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一项评估三特异性 T 细胞介导抗体(1A46)在R/R CD20 和/或 CD19 阳性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成人受试者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I/II期、开放性、首次人体单臂研究
I期部分
主要目的:
评价1A46在CD20和/或CD19阳性的R/R B-NHL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最大耐受剂量(MTD)/推荐的II期研究剂量(RP2D)。
II期部分
主要目的:
评价1A46在CD20和/或CD19阳性R/R B-NHL受试者中的有效性。
在CD20和/或CD19阳性R/R B-NHL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评价1A46在CD20和/或CD19阳性R/R B-NHL受试者中的药效动力学(PD)作用。评价1A46在CD20和/或CD19阳性R/R B-NHL受试者中初步的抗肿瘤活性。评价1A46在CD20和/或CD19阳性R/R B-NHL受试者中的免疫原性。
探索性目的:探索1A46暴露量与B细胞耗竭、疗效和安全性的关系。初步探索药效学指标与疗效的关系。探索抗药抗体的产生对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II期部分
主要目的:评价1A46在CD20和/或CD19阳性R/R B-NHL受试者中的有效性。
A Phase 1/2, First in Human, Single-arm, Open-label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riple-specific T-cell Engager 1A46 in Adult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D20 And/or CD19 Positive B-cell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This study will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1A46 in adult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D20 and/or CD19 positive B-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 (NHL) 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
100 项与 成都恩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成都恩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同写意年度巨献!!7月24-6,邀您相聚金鸡湖畔,与5000人一起为中国医药创新“同写意”!编者按百利天恒创始人朱义在同写意会议上多次讲到,物理和数学思维对创新药开发极为重要。朱义博士并非只是个理工男,他也是“文艺青年”。2023年同写意圣诞晚上,朱义博士朗诵了清代诗人袁枚的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牧作为一个非常注重生活情趣的诗人,他在园中遍植花草,营造理想中的诗情画意,偶然发现生长于阴暗潮湿之处的苔藓,虽然花如米粒般细小,生长在太阳也照不到的地方,但也能凭自身的力量开花结果,由此成就经典之作。而朱义博士也是在中国医药创新曾经的贫瘠之地成都研发出了他的经典之作---BL-B01D1(EGFR×HER3 双抗 ADC)。成都已然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版图中的重要一极,生物医药前沿赛道全面开花,科伦博泰、百利天恒、康诺亚、恩沐等生物药,海思科、康弘、倍特、海创等化学药,远大、纽瑞特、通瑞等核医药,康华、欧林、安特金、迈科康等疫苗,正在各自赛道上勇闯创新无人区。为什么是成都?阿基米德君给出了独特的文化视角,读后让人眼睛一亮。今天,李白、杜甫、苏东坡等中华文化圈顶流的诗词仍滋养着成都,三星堆、金沙遗址、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等世界级文化遗产符号在此交汇,大美川西的雪山之水润泽着这座城市......这些美好元素吸引全球医药人才集结于此,让成都关于医药创新的奇思妙想从四面八方迸发出来。这个城市的调性,正好与创新药跳跃式、非线性的迭代模式完美契合.....成都与杭州如此相似,可谓文艺范、松弛感和高效率兼备,这些恰好是一个城市所需的创新禀赋。当一个城市既有烟火气,也有诗与远方,既有硬核科技,也有前沿时尚,满足了高端人才对幸福感的所有期望,那么,没有理由不留下来。成都已是创新药一线城市。2024年批准上市的40款国产1类创新药中,成都占据6席,居全国前列(上海7款、苏州4款)。据药智网,2016年至2024年,成都药品批准上市总数为637个(以品种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排名第2。成都创新药近3年License-out交易额累计约260亿美元,约占国内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30%。中国XDC(ADC、RDC)海外授权潜在金额累计已超3500亿人民币,约半数交易金额出自成都。今年以来,创新药开启一场轰轰烈烈的牛市,在Biotech市值前五位中,成都独占两席。在国内各大新兴产业中,创新药成长经历仅有10年,已经真正具备世界领先水平,而成都创新药,特别是抗肿瘤药更是在资本寒冬的最冷几年里大爆发。为什么是成都?今年最热门城市是涌现六小龙的杭州。成都与杭州如此相似,可谓文艺范、松弛感和高效率兼备,这些恰好是一个城市所需的创新禀赋。站在后视镜的角度,我们已经知道2015年是中国创新药元年,但置身于当时的蛮荒之境,恐怕很难意识到一个伟大的创新进程正在开启。2015年,成都市扮演了先知的角色,温江区请来国际顶尖咨询机构麦肯锡,研究编制成都医学城战略规划,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2016年,成都高新区与双流区合作共建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从零起步”,布局打造新一代的生物产业新城。成都还是太超前了。成都医学城1成都已经是next level了成都为何能跻身肿瘤创新药头部?这其实是一个城市的宏大创新叙事的一部分。成都创新活力的溢出是全方位的。市民对各种新奇现象早就见怪不怪了,当其他城市还激烈争论时,成都包容开放的社会氛围已经让奇花异草绽放。从《王者荣耀》到《哪吒2》,成都在10年间诞生两大数字产业顶流IP,绝不是偶然现象。2017年,罗永浩在成都有两个“名场面”,一个是带着员工们在太古里逛了逛,“一比,北京的太古里土多了”,另一个是在东郊记忆附近买了自己的第一套房。时至今日,太古里的审美放到全国还是遥遥领先的,工业遗址+文艺潮流的东郊记忆则成为国内新消费的著名试验场。设计东郊记忆的刘家琨,成为2025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他在成都的另一个代表作是2015年建成的西家大院,建筑采用裸露的清水混凝土与灰砖砌筑外立面,也即烂尾楼风格,这种设计在当年竟然获得通过。成都效率追求与美学追求并重,真是超前创新的伯乐,想象力在这里没有天花板,而想象力又得到文艺范和松弛感的滋养。上世纪90年代,刘家琨也曾与画家何多苓、诗人翟永明活跃在玉林路的小酒馆和白夜酒吧。温江雪峰遥峙,江水环流创新的各个部分是相融相通的,在生物科技的场景里也有名场面。成都医学城具有生态园林的设计美学,雪峰遥峙,江水环流,树林花草间由西面高山雪水融化而成的河水流经全域。天府国际生物城随处闪耀着“哈佛红”的建筑美学,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园超治愈。当科学家在这些风景中散步时,想象力也是没有天花板的。当一个城市既有烟火气,也有诗与远方,既有硬核科技,也有前沿时尚,满足了高端人才对幸福感的所有期望,那么,没有理由不留下来。以科伦博泰为例,科学家有些来自国内其他城市,有些来自欧美,都能潜心研发,此心安处是吾乡,人才稳定性非常高。天府国际生物城医药正是整个创新生态的一块重要拼图。成都早就不是一个me too城市(平替),而是进入next level了(引领),所以诞生FIC/BIC药物也是顺理成章的。在深刻理解成都的创新禀赋之后,我们会认识到其创新药的崛起绝不是偶然现象,未来还有更大的爆发力。2对标世界顶级医药基地成都创新氛围和营商环境媲美杭州。据投中研究院《新一线城市对比分析报告》,截至2024年11月,成都在新一线城市中企业总数最多,高达137.56万家,总部企业数量在新一线城市中仅次于杭州,有12725万家。而且,成都每年企业的增长数量也最多,新注册企业总数在15万~30万家之间,而其余新一线城市的数据均在15万家以下。东部地区和一线城市的产业迁移,让成都受益,2019年~2023年,成都迁入3.2万家企业,2023年更是迁入超过8000家企业。2019年~2023年,成都企业获得VC/PE投资事件1394起,共计融资1217.14亿元,其中医疗健康(前沿生物+医疗器械)最受青睐,投资数量占比约27.18%。参考波士顿、休斯敦的世界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有知名高校、研究院做前端创新研究,有医院做临床试验,有生命科学产业孵化器,有优质空间载体(研发办公场所、生产厂房、人才公寓),也有投资机构,通过各类基础设施连结赋能,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圈。这些成功的条件,成都全部具备,而且相比北京、上海、苏州,成都还有成本低、人才稳定、临床便捷的比较优势。成都拥有64家三甲医院,辐射3.8亿人口,2024年总诊疗量2亿人次,居全国第二位,做临床便捷,效率高、推进快。医疗天团华西医院的科研、临床、进院对创新药械有较大吸引力。成都产学研的融合程度高,背靠65所高等院校,其中生物医药相关高校26所,国家级医学重点学科、专科72个,特别是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为国内旗舰医学院,就近输出高端人才。2017年,在经过20多个月的漫长谈判后,成都终于成功引入药明康德。作为一家“链主”企业,药明康德能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可帮助产业链进行药物筛选、化学合成、生物测试。随着集齐各种CXO(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泓博智源、维亚生物、华西海圻、药康生物等),成都的药物研发生产服务配套体系完全成熟。在成都未来产业六大赛道中,前沿生物被作为近期重点方向加以培育,创新药更是其中的重点产业链。根据《成都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创新药研发,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励可达1亿元;鼓励开展临床研究,支持医疗机构引育临床研究人才,加快引进一批“大PI”(主要研究者);加快创新药入院,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药事会,对已挂网的1类创新药,2类改良型新药,应分别于1周、1月内召开药事会;支持海外BD,实际到位首付款达到1亿元及以上的,按实际到位首付款的5‰给予企业最高300万元奖励。创新药前期是只烧钱、无盈利、周期漫长,成都医药产业园区与企业并肩作战,共同抗压,在融资、市场监督、环保、安全、临床各个环节予以支持,让企业将精力集中于药品研发。园区主动向成都临床PI主任们传递一个信息:我们成都现在有很好的ADC公司,你们要多做ADC临床,形成临床试验高地,助推成都ADC药物发展。成都已然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版图中的重要一极,医药制造业规模居全国第4、中西部第1,生物医药前沿赛道全面开花,科伦博泰、百利天恒、康诺亚、恩沐等生物药,海思科、康弘、倍特、海创等化学药,远大、纽瑞特、通瑞等核医药,康华、欧林、安特金、迈科康等疫苗,正在各自赛道上勇闯创新无人区。3造就全国肿瘤创新药高地与北京、上海、苏州相比,成都Biotech的数量和分量仍有差距,却个性鲜明、主线清晰,造就全国肿瘤创新药高地。个性鲜明体现为大BD大药,爆发力惊人。科伦博泰3次授权默沙东ADC产品,总交易金额超百亿美元,刷新中国创新药出海纪录;百利天恒双抗ADC BL-B01D1,达成首付款8亿美元、潜在总交易额最高达84亿美元的交易,刷新中国创新药出海单品和首付款最高纪录。主线清晰体现为抗肿瘤主流疗法迭代升级方向,成都均领先布局,分别诞生ADC/IO、核药/RDC、小分子龙头。IO升级+ADC替代PD1+化疗是肿瘤领域最重要的主线。科伦博泰已有3款商业化品种在手,分别为TROP2ADC、PD-L1和西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截至2025年3月)11款ADC资产进入临床阶段。牵手默沙东,TROP2ADC(SKB264/MK-2870)已开展12项全球注册III期研究,围绕K药未满足临床需求全面布局大适应症,包括5项肺癌III期,3项乳腺癌III期,3项妇科肿瘤III期,1项胃癌III期。合作伙伴默沙东针对MK-2870的临床试验布局,不单体现在全面化多癌种,还体现在差异化升级探索,如开展TNBC升级辅助治疗,PD-L1阴性TNBC治疗,NSCLC升级辅助治疗,鳞癌的强化维持治疗,EGFR耐药NSCLC治疗,最大化MK-2870临床及商业化价值。百利天恒BL-B01D1是全球首创(First-in-class)、新概念(New concept)且唯一进入III期临床阶段的EGFR×HER3双抗ADC。截至目前,BL-B01D1正在中国和美国进行30余项针对多种肿瘤类型的临床试验,其中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等9项国内III期注册临床试验。康诺亚/乐普生物CMG901是目前进度最快的CLDN18.2 ADC,也携手大厂进军全球市场,合作方阿斯利康就CMG901(AZD0901)治疗晚期实体瘤开展多项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包括治疗2L+胃癌的临床III期、1L胃癌的临床II期、1L胰腺癌等研究。核药/RDC将复制ADC的成功路径,正处于大爆发的前夜。ADC、RDC适应症布局和迭代升级路径类似,都是从末线适应症做起,通过迭代和联用向前线推进;与ADC相比,RDC具有“所见即所治”的诊疗一体化优势,以及物理杀伤带来的不易耐药的优势。国内核药高地在成都医学城,建立起一个核药生态圈,贯通同位素供给—核药研发—GLP/GCP—生产—应用全链条体系,在1小时内可以联通所有上下游产业链机构,2个小时可以扩展到更大范围的核素供应资源。园区内远大医药、辐联科技、科伦博泰、镭比澳医药在全力推进RDC药物研发,药明康德、通瑞生物可提供核药CRO、GLP、CDMO服务。国内核药龙头远大医药2024年研发总投入22.74亿港币,接近净利润,保持着超高的研发强度。2024年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收入5.89亿港币,同比增长176.6%(剔除汇率变动影响),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进入快速放量期,2024年实现近5亿港币销售收入,同比增速超140%。下一个核药重磅是RDC药物TLX591-CDx,预计今年可以完成III期临床研究,该产品在海外上市仅两年累计取得超过7亿美元收入。辐联科技2024年7月拿下国内核药领域License-out首单,以5.715亿美元的交易总额,授权SK公司对于FL-091核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临床研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肿瘤小分子靶向疗法近期研发趋势集中在提高靶点特异性,同时降低脱靶毒性。2024年10月,百裕制药与诺华就一款小分子抗肿瘤药达成BD交易,将获得7000万美元首付款以及最高11亿美元的各类里程碑付款和相应的特许使用费,成为继科伦博泰、百利天恒之后成都医学城第三笔创新药出海大单。今天,李白、杜甫、苏东坡等中华文化圈顶流的诗词仍滋养着成都,三星堆、金沙遗址、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等世界级文化遗产符号在此交汇,大美川西的雪山之水润泽着这座城市......这些美好元素吸引全球医药人才集结于此,让成都关于医药创新的奇思妙想从四面八方迸发出来。这个城市的调性,正好与创新药跳跃式、非线性的迭代模式完美契合,这里必将崛起世界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成都已是创新药一线城市。2024年批准上市的40款国产1类创新药中,成都占据6席,居全国前列(上海7款、苏州4款)。据药智网,2016年至2024年,成都药品批准上市总数为637个(以品种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排名第2。成都创新药近3年License-out交易额累计约260亿美元,约占国内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30%。中国XDC(ADC、RDC)海外授权潜在金额累计已超3500亿人民币,约半数交易金额出自成都。今年以来,创新药开启一场轰轰烈烈的牛市,在Biotech市值前五位中,成都独占两席。在国内各大新兴产业中,创新药成长经历仅有10年,已经真正具备世界领先水平,而成都创新药,特别是抗肿瘤药更是在资本寒冬的最冷几年里大爆发。为什么是成都?今年最热门城市是涌现六小龙的杭州。成都与杭州如此相似,可谓文艺范、松弛感和高效率兼备,这些恰好是一个城市所需的创新禀赋。站在后视镜的角度,我们已经知道2015年是中国创新药元年,但置身于当时的蛮荒之境,恐怕很难意识到一个伟大的创新进程正在开启。2015年,成都市扮演了先知的角色,温江区请来国际顶尖咨询机构麦肯锡,研究编制成都医学城战略规划,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2016年,成都高新区与双流区合作共建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从零起步”,布局打造新一代的生物产业新城。成都还是太超前了。成都医学城01 成都已经是next level了成都为何能跻身肿瘤创新药头部?这其实是一个城市的宏大创新叙事的一部分。成都创新活力的溢出是全方位的。市民对各种新奇现象早就见怪不怪了,当其他城市还激烈争论时,成都包容开放的社会氛围已经让奇花异草绽放。从《王者荣耀》到《哪吒2》,成都在10年间诞生两大数字产业顶流IP,绝不是偶然现象。2017年,罗永浩在成都有两个“名场面”,一个是带着员工们在太古里逛了逛,“一比,北京的太古里土多了”,另一个是在东郊记忆附近买了自己的第一套房。时至今日,太古里的审美放到全国还是遥遥领先的,工业遗址+文艺潮流的东郊记忆则成为国内新消费的著名试验场。设计东郊记忆的刘家琨,成为2025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他在成都的另一个代表作是2015年建成的西家大院,建筑采用裸露的清水混凝土与灰砖砌筑外立面,也即烂尾楼风格,这种设计在当年竟然获得通过。成都效率追求与美学追求并重,真是超前创新的伯乐,想象力在这里没有天花板,而想象力又得到文艺范和松弛感的滋养。上世纪90年代,刘家琨也曾与画家何多苓、诗人翟永明活跃在玉林路的小酒馆和白夜酒吧。温江雪峰遥峙,江水环流创新的各个部分是相融相通的,在生物科技的场景里也有名场面。成都医学城具有生态园林的设计美学,雪峰遥峙,江水环流,树林花草间由西面高山雪水融化而成的河水流经全域。天府国际生物城随处闪耀着“哈佛红”的建筑美学,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园超治愈。当科学家在这些风景中散步时,想象力也是没有天花板的。当一个城市既有烟火气,也有诗与远方,既有硬核科技,也有前沿时尚,满足了高端人才对幸福感的所有期望,那么,没有理由不留下来。以科伦博泰为例,科学家有些来自国内其他城市,有些来自欧美,都能潜心研发,此心安处是吾乡,人才稳定性非常高。天府国际生物城医药正是整个创新生态的一块重要拼图。成都早就不是一个me too城市(平替),而是进入next level了(引领),所以诞生FIC/BIC药物也是顺理成章的。在深刻理解成都的创新禀赋之后,我们会认识到其创新药的崛起绝不是偶然现象,未来还有更大的爆发力。02 对标世界顶级医药基地成都创新氛围和营商环境媲美杭州。据投中研究院《新一线城市对比分析报告》,截至2024年11月,成都在新一线城市中企业总数最多,高达137.56万家,总部企业数量在新一线城市中仅次于杭州,有12725万家。而且,成都每年企业的增长数量也最多,新注册企业总数在15万~30万家之间,而其余新一线城市的数据均在15万家以下。东部地区和一线城市的产业迁移,让成都受益,2019年~2023年,成都迁入3.2万家企业,2023年更是迁入超过8000家企业。2019年~2023年,成都企业获得VC/PE投资事件1394起,共计融资1217.14亿元,其中医疗健康(前沿生物+医疗器械)最受青睐,投资数量占比约27.18%。参考波士顿、休斯敦的世界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有知名高校、研究院做前端创新研究,有医院做临床试验,有生命科学产业孵化器,有优质空间载体(研发办公场所、生产厂房、人才公寓),也有投资机构,通过各类基础设施连结赋能,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圈。这些成功的条件,成都全部具备,而且相比北京、上海、苏州,成都还有成本低、人才稳定、临床便捷的比较优势。成都拥有64家三甲医院,辐射3.8亿人口,2024年总诊疗量2亿人次,居全国第二位,做临床便捷,效率高、推进快。医疗天团华西医院的科研、临床、进院对创新药械有较大吸引力。成都产学研的融合程度高,背靠65所高等院校,其中生物医药相关高校26所,国家级医学重点学科、专科72个,特别是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为国内旗舰医学院,就近输出高端人才。2017年,在经过20多个月的漫长谈判后,成都终于成功引入药明康德。作为一家“链主”企业,药明康德能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可帮助产业链进行药物筛选、化学合成、生物测试。随着集齐各种CXO(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泓博智源、维亚生物、华西海圻、药康生物等),成都的药物研发生产服务配套体系完全成熟。在成都未来产业六大赛道中,前沿生物被作为近期重点方向加以培育,创新药更是其中的重点产业链。根据《成都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创新药研发,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励可达1亿元;鼓励开展临床研究,支持医疗机构引育临床研究人才,加快引进一批“大PI”(主要研究者);加快创新药入院,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药事会,对已挂网的1类创新药,2类改良型新药,应分别于1周、1月内召开药事会;支持海外BD,实际到位首付款达到1亿元及以上的,按实际到位首付款的5‰给予企业最高300万元奖励。创新药前期是只烧钱、无盈利、周期漫长,成都医药产业园区与企业并肩作战,共同抗压,在融资、市场监督、环保、安全、临床各个环节予以支持,让企业将精力集中于药品研发。园区主动向成都临床PI主任们传递一个信息:我们成都现在有很好的ADC公司,你们要多做ADC临床,形成临床试验高地,助推成都ADC药物发展。成都已然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版图中的重要一极,医药制造业规模居全国第4、中西部第1,生物医药前沿赛道全面开花,科伦博泰、百利天恒、康诺亚、恩沐等生物药,海思科、康弘、倍特、海创等化学药,远大、纽瑞特、通瑞等核医药,康华、欧林、安特金、迈科康等疫苗,正在各自赛道上勇闯创新无人区。03 造就全国肿瘤创新药高地与北京、上海、苏州相比,成都Biotech的数量和分量仍有差距,却个性鲜明、主线清晰,造就全国肿瘤创新药高地。个性鲜明体现为大BD大药,爆发力惊人。科伦博泰3次授权默沙东ADC产品,总交易金额超百亿美元,刷新中国创新药出海纪录;百利天恒双抗ADC BL-B01D1,达成首付款8亿美元、潜在总交易额最高达84亿美元的交易,刷新中国创新药出海单品和首付款最高纪录。主线清晰体现为抗肿瘤主流疗法迭代升级方向,成都均领先布局,分别诞生ADC/IO、核药/RDC、小分子龙头。IO升级+ADC替代PD1+化疗是肿瘤领域最重要的主线。科伦博泰已有3款商业化品种在手,分别为TROP2ADC、PD-L1和西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截至2025年3月)11款ADC资产进入临床阶段。牵手默沙东,TROP2ADC(SKB264/MK-2870)已开展12项全球注册III期研究,围绕K药未满足临床需求全面布局大适应症,包括5项肺癌III期,3项乳腺癌III期,3项妇科肿瘤III期,1项胃癌III期。合作伙伴默沙东针对MK-2870的临床试验布局,不单体现在全面化多癌种,还体现在差异化升级探索,如开展TNBC升级辅助治疗,PD-L1阴性TNBC治疗,NSCLC升级辅助治疗,鳞癌的强化维持治疗,EGFR耐药NSCLC治疗,最大化MK-2870临床及商业化价值。百利天恒BL-B01D1是全球首创(First-in-class)、新概念(New concept)且唯一进入III期临床阶段的EGFR×HER3双抗ADC。截至目前,BL-B01D1正在中国和美国进行30余项针对多种肿瘤类型的临床试验,其中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等9项国内III期注册临床试验。康诺亚/乐普生物CMG901是目前进度最快的CLDN18.2 ADC,也携手大厂进军全球市场,合作方阿斯利康就CMG901(AZD0901)治疗晚期实体瘤开展多项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包括治疗2L+胃癌的临床III期、1L胃癌的临床II期、1L胰腺癌等研究。核药/RDC将复制ADC的成功路径,正处于大爆发的前夜。ADC、RDC适应症布局和迭代升级路径类似,都是从末线适应症做起,通过迭代和联用向前线推进;与ADC相比,RDC具有“所见即所治”的诊疗一体化优势,以及物理杀伤带来的不易耐药的优势。国内核药高地在成都医学城,建立起一个核药生态圈,贯通同位素供给—核药研发—GLP/GCP—生产—应用全链条体系,在1小时内可以联通所有上下游产业链机构,2个小时可以扩展到更大范围的核素供应资源。园区内远大医药、辐联科技、科伦博泰、镭比澳医药在全力推进RDC药物研发,药明康德、通瑞生物可提供核药CRO、GLP、CDMO服务。国内核药龙头远大医药2024年研发总投入22.74亿港币,接近净利润,保持着超高的研发强度。2024年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收入5.89亿港币,同比增长176.6%(剔除汇率变动影响),核心产品易钇[90Y]微球注射液进入快速放量期,2024年实现近5亿港币销售收入,同比增速超140%。下一个核药重磅是RDC药物TLX591-CDx,预计今年可以完成III期临床研究,该产品在海外上市仅两年累计取得超过7亿美元收入。辐联科技2024年7月拿下国内核药领域License-out首单,以5.715亿美元的交易总额,授权SK公司对于FL-091核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临床研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肿瘤小分子靶向疗法近期研发趋势集中在提高靶点特异性,同时降低脱靶毒性。2024年10月,百裕制药与诺华就一款小分子抗肿瘤药达成BD交易,将获得7000万美元首付款以及最高11亿美元的各类里程碑付款和相应的特许使用费,成为继科伦博泰、百利天恒之后成都医学城第三笔创新药出海大单。今天,李白、杜甫、苏东坡等中华文化圈顶流的诗词仍滋养着成都,三星堆、金沙遗址、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等世界级文化遗产符号在此交汇,大美川西的雪山之水润泽着这座城市......这些美好元素吸引全球医药人才集结于此,让成都关于医药创新的奇思妙想从四面八方迸发出来。这个城市的调性,正好与创新药跳跃式、非线性的迭代模式完美契合,这里必将崛起世界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与传统单抗相比,双特异性抗体(简称“双抗”)可减少药物开发和临床试验成本;双抗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两种或多种单抗联合应用,相对于多种单抗联合应用,双特异性抗体的副作用较小。近年来,国内双抗出海的步伐明显加快,2024 年下半年以来,国产双抗更是迎来一波 “出海” 热潮。让我们一同深入盘点国内双抗出海的精彩故事。1. 康诺亚 - CM336 授权 Platina Medicines Ltd(PML)2024 年 11 月 17 日,康诺亚发布公告,其子公司成都康诺亚与 Platina Medicines Ltd(PML)订立独家许可协议。成都康诺亚授予 PML 在全球(不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研究、开发、生产、注册及商业化 CM336 的独家权利。康诺亚将获得 1600 万美元首付款和近期付款,在达成若干临床、监管及商业里程碑后,还可获得最多 6.1 亿美元的额外付款,以及有权从 PML 获得 CM336 及相关产品销售净额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CM336 是康诺亚自主开发的一款 BCMA/CD3 双特异性抗体。其通过同时靶向识别并特异性结合靶细胞表面的 BCMA 和 T 细胞表面 CD3 受体,将免疫 T 细胞招募至靶细胞周围,诱导 T 细胞介导的细胞杀伤(TDCC)作用,进而杀伤靶细胞。截至公告日期,康诺亚正在推进一项评价 CM336 注射液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多中心、开放性的 I/II 期临床研究。2. 维立志博 - LBL - 051 与 Aditum Bio 合作2024 年11 月 7 日,维立志博与风险投资公司 Aditum Bio 宣布基于维立志博全球首创 CD19xBCMAxCD3 三特异性 T 细胞衔接器抗体 LBL - 051 成立新药研发公司 Oblenio Bio 并达成了独家选择权及许可协议。Aditum 将为 Oblenio 提供资金,双方将合作迅速推进 LBL - 051 进入临床研究。根据协议条款,维立志博将授予 Oblenio 在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 LBL - 051 的独家选择权和许可,并有权获得 3500 万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付款,在达成开发、监管注册、销售里程碑事件后,维立志博还将有权获得最高达 5.79 亿美元的总交易额款项,以及未来产品的销售分成。LBL - 051 是应用维立志博自主研发并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平台 LeadsBody™开发的新型三特异性 T 细胞衔接器,其每个靶标 CD19、BCMA、CD3 的结合域均经过精心设计与优化,以实现疗效与安全性的最佳平衡。3. 恩沐生物 - CMG1A46 授权葛兰素史克(GSK)2024 年10 月 29 日,葛兰素史克(GSK)宣布,以 3 亿美元的预付款从恩沐生物收购 CMG1A46。根据协议条款,GSK 将提前支付 3 亿美元,以获得 CMG1A46 的全部全球权利。此外,恩沐生物将有资格获得相关的开发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总额为 5.5 亿美元。恩沐生物成立于 2016 年,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发现和开发由专有抗体工程平台产生的新型多特异性 T 细胞接合剂和 NK 细胞接合剂。CMG1A46 是一款靶向 CD3/CD19/CD20 的三抗,用于治疗多种耐药和复发的 B 细胞血液肿瘤,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抗 CD3/CD19/CD20 三抗产品,正在美国和中国进行白血病和淋巴瘤的 Ph1 临床试验。GSK 计划重点关注 CMG1A46 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等方面的潜力,并有可能扩展到其他自免疾病,预计 2025H1 开展系统性红斑狼疮的 Ph1 临床试验。4. 岸迈生物 - EMB - 06 授权 Vignette Bio2024 年9 月 4 日,岸迈生物与 Vignette Bio 宣布就开发 BCMA×CD3 双特异性抗体 EMB - 06 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规定,岸迈生物将授予 Vignette 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外开发和商业化 EMB - 06 的独家权利,而岸迈生物将保留 EMB - 06 在大中华区的权利。岸迈生物将以现金和 Vignette 股权的形式收取总计 6000 万美元的首付款对价,并将有权收取最多 5.75 亿美元的开发、上市、和商业化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净销售额的收入分成。EMB - 06 是岸迈生物研发的一款抗 BCMA 和 CD3 的重组人源化双特异性抗体。BCMA 在正常和恶性浆细胞的细胞膜上表达,在调节 B 细胞增殖和存活中起重要作用,且与多发性骨髓瘤的疾病负担和不良预后相关。EMB - 06 可同时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 BCMA 和 T 细胞表面的 CD3,激活 T 细胞并引导其对表达 BCMA 的肿瘤细胞进行靶向杀伤,从而发挥治疗作用。5. 同润生物 - CN201 授权默沙东2024 年8 月 9 日,默沙东与同润生物医药宣布,两家公司已达成最终协议,默沙东将通过子公司收购用于治疗 B 细胞相关疾病的新型在研临床阶段双特异性抗体 CN201。根据协议条款,默沙东将通过子公司支付七亿美元的现金首付款,获得 CN201 的全部全球权利。此外,基于 CN201 的开发和获批相关进展,同润也将获得最高六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同润生物医药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公司,通过内部研究和外部合作,开发用于治疗癌症的双特异性抗体和抗体药物偶联物。CN201 目前处于 1 期和 1b/2 期临床试验阶段,分别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默沙东计划评估 CN201 作为 B 细胞恶性肿瘤疗法的表现,并研究其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新型可扩展疗法的潜力。6. 嘉和生物 - GB261 授权 TRC 20042024 年8 月 5 日,嘉和生物宣布与 TRC 2004 订立许可协议以及股权协议。根据许可协议,嘉和生物已同意授予被许可人全球独家许可(不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以开发、使用、制造、商业化及以其他方式利用 GB261。而嘉和生物将获得 TRC 2004 被许可人数量可观的股权、数千万美元的首付款、高达 4.43 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占净销售额个位数到双位数百分比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GB261 是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创新型 CD20/CD3 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它通过超低亲和力的 CD3 抗体与利妥昔单抗,经计算机辅助的定向工程化改造而成,具低 CD3 亲和力和高 CD20 亲和力,能在肿瘤细胞部位募集 T 细胞,通过 ADCC 和 CDC 作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降低因 CD3 亲和力过强导致的免疫 T 细胞过度激活及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CRS)的发生概率。7. 礼新医药 - LM - 299 授权默沙东2024 年11 月 14 日,默沙东与礼新医药宣布,默沙东已协议获得礼新医药新型在研 PD - 1/VEGF 双特异性抗体 LM - 299 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许可。礼新医药将获得 5.88 亿美元的首付款。基于 LM - 299 多项适应症的技术转让、开发、获批和商业化进展,礼新医药还将获得最高 27 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LM - 299 是一种在研 PD - 1/VEGF 双特异性抗体,被设计用于阻断免疫检查点 PD - 1/PD - L1 以及 VEGF/VEGFR 两个信号通路,从而实现基于 “肿瘤免疫 + 抗血管生成” 的协同抗肿瘤机制。此外,LM - 299 采用差异化分子设计,由一个抗 VEGF 抗体连接 2 个 C 端单域抗 PD - 1 抗体。该产品于今年 7 月在中国获批 IND,目前 1 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中国招募受试者。8. 普米斯生物 - 被 BioNTech 收购2024 年11 月 13 日,普米斯生物宣布与 BioNTech 达成股权收购协议。根据协议,BioNTech 将以 8 亿美元预付款收购普米斯 100% 已发行股本(可根据惯例对收购价格进行调整),支付方式主要为现金和部分美国存托股份(ADS)。此外,BioNTech 将在普米斯达到双方约定的里程碑条件时,额外支付最高 1.5 亿美元里程碑付款。该交易预计于 2025 年第一季度完成。本次交易完成后,BioNTech 将获得普米斯候选药物管线及其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开发平台的全部权利。根据普米斯生物官网,该公司已披露 12 款在研管线产品,其中 10 款产品均为双抗或双功能性融合蛋白,主要用于治疗实体瘤适应症。9. 宜明昂科 - IMM2510 等授权 Instil Bio2024年8 月 1 日,宜明昂科与 Instil Bio 宣布达成协议。Instil 全资子公司将获得宜明昂科专有的 PD - L1xVEGF 双特异性抗体 IMM2510 以及下一代 CTLA - 4 抗体 IMM27M 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IMM2510 是一种新型的 PD - L1xVEGF 双特异性抗体,已经完成了一项用于晚期实体瘤的剂量递增临床试验,拟启动一线非小细胞肺癌和一线三阴性乳腺癌的全球注册研究。10. 康诺亚 - 两款双抗授权Belenos Biosciences2024年7 月9日,康诺亚与 Belenos Biosciences 订立许可协议,授予后者在全球(不包括大中华地区)研究、开发、注册、生产及商业化CM512及CM536两款双抗的独家权利。康诺亚将收取15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付款,而一桥香港(康诺亚全资附属公司)将获得Belenos约30.01%的股权。在达成若干开发、监管及商业里程碑后,康诺亚亦可收取最多1.70亿美元的额外付款。11. 橙帆医药 - VBS - 102 授权 Ollin Biosciences2025 年 4 月 18 日,橙帆医药宣布,与美国 Ollin Biosciences 公司就自主研发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 VBS - 102 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Ollin 公司将获得该药物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橙帆医药保留大中华区权益。本次交易总金额最高可达 4.4 亿美元,包含首付款、开发、注册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此外,橙帆医药将获得授权区域销售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VBS102 为 IGF - 1R/TSHR 双特异性 抗体药物,通过同时靶向 IGF - 1R 和 TSHR,有效阻断这两个信号通路及其潜在的相互作用,有望为甲状腺眼病(TED)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此前于 2024 年 11 月,橙帆医药就 Nectin4/TROP2 双抗 ADC 与 Avenzo Therapeutics 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协议,该合作的总金额达 8 亿美元。总结从血液肿瘤到实体瘤,从自身免疫疾病到罕见病症,国内双抗出海的版图正不断拓展。这些授权与合作不仅彰显了国内药企在创新研发上的硬实力,也打破了国际医药市场的原有格局。巨额交易金额背后,是全球对中国双抗技术的高度认可;多领域的合作布局。参考:生物药大时代投稿/企业合作/内容沟通:华籍美人(Ww_150525)*添加请注明备注及来意
100 项与 成都恩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成都恩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