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最高研发阶段批准上市 |
|
首次获批日期2012-08-13 |
|
|
|
|
|
|
最高研发阶段批准上市 |
|
首次获批日期1988-03-29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批准上市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在健康受试者中评价盐酸阿姆西汀肠溶片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单中心、随机、开放、单次给药、两序列、四周期交叉的临床试验
主要目的:评价健康受试者空腹和餐后单次口服盐酸阿姆西汀肠溶片不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次要目的:1.在健康受试者中评价空腹和餐后单次口服盐酸阿姆西汀肠溶片新制剂和原制剂后的安全性和耐受性;2.评价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盐酸阿姆西汀肠溶片新制剂和原制剂的食物影响
在健康受试者中评价高脂餐和低脂餐对盐酸阿姆西汀肠溶片药代动力学影响的单剂量、随机、开放、三序列、三周期交叉的临床试验
主要目的:在健康受试者中评价高脂餐和低脂餐对单次口服盐酸阿姆西汀肠溶片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次要目的:在健康受试者中评价高脂餐和低脂餐对单次口服盐酸阿姆西汀肠溶片后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评价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口服巴旋片单次和多次给药剂量递增的安全性、耐受性及药代动力学探索的 I 期临床试验
1、评价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中口服巴旋片单次给药安全性、耐受性;
2、评价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中口服巴旋片多次给药安全性、耐受性;
3、探索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中口服巴旋片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100 项与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相关的专利(医药)
1月9日,华海药业发布公告,以公开挂牌的方式,转让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共同合作开发的抗抑郁新药盐酸羟哌吡酮片的专利权、技术成果等所属权益。转让底价1.1亿元,其中华海药业将拿到6000万元的首付款。
事实上,买方支付价格会比挂牌价高很多。根据协议,拟定的转让交易底价包括:首付款、里程碑付款,以及上市后销售额的1.5%,买方需要连续支付10年。
华海药业已在该药投入研发费用约6490万元,和首付款相当,品种卖掉之后只能回本。对此,华海药业对健识局表示:“公司是为了资源整合。”
华海不差钱,公司第三季度财报表示,营收72.48亿元,同期相比提高了近17%,账面流动资金也还趴着近80个亿。眼见着产品来到最有转化价值的临床III期了,却选择卖掉,为什么?
“华海比较明智”
盐酸羟哌吡酮片已经在华海药业手里近十年了,一直是行业期待值较高的品种,2015年进入临床。
盐酸羟哌吡酮片是国内首个获批临床的5-HT部分激动剂和重摄取抑制剂,属SPARI类的1.1类化学抗抑郁药。目前已完成IIb期临床试验,并且一直都未披露具体临床细节。
过去十几年里,国内涌现出了不少抗抑郁症的创新药。2022年11月,绿叶制药的创新产品托鲁地文拉法辛在中国获批,成为了国内首个自主研发抗抑郁症创新药。对比来看,华海研发进度确实不够快。
从账面上看,华海药业的研发费用占比也连年下降,去年9月财报数据显示,公司研发投入6.875亿元,同比减少9.49%。从研发进展来看,短期内公司也并没有创新性产品上市,创新部分占比很少,精力被原料药、仿制药、国际运营等业务分散。
III期临床不但烧钱,同时挑战难度也比较大。有业内人士表示:抑郁症的药物不好开发,尤其是后期试验,由于精神类药品的特殊性与难度,可能连安慰剂的疗效都优于单药组。
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进入II-III期的抑郁症临床试验,46%由于缺少优于安慰剂的有效性宣告失败,即使在早期研究中展现了潜力,但也有可能在大规模的验证临床试验中却未能显示明显的症状改善。即便进入III期临床试验,仍有超过50%的机率无法成功上市,这大大高于抗肿瘤药的研发失败率。
比如今年4月,吉贝尔药业曾公告取消募投之一“JJH201501 研发项目III期临床研究”,总规模预期由2.98亿元下调至1.98亿元。开发难度可见一斑。
业内人士告诉健识局:“如果能卖出去,华海就是走了一步好棋,抑郁药物开发的投入产出比实在是太低了。”
百亿市场,就此熄火?
盐酸羟哌吡酮片商业转化率比较消极,抑郁症市场的海并不是那么的“蓝”,并且,抑郁症市场的患者依从性都很高,不会轻易换药。
有临床工作者表示,抑郁症患者人群庞大,临床症状不尽相同,而国内临床的一线用药大多为上市多年的“老药”。IMS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销售额前十的抗抑郁药中,均为海外原研药及其仿制药。
同时,国内用药集中度也非常高,通常被SSRI和SNRI两大类抗抑郁药物包揽,占国内抑郁症市场近90%。具体到品种更加固定,比如,氟伏沙明和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被称为抑郁症治疗的“抗抑郁药物五朵金花”。
但自2019年带量采购4+7试点开始,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口服常释剂型、氟西汀口服常释剂型、舍曲林口服常释剂型和西酞普兰口服常释剂型,已先后被纳入集采品种,精神药品的院内渠道的成熟度已经很高了。公开数据表明,受集采影响抗抑郁药物价格下降,2022年降至47.14亿元;去年才有所回增,2023年上升至49.63亿元,同比增长5.28%。
这时候,即使再有一款创新产品,华海能看到的回报率也比较有限。
抗抑郁无疑是块血蜜之地,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我国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可以预见,后来的创新药不会少,但也很难坚持走到终点。
截至2024年12月,国内有16款推进到临床阶段的抑郁症创新药物,包括了东阳光药业、恩华药业、信立泰等多家公司。进度靠前的包括东阳光药业的磷酸嘧替佐酮片和吉贝尔药业的JJH201501片,目前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可以预见,国内抑郁症市场的下一阶段,血雨腥风将在二者之间上演。
撰稿丨苗苗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廿十三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惨淡!明星企业欠900万房租,被产业园区告上法庭
中纪委开会,释放2025年医药反腐信号
新事丨集采落选,勃林格原研降糖药有了新出路
据预计,到2030年,全球抗抑郁药市场将超百亿元,巨大的市场吸引药企前赴后继,而国内已上市抗抑郁药大多以进口和仿制为主。
2022年11月,首款国产自主研发的抗抑郁新药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获批上市,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除此之外,仍有很多在研的国产抑郁症新药,其中吉贝尔药业的JJH201501片于近期开展临床III期试验、上海医药集团1类新药SPH7450片也于近期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国产抗抑郁新药赛道开始火热,谁将成为国产第二款抗抑郁新药?
01
国产第二款花落谁家?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上市抗抑郁品种60-70个,国内一线抗抑郁新药长期处于空白状态,直到2022年11月,绿叶制药的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商品名:若欣林)获批上市,成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化药1类创新药。
除此之外,国内有多款在研的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创新药,如吉贝尔药业的JJH201501、华海药业的盐酸羟哌吡酮、豪森药业的HS-10353和广为医药的GW-117等。
表1 国产在研的抑郁症新药(部分)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JJH201501是由吉贝尔研发的沃替西汀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多受体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目前已完成了I期、IIa期和IIb期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表明,JJH201501可明显延长药物在人体内的半衰期,延长药物体内滞留时间,提高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以及AUC,减慢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该品种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与伏硫西汀比较,显示出更好的安全性,有望成为新型抗抑郁症药物(图1)。
图1 JJH201501的研发进展
图片来源:吉贝尔药业官网
目前,抗抑郁新药JJH201501正在有序开展Ⅲ期临床试验,按目前的计划,预计2025年完成Ⅲ期临床研究,申报生产批件和新药证书。
盐酸羟哌吡酮是由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发的一种小分子药物,是国内首个获批临床的SPARI类(5-HT部分激动剂和重摄取抑制剂)的1.1类化学抗抑郁药,该药靶标机制新颖明确,具有强效广谱、起效快速、兼有促认知作用、无性功能障碍等优势。
HS-10353是由豪森药业研发的新一代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用于治疗产后抑郁症患者,目前正在进行用于评估有效性和安全性的Ⅱ期临床试验。
BRII-296是由腾盛博药研发的一种γ-氨基丁酸A型受体阳性变构调节物,是一款针对产后抑郁的新型长效单次注射疗法,并且BRII-296口服利用度非常低,不会通过母乳影响到婴儿。
2022年9月,腾盛博药公布BRII-296的1期研究的顶线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肌肉注射注射600 mg BRII-296的单次治疗实现了剂量线性、早期药物吸收、渐进和缓释曲线,无需剂量滴定或逐渐减量,从而为该剂量有可能在治疗产后抑郁方面实现临床疗效提供了信心。
02
全球新机制抗抑郁药物
全球已有多款药物上市,常用的抗抑郁症药物有灵北的艾司西酞普兰、辉瑞的舍曲林、艾伯维的氟伏沙明、GSK的帕罗西汀、礼来的度洛西汀和惠氏的艾拉法辛等。
此前,国内抗抑郁症市场主要被辉瑞、灵北、礼来3家外资药企占领,2020H1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抑郁药销售额超过43亿元,同比增长2.01%。从厂家销售格局看,辉瑞、灵北、礼来3家外资企业长期霸榜前三,市场份额分别为15.98%、8.4%、11.38%。
近几年,国外药企在抑郁症新药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2022年8月,美国生物医药公司Axsome的抗抑郁口服药Auvelity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成年人抑郁症(MDD),是60多年来全球首个采用新机制的抗抑郁口服药,在拥挤的抗抑郁老药市场中开辟了一个新市场。
Auvelity是一款右美沙芬(45mg)+安非他酮(105mg)复方缓释片,是全球目首款口服速效NMDA(一种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针对包括谷氨酸在内的几种神经递质。
2023年8月4日,渤健和Sage Therapeutics公司共同开发的神经活性类固醇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阳性别构调节剂Zurzuvae(Zuranolone)获FDA批准,成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用于成人产后抑郁症(PPD)口服治疗药物。
Zuranolone是一种每日一次、为期两周的在研疗法,具有在14天快速缓解抑郁症状的潜力,与市面上大部分抑郁药物需要约6-8周才能见效相比,具有差异性。
2023年4月,强生的盐酸艾司氯胺酮鼻喷雾剂(速开朗)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许可批准,成为中国获批的首个具有全新作用机制和给药方式的抗抑郁药物,用于与口服抗抑郁药联合,可快速缓解伴有急性自杀意念或行为的成人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
由此可见,大药企正在通过开发更为快速方便给药的抗抑郁症药,因为抑郁症药物起效时间非常重要,有些重度抑郁症患者可能上午看过病,下午就自杀了,所以未来的趋势必然是更快速口服抑郁药物。
03
抑郁症药物市场巨大
抑郁症,在全球已发展为一种常见疾病,具有患病率高、自杀率高、疾病负担重等特点,是青少年的第3大疾病负担;同时,自杀也是15-29岁人群的第2大死亡原因。
据2022年《柳叶刀》一篇系统综述报道显示,全球范围抑郁症与焦虑症患病率正在上升。
研究发现,若无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抑郁症患病率估测为2470.5/10万,相当于全球共1.93亿人患抑郁症。但在疫情影响下,患病率上升至3152.9/10万,即全球共2.46亿人患抑郁症。疫情导致2020年抑郁症患病率增加了约0.53亿,增加幅度约27.6%
抗抑郁药市场空间庞大,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报告分析,全球抗抑郁药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达176亿美元,2022-2030年复合增长率2.5%。
在国内,抑郁症市场也有巨大的上升空间,据公开的市场数据报道,2013年我国抗抑郁药市场销售额为41亿元,2018年则增长至87亿元;据相关统计,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抑郁药物销售额突破90亿元;高禾投资研究中心保守估计我国潜在的抑郁症市场规模约为140亿元。
随着越来越多抑郁症案例报道,全球对抑郁症的关注日益剧增,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5%的成年人患有抑郁症。在高收入国家,约一半的抑郁症患者未得到诊断或治疗,而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则达到80-90%。
目前临床中使用的大部分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是以调节单胺类递质系统为基础,即通过调控5-HT、NE、DA等递质水平来缓解抑郁症状,但这些传统的抗抑郁药存在起效慢、复发率高、缓解率低、不良反应较多和用药时间长等缺点,巨大未满足的市场需求急需更为安全有效的抗抑郁新药。
04
结语
随着人们意识的觉醒,人们对抑郁症群体越来越关注,愿意治疗的人群也越来越多,市场前景广阔,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急需更快速高效方便的抗抑郁新药。
参考文献
1.COVID-19 Mental Disorders Collaborators.Global prevalence and burden of depressive and anxiety disorder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in 2020 du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2021 Oct 8].Lancet.2021;S0140-6736(21)02143-7.doi:10.1016/S0140-6736(21)02143-7
2.吉贝尔药业成功举办JJH201501片Ⅲ期临床研究全国研究者启动会
3.Brii Biosciences Announces Top-line Results from Phase 1 Study of BRII-296,A Long-Acting Therapy in Development for Postpartum Depression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医药行业信息传播,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药智网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对本文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maxuelian@yaozh.com。
责任编辑 | 德清君
转载开白 | 马老师 18996384680(同微信)
商务合作 | 王存星 19922864877(同微信)
阅读原文,是受欢迎的文章哦
01IDC 2024会议信息论坛名称:IDC2024第六届化学创新药与改良型新药研发论坛论坛时间:2024年3月13日-14日论坛地点:上海圣诺亚皇冠假日酒店3楼(上海市普陀区金沙江路1699号)主办单位:上海傲顺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药精通Bio协办单位:海创药业、标新生物、爱科百发、奥瑞药业支持单位: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会议时间:2024年3月13日8:50-18:00 2024年3月14日9:00-17:0002IDC 2024参会须知所有参会人员进入会场时必须佩戴胸牌,会议期间实施胸牌实名制,不得传递、冒用他人胸牌。会议现场不接受报名注册。报名方式如下↓① 免费参会入场券获取方式:转发本文到朋友圈后集赞10个,截图给小编,小编微信二维码如下;② 标准票需费用699元/人,包含会议入场券、午餐券、茶歇、会议资料(3人及3人以上可以享受8折优惠);03IDC 2024签到须知1. 电子签到:参会嘉宾于酒店3楼会议签到处,凭借签到二维码进行签到,另请携带名片/身份证可以证明身份信息的证件;2. 会议签到时间:参会听众:3月13日7:40-8:40演讲嘉宾:3月12日或者3月13日8:00-8:40,请务必于您的演讲前2个小时到现场签到,签到后由工作人员带领您进入会场。04IDC 2024交通指南地铁:13号线-真北路2号口出,步行520米;高铁动车:虹桥火车站-会议酒店,全程12.5公里,约32分钟,打车费40元左右;上海火车站-会议酒店,全程10.3公里,约30分钟,打车费35元左右; 飞机:虹桥机场-会议酒店,全程12.8公里,约26分钟,打车费41元左右;浦东机场-会议酒店,全程59.6公里,约64分钟,打车费214元左右;05IDC 2024大会议程3月13日上午:主会场创新不被定义,内卷也要扶摇直上9:00-9:30姜世勃,复旦大学教授、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广谱包膜病毒失活剂药物的开发9:30-10:00吴诸丽,复星医药肿瘤临床负责人和首席医学官如何加速小分子药物临床开发的策略考量10:00-10:30郑铮,予路乾行生物科技创始人&CEO分子动力学—新药研发分子机制背后的精密科学10:30-10:50茶歇&交流10:50-11:20吴振平,和黄医药执行副总裁呋喹替尼出海之路11:20-11:50王勇,前FDA资深高级CMC评审官和前美国德瑞德咨询公司副总裁创新药审评过程中,FDA对CMC数据的要求和着重点11:50-12:20圆桌讨论:创新不被定义,内卷也要扶摇直上,但该如何规避内卷旋涡?汪俊,凌科药业共同创始人&首席科学官边峰,百时美施贵宝全球药物研发、中国综合科学团队执行总监李佳,朗盛投资合伙人郑铮,予路乾行生物科技创始人&CEO吴振平,和黄医药执行副总裁王勇,前FDA资深高级CMC评审官和前美国德瑞德咨询公司副总裁3月13日下午:论坛一药物发现、化合物筛选、AI、CNS、小分子药物临床开发14:00-14:30王泽人,药欣生物董事长、首席科学官通过CMC成药性研究优化候选药物14:30-15:00高萌,拓领博泰联合创始人、执行总经理调控人体异常免疫反应的创新药物研发15:00-15:30杨日芳,研究员,原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邻近化学与偶联药物15:30-15:50 茶歇&交流15:50-16:20柳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天然产物库”——创新药物发现的重要源泉16:20-16:50窦登峰,成都先导先导化合物发现中心副总裁DEL for Kinases: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Novel, Potent and Selective Ligand Discovery16:50-17:20田元,凯复(苏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副总裁亲和筛选技术赋能小分子药物研发全流程3月14日全天:论坛一药物发现、化合物筛选、AI、CNS、小分子药物临床开发9:00-9:30金锋,新樾生物副总经理新药ND-003临床前抗纤维化研究9:30-10:00叶军民,上海爱科百发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呼吸道合胞病毒最新药物发现和进展10:00-10:30张强,浙江大学医学院,PI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双聘教授可视化传感器技术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应用10:30-10:50茶歇&交流10:50-11:20张严冬,开悦生命创始人兼董事长靶向RNA解旋酶作为新型癌症疗法的技术开发11:20-11:50张海生,希格生科创始人兼CEO类器官疾病模型整合AI赋能肿瘤创新靶向药研发11:50-14:00 午餐&休息14:00-14:30赵家宏,盛世泰科首席医学官小分子创新药临床开发阶段的挑战14:30-15:00周显波,阿斯诺来(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基于表型筛选的CNS新药研发15:00-15:30周巧霞,曾任CNS新药研发公司临床医学副总裁CNS临床试验的不确定性15:30-16:00马伟伟,卓凯生物总经理用表型筛选开发CNS的创新药16:00-16:30周雪飞,杭州仟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始人如何高效开发解决临床需求的新型小分子药物3月13日下午:论坛二protac、分子胶14:00-14:30秦冲,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副院长靶向雄激素受体降解剂药物的发现14:30-15:00刘小飞,品生医疗/上海氨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学术总监创新技术赋能PROTAC研发15:00-15:30付利强,杭州格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首席技术官分子胶降解剂的理性设计15:30-15:50茶歇&交流15:50-16:20王小健,爱思益普高级研发总监助力新药研发之Protac16:20-16:50叶向阳,本欣医药CTO靶向GSPT1分子胶新药的研发16:50-17:20徐石林,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PROTAC靶向表观遗传调控蛋白3月14日全天:论坛二protac、分子胶9:00-9:30杨小宝,标新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蛋白降解双平台驱动同类最优药物研发 9:30-10:00向少云,多域生物首席执行官CEO开发新型药物作用模式Protac解决难成药性靶点问题10:00-10:30曾雳,和径医药首席执行官选择性EGFR-PROTAC药物HJ-002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开发和展望10:30-10:50茶歇&交流10:50-11:20蒋白山,武汉大学教授利用PROTAC降解剂靶向MYC高表达肿瘤11:20-11:50张寅生,华汇拓医药总经理氘代化作为药物发现的新策略-浅谈氘代药的创新价值11:50-14:00午餐&休息14:00-14:30张继跃,奥瑞药业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基于新型E3连接酶配体及相关PROTAC的开发和应用14:30-15:00孔韧,普美瑞(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蛋白质复合物结构预测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15:00-15:30韩欣,浙江大学第一类“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如何提高PROTAC的口服生物利用度?15:30-16:00胡振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PhosTAC-靶向蛋白磷酸化调控的双功能分子16:00-16:30柯细松,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特聘专家基于大规模中药靶标鉴定的创新药物发现16:30-17:00杨静,同济大学生科院,PI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济医院双聘研究员血液肿瘤靶向降解药物研发3月13日下午:论坛三改良型新药研发、外用透皮制剂研发、高端制剂等14:00-14:30申有青,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高分子抗肿瘤纳米药物的设计14:30-15:00周建平,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药剂专业主任委员),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主任 胶束注射制剂的处方设计与质控策略15:00-15:30邱利焱,浙江大学教授创新化疗药物复合脂质体研究15:30-15:50 茶歇&交流15:50-16:20葛季声,苏州华健瑞达首席技术官从不同维度考虑505(b)(2)和改良新药的立项机会-兼论中美之特点16:20-16:50吴小涛,南京济群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改良型新药的案例分享与研发策略16:50-17:20张振,湖南恒兴医药科技有限公司DMPK&临床药理执行总监化学创新药与改良型新药开发中的临床/定量药理考量3月14日全天:论坛三改良型新药研发、外用透皮制剂研发、高端制剂等9:00-9:30王淑君,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外聘专家改良型新药差异立项思考及关键技术9:30-10:00汪晴,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药学系主任改良型透皮给药制剂的产品开发案例 10:00-10:30袁旭东,艾康药业创始人siRNA药物的递送系统的研发和进展10:30-10:50茶歇&交流10:50-11:20佐建锋,燃点(南京)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脂质原位凝胶技术在改良型新药中的应用和案例解析11:20-11:50吴有斌,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开发中心副主任连续制造—为高端药品生产降本增效11:50-14:00 午餐&休息14:00-14:30侯曙光,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核酸药物的吸入递送14:30-15:00陈永奇,珠海瑞思普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SO吸入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分析15:00-15:30吴四清,湖南九维生物医药创始人/ 董事长改良型新药的立项思考15:30-16:00刘万卉,诺桥制药(成都)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官长效缓释微球制剂的开发与仿制研究IDC2024往届现场IDC2024往届支持单位IDC2024媒体支持IDC2024论坛参会①限量50张免费参会入场券获取方式:添加小编微信,获取限量免费入场券领取方式(小编微信二维码如下↓);② 报名费用需费用699元/人,包含会议入场券、午餐券、茶歇、会议资料;1扫码报名STUDY好友已达上限,如之前已是好友可继续沟通扫码添加好友,咨询报名事宜和展位事宜戳这里,阅读原文立即领取免费参会入场券,与大咖面对面交流
100 项与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