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智慧芽新药情报库发布最新医药专题报告《FLT3抑制剂的管线及专利调研报告》。该报告主要包含靶点介绍、管线、专利洞察以及总结四个部分。在“管线”部分,首先呈现了在研药品的概述,这部分涵盖了靶点、适应症、药品类型、临床试验所在的国家/地区及研发阶段五个方面的分布特征。此外,还总结了在中国进行研究的FLT3靶向药品的详情,并对已经上市的9种靶向药物进行了解读。在"专利洞察"部分,报告开始对全球专利分布特性进行分析,并对在全球专利申请量第一的机构Novartis AG的专利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详述。
报告全文阅读&下载请点击下方图片。
FMS样酪氨酸激酶3(简称FLT3)主要存在于造血干细胞与祖细胞,是由FLT3原癌基因编码的跨膜蛋白质。该类蛋白属于III型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家族。
FLT3基因经过转录生成FLT3 mRNA,然后进一步翻译成FLT3蛋白质。FLT3构造上包含5个细胞外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1个横跨膜领域,1个近膜领域以及2个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在细胞质中的FLT3经过糖基化(G)促使受体在细胞膜上进行定位。
在一部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占1-3%)和骨髓异常扩增(占5-10%)的患者中,研究发现了FLT3基因的突变。而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这种遗传突变更为常见,约占所有AML患者的30%-40%。因此,FLT3基因算做血液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
第一代的FLT3抑制剂,例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米多司他滨、坦度替尼和来诗替尼等,都是具有FLT3抑制效果的多靶点抑制剂。它们对FLT3没有专一抑制作用,并具有对其他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如KIT、RAF、VEGFR或 JAK2)的抑制效果。在RATIFY试验取得积极结果后,EMA和FDA已批准在一线治疗FLT3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上使用米多司他滨加化疗。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抑制剂作为AML的单一治疗方式,其临床效果并不满意,而且它们的脱靶效应还增加了副作用发生的风险。因此,除了索拉非尼、米多司他滨等少数药物之外,用于AML单一治疗的第一代FLT3抑制剂的研究大多已被终止。
第二代的FLT3抑制剂,经过精密的药物设计与开发,其效用更强、特异性更高,并且毒性较低,这使得它成为目前精准医疗的主要研究课题。在现有的132种具有FLT3抑制功能的靶向治疗药物中,有44种是专门针对FLT3的单靶点抑制剂。Gilteritinib是第二代FLT3抑制剂中获批的第一个药物,也是首个被证明可以用于AML患者单药治疗的有效FLT3抑制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的FLT3抑制剂都被用于研究AML,一些针对多个靶点的抑制剂如pexidartinib就在实际应用中并未用于AML的治疗,而是被应用于治疗成人的腱鞘巨细胞瘤(TGCT)。据统计,除了AML以外,非小细胞肺癌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也是FLT3抑制剂的重点研究领域。
根据申请时间为维度来分析,从2005年至2020年,FLT3专利的申请数量呈现递增趋势,至2020年时,创下了1432项的申请纪录。但是,2020年至2023年这段期间,申请数量急剧减少,只剩下69项。产生这样的趋势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市场竞争激烈、科技进展变慢等因素。
根据数据显示,诺华是提交专利申请最多的机构,达到了938项,同时也是与其他机构共同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机构,总计达到208项。接下来是吉利德科学公司和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他们共同申请的专利数量分别为71件和39件。这些合作状况展示了不同机构在药品研发领域的合作以及资源共享的动向。
在报告中嵌入各种药品、机构的链接,在PC端阅读&下载可实现直接跳转,带来更优的体验,因此建议优先选择在PC端阅读。
报告全文阅读&下载请点击下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