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 |
作用机制- |
|
原研机构-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批准上市 |
|
首次获批日期2021-07-19 |
100 项与 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精彩内容近期,心脑血管中成药丸剂市场波澜再起。步长制药发布公司拟购买安宫牛黄丸药品生产技术相关事宜进展公告,安宫牛黄丸的上市许可持有人由辽宁汉草堂变更为步长制药。米内网数据显示,心脑血管中成药丸剂在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城市实体药店+网上药店)终端销售规模超过80亿元。从TOP20来看,11个独家产品“霸屏”,40亿大品种领跑,苏合香丸晋身1亿元梯队;2大品牌暴涨翻倍,同仁堂、天士力上榜。近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心脑血管中成药丸剂销售情况(单位:亿元)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米内网数据显示,近年来中成药丸剂在中国零售药店(城市实体药店+网上药店)终端均保持在200亿元以上销售规模。其中,心脑血管中成药是TOP1大类,2024年销售额超过80亿元,城市实体药店是主力销售渠道,而网上药店再度增长2.55%。从集团TOP20来看,北京同仁堂、天士力、南京同仁堂药业、津药达仁堂集团、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位居前五,沃华医药、广东心宝药业、仁和药业、雷允上药业集团、吉林吉春制药、金诃藏药、哈药集团、神威药业均有双位数增速。从在销品种数量来看,涉及超过130个产品,超过380个品牌。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至今,心脑血管中成药丸剂并无新品获批上市和报产在审,仅有5个新药获批临床,涉及天士力、北京红太阳药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山西德元堂药业4家企业。11个独家产品“霸屏”!40亿大品种领跑,1亿元梯队再添一员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心脑血管中成药丸剂产品TOP20(单位:亿元)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注:不足1亿元以*表示产品TOP20中,安宫牛黄丸以超40亿元的销售规模一枝独秀;苏合香丸凭借306.79%增速晋身1亿元梯队,同时也跃升到前十之列;牛黄降压丸则是新上榜产品。11个独家产品中,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津药达仁堂集团的速效救心丸、上海和黄药业的麝香保心丸、北京同仁堂的同仁牛黄清心丸和同仁大活络丸销售额均超过1亿元;广东心宝药业的心宝丸和吉林吉春制药的心可舒丸均有双位数增速。2大品牌暴涨翻倍,同仁堂、天士力上榜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心脑血管中成药丸剂品牌TOP20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品牌TOP20中,15个销售额超过1亿元,安宫牛黄丸则是上榜品牌最多。从企业数量来看,天士力和北京同仁堂各有4个上榜,津药达仁堂集团和腾药制药各有2个上榜。从增速来看,天津天士力(辽宁)制药的牛黄清心丸(局方)和腾药制药的苏合香丸均翻倍,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的安宫牛黄丸和广东心宝药业的心宝丸均有双位数增速。其中,腾药制药的苏合香丸和广东心宝药业的心宝丸均是新上榜品牌。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等功效。可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该产品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销售规模超过40亿元,多年来在心脑血管中成药丸剂产品中均稳居“销冠”宝座。近日,步长制药发布公司拟购买安宫牛黄丸药品生产技术相关事宜进展公告,安宫牛黄丸的上市许可持有人由辽宁汉草堂变更为步长制药。步长制药表示,此次获批有利于拓展公司业务,丰富公司产品线,提升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安宫牛黄丸有121家企业拥有生产批文。苏合香丸有芳香开窍、行气止痛功效,用于痰迷心窍所致的痰厥昏迷、中风偏瘫、肢体不利,以及中暑、心胃气痛。该产品在近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市场规模快速扩容,2024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达306.79%,排名从2023年18位跃升到2024年第7位,腾药制药、雷允上药业集团、北京同仁堂股份同仁堂制药的市场份额位居前三,合计占比近90%,其中,腾药制药和雷允上药业集团的销售额增速均翻倍。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公司公告等注: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不含县乡村药店;《中国网上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全国网上药店所有药品数据,包括天猫、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及私域平台上所有网上药店药品数据;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如有疏漏,欢迎指正!免责声明:本文仅作医药信息传播分享,并不构成投资或决策建议。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文章或引用数据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872470254@qq.com稿件要求详询米内微信首页菜单栏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分享、点赞、在看】点一点不失联哦
精彩内容
近期,多地发布的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胶囊等中成药祛暑剂均在列。米内网数据显示,中成药祛暑剂在2024年Q1-Q3中国零售药店终端销售规模超过30亿元。从TOP20来看,实体药店:超10亿大品种领跑,太极、天士力、云南白药上榜;网上药店:保济丸暴涨111%,恩威挺进TOP4品牌。
近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中成药祛暑剂销售情况(单位:亿元)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
米内网数据显示,中成药祛暑剂在2024年Q1-Q3中国零售药店(城市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终端销售规模超过30亿元,是消化系统中成药TOP2亚类,而城市实体药店是主要销售渠道。
从剂型来看,溶液剂占据主流,丸剂位居第二,合计市场份额占比超过90%。从在销品种数量来看,产品近40个,品牌近300个。
2024年Q1-Q3中国零售药店终端中成药祛暑剂TOP5集团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
从集团TOP20来看,太极集团、广药集团、天士力、石药控股、神威药业位居前五,华润三九增速最快,同比增长近300%,石药控股、神威药业、成都恩威均有双位数增速。
实体药店:超10亿大品种领跑,太极、天士力、云南白药上榜
2024年Q1-Q3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祛暑剂产品TOP20(单位:亿元)来源: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注:销售额低于1亿元用*表示,标红为独家产品
产品TOP20中,5个销售额超过1亿元,藿香正气口服液以超10亿元领跑,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合剂分别位居第二、三位。从增速来看,藿香正气合剂最快,达82.62%,藿香正气胶囊增速近50%,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颗粒、藿香祛暑软胶囊均超过20%。
6个独家产品,分别为藿香正气滴丸(天士力医药集团)、正露丸(大幸药品)、龙虎人丹(上海中华药业)、保济口服液(广州王老吉药业)、普济丸(雅各臣科研制药)、老范志万应神曲(泉州中侨药业),其中,藿香正气滴丸(天士力医药集团)是唯一一个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独家产品。
2024年Q1-Q3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祛暑剂品牌TOP20(单位:亿元)来源: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注:销售额低于1亿元用*表示
品牌TOP20中,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的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额超10亿元,天士力医药集团的藿香正气滴丸、石药江西金芙蓉药业的藿香正气合剂、神威药业集团的藿香正气软胶囊均超1亿元。
从增速来看,吉林三九金复康药业的藿香正气合剂、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的藿香正气胶囊翻倍,分别同比增长487.28%、175.17%;石药江西金芙蓉药业的藿香正气合剂、神威药业集团的藿香正气软胶囊、云南白药集团的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胶囊、北京同仁堂科技制药的藿香正气水等8个品牌有双位数增速。
藿香正气口服液在2024年Q1-Q3中国城市实体药店销售额超过10亿元,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市场份额最大。资料显示,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先后进入《中国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预防和治疗指南》、《嗳气中医诊疗专家共识》等权威指南共识,还入选国家卫健委《登革热诊疗方案(2024年版)》。太极集团表示,公司在科研板块将深挖开放协同的融合创新平台潜力,加大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等大品种和潜力产品的二次开发,在稳步推进在研项目同时,加快项目立项和引进新产品,强化科研赋能销售。
藿香正气水在2024年Q1-Q3中国城市实体药店销售规模超过3亿元,是TOP20中在销企业数最多的产品,超过60家,云南楚雄天利药业的市场份额最大。值得注意的是,在品牌TOP20中,藿香正气水有8家企业上榜,云南白药集团、北京同仁堂科技制药、四川彩虹制药、腾药制药、天府康达集团府庆制药增速均超过20%。
网上药店:保济丸暴涨111%,恩威挺进TOP4品牌
2024年Q1-Q3中国网上药店中成药祛暑剂产品TOP20(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中国网上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注:销售额低于5000万元用*表示,标红为独家产品
产品TOP20中,藿香正气水销售额超过1亿元,保济丸凭借111.66%的增速晋身TOP5。此外,藿香正气合剂、人丹、藿香正气颗粒等4个产品增速均超过50%。
6个独家产品中,正露丸(大幸药品)、保济口服液(广州王老吉药业)、老范志万应神曲(泉州中侨药业)均有双位数增速。
2024年Q1-Q3中国网上药店中成药祛暑剂品牌TOP20(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中国网上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注:销售额低于5000万元用*表示
品牌TOP20中,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的藿香正气口服液和四川依科制药的藿香正气水销售额均超过5000万元,恩威(江西)制药的藿香正气合剂挺进TOP4品牌,而吉林三九金复康药业的藿香正气合剂、广州王老吉药业的人丹、湖北太子药业的藿香正气合剂是新上榜品牌。
从增速来看,吉林三九金复康药业的藿香正气合剂和广州王老吉药业的保济丸翻倍,分别同比增长524.76%、122.32%;9个品牌有双位数增速,其中,广州王老吉药业的人丹和湖北太子药业的藿香正气合剂增速均超过50%。
藿香正气合剂在2024年Q1-Q3中国网上药店同比增长84.36%,销售额已超过2023年全年,在销企业数有12家,恩威(江西)制药的市场份额最大,其次是吉林三九金复康药业。
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公司公告注: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不含县乡村药店;《中国网上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全国网上药店所有药品数据,包括天猫、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及私域平台上所有网上药店药品数据;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872470254@qq.com稿件要求详询米内微信首页菜单栏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
【分享、点赞、在看】点一点不失联哦
精彩内容
近日,440个药品通过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初步形式审查,其中62个中成药入围,目录内外各有43个、19个。除了益心酮滴丸、百令胶囊,60个中成药属于独家品种,4款中药注射剂在列;11个中成药销售额超过1亿元,其中蓝芩口服液、百令胶囊、康莱特注射液销售额均超过15亿元;以岭4个品种入围,扬子江、康缘、济川、神威各有3个品种入围。
19个中成药进攻2100亿市场,扬子江、济川、康缘……
19个目录外中成药中,除了益心酮滴丸涉及5家生产企业,其余品种均为独家中成药。从剂型上看,19个中成药中颗粒剂有5个,丸剂、口服液体剂各有3个,片剂、软膏剂、外用液体剂各有2个,胶囊剂、栓剂各有1个。
通过初审的目录外中成药
入围产品主要是近些年批准上市的中药新药,包括以岭药业的通络明目胶囊、健民集团的小儿紫贝宣肺糖浆、扬子江药业的益气通窍丸、青峰药业的枳实总黄酮片、济川药业的小儿豉翘清热糖浆、康缘药业的济川煎颗粒、成都华西天然药物的秦威颗粒、卓和药业的九味止咳口服液、齐进药业的儿茶上清丸等。
从治疗领域上看,19个中成药涉及9个治疗大类,其中消化系统疾病用药、皮肤科用药、五官科用药各有3个品种,儿科用药、妇科用药、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各有2个品种,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有1个品种。
米内网数据显示,9个中成药治疗大类2023年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合计超过2100亿元。其中,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销售额超过800亿元,呼吸系统疾病中成药销售额超过400亿元,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中成药、消化系统疾病中成药销售额均超过200亿元。
15个中成药通过目录外条件1(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药品)入选,其中8个中成药于2023年获批上市,儿茶上清丸、九味止咳口服液、秦威颗粒、温经汤颗粒等4个中成药于2024年上半年获批上市。
3个品种妇宁阴道膨胀栓、香松通络油、益心酮滴丸属通过目录外条件2(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适应症或功能主治发生重大变化,且针对此次变更获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药品)入选。
此外,唐草片则属于目录外条件3,即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 年版)》的药品。唐草片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益气之功效,是国内首个批准用于治疗艾滋病的纯中药制剂。该产品曾通过2020、2021、2022医保调整初步形式审查,“进保之路漫漫”。
作为唯一入围的非独家中成药,益心酮滴丸具有活血化瘀、宣通血脉之功效,用于瘀血阻脉所致的胸痹,生产厂家包括太极集团、天一堂药业、普华制药、黄果树立爽药业、东诚大洋制药等5家。该产品曾通过2022、2023医保调整初步形式审查,最终都未能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42个独家中成药再闯关,3大超15亿品种在列
今年的医保调整目录内药品申报条件分3种,其中条件1为2024年12月31日协议到期,且不申请调整医保支付范围的谈判药品;条件2为2024年12月31日协议到期,适应症或功能主治未发生重大变化,因适应症与医保支付范围不一致,主动申请调整支付范围的谈判药品。
43个通过形式审查的目录内中成药,有38个品种通过目录内条件1入选,另外5个品种通过目录内条件2入选,包括绿⾕制药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华东医药的百令胶囊、长白山制药的康艾注射液和蒺藜皂苷胶囊、广育堂国药的小儿牛黄清心散。
通过初审的目录内中成药
从治疗领域上看,43个中成药涉及9个治疗大类。其中,消化系统疾病用药以11个品种领跑,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各有8个品种,儿科用药有5个品种。
米内网数据显示,43个中成药2023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合计超过91亿元。其中,3个品种蓝芩口服液、百令胶囊、康莱特注射液销售额均超过15亿元,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销售额超过9亿元,康艾注射液销售额超过7亿元,金银花口服液销售额接近3亿元。
除了百令胶囊涉及华东医药、佐力药业2家生产企业,其余中成药均为独家品种。42个独家中成药中,以岭药业有3个品种在列,天士力、济川药业、康缘药业、扬子江药业、神威药业、奇正藏药、方盛制药、长春高新、康臣药业、长白山制药、陕西健民制药等11家企业各有2个品种上榜。
通过初审的目录内中成药有4款注射剂,具体为绿⾕制药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长白山制药的康艾注射液、康莱特药业的康莱特注射液、腾药制药的心脉隆注射液。其中,康艾注射液支付范围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说明书标明恶性肿瘤的中晚期治疗;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支付范围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并有明确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诊断的患者。
近年来受医保支付限定范围影响,康艾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已腰斩,此次医保调整若能解除限制,市场的颓势有望扭转。
中药新药、中药注射剂发力,2600亿市场再掀波澜
米内网数据显示,中成药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峰值为2018年的接近2800亿元;随后受医保控费、限输限辅等政策影响,2019年、2020年销售额分别下滑1.76%、14.39%;近年来市场进入修复阶段,2021年、2022年分别增长4.75%、0.16%,2023年销售额超过2600亿元,同比增长9.01%。
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成药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竞争格局
2017年的医保目录调整中,中药注射剂成为医保控费重点监控对象。自2017年开始,中药注射剂在院内市场销售额连续6年下滑,2023年销售额止跌回升,同比增长16.07%。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支付调整为企业产品带来新的转机,2022版医保目录有7款中药注射剂调整限制、2023版医保目录有48款中药注射剂调整限制,多款中药注射剂调整后实现销量大幅增长。
中药创新鼓励政策持续加码,提升企业中药创新研发热情。2021-2023年这三年时间,国内累计有28款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中药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的时间大大缩短。2022版、2023版医保目录分别新增8个、9个中成药。其中,2022版医保目录新增的8个中成药均是在2021年获批上市,2023版医保目录新增的9个中成药有7个是在2022年获批上市。
此次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62个中成药,与2023年相比,目录内、外中成药数量均有所增加。
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和《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分为企业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谈判竞价等环节,形式审查只是其中之一。
62款中成药接下来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步骤及环节,并且只有谈判或竞价成功后才能最终被纳入目录。2024年医保目录调整将于今年11月份完成谈判并公布结果。
数据来源:米内网数据库、国家医保局注: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
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872470254@qq.com稿件要求详询米内微信首页菜单栏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
【分享、点赞、在看】点一点不失联哦
100 项与 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