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CBIITA)、博羚资本联合主办的CBLA精品创新药资产交易论坛第2期,于6月28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聚焦医药跨境BD交易模式、跨境法律风险及合规策略、创新药企全球化进程中的税务规划及创新生态构建等热点议题,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企业高端、投资机构与精英律所代表参与。CBIITA联合体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生物医药发展战略专委会秘书长郑晓南在开场致辞中强调,全球生物医药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创新药研发成果加速涌现,但突破成果惠及患者仍面临着:资本波动、转化瓶颈、合作壁垒,等诸多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与挑战。会上,CBIITA联合体理事长陈凯先教授视频致开幕词。陈凯先教授介绍,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格局正在重构,中国创新药已跻身全球前列,但需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他强调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一方面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另一方面构建"医研企协同+转化服务平台+金融支撑"体系,加速成果转化,并指出中国创新药"出海"步伐加快,呼吁对标国际前沿,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博羚资本CEO兼科林利康副总裁、CBIITA联合体商务拓展专委会副主委陈锋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激增,全球交易占比显著,全球生物医药交易中的37%-43%的交易分子(或称项目)来自中国创新药企。尽管当前行业遇冷,但中国创新药质量正持续提升,这也是出海蓬勃发展的“最好时代”,蕴藏巨大机遇。近两年,我们看到中国创新药的版图不断地地带更新、快速重构——从早期的"外部引进"到如今的"双向赋能",中国本土管线已成为全球医药研发、变革拼图中的关键模块。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交易平台,让每一个优质项目找到最佳的国际商业化路径、最合适投资方。CBLA资产交易论坛第二期中,CBIITA联合体与博羚资本在本次路演环节精心遴选了六大优质创新项目,涵盖:广谱AR分子胶降解剂、创新通用型CAR-T治疗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老一小”钙营养创新解决方案、现货通用型DNT细胞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共刺激增强CAR-T-OX40技术平台、突破自身免疫致病性T/B细胞双耗竭的全球首创双特异UCAR-Vδ1T细胞治疗产品,这些项目代表了当前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主旨报告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CBIITA联合体商务拓展专委会副主委刘婷婷,在报告中深入分析了医药行业的BD交易模式呈现出国际化趋势,她谈到,医药BD的最新趋势——NewCo模式崛起:恒瑞、康诺亚等企业通过剥离海外资产成立独立公司(如美国特拉华州实体),兼顾股权融资与License-out,首付款+里程碑+股权组合成为主流。中美监管——中国需完成发改委、商务部、外汇管理局等多部门审批,技术出口还需符合科技部和海关要求;美国则需关注CFIUS审查、反垄断申报(如HSR Act)及FDA监管。跨境法律风险——企业需关注中美技术出口管制(如基因编辑领域)、人类遗传资源监管(需中国科技部审批)、ODI外汇合规,以及数据跨境流动(中美数据安全法案)。德勤中国税务与商务咨询总监余雯,从税务角度分享了BD交易的核心问题,她谈到,在生物医药行业出海及跨境交易蓬勃(尤其受国内融资趋紧驱动)、但面临复杂税务挑战的背景下,财税专业使命是精准管控税务风险(防少缴、避多缴)以保障交易价值与企业回报。其核心框架在于科学规划“纵向股权架构”以优化税负与资金回流,并细致管理“横向业务流”,重中之重是知识产权(IP)的归属、定价、跨境流动路径设计及配套的境内外税收优惠利用。特别强调在BD交易中需审慎选择交易主体与模式、清晰界定交易法律实质,规避误判高额税负及权属错配。呼吁在关键交易中引入专业财税支持为交易护航。上海外高桥高岳生命科学集团CEO洪涤,从市场趋势、建业企业的出海基地、专业服务三个方面做了精彩分享。他谈到,面对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挑战,出海成为企业关键出路。外高桥自贸区依托首创地位、成熟产业集群(3000亿规模、800多家企业)、区位政策等优势,正打造企业出海核心基地。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覆盖日、欧、美的全球服务网络:如利用日本“再生医疗法案”实现CGT产品快速注册(约10例临床);在美国助力基于一期临床数据达成Licence-out(可跳过二期);在欧洲建立联合实验室协助双报。同时提供全链条服务(生产场地、临床资源、投融资、法务ODI等),为药械企业全球化提供全面支撑。圆桌讨论圆桌讨论由科林利康-博羚资本高级商务总监贾心语主持,主题为“创新药出海新机遇:如何破解跨境BD与License-out的核心挑战?”投资人关于投资及BD退出的思考:比邻星创投合伙人杨俊杰教授——从投资角度看,生物医药行业需转变策略,将BD作为优先退出渠道已至关重要。投资人应在早期阶段即帮助创始人规划BD出海/退出路径,并在投资条款中明确相关要求和创始人义务,改变部分团队仅聚焦IPO的固有思路。唯有提前布局BD战略,方能加速企业发展并拓宽退出通道。MNC 关注领域及BD策略:辉瑞高级总监、治疗领域产品线负责人谢超—辉瑞的BD策略高度聚焦在疫苗、肿瘤、内科、免疫学四大核心领域。其中,肿瘤合作门槛极高,内科领域重点锁定心血管与减肥药物。打动辉瑞的关键在于严格契合其战略领域,以及提供经得起严苛审查的卓越数据。拜耳中国合作创新中心业务发展总监Alice Li—拜尔的全球BD策略持续聚焦核心治疗领域、肾病及传统优势的眼科、女性健康,并积极拓展自免领域新机会。在技术平台层面,除已布局的细胞与基因治疗外,重点寻求前沿递送技术的合作。针对中国市场实行差异化策略,并强调快速市场协同和坚实数据支撑的重要性。利奥中国区业务拓展总监王冰—利奥Leo医药BD策略呈现全球/中国双轨制:利奥全球聚焦早期产品,利奥中国则侧重临上市或已上市产品。利奥评估项目遵循两大维度:科学价值和商业价值。对中国药企出海合作,利奥强调三个核心考量因素:数据必须足够扎实并具说服力;生产供应链必须满足全球标准;拥有核心市场的化合物专利保护是出海关键前提。传统药企创新药子公司:济煜医药临床开发中心总经理刘熠—济民可信通过精准把握合作节点,构建“说服力数据包”——特别是针对早期非肿瘤药,组合使用“主适应症快推+生物标志物+早期患者数据”策略,有效突显差异化价值并管理风险。其经验表明,在跨国药企决策关键点创造可验证的“差异化时刻”,是成跨境合作关键。国内CGT综合型Biotech:江苏拓弘康恒首席战略官、副总经理夏珏妤—拓弘康恒始终专注于细胞与基因治疗这一前沿领域,目前已成功获得5个临床批件。其中,治疗克罗恩病肛瘘的干细胞药物(自免领域)作为公司近两年的核心研发管线取得重大突破:其II期临床数据不仅获得国际权威认可,更显示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目前该药物已进入中国III期临床阶段。在谈及国际化战略时提到,拓弘康恒自去年起开始布局全球市场,但细胞治疗领域的国际化进程与小分子药物存在本质差异。她特别强调,作为活体制剂,细胞药物在转运、全球临床试验质量管理、CMC(化学成分生产和控制)标准执行以及细胞库建立等方面都面临独特挑战。针对未来发展趋势,她认为,若细胞药物能够实现通用型转化(如冻存制剂),企业必须重点提升降本增效能力,以应对产业化挑战。专业律所:天册律所律师李鸿兰——针对当前火爆的(NewCo)模式,法律实操需聚焦三大核心维度:1、许可协议本身:明确许可范围、权利保留等直接许可关键条款;2、技术链条风险:严格排查既有上游许可协议是否存在区域冲突;3、股权结构设计:审慎设定持股主体、股权形式、持股比例、公司治理权,并重点落实反稀释保护条款,以规避后续融资导致的股权稀释风险。并建议企业提前引入专业团队进行系统规划,在合约中充分约定,为复杂交易保驾护航。路演项目01创新通用型CAR-T治疗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奇迹生物是一家专注于以通用型CAR-T疗法进行免疫细胞治疗的创新型医药公司。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先进通用型CAR-T技术平台robusT®,两款通用型CAR-T产品已进入IIT临床研究阶段,安全性良好,且已取得值得关注的初步疗效。奇迹生物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产业落地能力,旨在为中国和全球患者,研发更安全、更有效、用得起的通用型CAR-T。02“一老一小”钙营养创新解决方案 —力之助复方碳酸钙颗粒的临床与技术价值武汉西莫制药项目目标产品,基于市场的巨大需求,“健康中国2030”强调'健康骨骼'重要性,我国'一老一小'钙营养缺乏问题突出,钙和维生素D3补充成为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基础措施,但国内钙制剂现状令人担忧,处于三低状态(低有效性、低安全性、低标准),特别是“一老一小”重点人群的高品质补钙未得到满足。产品技术创新方面,西莫制药通过络合技术将碳酸钙转化成可溶解的柠檬酸钙络合体,解决碳酸钙难溶解、难吸收特性,采用包合工艺处理维生素D,解决其稳定性和均匀性问题,并提升产品标准,为消费者提供了高品质选择。学术验证和临床成果方面,复方碳酸钙颗粒在体内钙吸收不受多种因素影响,能促进骨组织生长,且副作用小,临床研究表明其能有效提升营养性佝偻病有效率,降低便秘发生率,且无肾结石禁忌成为专家共识首推用药,累计超2000万患者获益。03现货通用型DNT细胞药物临床研究进展广东瑞顺生物开发现货通用型CAR-T细胞产品是全球范围内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双阴性T(Double Negative T,DNTs)细胞兼具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的特性,杀伤恶性细胞不受MHC限制,无GvHD和HvG反应。RJMty19注射液 (CD19-CAR-DNTs)治疗复发难治B-NHL患者的临床数据显示,目标剂量组可评估病例的客观缓解率优于美国领先企业通用型CAR-T/CAR-NK细胞产品,与已上市自体CAR-T产品疗效相当,安全性更优。04共刺激增强CAR-T-OX40技术平台上海隆耀生物项目目标产品,由隆耀生物系统筛选比较了共刺激受体在CAR-T中的功能增强作用,发现多数并联共刺激受体能够增强CAR-T的增殖能力,尤其以OX40功能最强。以CD20为靶点、基于该技术开发的LY007细胞治疗产品中,这种并联的OX40能够显著增强CAR-T细胞的AKT,NF-kB,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并且增强抗凋亡分子Bcl-2, Bcl-xL等的表达,细胞增殖能力和肿瘤杀伤能力显著增强。05突破自身免疫致病性T/B细胞双耗竭的全球首创双特异UCAR-Vδ1T细胞治疗产品博生吉基于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复杂,不仅由自反应B细胞产生的自身抗体所导致,自反应T细胞的活化更是大多数自身免疫病治疗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本项目研发了全球首款同时耗竭B细胞和自反应T细胞的通用现货型细胞治疗产品UTAA91注射液,可涵盖绝大多数自免适应症。临床前数据优异,已启动人体临床试验研究。本次论坛汇聚了10+跨国药企、顶尖投资人、资深律师、科学家与行业智库专家等顶级资源,直通产业决策圈,为与会者提供了与行业领袖深度对话的宝贵机会。共同助力中国企业破解跨境合作痛点,搭建“技术-资本-产业”三维对接平台,挖掘新兴市场机遇,推动中国Biotech在全球医药创新版图中实现价值升维。7月路演报名CBLA创新药资产交易论坛(第3期)路演时间:2025年7月25日路演地点:上海普陀区如您有意向报名参加路演,请联系:申经理13262202896(同微信)关于CBIITA和博羚资本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CBIITA)是由陈凯先、邓子新两位理事长牵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指导,十个国家级学协会、药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盟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共同发起,创新型龙头企业支撑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赋能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创新人才智库平台。CBIITA联合体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前瞻思考、全局谋划,以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组建了25个国家重点支持的创新药械、前沿技术细分领域专委会和15个由源头创新到临床转化与商业化的全链条公共服务平台。引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形成了由政府园区、创新型企业、高校院所、临床机构、金融资本、监管部门、行业媒体组成的创新生态圈。凭借对产业创新卓越的赋能服务,联合体荣获2024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十大好平台。博羚资本(Bio-Link Capital)是科林利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和高端医疗器械的投资和权益交易平台。目前博羚资本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合作网络,其中包括了100余家MNC跨国药企,6,000+海内外药企(主要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2500家中国药企,400余家中国医药上市公司,1000+中国创新Biotech,500+投资机构。已搭建了成熟的业务板块架构,可提供的服务业务包括海内外医疗医药资产授权交易服务(Out-licensing & In-licensing),交易谈判服务,出海临床数据质量评估;海外申报策略咨询.临床开发计划(CDP)策略咨询;BD策略咨询;商业化策略咨询等。END▲点击图片了解 《聚焦“国之大者”CBIITA 联合体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十大好平台”》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 媒体合作投稿转载/资料领取/加入社群 请添加药小咖与/智/者/同/行 为/创/新/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