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前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Active, not recruiting临床2期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 Clinical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Safety, and Pharmacoki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ZT002 Injection in Subjec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This study will evaluate the percentage change from baseline in weight after 24 weeks of treatment with ZT002 Injection in subjects with overweight/obesity.
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比较 ZT001注射液与诺和泰®皮下注射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Ⅲ期临床试验
主要目的:评价ZT001注射液与诺和泰®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中皮下注射治疗的疗效。次要目的:以诺和泰®为对照,评价ZT001注射液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中皮下注射治疗的安全性;评价ZT001注射液在成年T2DM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opPK);评价ZT001注射液在成年T2DM患者中的免疫原性。
/ Enrolling by invitation临床1期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ple-ascending-dose Phase Ic Study Evaluating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ZT002 Injection in Participan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This study will compris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ple-ascending-dose,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pharmacokinetics study of ZT002 in participan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100 项与 北京质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北京质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因患者基数庞大且临床需求持续增长,成为创新药研发的重要方向。据公开数据统计,2025年至今,该领域至少发生25起创新药公司融资事件,已披露融资总额超125亿元。融资覆盖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疾病,涉及小分子药物、多肽、蛋白质药物及细胞疗法等技术路径。从IPO公司到新锐技术平台,资本正加速涌入这一充满潜力的治疗领域。融资亮点聚焦多肽与蛋白质药物主导代谢性疾病疗法创新:近半数获融资公司重点布局多肽与蛋白质药物。如维昇药业推进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多肽疗法,派格生物开发GLP-1类多肽药物治疗肥胖,质肽生物则聚焦长效重组蛋白治疗糖尿病。此类药物因靶向性强、半衰期可控,在代谢调节领域临床优势显著。干细胞疗法剑指糖尿病治疗瓶颈:至少4家公司聚焦干细胞疗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星赛瑞真开发多能干细胞(iPSC)衍生胰岛细胞疗法CRG-002动物试验结果积极;睿健医药开发iPSC来源眼科通用型细胞治疗产品,有潜力拓展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与代谢疾病相关的视网膜病变;中盛溯源则推进iPSC来源肾脏修复细胞产品治疗糖尿病肾病等。该领域融资集中于B+轮及以前,反映资本正加速早期技术转化。AI、新分子实体创新技术引领大额融资:11家公司获得亿元及以上融资。其中,英矽智能凭借其端到端AI平台,推动包括代谢紊乱和肥胖在内的管线进展,获得1.23亿美元E轮融资。达歌生物利用其独特的GlueXplorer分子胶平台开发新型蛋白降解疗法,珂阑医药聚焦胆固醇代谢新靶点,均获得亿元以上融资,体现了源头创新技术平台的高认可度。维昇药业:内分泌疾病药物研发公司3月21日,维昇药业在港交所IPO,募资约6.72亿港元。维昇药业成立于2018年11月,是一家处于研发后期、产品接近商业化的生物医药公司,专注于在中国为患者提供特定内分泌疾病的治疗方案。该公司目前拥有一款核心产品及两款其他在研候选药物,核心产品每周一次的长效生长激素隆培促生长素已经于2024年3月向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递交上市申请。隆培促生长素(lonapegsomatropin)是一款每周一次的长效生长激素替代疗法,用于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PGHD,一种生长激素不足导致的18岁以下患者中常见的矮小症)。与每日一次人生长激素相比,隆培促生长素提供了方便的给药方案,注射频率为每周一次,这可能会提高儿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给药的依从性。此外,该公司研发管线中:那韦培肽(navepegritide)是一款C型利钠肽的长效前药,每周一次给药,拟开发用于治疗2至10岁软骨发育不全。帕罗培特立帕肽(palopegteriparatide)是一款每日一次的甲状旁腺激素替代疗法,拟开发用于治疗慢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派格生物:慢病新药研发生物技术公司5月27日,派格生物(Pegbio)完成约2.32亿港元IPO融资。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专注于自主研究及开发慢性病创新疗法,重点关注内分泌代谢领域。通过自主开发的HECTORTM技术平台设计和筛选具有新靶标、新位点、新机制的分子实体。派格生物聚焦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疾病,建立了多肽药物、蛋白质药物及小分子药物为主的研发管线体系。其核心产品PB-119为自主开发、接近商业化阶段的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PB-119主要用于二型糖尿病(T2DM)及肥胖症一线治疗。凭借聚乙二醇化技术,可实现一周一次给药。PB-119在中国用于治疗T2DM的新药上市申请(NDA)于2023年9月获药监局受理。派格生物预计于2025年获得NDA批准并在中国商业化推出用于治疗T2DM的PB119。珂阑医药:胆固醇代谢创新药研发公司2月21日消息,珂阑医药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推进多个核心管线进入临床申报和开发,以及研发平台和团队的拓展。珂阑医药立足于糖脂代谢领域的前沿科研,聚焦胆固醇代谢通路中成药性高的创新性靶点,开展针对代谢性疾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症以及MASH)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研发工作。原研项目转化来自宋保亮院士实验室,致力于“健康代谢,健康心血管,健康生活”的理念,力争为代谢疾病患者治疗提供可选方案。针对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珂阑医药整合了新药研发中基于靶标调控机理的报告基因筛选系统,蛋白质小分子互作系统、基于靶标功能的体外药效测试系统,构建生化与细胞测试自主研发平台,全方位进行药物优化,高效推动药物研发深入与开展。质肽生物:蛋白质药物开发公司2月17日消息,质肽生物获亿元融资。质肽生物成立于2018年9月,专注用大肠杆菌生产重组蛋白质药物,致力于开发治疗慢性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创新生物药。目前质肽生物管线中有10个在研重组蛋白创新药和生物类似物品种,包括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ZT001,以及有望实现仅需每月注射1次的新型超长效GLP-1R激动剂ZT002等,口服GLP-1类多肽药物ZT006片等。2024年11月,ZT006片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ZT006是新一代口服蛋白药品种,主要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经过优化的ZT006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有希望成为继口服司美格鲁肽之后的新一代口服GLP-1品种。口服给药是公认的、可以显著提高慢性病患者依从性的一种给药方式。星赛瑞真:干细胞疗法研发公司3月17日,星赛瑞真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这是星赛瑞真自2024年6月获得复健资本及创瑞投资的天使轮投资以来,在半年时间内再次获得天使轮老股东的追加投资。本次融资资金将用于推进具有差异化的iPSC衍生的胰岛细胞管线(CRG-002)和iPSC衍生的角膜内皮细胞产品(CRG-101)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以及用于公司其它早研管线的研发布局。星赛瑞真成立于2022年,聚焦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转化,构建了iPSC快速重编程技术、基于CRISPR/Cas12b的iPSC基因编辑平台以及生物信息学指导下的不同胚层分化技术平台。在代谢疾病领域,星赛瑞真主要开发胰岛替代疗法用于1型糖尿病治疗。其在研管线CRG-002管线为iPSC衍生胰岛细胞,已经动物试验验证,有望满足糖尿病患者巨大临床需求。读者们请星标⭐创鉴汇,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至其他平台。转发授权请在「创鉴汇」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更多数据内容推荐点击“在看”,分享创鉴汇健康新动态
北京作为中国生物医药创新核心区,依托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亦庄生物医药园等产业聚集区,以及首发展集团、亦庄国投、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等本地资本的持续投入,构建了从靶点发现到临床转化的完整生态链。2025年第一季度,北京创新药领域融资活跃,公开披露的融资事件达10起。在已公开金额的事件中,融资规模普遍较高,均达亿元或以上。细胞与基因疗法(CGT)赛道延续火热态势,实体瘤突破性疗法成为资本重点布局方向。两大亮点揭示融资趋势:细胞与基因疗法(CGT)持续领跑: 本季度融资企业中,超过半数(艺妙神州、锦篮基因、诺未生物、立康生命科技、清辉联诺、健达九州)的核心业务聚焦CGT领域,适应症从血液肿瘤拓展至肝癌、结直肠癌等实体瘤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实体瘤治疗寻求突破: 多家融资企业将攻克实体瘤作为核心目标。诺未生物开发中央记忆T细胞疗法(NewishT)预防实体瘤术后复发;立康生命科技利用新生抗原开发个性化肿瘤疫苗;清辉联诺专注于γδ T细胞疗法治疗难治性实体瘤;丹擎医药致力于开发肿瘤精准靶向治疗2.0时代潜在“first-in-class”靶点的药物。普祺医药:B轮超3亿元,推进多功能JAK抑制剂1月2日,普祺医药宣布完成了超3亿元B轮系列融资。本轮投资机构包括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亦庄国投、首发展集团、北科建集团、正奇能科集团等众多机构旗下基金及个人投资者。本轮融资款项将用于现有核心产品普美昔替尼(PG-011,pumecitinib)凝胶治疗成人及青少年轻中度特应性皮炎的3期临床研究及NDA申报、拓展PG-011在其他适应症的应用及后续其他创新管线的临床推进。此外,该公司拟准备在北交所进行IPO申报,工作正在有序地推进之中。普祺医药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聚焦免疫/炎症性疾病,以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外用药为特色的创新药研发公司。普祺医药已经建立起了丰富的创新药物研发体系,产品管线以皮肤科为主,并涵盖呼吸、眼科等疾病领域。PG-011凝胶2b期临床研究已经在成人轻中度AD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有效性和良好的安全性,3期临床正同步探索该品种于成人及青少年轻中度AD中的疗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此外,PG-011鼻喷剂针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2期临床达到预期目标,该项目创新使用JAK抑制剂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经与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沟通,将于下一个花粉过敏季节开始进一步临床研究。艺妙神州:E轮数亿元,拓展CAR-T在实体瘤及自免疾病应用1月8日,艺妙神州宣布正式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E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领投,太平医疗健康基金、首发展集团、四季青投资、阳光诺和等多家专业机构跟投。根据新闻稿,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支持艺妙神州首款原研CAR-T新药IM19的商业化布局,同时加快其包括血液肿瘤、实体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和临床进程。艺妙神州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专注于以创新的基因细胞药物技术应用于重大疾病(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治疗的创新药企。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10轮战略融资,研发管线覆盖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等血液肿瘤和肝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实体肿瘤。IM19注射液是一款靶向CD19的自体CAR-T候选产品,其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适应症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NDA)已经于2024年11月获得中国NMPA受理。丹擎医药:A+轮1.5亿元,专注肿瘤创新靶向药研发3月3日,丹擎医药宣布完成新一轮1.5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康君资本领投,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国方创新、磐霖资本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跟投,老股东红杉中国持续加注。根据新闻稿,本次融资将用于加速核心管线的临床研究、拓展创新技术平台及全球化战略布局。丹擎医药自2021年成立以来,搭建了“合成致死”药物研发平台和转化医学平台。其核心产品PARG抑制剂(DAT-2645)已经获得中国NMPA和美国FDA批准开展临床1期研究,该产品正在中国开展临床1期的剂量递增研究,目前展示出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抗肿瘤活性。同时,公司有多款创新候选药物研发管线推进至IND阶段。据丹擎医药此前新闻稿介绍,DAT-2645的适应症包括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子宫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常见癌症,并且有望拓展PARP抑制剂无效的适应症和解决PARP抑制剂耐药的痛点,具有潜在的“广谱治疗性”的临床应用前景。除了DAT-2645,丹擎医药官网显示其管线中还包括了其他几款靶向“合成致死”靶点的新药,靶点包括了Polθ、WRN等等。质肽生物:C轮亿元,深耕GLP-1与重组蛋白代谢病药物2月17日消息,质肽生物再获亿元融资,领投方为国风投(无锡)生物科技基金,老股东爱美客、蓝驰创投持续加码。质肽生物成立于2018年9月,专注用大肠杆菌生产重组蛋白质药物,致力于开发治疗慢性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创新生物药。目前质肽生物管线中有10个在研重组蛋白创新药和生物类似物品种,包括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ZT001,以及有望实现仅需每月注射1次的新型超长效GLP-1R激动剂ZT002等,口服GLP-1类多肽药物ZT006片等。读者们请星标⭐创鉴汇,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至其他平台。转发授权请在「创鉴汇」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更多数据内容推荐点击“在看”,分享创鉴汇健康新动态
2025年3月31日,北京质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口服GLP-1类多肽ZT006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开发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此前,该产品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减重治疗,以及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的适应症均已在中国获批临床,并已开展I期临床试验。同类药物中,仅有诺和诺德公司司美格鲁肽片正在进行阿尔兹海默病(AD)适应症的临床研究。ZT006片是中国乃至全球第二个获批AD适应症临床的口服GLP-1产品。关于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种获得性进行性认知能力异常下降的疾病。这一病理特性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也是导致患者产生心理依赖、躯体残疾和最终死亡的主要因素。在中国,据专家保守估计有超过500万AD患者。由于老龄化问题的加剧,预期2050年,全球将有超1亿的AD患者,这必然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临床前研究显示,ZT006片可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的认知功能障碍,减少海马脑区的Aβ斑块沉积,降低神经元丢失,增强海马和皮层脑区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缓解海马脑区的胰岛素抵抗,并显著抑制神经炎症的发生。 质肽生物联合创始人、R&D高级副总裁张媛媛博士表示:“阿尔茨海默病在老龄化社会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且治疗方法有限。我们很高兴看到ZT006有望通过缓解脑内胰岛素抵抗、抑制神经炎症等机制,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功能及关键病理特征,并获得了中国CDE临床试验许可。目前ZT006正在开展I期临床试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ZT006将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一种全新、便捷、有效且低副作用的治疗选择。联系我们公司电话:(010)61702599公司网站:www.qlbiopharm.com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生命园路20号院7号楼101室联系邮箱:PR@qlbiopharm.com
100 项与 北京质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北京质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