易的故事”落到实打实的收入上,第二曲线才会变得可计算。
总体来看,对于“Bio六杰”来说,守住“500亿”从来不是一次性的速度竞赛,而是一场节奏的比拼,当商业化底盘足够扎实、管线接力清晰可见、全球化里程碑不断加码,估值锚才会从短线爆点进化为可持续增长的曲线。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精彩推荐
大事件 | IPO | 融资&交易 | 财报季 | 新产品 | 研发日 | 里程碑 | 行业观察 | 政策解读 | 深度案例 | 大咖履新 | 集采&国谈 | 出海 | 高端访谈 | 技术&赛道 | E企谈 | 新药生命周期 | 市值 | 新药上市 | 商业价值 | 医疗器械 | IND | 周年庆
大药企 | 竞争力20强 | 恒瑞 | 石药 | 中生制药 | 齐鲁 | 复星 | 科伦 | 翰森 | 华润 | 国药 | 云南白药 | 天士力 | 华东 | 上药
创新药企 | 创新100强 | 百济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 康方 | 和黄 | 荣昌 | 亚盛|康宁杰瑞|贝达|微芯|再鼎|亚虹
跨国药企|MNC卓越|辉瑞|AZ|诺华|罗氏|BMS|默克|赛诺菲|GSK|武田|礼来|诺和诺德|拜耳
供应链|赛默飞|药明|凯莱英|泰格|思拓凡|康龙化成|博腾|晶泰|龙沙|三星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中国医药手册
ROR1,一个开发难度较高的靶点。
近期,一个ROR1 ADC管线合作的结束,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益普生(Ipsen)在审查了ROR1领域的新数据与发展后,决定不再推进与Sutro合作的ROR1 ADC项目STRO-003。
STRO-003
益普生与Sutro关于ROR1 ADC的合作源于2024年4月,益普生以高达9亿美元的总金额,从Sutro公司获得临床前ROR1 ADC候选药物STRO-003的全球权益。当时这笔交易也被视为益普生进军ADC药物开发领域的重要布局。
STRO-003是一款ROR1 ADC,采用β-葡糖醛酸糖苷酶(β-glucuronidase)可裂解连接子,DAR8,依喜替康毒素。STRO-003的临床前数据显示,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以及在非人灵长类动物(NHP)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STRO-003耐受性高达45 mg/kg,无血液学毒性或组织特异性病变迹象。
根据信息查询,合作达成的一年多时间内,STRO-003仍处临床前开发阶段,并未推进临床。
2025年8月7日,Sutro Biopharma在其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中披露,益普生在审查ROR1领域的新数据与发展后,决定不再推进与Sutro合作的ROR1 ADC项目STRO-003。Sutro也并未披露对STRO-003的后续计划。Sutro的第二季度收入还标记与益普生决定不推进STRO-003计划而确认的递延收入有关。
ROR1现境
ASH 2020年会上,两款ROR1靶向药物(Zilovertamab vedotin和一款ROR1单抗Cirmtuzumab)显示出初步积极的有效性。
这一创新靶点吸引了来自各大药企们的目光,在2020年末达成了多起ROR1项目授权和相关公司收购。
积极的临床数据和市场交易,也进一步促使ROR1成为热门的肿瘤开发靶点。但是在这几年的开发当中,ROR1 CAR-T的开发显示出不可控的安全性,以及多款ROR1 CAR-T管线停止开发。
— 百时美施贵宝(BMS)在2022年财报当中,宣布削减多达10项资产,其中包括了ROR1 CAR-T项目JCAR-024,该项目当时处于临床1期研究,从Juno公司获得。
— Oncternal Therapeutics,先后在ROR1单抗和ROR1 CAR-T上栽了跟头。Oncternal先是在2023年以联用药物BTK抑制剂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为由,结束了zilovertamab(ROR1单抗)的3期并取消优先级;然后在2024年因为安全性问题(报告了患者死亡事件,以及预期可能会出现不良事件),终止了对ONCT-808(ROR1 CAR-T)的研究。目前,该公司已经解散,两个ROR1资产被神秘买家Ho'ola Therapeutics接手。延伸阅读:失败的ROR1,有人来接盘了
— 2024年9月,Lyell Immunopharma宣布终止ROR1 CAR-T LYL797的开发,原因是遇到了安全性问题,且没有足够广泛的治疗窗口。LYL797此前在针对TNBC的I期中报告了一例患者死亡事件。目前,这家最初专注于ROR1 CAR-T开发的公司已经放弃了ROR1工作。延伸阅读:悄然放弃ROR1,主推CD19/CD20 CAR-T
实际上,尽管ROR1 CAR-T的开发遇阻,但ROR1 ADC的开发较为积极。
2025年2月,默沙东宣布启动ROR1 ADC药物Zilovertamab Vedotin联合R-CHP对照R-CHOP一线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关键三期临床试验。另外,默沙东在2024年12月报告,zilovertamab vedotin在II期临床中的两个剂量队里中实现了100%的完全缓解。危险的靶点,100%的CR
2025年2月,石药集团的ROR1 ADC资产SYS6005以高达12.4亿美元的总金额出海。Radiance Biopharma获得ROR1 ADC在美国、欧盟等地区的开发及商业化权益。
参考资料:
1.https://www.sutrobio.com/sutro-biopharma-reports-second-quarter-2025-financial-results-and-business-highlights/
2.https://www.ipsen.com/press-releases/ipsen-delivers-solid-results-in-2024-driven-by-strong-performance-across-all-therapeutic-areas-and-provides-guidance-for-2025-3025567/
·
·
·
·
·
·
·
·
7 月 30 日,石药集团宣布与美国生物制药公司Madrigal Pharmaceuticals 就口服小分子GLP - 1 受体激动剂SYH2086 达成独家全球授权协议,交易总额达20.75 亿美元,创下中国代谢类药物出海新纪录。按协议,石药集团将获1.2 亿美元预付款,及高达19.55 亿美元的开发、监管及销售里程碑付款,还享有基于SYH2086 年度净销售额的双位数百分比分成。Madrigal Pharmaceuticals 计划将SYH2086 与其已获FDA 批准的治疗中度至晚期肝纤维化MASH 药物Rezdiffra 联合开发,打造潜在每日一次口服治疗方案。交易核心内容:此项授权协议涵盖SYH2086 全球范围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Madrigal获得该药物全球独家权益。石药集团则保留中国市场权益,可继续在中国开发销售其他口服小分子GLP - 1 受体激动剂产品。这一安排既稳固了石药在国内代谢疾病领域的布局,又借助授权引入国际市场开发资源。交易预计2025 年第四季度完成,目前正等待监管机构批准。这是石药集团继6 月与阿斯利康达成53 亿美元AI 药物合作后,本年度又一重大海外授权交易,彰显中国药企在全球新药研发领域的崛起态势。Madrigal 是专注于代谢性疾病创新疗法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其核心产品Rezdiffra 今年获FDA 批准,成为目前唯一用于治疗中度至晚期肝纤维化MASH 的药物。从协议细节来看,此交易价值结构分为三部分:首付款项为交易完成时Madrigal 支付的1.2 亿美元现金;里程碑款项总额高达19.55 亿美元,随SYH2086 开发进展、监管审批和商业销售目标逐步实现;销售分成则是基于SYH2086 年度净销售额的双位数百分比特许权使用费。总价值20.75 亿美元的协议框架在临床前阶段资产授权中属高水平交易,凸显国际药企对SYH2086 潜力的高度认可。与今年其他GLP - 1 类药物授权交易对比,石药此次合作首付款略低于联邦制药3 月与诺和诺德达成的2 亿美元首付,但总交易价值超过翰森制药6 月与Regeneron 达成的20.1 亿美元交易。此次交易独立于石药此前“三笔各50 亿美元总包对外授权”计划,属增量突破,侧面印证其研发产出效率超市场预期,平台价值进入持续释放期。今年6 月,石药AI 小分子平台授权阿斯利康的交易总额达53 亿美元,加上本次交易,其技术平台对外授权总收入累积至73 亿美元量级,逐步接近Big Pharma 的平台变现水平。MASH领域的潜力与挑战:SYH2086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在创新药领域,如此早期项目获高额授权较为罕见。作为口服小分子 GLP - 1 受体激动剂,它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实现降糖减重效果。临床前数据显示,其在不同动物种属中具宽剂量范围的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且无明显安全性风险。但真正的临床价值仍需人体试验验证。Madrigal重金押注,是计划将其与自家产品Rezdiffra 形成联合疗法,Rezdiffra是目前唯一获批用于治疗中度至晚期肝纤维化MASH 的药物。Madrigal 计划 2026 年上半年启动 SYH2086 临床开发,旨在将 Rezdiffra 的纤维化改善特性与 GLP - 1 的减重效果整合为每日一次口服复方制剂。若成功,该组合有望成为MASH 领域“同类最佳”方案。相较于当前GLP - 1 注射剂每周给药,口服剂型患者依从性优势显著。且Rezdiffra 专利已延至2044 年,联合疗法或为其构建超长市场独占期。MASH领域正成为跨国药企布局新蓝海。这种严重肝病可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是美国女性肝移植的首要原因及整体肝移植的第二大原因。数据显示,中度至晚期肝纤维化(F2 - F3)患者肝源性死亡率增加10 - 17 倍,肝硬化患者风险飙升42 倍。随着诊断率提升,全球患者人群扩大,但治疗选择有限。Madrigal首席执行官Bill Sibold 表示:“将 Rezdiffra 与 SYH2086 结合,有望为 MASH 患者提供同类最佳口服治疗方案。”中国GLP - 1 出海潮来了?石药集团的小分子技术平台在此次交易中彰显出国际级竞争力。此次交易“超出市场预期”,凸显公司小分子平台价值。此交易非石药此前披露的三笔各50 亿美元对外授权交易计划的一部分,而是“额外增量”。今年石药的BD 动作迅猛,6月将AI 小分子平台多项资产授权给阿斯利康(总金额53 亿美元);5月与Cipla 就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达成10.25 亿美元美国商业化协议;2月还与Radiance Biopharma 达成超12 亿美元合作。这种多管线、高频次的授权输出,标志着中国药企正从单一产品出海转向技术平台出海。SYH2086 的成功授权也是 2025 年 GLP - 1 类药物海外 BD 浪潮的延续,3 月,联邦制药将 GLP - 1/GIP/GCG 三靶点激动剂 UBT251 授权给诺和诺德(2 亿首付 + 最高 18 亿里程碑);6 月,翰森制药将 GLP - 1/GIP 双受体激动剂 HS - 20094 海外权益授予 Regeneron(8000 万首付+ 潜在19.3 亿总额)。这些交易表明,在全球减肥与代谢疾病药物市场需求爆发背景下,中国药企凭借差异化分子设计切入赛道,避开与诺和诺德、礼来等巨头的注射剂型正面竞争。尽管前景看好,但SYH2086 需跨越从临床前到商业化漫长的研发鸿沟。当前 GLP - 1 领域已有多个口服小分子在研,如礼来的 orforglipron,SYH2086 能否在疗效、安全性或给药便利性上建立差异化优势是未知数。联合用药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临床开发复杂性。Madrigal计划2026 年启动临床试验,意味着产品上市至少还需5 - 7 年,时间窗口和竞争格局的变化也充满不确定性。国际竞争上,诺和诺德和礼来均已布局口服GLP - 1,且进度领先。诺和诺德的口服司美格鲁肽(25mg/50mg)已获 FDA 批准用于糖尿病,减肥适应症 III 期进行中;礼来 orforglipron 的糖尿病 III 期已达终点。SYH2086 若不能在疗效或安全性上建立优势,可能面临上市即陷入红海竞争的困境。平台出海,中国药企的新叙事。石药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GLP - 1,小核酸平台已有PCSK9、AGT、LP(a) 三条管线进临床;EGFR ADC 药物SYS6010 被多家投行放进“下一个潜在大单”名单,他们还保留了国内其他口服GLP - 1 分子的开发权。石药与Madrigal 的交易揭示新路径: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以差异化技术切入巨头尚未垄断的细分领域,与国际药企形成战略互补。中国药企的科研深度遇上跨国药企的开发广度,“借船出海” 或催生更多高价值转化。参考信息:[1]Biospace. Madrigal Makes Potential $2B+ Bet for CSPC’s GLP-1 Pill.[2]搜狐新闻. 石药集团口服GLP-1授权出海,总包超20亿美元![3]Fierce Biotech. Madrigal pens $2B pact for CSPC's preclinical GLP-1 with eye on Rezdiffra MASH pairing.药事纵横投稿须知:稿费已上调,欢迎投稿
100 项与 Radiance Biopharma, Inc.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Radiance Biopharma, Inc.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