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靶协同 赋能新格局
肠促胰素最初是指在生理状况下能够刺激胰腺分泌且能降低血糖的一类肠道激素[1]。其中,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是首个被发现的肠促胰素[2];随后研究人员发现了第2个可以刺激胰岛素释放的肠促胰素,即胰高糖素样肽-1(GLP-1)。随着对肠促胰素认识的不断完善,科研人员与临床医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与日俱增。
那么,这类肠促胰素及其药物有哪些独特的作用机制?面对2型糖尿病(T2DM)和肥胖成人患者不断增多的现实[3,4],其能够解决我们面临的哪些困境?又能为临床管理带来哪些获益?我们一起来聆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苏青教授的深入解读。
参考文献:
1. 潘琦, 等.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3, 15(9): 790-796.
2. Kim W, et al. Pharmacol Rev, 2008,60 (4):470-512.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4.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10/content_6981734.htm
PP-LD-CN-2706
此材料审批时间:2025.1.8
专家简介
苏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内分泌科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
上海市医学会理事
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第五届“人民名医”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最新《国际糖尿病》读者专属微信交流群建好了,快快加入吧!扫描左边《国际糖尿病》小助手二维码(微信号:guojitnb),回复“国际糖尿病读者”,ta会尽快拉您入群滴!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权声明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