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单次吸入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高低规格及信必可都保®后福莫特罗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进一步确认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开发规格的合理性及高低规格的体内线性关系
次要研究目的:研究口服一定剂量活性炭对福莫特罗胃肠道吸收的阻断作用
主要研究目的:测定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在健康受试者空腹条件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考察采血、给药剂量等设置的合理性,验证血药浓度分析方法。
次要研究目的:考察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健康受试者中的安全性。
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评价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
100 项与 深圳太太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深圳太太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原来的“保健品第一股”太太药业如今已然消失在资本视野中了,取而代之的是,吞并丽珠后的健康元,尽管跻身A股化药板块TOP10,但由于核心业务主要来自丽珠,让这家平台型企业没有资本市场辨识度,逐渐活成了小透明。早年间,它尚且把握住上一个周期的机会,业绩稳健增长;而今新周期下,业绩承压,股价不温不火,一场硬仗也猛然来袭。
资深分析师:尧今
编审:苏叶
在资本市场,很难找出这样的第二对“母子”上市药企:业务高度融合,子公司丽珠集团直接撑起了母公司健康元3/4业绩。
这也导致闯荡资本市场多年,外界眼中似乎更能看到丽珠,反观叠加保健品等业务的健康元,资本市场对其认知似乎并无那般鲜明,由此增加了估值难度。相较丽珠超300亿市值,很长一段时间,健康元股价表现都更为萎靡,近两月甚至直接跌出200亿市值。
不知不觉中,健康元似乎逐渐活成了“小透明”,它究竟是整体估值被低估了,还是其他业务没有想象空间?
复盘历年来发展轨迹,在将丽珠收入麾下后,健康元似乎更像是将自身角色定位在“站在丽珠背后的女人”,倾囊整合资源以推丽珠。相较而言,在最初起家的保健品业务上,随着转型与发力创新,这块业务占比渐小,业绩浮动并不太多。
而今,摆在健康元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成为一个控股母公司,即资本运营平台,不断孵化像丽珠一样的公司;另一个则是完全把丽珠剥离掉,再重装资产成为一个新公司。显然更现实的是第一条路,但至于这条路上,健康元这一平台上市价值有多大,目前并不清楚,市场也没有一个好的例子可供参照。
抛开资本市场的沉浮,一贯稳健增长的健康元,业绩压力骤增也摆上了台前。自2023年出现营收净利双降后,今年上半年仍未缓过劲儿。
健康元与丽珠集团何以如此走向?面对业绩压力,接下来打法是什么?究竟该如何给健康元估值?又该如何提升未来估值预期?CM10医药研究中心将从行业稀缺值、财务健康度、业务健康度、综合建议,来一一回答。
▲健康元股价走势
“蛇”何以吞“象”
要厘清健康元和丽珠之间的渊源,那绝对逃不开一位“关键先生”——财富榜常客朱保国。
那是1992年,彼时的深圳正陷入“淘金热”。当年,朱保国偶然机会从老中医处获得一药方,从而远赴深圳办厂,为该配方量产,并为之取名为“太太口服液”。由此,健康元的前身深圳爱迷尔食品有限公司成立。
当其初出茅庐之际,丽珠集团却已在江湖上小有名气。彼时,先于7年前成立的丽珠集团(1985年),已靠着一款胃药产品丽珠得乐(枸橼酸铋钾),走进千家万户。可除了地域上的相近,两者并无过多交集。
但一年后,两大企业不约而同迎来了各自的里程碑时刻。1993年,丽珠集团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全国医药行业首家A、B 股上市的公司,一时好不风光。当时,拳头产品丽珠得乐在全国同种胃药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0%。
同年,在朱保国的带领下,太太口服液成功上市,直接开创了女性保健品时代。这一产品横空出世后,很快便风靡全国,朱保国也借此赚得盆满钵满。公开信息显示,上市短短2年,太太口服液销售收入就突破3亿元。
当然,太太口服液之所以大获成功,实则也逃不开时代背景,外加大胆的营销策略。
彼时,中国的保健品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女性保健品这一细分市场缺乏充分竞争,健康元又在营销上攻势甚猛,请来不少当红明星为其“坐镇”,如林志玲、毛阿敏,赵雅芝均曾是其代言人,再搭配魔性广告词,如“太太美容口服液,早晚一支,脸色好、气色好! ”“太太口服液,让女人更出色!”等一度红极一时,俘获诸多“太太”们芳心。这一时代营销案例经典程度,不亚于90年代末“春节不送礼,送礼只收脑白金”的魔性洗脑。自然,在高广告投放下,太太口服液借由高毛利大行其道,很快就收获了业绩的胜利。
就在1995年,朱保国将公司也直接改名为“太太药业”(健康元前身,第二个名字),战略转型进军药业。随后不久,朱保国盯上了丽珠集团。可那时,太太药业虽风头正盛,但相较资历更“老”的丽珠集团,仍实力相对悬殊,很难一口“吃下”。不过,这一暗含心思也算是为后续收购埋下伏笔。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1年,太太药业成功登陆A股上市,成为“保健品第一股”,并募集到17亿元资金。一夕间,朱保国也身价暴涨,并一举登上了2002年中国福布斯富豪排行榜。
同一时间段,正逢丽珠大股东光大集团内部战略调整,出售股份,从而使得丽珠被多家逐鹿。2002年,在与业界赫赫有名的哈药集团和东盛集团争相竞购中,太太药业成功将丽珠收入囊中,一跃成为其最大股东。靠着这起“蛇吞象”收购,朱保国更是在资本市场上一战成名,旗下坐拥两大上市公司。一年后,收购了丽珠的太太药业更名为健康元。
此后近20余年发展中,为应对不断发生变化的外部环境,健康元也在不断拓宽自身边界,持续进行转型升级。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2010-2015年投身生物医疗,重点布局呼吸领域;2018起,又开始布局高端复杂制剂技术平台,吸入制剂平台脱颖而出;2022年加速创新药、高端复杂制剂研发,推进全球化进程。而今,健康元已逐步发展为涵盖化学制剂、中药制剂、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诊断试剂及设备等多重领域的综合型制药企业。
丽珠“兴”,则健康元“兴”
丽珠兴,则健康元兴。
细究健康元各大业务占比,化学制剂为其第一大收入来源,营收占比超半;其次是中药制剂等。而发家的保健品业务,业已占比不多。其余业务因占比相对低微,同样不过多赘述了。
▲健康元核心产品(来源:2023年财报)
而从业务业绩构成来看,理解健康元,可简单视为丽珠部分和非丽珠部分。
以2023年双方业绩为例,健康元营收166.46亿元,而丽珠集团营收124.3亿元,占健康元营收比例超70%。因此,丽珠和健康元历年来业绩也呈现高度融合,曲线表现极为一致,意味着两家上市公司命运几乎完全挂钩。
来自丽珠的不少拳头产品,为健康元贡献了业绩大头。如第一大收入来源化学制剂中,其中的处方药包含消化道用药、心脑血管用药、抗微生物用药、抗肿瘤用药、辅助生殖用药、神经类治疗用药等多个领域,非处方药包含消化道用药“丽珠得乐”、“丽珠肠乐”等。而在中药制剂领域,丽珠集团抗肿瘤扶正用药“参芪扶正注射液”、感冒类药品“抗病毒颗粒”等皆是健康元中药产品的代表。
然而,从市值表现来看,“母公司”健康元与“子公司”丽珠却相差较为悬殊。单以A股表现来看,丽珠基本维持在300亿元,健康元却已长期不足200亿元,几乎仅为子公司丽珠的一半。
资本市场上对于丽珠的品牌认知度,也似乎更为鲜明些。
在产品布局方面,各大阶段均有代表产品问世。丽珠早期主要依赖于胃酸相关治疗,凭借丽珠得乐、维三联、参芪扶正注射液等明星产品,攻下一席之地;后又进军高壁垒复杂制剂市场,2007年引进的艾普拉唑在2017年成功纳入医保目录后,全面放量;紧接着2009年推出的微球产品亮丙瑞林上市,并在2019年一举登上销冠宝座;而今,艾普拉唑与亮丙瑞林两大核心产品年销售额均突破十亿大关。
相反,拥有更多业务的健康元,资本市场对其定位却更为模糊些。除了丽珠部分,健康元更多了特有的呼吸业务和保健品业务等。
若仅从股份比例考量,健康元目前持有丽珠集团45.33%的股权,以丽珠A股当前约327亿元的市值估算,健康元所持有的丽珠部分市值接近150亿元。然而当前,健康元市值不到180亿元,这意味着其余近30%业务,仅撑起了健康元不到30亿市值。
两相对比下,健康元究竟是整体估值被低估了,还是其他业务没有想象空间?
抛开资本市场的表现,一向业绩稳健增长的两者,压力也明显迫近。纵观近5年业绩走向,在经历多年的业绩增长后,健康元和丽珠2023年营收罕见下滑。
先看丽珠,2023年营收微降,2024上半年降幅扩大至6.09%。细看背后原因,两大主力业务板块均在下滑,其中化学制剂板块上半年营收下降7.37%;中药制剂板块则更为夸张,下降了21.89%。
背后原因,脱离不了部分核心产品国谈、集采降价等共性原因,这点在传统优势领域消化道产品表现中,格外明显。上半年营收下降19.96%,直接拖累了化学制剂板块业绩。
与此同时,因去年同期流感和新冠高基数影响,中药制剂板块抗病毒颗粒受影响较大,导致今年H1收入同比减少。不过,在前几天的业绩说明会上,丽珠认为这一颓势不会持续太久,并给出了一大明确改善时间:预计今年三、四季度会逐步改善,全年利润争取维持稳定增长。至于成效如何,只得年底见分晓。
相对应的,健康元呈现相似业绩走向,同样经历了2023年业绩不佳,今年上半年仍未缓过劲。这一盈利能力下滑的趋势,主要归咎于多条产品线表现不尽如人意,特别是传统优势品种——消化道产品显著下滑。
▲健康元2023业务营收增长情况(来源:2023年财报)
审视其销售费用近年来表现,健康元在成本控制上取得一定成效,其销售费用率在过去5年持续优化,已从2019年的超33%下滑至2023年的不足27%。然而,相较行业内其它可比公司,健康元仍处较高水平,如人福医药销售费用率不到20%,复星医药也仅在20%左右徘徊。这意味着在激励市场竞争中,健康元仍需探索更为高效的营销策略,以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
从财务健康度来看,其余指标倒并无过多异常。
下一时代,是何打法?
过往多年稳健增长,起码可以证明,健康元把握住上一个周期的机会了。但随着这一年多业绩承压、大头产品销量下滑,预示着健康元接下来将面临一场硬仗。
从种种踪迹可见,健康元几大增量业务增量已浮出水面,未来打法几乎可管中窥豹。
一是,培养新“种子选手”,将目光放在呼吸系统用药上。
在呼吸领域,健康元实则布局已久,约10年前就开始投身其中,重点布局。
先提一大背景。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第三大慢性疾病。其中,哮喘/COPD作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领域,患者预估超过1.7亿人。目前对于呼吸道疾病治疗的常用给药方法有吸入、口服、静脉、透皮等。
其中,吸入治疗被WHO推荐为哮喘及慢性阻肺疾病的首选治疗制剂。呼吸吸入剂即通过口鼻吸入肺部以缓解病情发展,特点是药械相结合,药物吸入需配合装置使用。作为呼吸疾病的主力疗法,吸入制剂国内规模突破200亿,优点有起效迅速,用药剂量少,全身不良反应少等。
健康元便是国内较早布局吸入制剂的公司之一。早在2013年,专门成立了上海方予,进军吸入制剂市场;2015年,更是与钟南山院士所领导的广州呼研所合资成立了广州健康元呼吸药物工程技术公司,持续发力呼吸领域。
从吸入制剂剂型来看,呼吸领域吸入制剂又可分为吸入粉雾剂、吸入液体制剂、吸入气雾剂(包括吸入喷雾剂)以及鼻喷雾剂等。据开源证券数据,2021年,国内吸入液体制剂市场占中国呼吸系统疾病吸入制剂市场的57.2%;吸入粉雾剂占中国呼吸系统疾病吸入制剂市场的 23.3%;吸入气雾剂和鼻喷雾剂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要知道,在产品开发上,相比气雾剂和雾化器,粉雾剂的难度是最大的,其研制需多学科综合应用,颗粒工程、工艺开发、工艺放大、给药装置都具挑战性。
但由于在国内布局较早介入,不仅为健康元赢得一定时间窗口,更在产品研发上积累了一定技术优势和壁垒,从而抢得了不少重磅产品的首仿。
不少业内人士或还有印象,就在今年上半年,健康元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获批上市销售,可用于可逆性气道阻塞性气道疾病的规律治疗,包括成人和儿童哮喘,成为国内首仿,并终结了原研GSK在国内长达23年的市场独占格局,一时间在业内刷屏。这也直接再次将健康元呼吸业务推至聚光灯下。
历经多年发展,健康元吸入制剂产品接连上市,并借助陆续中选集采的机会,快速打开国内销售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健康元吸入制剂上市品种正在陆续扩容,包括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溶液、妥布霉素吸入溶液、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溶液等多款产品。
不过单从产品表现来看,虽然该领域业绩增速明显,但仍未成主要气候。作为近年重点布局品种,健康元吸入制剂板块2023年实现17.41亿元营收,同比增长48.35%,但占总营收的比重仅10%左右。未来仍需把握好研发、销售等布局节奏。
二是,丽珠集团在高壁垒微球领域的布局,也被投资者投以期待。
丽珠是国内最早拥有上市微球产品的企业之一,自2013年引进微球项目平台,成立研究院化药研究所微球室,可以说是率先实现微球产业化,占据先发优势。
在微球制剂领域,空间同样较为广阔,规模近120亿元。根据头豹研究所数据,2015-2019 年中国微球制剂行业市场规模由22.3亿元增长到47.4亿元,期间 CAGR 为20.8%。2024 年中国微球剂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 116.1 亿元。
纵观已上市的主要微球品种,亮丙瑞林、曲普瑞林和奥曲肽,几乎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其余微球制剂销售额尚未过千万。
其中,亮丙瑞林便来自丽珠,是最早实现微球国产化的产品之一,市占率已超三成,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枢性的性早熟、前列腺癌或应用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进一步审视丽珠产品管线,不难发现还有多项微球、植入剂、透皮贴剂、口溶膜和口服缓控释等高端复杂制剂产品分布在研发各大阶段。同时,丽珠单抗也为其撑起了一定估值。
在资本市场上,丽珠也正试图分拆丽珠试剂独立上市,虽然暂时因资本环境不佳而一波三折。但如若后续果真上市,则意味着健康元将拥有三大上市平台。
似乎,健康元接下来不缺产品,但是何时能重回业绩增长,甚至一挽股价萎靡,重拾投资者信心,仍然还需跨过重重拷问。
“ 任何伟大的变革都是痛苦的。我们已经见证了,诸多仿制药企走向创新药企历经的黑暗与迷茫岁月。我们已经看见了,一些蜕变,和新价值的诞生。E药经理人旗下CM10医药研究中心致力于上市公司的价值发现、挖掘与诊断。”
如感兴趣请进入资本群交流
微信:MJesie
免责声明:本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CM10医药研究中心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CM10医药研究中心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精彩推荐
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 出海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一笔7亿元交易勾勒出了“一家中药老牌药企”和“一家化药老牌药企” 的转型之路。
3月22日,丽珠医药发布公告称,拟以7.24亿元收购天士力控股集团以财务投资者身份所持有的天津同仁堂的40%的股份。
「一家正在转型的老牌中药药企」将名下持有的中药投资股权卖给了「一家正在转型老牌化药药企」,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两者的转型路径都是怎样的?会开启国内药企间的并购潮吗?
01 天士力:出售获益不菲,乘风破浪转型时
这是天士力2021年的第一笔出售。
与北京同仁堂撞名,天津同仁堂也并非“等闲之辈”。
天津同仁堂前身为1981年10月成立的天津市第四中药厂,系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为天津市医药局药材公司。1989年,天津市医药局同意将其更名为“天津同仁堂制药厂”。官方称最早要追溯于1644年的 “张家老药铺”,至今377年历史。并称与北京同仁堂没有投资和经营关系,但历史渊源颇深,不详细展开。
据南方周末报道,天津同仁堂曾历经8次股权转让,最终国有股东全部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张彦森家族(旗下还有宏仁堂和狗不理)和天士力控股集团旗下的产业基金。
财报显示,其2020年营收为8.18亿元,同比增长10%;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7亿元,同比增长12.63%。旗下有肾炎康复片、血府逐瘀胶囊、脉管复康片等22项独家品种,34种药品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前述三项核心产品2019 年、2020年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 84.76%和 86.88%。
这与天士力的核心产品恰好互补。天士力的核心领域是以复方丹参滴丸、养血清脑颗粒带动的心脑血管领域,其他还有抗肿瘤和肝病治疗。
这或许是当时天士力选择进入天津同仁堂的原因之一。
2016年1月28日,天津天士力健康产业投资通过协议受让天津同仁堂40%的股份,一跃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协议转让方为天津高林华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4年8月,该公司承接了天津市医药集团40%的股权),转让时并未公布价格。转让方看似与天士力毫无关联,但据有关报道,天津高林华创注册邮箱后缀正是天士力公司所用。换句话说,天士力所获股权直接来自天津市医药集团。
而天津天士力健康产业投资是在2015年刚成立的投资平台,实控人为天士力控股集团的闫凯境。
虽然无法得知转让价格,但在持有天津同仁堂期间,天士力健康产业投资获益不菲。从2016年开始每年不间断分红,且股利支付率不低。譬如2016年中报,天津同仁堂分红总额为2.05亿元,当年归母净利润仅为6254.87万元;股利支付率高达665.36%,远高于茅台51%的分红率;2019年分红2.43亿元,2020年分红也达到2亿元。按照天士力健康产业投资的持股比例,累计超3亿元。
近日,天津同仁堂再次向天津证监局报送了在创业板IPO并接受辅导申请材料,2021 年 3 月 9 日,天津证监局接受辅导公告,辅导机构为民生证券。
面对这样一个 “香饽饽”,天士力为何要出售?
或许对天津同仁堂上市的期望不高。毕竟天津同仁堂也不是第一次提交IPO了,2018年3月民生证券辅导,4月报送申报材料,后来算时运不济,因会计师事务所瑞华被暂停审查;搁置一年多,恢复审查后又申请撤回IPO材料,直至2021年1月终止审查。
如今又重来一次,天士力选择了退出,有券商研究员认为血府逐瘀胶囊和复方丹参滴丸太类似,存在明显同业竞争。
从天士力本身来说,或许有另一个理由——战略需要。
2012年10月闫凯境接班,天士力次年营收同比增长18.89%,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7.52%,市值净增158亿元,市值增长创上市11年新高。以下为闫凯境接手天士力后公司每年重大股权收购和出售情况:
通过这些动态,二代接班后天士力的转变是肉眼可见的。最明显的是口号上的变化,2013年时天士力的发展关键词为“一个核心带两翼”,2017年该关键词在年报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推进现代中药、生物药、化学药 “协同发展”。从核心到协同,与其说是中药的“退”,不如说是天士力在化药和生物药的重点发力。
从2013年开始,拿下现在充当天士力“化药工厂”的帝益药业,目前帝益承担了天士力的原料药、化学制剂生产。具有年产300T的化学原料药制造平台(抗肿瘤API和普通API),拥有年产22亿片(粒)的普通固体制剂和抗肿瘤固体制剂制造平台,包括替莫唑胺胶囊、右佐匹克隆、赖诺普利氢氯噻嗪片等20多个化学制剂。
2015年通过收购增资布局生物药,到2018年正式将天士力生物独立,也正式形成中药、化学药、生物药协同发展的初步格局,2019年开始砍掉一些不必要的板块,聚焦发展这三大块。
当天士力的发展版图跃然纸上,其出售目的也一目了然。
02 多元业务与董事长的医药“帝国”
3月23日,丽珠集团公布了2020年年报。与此同时,其母公司健康元也发布关于丽珠集团7.24亿元收购天士力所持有的天津同仁堂40%的股份。
交易完成后,丽珠集团可在中药业务发展方面与天津同仁堂进行一定的协同,同时可以通过其现金分红或IPO上市等方式实现相应的投资收益。
公告发出后,众说纷纭,有人质疑丽珠为何不专注创新药?有人觉得利好健康元,这又是朱保国的一次明智投资……
事实上,作为Big Pharma,丽珠集团诚然看到了创新药红利,但曾经的“荣耀”原料药和中药板块并不与创新冲突,“大健康”产业的全能选手或许才是其真正的布局。
丽珠集团年报显示,2020年总营收105.2亿元,其中化学制剂业务占比超过50%,原料药业务占比23.32%,中药占比11.54,诊断与试剂占比13.22%。在化学制剂中,消化道与促性激素分别占总营收的23.63%以及18.27%。
显然化学制剂是丽珠集团的业绩主要来源,其在年报中也指出,“本集团已经驶入创新驱动发展的全新阶段。创新药艾普拉唑系列产品、以及高壁垒复杂制剂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持续高增长。”
众所周知,1.1类新药艾普拉唑一直是丽珠集团的王牌产品。2020年艾普拉唑系列产品也是撬动其业绩的主要动力,疫情影响下,丽珠维三联和丽珠得乐双双销售额下滑的情况下,艾普拉唑全年销售额17.65亿元,同比增长81.2%。
艾普拉唑作为首个本土企业自主研发的质子泵抑制剂,2019年通过国谈降价40%进入医保目录,而其竞品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也是年初集采的涉及品种。可见,年销售额近20亿元的艾普拉唑的市场增量空间仍存在想象空间。
在化学制剂方面,除了艾普拉唑,丽珠集团还有多个创新产品在研,其中进展最快的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已经进入临床III期。
那么,创新产品带来如此巨大增长的情况下,真的如股民质疑的那样没有专注创新药吗?
事实并非如此。
除了化学制剂,原料药、中药、试剂以及生物药方面,丽珠集团都进行了“分明”的布局。
天眼查数据显示,丽珠集团下设了多家控股子公司,原料药、中药、试剂以及生物药业务都分属各子公司。譬如丽珠集团控股的丽珠制药、新北江以及福州福兴都是原料药企业。
试剂业务则掌握在子公司丽珠试剂手中,股权占比39.43%。年报显示,丽珠试剂2020年营收13.93亿元,丽珠集团的试剂业务全年总营收13.83亿元。丽珠集团已经于2020年8月宣布其分拆A股上市。
备受外界关注的丽珠集团的单抗生物药布局由丽珠单抗负责,年报显示,在生物药方面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已报产;重组人源化抗人 IL-6R 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III 期临床已完成入组,即将开展报产工作;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 PD-1 单克隆抗体胸腺癌临床 Ib/II 期注册性临床试验完成 2/3 入组。
而本次股权交易所涉及的中药业务,丽珠集团原本拥有两家控股子公司光大制药和利民制药厂。
再来看丽珠集团中药业务的具体产品,子公司利民制药厂的大品种参芪扶正注射液,2020年受疫情影响总销售额6.06亿元,同比下滑25.81%,而光大制药的抗病毒颗粒销售额4.62亿元,同比增长52.02%。
丽珠集团7.24亿元收购40%股权的天津同仁堂主要产品为肾炎康复片、血府逐瘀胶囊和脉管复康片等中成药,可发挥一定协同作用。
丽珠集团如此布局实际上离不开其董事长朱保国的影响。天眼查数据显示,健康元拥有丽珠集团23.43%的股权,健康元最大股东深圳百业源投资有限公司的实控人则是朱保国,股权占比90%。
上世纪90年代依靠“太太口服液”发家的朱保国在迄今的20年间通过大肆并购完成了他的医药“帝国”,1997年收购海滨制药进入抗生素领域,2004年其抗生素产品美罗培南占据了国内半数市场,健康元也借此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
2001年上市后,健康元的前身太太药业融资17亿元,2002年就以4.27亿元获得了丽珠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席位,朱保国曾回忆,“这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一件事,比太太药业上市还让我兴奋。”
业务多元的丽珠集团并未让朱保国停滞并购脚步,2007年朱保国又砸下6亿元进军环保酶法(生物发酵)工艺生产7-氨基头孢烷酸(头狍菌素的原料)。2012年又将目光投向吸入制剂,设立上海方予和健康元呼吸等子公司,布局了复方异丙托溴铵和盐酸左旋沙丁胺醇等大品种呼吸科吸入制剂。
从丽珠医药和天士力的交易中抽离出来,2020年疫情的难或许让更多公司明白了未来发展之道,随着竞争的加剧,传统药企需要剥离和收购来完成快速转型,新创企业需要资金来支持发展。所以不管是传统药企为转型去并购国内初创药企,还是生物新贵横向扩张去收购初创药企或与传统药企联合,未来几年必将波涛汹涌,“大鱼”也必将乘风破浪而出。
3
月8日上午,南山区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1周年主题活动暨“学党史 颂党恩 跟党走——百名巾帼献礼建党百年”活动在南山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举行,分享巾帼故事,致敬巾帼英雄,号召新时代女性继续谱写巾帼事业新篇章,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南山区委书记曾湃,深圳市妇联主席马宏,南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黄湘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饶红蕾,区政协主席陈军,区委副书记尹书彬等领导参加活动。
在深圳市妇女联合会开展的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评选表彰工作中,健康元药业集团的广大女性职员们巾帼不让须眉,好消息频传。经推荐、审核、公示、评定等多个环节,健康元药业集团在众多候选集体中脱颖而出,荣获“深圳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1992年,2001年6月在上交所上市,旗下含括健康元和丽珠两家上市公司,共有员工近1.3万人。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现已成为一家创新科研型的医药集团,集医药保健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产品范围涉及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诊断试剂、中药制剂、保健食品等多个领域的500多个品种。目前已布局4大高壁垒复杂制剂研发平台,其中呼吸制剂研发平台率先突破国际市场垄断、崭露头角,发展成为国内先进的吸入制剂的领航者。
“巾帼建功展风姿,献身职业谱新曲”。健康元集团总部共356名工作人员,其中女性职员占职工总数60.39%。在健康元集团的各个工作岗位上,随处闪现着女性的倩影,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温柔、善良、热情、细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一次又一次为集团创造佳绩,践行现代女性的职业风采。
大批女性职员凭借自身的能力、实力,进入领导岗位、管理职位和中高级技术人员的行列,无不体现着她们的积极贡献。
不待扬鞭奋楫者进 践行责任铿锵前行
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路上,健康元集团始终秉持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刻写下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的鲜明印记,怀揣肩负社会责任的赤子情怀,致力于与医药同行一同推进全民健康覆盖。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健康元集团全员在董事长朱保国的领导下全线出击,充分展现上市药企“拼”的干劲;为助力实现全民脱贫伟大目标,将“无论贫穷还是富裕,都有安享健康晚年的权利”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健康元集团开展慢病扶贫项目,积极拓展上市药企“进”的态势。而这其中,不乏女性职员的身影。
2020
年,助力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健康元女性领导集合公司一切资源和人力助力抗疫。期间集团与旗下丽珠医药捐赠总价值逾2200万元,其中400万人民币现金款项用于支持钟南山基金会,600万现金款项用于支持武汉疫情防御基地建设,总价值1200万的医药物资主要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发的重症感染及预防检测等。
2018
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健康元开展精准扶贫项目。截止2020年12月,项目已覆盖5省10县1乡,捐赠慢性病药品总价值1100万,已帮助建卡贫困户约4200余户。慢病扶贫项目开展期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于2020年获得由深圳市关爱办评定的“十佳爱心企业”的殊荣;在由国务院扶贫办和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网和《中国扶贫》杂志社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报告会上荣获了“预防返贫优秀案例奖”;拍摄的系列纪录片《慢病扶贫·老有所依》斩获了“深圳企业文化微视频优秀作品奖”。
精益于心 创新于力 笃定于行 为“双区”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健康元集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持“用心做好药新药”的研发初心,团结协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锐意创新。近年来,在理论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方面均有突出成效。
同时,健康元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的有机结合,在同行业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并涌现出许多创造优秀业绩的女性身影,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和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贡献巾帼力量,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在集团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女性职员、领导同样锐意进取,取得优异成绩。在共同努力下,截止2020年底,健康元集团:
共申请专利总数826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543项;
专利授权总数558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320项;
申请国际专利71项,其中授权48项;
提交PCT国际申请 18项,在医药行业位于前列;
集团子公司海滨制药重点产品美罗培南专利“美罗培南的制备方法”(ZL200610083362.7)荣获2010年度深圳市专利奖、第十六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集团子公司太太药业静心口服液专利“一种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制剂”(ZL01139059.X)荣获第二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此外,健康元还先后荣获“深圳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重点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殊荣。
以人为本 携手并进
多年以来,健康元集团在专注自身业务的同时,始终致力与员工共同成长,给每一位员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女性职员之所以能在工作岗位上创业绩、做贡献,显现才华,体现自身价值,与集团注重女性职员权益保障密不可分。
健康元通过合规的政策制度、多元化的培训体系和完善的薪酬福利机制,在为女性职员提供大展风姿广阔舞台的同时,不断改善工作环境。例如为哺乳期的女性职员设立哺乳室,每年妇女节组织全体女性职员进行户外活动、聚餐娱乐等,健康元始终在为员工提供同行业极具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和多元化的发展平台作出积极努力。
“春日花葳蕤,娇艳绽芳菲”。时代的发展解放了女性,让女性能够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发挥其卓越才能。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女性将在更多的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今后,健康元集团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女性职员工作,注意培养女性干部,让女性职员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健康元的巾帼英雄们也将继续立足岗位,奋力拼搏,开拓创新,争创佳绩,与集团共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践行湾区企业的企业精神,影响到更多的人与社会力量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与伟大复兴中。
100 项与 深圳太太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深圳太太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