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5日,博安生物撰写的综述《解锁黑色素转铁蛋白(CD228)的潜力:对靶向药物开发和新型治疗途径的启示》(Unlocking the potential of melanotransferrin (CD228): implications for targeted drug development and novel therapeutic avenues)在Taylor & Francis旗下的《Expert Opinion on Therapeutic Targets》期刊上发表。文章回顾了CD228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探讨其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CD228是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的糖蛋白,属于铁结合蛋白的转铁蛋白家族成员,在肿瘤增殖、血管生成、内皮细胞迁移、纤溶酶原激活和跨血脑屏障运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CD228有两种亚型——sMFI2和mMFI2,其中可溶性CD228 (sMFI2)在恶性肿瘤、阿尔茨海默病和关节炎的疾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并可促进大分子药物跨血脑屏障(BBB)递送,提示其在肿瘤脑转移和中枢神经等领域的开发前景。而膜结合型CD228(mMFI2)在多种实体瘤中高度表达,包括黑色素瘤,胰腺癌、间皮瘤、结肠癌、乳腺癌和肺鳞癌,而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具有较高的肿瘤表达特异性,是理想的抗体偶联药物靶点。
BA1302是博安生物自主开发的靶向CD228创新抗体偶联药物(ADC), 其抗体部分筛选自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人抗体转基因小鼠BA-huMab®。BA1302采用可裂解的亲水性连接子将细胞毒素MMAE与CD228单抗经链间半胱氨酸偶联,特异性结合膜形式的CD228(mMFI2),而不结合可溶形式sMFI2,BA1302在多种实体瘤模型中抗肿瘤药效显著。相比国内外以MMAE为毒素的上市ADC产品,BA1302在食蟹猴体内展现出更长的半衰期,更高的药物暴露量和更好的耐受性。目前,BA1302正在开展中国临床I期研究,这也是国内首个靶向CD228的创新ADC药物。
该文章的通讯作者、博安生物研发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窦昌林博士表示:
“现有的研究提示了CD228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理论基础及潜力,现在已有多款靶向CD228的候选药物进入临床阶段。BA1302作为目前全球唯一临床在研的靶向CD228抗体偶联药物,成为该领域极具代表性的创新成果之一。我们正在积极推进BA1302的临床试验和相关转化研究,发掘靶向CD228疗法的临床应用潜力,使患者及早获益。”
博安生物在靶点、抗体、连接子-载荷等方面持续深入研究,开发了更稳定有效的连接子-载荷,搭建了优化的ADC技术平台,涵盖整个ADC药物的发现及开发过程。公司已有靶向Claudin18.2的BA1301以及靶向CD228的BA1302两款ADC 产品进入临床研究。另外,包括双抗ADC在内的多款高潜力创新药物也即将进入在研管线,进一步增强公司“肿瘤免疫+ADC”产品组合的布局,探索多个靶点的创新药与公司自有的PD-1抑制剂和VEGF抑制剂在大适应症上的联用潜力,提升现有标准疗法的治疗效果,增加创新药的临床开发成功率。
关于博安生物
博安生物(6955.HK)是一家全面综合性生物制药公司,专业从事生物药开发、生产和商业化,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眼科和代谢疾病。公司的新药发现活动围绕多个平台展开,包括全人抗体转基因小鼠及噬菌体展示技术平台、双特异T-cell Engager技术平台、抗体药物偶联(ADC)技术平台及细胞治疗平台。
博安生物拥有完整的涵盖抗体发现、细胞株开发、上游及下游工艺开发、分析及生物分析方法开发、技术转移、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法规与注册及商业化规模生产的全整合型产业链。在细胞治疗领域,博安生物聚焦新一代增强型及可调控T细胞治疗技术,研发更安全、有效、可负担的细胞治疗产品。
目前,博安生物已有三款产品获批上市,两款产品正处于上市许可申请的审评阶段,另有多个具有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型生物药和生物类似药的在研产品组合。公司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并拥有“山东省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及 “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 等省级技术平台。除了在中国,博安生物也在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在内的海外市场从事生物药产品开发。基于差异化的产品组合以及不断成熟的商业化能力,博安生物已构建起覆盖“研发-生产-商业化”的全产业价值链运营体系,为其长期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