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8月2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方网站显示,由轩竹生物与先声药业联合开发的一类新药「地罗阿克」正式获得上市批准。该药物适用于未接受过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治疗的、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地罗阿克(XZP-3621)作为轩竹生物开发的新一代ALK抑制剂,可以与ALK激酶结构域中的ATP结合位点结合,从而有效抑制ALK蛋白的自磷酸化过程,并阻断其下游目标的磷酸化。此次批准基于地罗阿克在一项III期临床试验(NCT05204628)中的数据,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的III期临床试验,旨在比较地罗阿克和克唑替尼在治疗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截至2024年1月8日,具体试验数据显示,地罗阿克在未经治疗的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中展现了显著的抗肿瘤效果,客观缓解率(ORR)达到86.9%(对比克唑替尼的81.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尚未达到(对比克唑替尼的12.94个月)。此外,地罗阿克能够将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57.8%(HR=0.422)。
在脑转移患者的试验中,与克唑替尼相比,地罗阿克具有更高的颅内客观缓解率(IC-ORR为92.3%对比11.1%),中位颅内缓解持续时间(IC-DoR)尚未达到(对比克唑替尼的3.5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也尚未达到(对比克唑替尼的9.23个月),风险比为0.317。
在此前的II期临床试验中,对于曾接受过ALK抑制剂治疗但出现疾病进展或不耐受的患者,地罗阿克的客观缓解率为18.4%,疾病控制率(DCR)为65.3%。
除了此次获批的适应症外,轩竹生物正积极探索地罗阿克用于ALK阳性NSCLC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以期进一步拓展其临床应用和商业价值。
自2013年首个ALK抑制剂克唑替尼在中国上市以来,陆续有其他ALK抑制剂进入市场并纳入医保。公开数据显示,中国ALK抑制剂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超过43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138.8亿元。与克唑替尼相比,新一代药物对ALK更加精准,旨在应对克唑替尼疗法中可能出现的耐药性问题。根据Insight数据库数据显示,此前已有11款ALK抑制剂在中国获批上市,而地罗阿克的上市使其成为中国市场上第12款获得批准的ALK抑制剂。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