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前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1800-01-20 |
100 项与 HPK1 x BCMA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HPK1 x BCMA 相关的转化医学
0 项与 HPK1 x BCMA 相关的专利(医药)
精彩内容
11月6日,华东医药发布公告称,子公司中美华东的乌司奴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为国产首家,刚过去的10月公司再有3款新药获批临床,公司的新药矩阵越来越丰富。据米内网预测,中美华东4款报产在审的新药中(含合作项目),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有望在今年年底前获批,还有6款新药已在III期临床阶段,未来几年公司将进入新药上市爆发期。仿制药方面,公司今年已拿下了他克莫司颗粒的国内首仿,还有两大新品将参与首仿争夺战。公司已过评产品达28个,3个口服药将参与第十批国采。
13亿品种国产首家获批,4款新药加速冲刺
中美华东一直深耕内分泌、自身免疫及肿瘤等治疗领域,近几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丰富新药研发管线布局,积极推进临床工作进度,陆续取得了多项重大阶段性成果。
图1:中美华东最新获批的产品来源:国家药监局官网
2023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统计范围见文末),乌司奴单抗的销售额已超过13亿元,中美华东(新药3.3类)为国产首家获批,同时该产品也是公司第二款获批的生物药,用于治疗成年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公司公告中提到,中美华东在该项目的研发直接投入总金额已超过1.5亿元。
表1:2024年10月中美华东获批临床的新药情况(含合作项目)来源:公司公告、米内网整理
公司与重庆派金生物在2022年4月联合提交了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的临床申请并于同年6月获批,III期临床已于今年10月完成。2024年7月,该新药体重管理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并于10月获得临床批件。
HDP-101是中美华东的合作开发项目,该新药是一种新型ADC药物,由人源化抗BCMA抗体与蘑菇毒素α-鹅膏蕈碱肽衍生物偶联而成,用于治疗B细胞成熟抗原(BCMA)阳性克隆性血液学疾病(如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HDM2006片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HPK-1 PROTAC(造血祖激酶1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该新药在多个肿瘤模型中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效果,与PD-1/PD-L1抗体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表2:中美华东部分重磅新药的最新情况(含合作项目)注:已终止项目不纳入统计来源:公司三季报、米内网综合数据库
据米内网预测,中美华东报产在审的4款新药中,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有望在2024年年底前获批,而瑞玛吡嗪注射液、迈华替尼片、注射用利纳西普或将在2025年上半年迎来好消息。
6款已在III期临床的新药中,QX005N注射液已于今年5月分别完成结节性痒疹和特应性皮炎2个适应症的首例受试者入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也于今年8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德谷胰岛素注射液预计在今年四季度获得主要终点数据,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预计在今年四季度获得主要终点数据并递交pre-BLA沟通。
稳坐三大百亿市场国内龙头,首款生物药大涨1270%
2023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化+生),免疫抑制剂、糖尿病用药、抗血栓形成药的销售规模均在百亿以上,中美华东已成为这3个亚类市场的国内龙头企业。
2024上半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免疫抑制剂的销售额达169亿元,增长率为8.16%。中美华东排在TOP2企业,与TOP1企业诺华的份额差距在6%左右。公司的他克莫司胶囊2024上半年销售额超12亿元,环孢素软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吗替麦考酚酯片的销售额分别为4.2亿元、2.0亿元、1.1亿元左右。
2024上半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糖尿病用药的销售额达331亿元,增长率为5.41%。中美华东排在TOP6企业,前五名被跨国药企包揽,分别是诺和诺德、阿斯利康、默沙东、赛诺菲、默克。公司的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15mg/500mg)2024上半年销售额超6.6亿元,阿卡波糖片、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Ⅰ)的销售额分别为2.5亿元、1.7亿元左右。
2024上半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抗血栓形成药的销售额达177亿元,降幅在6.72%。中美华东排在TOP4企业,销售额增长率为12.42%,前三名分别是拜耳、赛诺菲、勃林格殷格翰。
表3:2024上半年中美华东部分销售额正增长的产品情况来源:米内网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竞争格局
图2:中美华东的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Ⅰ)的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竞争格局
2024上半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中美华东TOP20产品中有8个销售额有正增长。公司的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Ⅰ)是2021年获批的新品,2023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2024上半年再有85.26%的增长。
公司的利拉鲁肽注射液在2023年获批,是公司首款上市的生物药。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中美华东的利拉鲁肽注射液2024上半年销售额增速高达1269.71%,公司已成为利拉鲁肽注射液的TOP2企业(国内龙头)。
28个产品已过评,两大新品冲击国内首仿
图3:2024年至今中美华东获批的仿制药新品来源:米内网中国上市药品(MID)数据库
今年以来,中美华东已陆续获批了3个仿制药新品,其中他克莫司颗粒为国内首仿。目前公司还有6个仿制药新品报产在审,有望继续扩大公司在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全身用抗真菌药市场的产品矩阵,还将在血脂调节剂市场迎来新突破。
图4:中美华东报产在审的仿制药新品来源:米内网中国申报进度(MED)数据库
西罗莫司片和注射用卡非佐米均为免疫抑制剂,目前仅有原研企业获批进口,中美华东有望参与国内首仿争夺。2023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西罗莫司片和注射用卡非佐米均是亿元级别的畅销产品,市场潜力可期。
中美华东已上市的产品暂无血脂调节剂,二十碳五烯酸乙酯软胶囊若顺利获批,将为公司打开新市场大门,2023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血脂调节剂的销售额在220亿元以上,2024上半年再有2.57%的增长,百亿市场将迎来新的掘金者。
截至2024年11月5日,中美华东过评(含视同过评)的产品有28个,公司积极参与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第三批至第七批(不含胰岛素专项)共5个产品中标。
表4:中美华东国采中标产品的市场情况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随着各批次国采陆续落地执行,助力中美华东的中标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2024上半年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美华东已成为了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的TOP2企业(国内龙头)、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TOP3企业。
11月1日,第十批国采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正式展开,中美华东的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Ⅰ)、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和马昔腾坦片或将参与竞标,上述3个产品均为公司近五年获批的新产品。
资料来源:国家药监局官网、米内网数据库、公司公告等
注:米内网《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城市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不含县乡村药店;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数据统计截至11月5日,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872470254@qq.com稿件要求详询米内微信首页菜单栏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
【分享、点赞、在看】点一点不失联哦
抗体药物偶联物临床3期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上市批准申请上市
10月18日,华东医药发布公告:
由中美华东申报的HDM2006片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适应症为晚期实体瘤。
由中美华东与公司德国参股公司Heidelberg Pharma AG合作开发的HDP-101(HDM2027)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适应症为B细胞成熟抗原(BCMA)阳性克隆性血液学疾病。
HDM2006片是由中美华东自主研发的靶向HPK1(造血祖激酶 1)的新型、强效、高选择性、可口服吸收的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1类化学药品,中美华东拥有全球知识产权。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 HDM2006具有良好的成药性、安全性和有效性;HDM2006可特异性与人HPK1、E3连接酶结合形成三元复合物,进一步被泛素化和蛋白降解,从而解除HPK1对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DC细胞的负调控,激活免疫细胞、逆转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和T细胞耗竭,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HDM2006在多个肿瘤模型中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效果,与PD-1/PD-L1抗体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HDP-101(HDM2027)是一种新型ADC药物,由人源化抗BCMA抗体与蘑菇毒素α-鹅膏蕈碱肽衍生物偶联而成。HDP-101通过特异性与浆细胞(Plasma cell, PC)的BCMA蛋白结合并内化的方式,杀死浆细胞,从而实现细胞毒性有效载荷的转运。
HDP-101由德国Heidelberg Pharma开发。公司于2022年2月从Heidelberg Pharma获得包括HDP-101在内的2款在研产品在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韩国、东南亚等20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独家许可,包括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益。
目前HDP-101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尚未在任何国家获批上市。本品已获得美国FDA及波兰、匈牙利和德国监管机构批准,开展一项评估HDP-101在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在内的浆细胞疾病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和有效性的1/2a期临床研究。该项临床研究的首例受试者给药已于2022年2月15日完成。此外,2024年3月27日,FDA授予HDP-101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孤儿药认定(ODD)。
抗体药物偶联物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孤儿药上市批准免疫疗法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
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以及公开资料,本周(10月14日~10月20日),有近20款1类创新药首次在中国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IND)。本文将根据公开资料介绍其中12款新药,它们的类型包括了蛋白降解药物、基因治疗药物、CAR-T细胞治疗药物、抗体偶联药物(ADC)等等。
图片来源:123RF
因诺惟康:IVB103注射液
作用机制:基因治疗药物
适应症:nAMD
因诺惟康公司在研的1类新药IVB103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新生血管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这是一款在新型载体基础上开发的一款可玻璃体内给药的眼科基因治疗药物。因诺惟康公司致力于基因编辑递送技术和药物开发,致力于解决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的基因递送问题,从而使基因治疗能被广泛地应用各种疾病和人群当中。
复恩特药业:SON-DP注射液
作用机制:蛋白质诱导体内原位组织重编程
适应症:晚期恶性实体瘤
根据复恩特药业公开资料介绍,SON-DP注射液是一款蛋白质诱导体内原位组织重编程技术药物,其有希望将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从而治疗实体瘤。复恩特药业致力于通过将受损、病变或退化的组织细胞转化为健康的细胞,为癌症和其他重大疾病开发创新疗法。该公司开发了蛋白质诱导的原位疾病组织重编程技术,可以通过全身给予修饰转录因子蛋白,对患者体内的疾病组织中原位生成任何种类的瞬时干细胞。
英矽智能:ISM6331胶囊
作用机制:泛TEAD抑制剂
适应症:恶性间皮瘤或其他实体瘤
英矽智能申报的1类新药ISM6331胶囊获批临床,拟开发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恶性间皮瘤或其他实体瘤。根据英矽智能新闻稿介绍,这是其自主研发的泛TEAD抑制剂,此前已经在美国获批临床,并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间皮瘤。ISM6331靶向转录增强相关结构域(TEAD)蛋白家族。由于TEAD对上游肿瘤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下游靶基因的控制,ISM6331作为一款药效良好的泛TEAD非共价抑制剂,有望通过调控Hippo信号通路解决抗癌药物耐药问题。
华东医药、Heidelberg Pharma:HDP-101
作用机制:靶向BCMA的ADC
适应症:BCMA阳性克隆性血液学疾病
由Heidelberg Pharma申报的1类新药HDP-101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B细胞成熟抗原(BCMA)阳性克隆性血液学疾病(如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款靶向BCMA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由华东医药合作开发。该产品携带合成的蘑菇毒素α-鹅膏蕈碱肽衍生物amanitin作为有效载荷。Amanitin具有新的作用方式,可抑制RNA聚合酶II,有效阻止转录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无论其增殖状态如何。HDP-101此前已经获得美国FDA授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孤儿药资格。
海创药业:HP568片
作用机制:靶向ERα的蛋白降解药物
适应症:ER+/HER2-乳腺癌
海创药业研发的1类新药HP568片获批临床,拟开展用于治疗雌激素受体(ER)阳性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晚期乳腺癌(ER+/HER2-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试验。HP568是一款靶向降解ERα的口服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药物,由靶蛋白配体、E3连接酶配体和两配体间的连接子3部分构成。研究表明该产品对ERα野生型蛋白和临床常见的ERα突变蛋白均具有极强的降解活性。
君科华元医药:HY-1608注射液
作用机制:阿片μ-受体和NOP受体双重激动剂
适应症:术后疼痛
君科华元医药申报的1类新药HY-1608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用于术后疼痛的治疗。公开资料显示,HY-1608兼有阿片μ-受体和NOP受体双重激动作用,有望研发成为一款无成瘾强效镇痛药。
德国默克(Merck KGaA):注射用M9140
作用机制:靶向CEACAM5的ADC
适应症:晚期实体瘤
德国默克在研的1类新药注射用M9140获批临床。根据公示,M9140是一款抗CEACAM5抗体偶联药物(ADC),具有拓扑异构酶1 (TOP1)抑制剂有效载荷exatecan。临床前研究表明,M9140可以与CEACAM5特异性结合,选择性杀伤靶阳性癌细胞,同时还具有强大的旁观者效应。
腾盛博药:注射用BRII-693
作用机制:多肽类抗生素
适应症: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腾盛博药(Brii Biosciences)申报的1类新药注射用BRII-693获批临床,适用于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ABC)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款新型脂肽抗菌药,该产品拟开发用于治疗难治性多重耐药/广泛耐药(MDR/XDR)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特别是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腾盛博药此前通过合作获得了该产品的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协议。
原启生物:OriC613注射液
作用机制:双靶点Claudin 18.2/MSLN自体CAR-T细胞疗法
适应症:晚期实体瘤
原启生物1类新药OriC613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晚期实体瘤。根据原启生物新闻稿介绍,这是其自主研发的双靶点Claudin 18.2/MSLN自体CAR-T细胞治疗药物。该产品采用了创新性的双受体逻辑门控设计策略,只有在同时识别两种特定肿瘤抗原时才能激活T细胞,在增加肿瘤靶向杀伤活性的同时,能够降低非肿瘤靶向毒性(OTOT),从而提高临床安全性。
华东医药:HDM2006片
作用机制:HPK1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
适应症:晚期实体瘤
华东医药1类新药HDM2006片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晚期实体瘤。根据华东医药公告介绍,这是其首个自主研发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为一款造血祖激酶1(HPK1)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HPK1位于PD-1的上游通路,是免疫细胞表达的关键激酶,有可能成为免疫治疗的下一个潜力靶点。相较于HPK1小分子抑制剂,蛋白降解剂有望大幅提升药效和安全性。
信达生物:IBI3001
作用机制:B7-H3/EGFR双抗ADC
适应症:实体瘤
信达生物1类新药IBI3001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实体瘤。公开资料显示,IBI3001是一款潜在“first-in-class"糖基化定点偶联B7-H3/EGFR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ADC)。这是信达生物在双特异性抗体IBI334(B7-H3/EGFR双特异性抗体)基础上,使用临床验证的SyntecanE平台,将IBI334与exatecan特异性偶联,由此产生的双抗ADC新药。该产品此前已经在澳大利亚启动1期临床。
康弘药业:KH629片
作用机制:甲状腺激素β受体选择性激动剂
适应症:MASH
康弘药业1类新药KH629片获批临床,拟开发用于治疗成人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公开资料显示,这是康弘药业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为一款甲状腺激素β受体(THR-β)选择性激动剂。该产品此前已经在美国获批临床。
参考资料:
[1]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 Retrieved Oct 20,2024, From https://www.cde.org.cn/main/xxgk/listpage/4b5255eb0a84820cef4ca3e8b6bbe20c
[2]各公司官网及公开资料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或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