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评价 DN020198 片在晚期实体瘤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及初步疗效的 I 期临床研究
主要目的:评价 DN020198 片在标准治疗失败或标准治疗不耐受或目前无标准治疗的晚期实体瘤受试者中 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确定其最大耐受剂量(MTD) 和/或 II 期推荐剂量(RP2D)。次要目的:评价 DN020198 片在标准治疗失败或标准治疗不耐受或目前无标准治疗的晚期实体瘤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评价 DN020198 片在标准治疗失败或标准治疗不耐受或目前无标准治疗的晚期实
体瘤受试者中的初步疗效(实体瘤缓解评价标准[RECIST] v1.1)。探索性目的:评价 DN020198 片激活免疫反应的程度,和初步疗效的相关性。
评价DN1508052-01皮下注射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在标准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对标准治疗不耐受或无标准治疗的晚期实体肿瘤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初步疗效的多中心、开放Ⅰb/II期临床研究
Part 1(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剂量探索):主要目的:评价DN1508052-01(简称DN052)皮下注射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简称JS001)治疗晚期实体瘤受试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确定联合给药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和/或推荐的II期临床试验联合用药剂量(RP2D)。次要目的:进一步评价联合治疗晚期实体瘤受试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评价联合给药在晚期实体瘤受试者中的有效性;评价联合给药PK特征;评价联合给药的PD特征;评价联合给药的生物标志物PD-L1/HPV/EBV感染情况与疗效的相关性。Part 2(联合特瑞普利单抗队列扩展):主要目的:评价联合给药在标准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对标准治疗不耐受或无标准治疗的晚期实体瘤受试者中的初步疗效。次要目的:评价联合给药在标准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对标准治疗不耐受或无标准治疗的晚期实体瘤受试者中的其他疗效指标;评价联合给药在标准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对标准治疗不耐受或无标准治疗的晚期实体瘤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评价联合给药的PK特征;评价联合给药的PD特征;评价联合给药的生物标志物PD-L1/HPV/EBV感染情况与疗效的相关性
评价注射用DN015089单药治疗在标准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对标准治疗不耐受或无标准治疗的晚期实体肿瘤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初步疗效的开放、多中心的Ia/Ib期临床研究
主要目的:
? 评价注射用DN015089(以下简称“DN089”)单药瘤内注射治疗晚期实体瘤受试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确定DN089单药治疗的剂量限制毒性(DLT)、最大耐受剂量(MTD)和/或推荐的 Ⅱ 期临床试验剂量(RP2D)。
次要目的:
? 评价DN089单药瘤内注射治疗对晚期实体瘤的初步疗效。
? 评价DN089单药瘤内注射治疗晚期实体瘤的药效学特征,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给药前后的变化等。
? 评价DN089单药瘤内注射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
其他目的:
? 评价注射端和非注射端肿瘤(如有)组织中的CD8+T细胞给药前后的变化;
? 分析受试者血液和/或肿瘤组织中的生物标记物,如病毒感染(如,HPV感染等)、STING表达水平及其他生物标记物表达水平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 分析剂量-暴露-响应之间的关系。
100 项与 上海迪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上海迪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100 项与 上海迪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上海迪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