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
|
|
|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A Study of Gene-edited GC203 TIL on the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gene-edited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 (GC203 TI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Gene-edited TILs are expanded from tumor resections or biopsies and infused i.v. into the patient after NMA lymphodepletion treatment with hydroxychloroquine(600mg,single-dose) and cyclophosphamide.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Open Label, Phase II Trial of Autologous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GC101 TIL) in Subjects With Advanced Melanoma
98 participants will be randomly assigned 1:1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for the Phase II clinical trial,this trail is expected to be finished in 24 months
An Open, Single-armed, Phase Ib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Using Autologous TIL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20 participants are expected to be enrolled for the Phase Ib clinical trial,this trail is expected to be finished in 36 months.
100 项与 上海君赛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上海君赛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西安交大二附院
一周新闻回顾
10月27日-11月02日
SUMMARY·新闻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一直秉承“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坚持“仁心仁术、尚德尚医、求实奉献、开拓创新”的院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锐意进取,奋楫笃行,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八八芳华 医路荣光”系列活动
01
西北临床研究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2025年10月26日,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办的西北临床研究创新论坛在医院抗战迁陕88周年之际在西安西藏大厦举办。旨在传承西迁精神,推动临床研究协同发展。论坛期间,西北临床研究联盟正式启动,汇聚了陕西省人民医院等十二家区域代表性医院,标志着西北地区临床研究进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阶段。
与会专家围绕临床研究创新展开深入交流。国内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分享了骨关节炎、皮肤疾病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转化经验。专家们分别就临床研究医院建设、细胞药物开发及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等议题作了专题报告。会议还设置了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宣讲与院长论坛,共同探讨资源布局、AI应用与质控提升等关键问题,为提升区域临床研究水平凝聚了共识,明确了发展方向。
02
陕西省老年学、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
2025 年 10 月 26 日,陕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专业委员会选举成立大会在西安举行。此次大会恰逢 “一带一路” 第六届西北心血管论坛召开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院八十八周年院庆,线上线下汇聚全省 173 名医疗机构委员。
大会由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宜福田主持选举,副会长杨文彬宣读成立批复。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专委会成立响应 “健康中国” 与 “健康老龄化” 战略,旨在整合资源提升老年心血管疾病防治管理水平。经公开投票,西安交大二附院邓捷教授全票当选首届主任委员,张岩教授当选秘书长兼副主任委员,同时选举产生 14 名副主任委员及 36 名常务委员。
学会米烈汉会长、嘉宾代表郑强荪教授分别致辞,为专委会发展指明方向。邓捷教授表态将聚焦学术引领、会员服务等四大工作方向。随后,领导为专委会授牌并向当选者颁发聘书,专委会的成立将为陕西老年心血管防治事业注入新活力。
03
我院成功举办2025血管通路国际学术盛会
2025 年 10 月 27-28 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承办 “2025 血管通路临床最佳实践与新进展学术交流会议”,以此献礼医院抗战迁陕 88 周年华诞。会议汇聚国内外领域专家,采用学术讲座与实操工作坊结合的形式,吸引西北五省 400 余人参会,座无虚席。
种铁副院长在致辞中结合 88 周年院庆强调学科发展使命,护理部主任杨惠云指出血管通路作为 “生命通道” 对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重要性。WoCoVA 主席 Timothy R. Spencer 教授、西班牙 Gloria Ortiz Miluy 教授等分享国际前沿理念与循证实践方案。实操环节,两位教授现场演示 B 超引导下 PICC 置管等技术,学员实操练习并获专家指导;Timothy R. Spencer 教授还开展学术论文写作技巧讲座,助力临床护士向知识创造者转变。
此次会议彰显医院深厚底蕴与开放姿态,推动静疗团队迈向国际化,未来医院将继续融汇全球智慧,助力高质量发展。
04
“一带一路”第六届西北心血管论坛暨西北心律失常论坛在西安成功举办
2025 年 10 月 24-26 日,交大二附院八十八周年院庆之际,由该院心血管内科承办的 “一带一路” 第六届西北心血管论坛暨西北心律失常论坛在西安召开。大会设 18 个学术分论坛,涵盖心血管病学多领域前沿热点,吸引 278 位专家授课(省外 112 人)、逾 900 人参会,氛围热烈。
25 日开幕式由心血管内科主任邓捷主持,陕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宜福田副会长、张蓬勃院长致欢迎辞。韩雅玲院士等专家致辞,肯定论坛价值并寄予期望,大会主席郑强荪教授呼吁携手共进。
18 个分论坛同步开展,覆盖基础研究、临床诊疗等多层面,聚焦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精准诊治等重点。论坛设青年医师专场及病例竞争报告环节,助力人才培养。此次大会为区域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将为西北地区心血管疾病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贡献交大二附院智慧。
05
第十一届“丝路肝病”学术会议在西安隆重召开
2025 年10月9-11日,第十一届 “丝路肝病” 学术会议暨国家级继教项目在西安召开,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为医院抗战迁陕 88 周年献礼。会议汇聚全国 21 省市肝病与感染病领域专家,践行医防融合策略,聚焦临床热点与区域疾病特点。
西安交大二附院党委书记刘昌教授致欢迎词,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王宇理事长、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教授等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教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徐小元教授等百余位专家,围绕乙肝临床治愈、肝癌早筛、重症感染处置等主题授课,设多学科交叉、中西医结合等专场。
会议推进多项国家重点专项及多中心临床研究,开展疑难病例讨论与护理专场交流,为区域肝病防治提供前沿思路与实践经验,彰显品牌学术影响力。
06
“丝路新镜界”西安医学会外科学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长安论术,言之有道”普通外科病例演讲大赛在西安成功举办
2025年10月25日,由我院肝胆胰与肝移植外科承办的“丝路新镜界”西安医学会外科学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长安论术,言之有道”普通外科病例演讲大赛,在西安顺利举行。此次会议同时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抗战迁陕88周年纪念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汇聚了普通外科领域专家、青年医师,围绕外科临床诊疗、技术创新展开深度交流。
蒋安主委首先进行开场致辞,回望医院西迁历史,强调会议兼具学术交流与精神传承意义。12 位青年医师分享急诊病例、微创技术实践等临床重点难点内容,我院王喆、高志峰、赵耀医生分获大赛一、三等奖及优秀奖。
下午学术讲座由杨广顺教授主持,仵正教授、杨雁灵教授等多位专家,围绕慢性胰腺炎治疗、胰腺肿瘤切除等主题分享前沿内容。吉鸿教授、纪泛扑教授等也带来特殊肿瘤诊治、临床研究选题等实用分享,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此次会议搭建了学术共享平台,助力前沿技术传播与青年医师成长,对提升西安外科诊疗水平意义深远。
07
我院顺利承办陕西省第一期现代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
在我院88周年院庆之际,依托我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省级示范中心”,10 月 31 日,由我院承办的 “陕西省第一期现代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 在大明宫院区举办。活动依托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 “省级示范中心”,以线下授课、现场演示与互动交流形式开展,吸引全省近 150 名医疗机构相关专业人员参训。开班仪式上,我院总会计师李文博致辞,强调医保精细化管理在医改中的关键作用,愿与大家共促健康陕西建设。西安交大毛瑛教授进行导师导学,搭建政策认知框架。随后,来自多所医院的专家围绕三医协同、DRG 支付改革、医保费用管理等热点,结合实践展开 6 场授课。我院卢钢老师现场演示医保线上业务办理流程,互动交流环节氛围热烈。
本次培训满意度达 100%,既为全省医保管理从业者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也为我院 88 周年院庆增添了专业色彩,助力提升陕西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
08
我院举行庆祝建院88周年暨欢度重阳节离退休职工“健步走”活动
10 月 29 日,我院 “庆祝建院 88 周年暨欢度重阳节离退休职工健步走” 活动在南院操场举行。院党委副书记党变玲,西安圣远和园颐养中心阮荣清经理、唐剑经理,陕西西安太平洋保险公司顾问三区王华经理等嘉宾出席,与离退休职工共贺院庆、欢度重阳。
离退休办主任康芳琴主持开幕式并介绍活动规则,提及国庆、院庆、重阳三喜相逢。党变玲副书记向离退休老师们致以问候,感谢他们为医院 88 年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盼其继续关注医院建设。
随着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的口号,健步走正式启动。老师们沿指定路线结伴而行,沿途重温院史、畅谈往昔,活动温馨有序。此次活动由离退休办组织,获院党委及多部门、合作单位支持,让离退休职工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09
大明宫院区开展重阳节义诊活动
10 月 29 日,大明宫院区开展 “八八华诞践初心,重阳义诊暖桑榆” 主题义诊,以专业服务守护老年健康。皮肤、心内、心外、神内等近十个老年需求集中科室参与,医师耐心问诊查体,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常见病,提供个性化诊疗与用药指导。心内科在心肺复苏演练区,借模拟模型演示全流程并拆解关键步骤,邀请老人实操练习、手把手指导;一二楼诊区同步开展科普讲座 —— 心内科讲解心梗防治,内分泌科分享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应对技巧。活动累计服务 300 余人次,未来院区将持续开展贴合需求的健康公益活动,以优质医疗践行守护健康的初心。
10
我院举行88周年院庆教职工拔河比赛
10 月 30 日下午,西安交大二附院 88 周年院庆教职工拔河比赛在南院操场举行,全院 14 个部门工会 200 余名教职工参赛。
赛前院工会明确比赛规则与安全须知,哨声响起后,选手们紧握麻绳、协同发力,啦啦队呐喊助威,赛场氛围热烈。院党委副书记党变玲亲临冠亚军争夺战现场加油,鼓励队员展现团队风采。经四轮 13 场单淘汰赛角逐,第十三部门工会夺冠,第七部门工会获亚军,第十一、十二部门工会并列季军。党变玲副书记、党委办公室主任赵振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妮分别为获奖队伍颁奖。
此次活动淬炼了团队精神,缓解了工作压力,增强了部门凝聚力。院工会将持续开展身心健康活动,助力教职工以饱满状态投身工作。
11
我院举办2025年新职工代表座谈会
2025 年 10 月 24 日下午,恰逢医院八十八周年院庆,“仁心相伴,温暖启航” 新职工代表座谈会在第二会议室举行。院党委副书记党变玲、神经内科教授吴海琴、党委办公室主任赵振峰等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与新职工代表齐聚一堂。
党变玲副书记欢迎新职工加入,回顾医院发展历程,强调团队协作与医德坚守,勉励大家融入医院发展、守护人民健康。吴海琴教授、血液内科王佰言副主任、乳腺疾病诊疗中心杜冲副主任分别分享经验,强调 “医者仁心”“躬身入局”“传帮带” 理念,介绍医院人才培养平台。
现场还开展 “妙手仁心” 你比我猜、“健康密码” 知识竞答等互动环节,新职工就职业规划等问题踊跃提问交流。此次座谈会让新职工感受医院文化、凝聚团队力量,大家表示将尽快融入集体,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综合新闻
12
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医院协作发展与医联体建设专委会成立 我院为主委单位、戴一副院长当选主任委员
为促进陕西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升医院协作发展与医联体建设水平,11月2日,由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的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医院协作发展与医联体建设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西安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专委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等,我院为主委单位、戴一副院长当选主任委员。专委会将聚焦卫生健康政策的前沿研究、实践探索与模式创新,围绕医院规划设置、医联体建设、医疗管理等关键领域,致力于打造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高层次管理人才孵育平台、高水准政策研究与转化平台于一体的协作平台。
13
骨科中心关节与足踝病区杨佩教授/马瑞副研究员团队开发免疫调控型PEEK植入材料实现骨修复新突破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中心关节与足踝外科杨佩教授/马瑞副研究员团队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李涤尘/贺健康教授团队合作,在骨科植入材料免疫调控与骨再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团队创新性地开发了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三维打印聚醚醚酮(PEEK)支架,通过聚多巴胺(PDA)辅助的纳米硅酸钙(nCS)/白细胞介素4(IL4)涂层协同调控免疫微环境并促进骨整合,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DOI: 10.1016/j.cej.2025.170004)(中科院1区,最新影响因子13.2分)。论文第一作者为郭晓宇、苏艳文和吴紫萱,通讯作者为杨佩教授、马瑞副研究员及贺健康教授。“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我们不仅通过3D打印和表面修饰技术赋予了PEEK支架优异的成骨活性,而且从免疫工程学角度揭示其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及NFκB通路,协同增强骨再生的新机制。”马瑞副研究员强调。该双功能支架为克服PEEK材料的生物惰性提供了全新策略,也为开发下一代免疫调控型骨科植入物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2503、8247242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11913224000029)及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团队将继续深化医工交叉合作,推动该技术向临床转化迈进。
14
脊柱与骨肿瘤病区创新成果亮相国际舞台
2025年10月23日至10月26日,由泰国皇家骨科医师协会(Royal College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of Thailand, RCOST)主办,中国骨科医师学会(Chi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COA)与中国香港骨科医师学会(Hong Kong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HKOA)作为特邀嘉宾参与的2025RCOST-COA-HKOA骨科年会在泰国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是泰国皇家骨科医师协会首次联合中国与中国香港骨科医师学会共同举办的国际学术盛会,标志着亚洲地区骨科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入新阶段。我院骨科中心脊柱与骨肿瘤病区秦杰副主任医师受邀参会,并在大会论坛作题为《新型颈椎人工关节的研发与临床应用》的专题汇报,向国际同行展示了我院脊柱外科领域的创新突破。
此次参会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次学习与合作的机遇。通过与泰国、中国香港及国际同行的交流,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全球脊柱外科的前沿趋势,也为未来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技术推广奠定了基础。我院骨科中心贺西京、王栋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脊柱外科领域的创新研究,此次新型脊柱人工关节系统在国际舞台的亮相,不仅是团队科研成果的突破,更是中国骨科“从跟跑到领跑”的生动体现。
15
脊柱与骨肿瘤病区参加首届UNSES/AUSS脊柱内镜国际会议
2025 年 10 月 18 日至 19 日,UNSES/AUSS 单孔非同轴脊柱内镜技术国际培训班在昆明举办,该班由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等联合主办、昆明骨科医院承办。西安交大二附院骨科中心脊柱与骨肿瘤病区专家团队受邀参会,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王栋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主持会议,以扎实学术积累保障大会顺利推进。副主任医师李锋涛作专题发言,分享脊柱外科临床研究心得与实践体会,获同行认可。
大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成立相关专家委员会,王栋主任受聘副主任委员,李锋涛医师受聘委员,这是对两人专业能力及医院在脊柱微创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肯定。此次成果是医院 “科教兴院、人才强院” 战略的体现,未来医院将持续深耕脊柱微创领域,助力行业发展并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服务。
16
德国吕贝克大学Diamant Thaçi教授莅临我院访问交流
近日,我院皮肤病院主任耿松梅教授邀请德国吕贝克大学炎症医学研究所及炎症医学综合中心主任 Diamant Thaçi 教授交流。Thaçi 教授深耕免疫学与临床药物研发,主持参与 200 余项银屑病临床试验,获 Theodore Stern 基金会临床研究卓越奖。
Thaçi 教授参观了皮肤病院门诊、住院部、皮肤病理、皮肤检验等部门,高度肯定我科诊疗、病理诊断及检验技术成果。耿松梅主任对其莅临表示欢迎,期待双方深入合作。
学术交流中,Thaçi 教授以 “Is Blocking Multiple Pathways with JAKi superior to cytokine blockade with biologics” 为题作报告,对比 JAK 抑制剂与传统生物制剂的作用策略。冯程医生分享了 “Common and Rare Refractory Cases Treated with Upadacitinib” 专题。随后,耿松梅教授等与 Thaçi 教授围绕炎症性皮肤病相关热点问题深入研讨,为双方后续多中心研究奠定基础。
17
国际顶尖感染控制专家 Walter Zingg 教授受聘我院 共筑感染防控学术高地
2025 年 10 月 28 日上午,医院特聘教授 Walter Zingg 授聘仪式隆重举行。经学科办与医务部筹备,国际著名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 Walter Zingg 教授正式受聘,标志着医院感染防控学科国际化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仪式由医务部副主任张晨主持,种铁副院长为 Walter Zingg 教授颁发证书,相关科室负责人及临床医护骨干代表出席。种铁副院长致辞指出,此次聘请是医院 “人才强院、学科兴院” 战略的重要举措,将依托教授资源打通国际学术合作通道,推动学科向国际接轨跨越发展。
授聘后,Walter Zingg 教授以《全球视角下的多重耐药性》为题作学术报告,互动环节氛围热烈。张晨副主任表示,医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强化学科优势,为提升感染防控水平贡献力量。
18
第二临床医学院宗濂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荣获校级“本科生十佳党支部”称号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宗濂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经多环节评选,历时一个多月斩获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十六届 “本科生十佳党支部” 称号,系我院首次参评即获此殊荣。
该支部成立于 2024 年 4 月 30 日,由第二附属医院党委直接领导,现有 4 个年级 41 名党员(含少数民族 3 名)。支部以 “提高党性修养、培育医者仁心” 为核心,创新 “一章・两院・三环・四组・五路” 工作体系,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构建传帮带思想建设、志愿服务、专业助力三大体系。
成立一年半来,支部累计获各类表彰奖励和成果六百余项,组建 “二院濂青” 团队开展新疆实践,发布各级媒体报道 97 篇,带动千余名学子形成 “比学赶超” 的良好氛围,以实际行动传承西迁精神,为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注入活力。
19
神经外科成功治愈1例极为罕见向脊髓引流的岩骨脊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许刚副主任团队成功治愈 1 例极为罕见的向脊髓引流的岩骨脊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
36 岁的屈女士一年前出现四肢无力,双下肢症状尤为明显,外院按脊髓炎予激素冲击治疗后症状加重,发展为双侧下肢不完全瘫痪,还出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合并症。外院怀疑脊髓血管畸形,但全脊髓造影未发现病变,家属遂慕名找到许刚副主任团队。
团队结合患者病史及激素治疗加重的特征,推测动静脉瘘可能性大。经全脑血管造影及超选择性造影,最终发现脑膜中动脉及枕动脉脑膜支供血的细小瘘口,该瘘位于岩骨脊且向脊髓引流,诊断难度极高。明确病因后,许刚副主任、僧志远主治医师通过介入技术成功栓塞瘘口,术后次日患者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即明显好转,一周后转当地医院继续康复。
此类向脊髓引流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发病率极低,早期诊断困难。此次精准诊疗不仅体现了我院神经外科在疑难罕见病领域的精湛技术与严谨态度,也为该类疾病治疗积累了宝贵临床经验。
20
消化内科微创治疗一例结肠巨大肿物
近日,我院消化内科邹百仓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 36 岁女性患者切除一枚尺寸达 6×14cm 的消化道巨大病变。
该患者近 3 周因腹部不适就诊,外院检查发现结肠存在巨大病变,为进一步诊治来到我院。由于病变体积大且位置特殊,若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还可能面临更多术后并发症风险。邹百仓教授团队经过详细评估,决定采用内镜下微创切除方案。术中,邹百仓教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娴熟的内镜操作技巧,精准操控器械,小心分离病变与周围组织,逐步完整剥离病灶,整个过程出血少、视野清晰。术后病理结果证实病变为良性,且切除彻底,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此次内镜下巨大病变切除的成功,体现了邹百仓教授在消化内镜领域的深厚技术功底,也彰显了我院消化内科在微创诊疗领域的优势。
21
泌尿外科薛玉泉副主任团队成功完成巨大肾错构瘤保肾手术
近日,我院泌尿外科薛玉泉副主任团队成功实施一例直径22厘米的巨大肾错构瘤肾部分切除术,为一名31岁患者完整切除肿瘤并保留左肾功能。
患者李先生(化名)CT检查发现左肾存在一枚直径22厘米的错构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这颗肿瘤已将左肾完全挤压分裂为2部分,并严重压迫肾门血管,导致左肾功能重度受损,几近无功能,多家医院建议切肾。薛玉泉副主任团队经全科讨论后决定保肾,手术由泌尿外科薛力主任坐镇指导,麻醉科等多科室协作,薛玉泉副主任、郭凌宇博士、规培医生田庚及 Nassfu 精细操作 180 分钟,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泌尿外科护理团队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责任护士孙云疏导患者焦虑,团队还提供中医特色康复治疗。目前李先生各项指标平稳,顺利康复。
22
中华消化病学盛会:消化胃肠动力团队发出学术强音
2025 年 10 月 23-25 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消化系病学术会议(CGC2025)在长沙召开,我院消化科胃肠动力团队表现突出、成果丰硕。
本次会议是我国消化病学领域顶级盛会,以 “大消化” 为视角设三大主线板块,全面呈现领域最新成果与国际新进展。我院团队围绕胃肠动力领域热点投稿 16 篇,戴菲教授受邀作 2 场专题发言、主持 2 场学术会议,其分享的《胃电图临床应用指南》及 GERD 夜间反流诊疗策略,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
团队成员另有 2 项口头发言、4 项口头壁报展示,涵盖肠易激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等多个方向。其中,张佳博士的研究获评大会 “优秀壁报”,博士研究生王莲丽、卢怡璇,硕士研究生路世伟等分别汇报相关研究成果。
此次亮相彰显了我院在胃肠动力领域的科研深度、临床积累与学术影响力,未来团队将持续秉持 “以科研促临床、以临床带科研” 理念,推动功能性胃肠病精准诊疗与技术创新。
23
急诊科团队应邀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急诊医师年会
10 月 23-25 日,中国医师协会第十五届急诊医师年会召开,西安交大二附院急诊科团队在裴红红主任率领下参会,充分展现学科实力与学术影响力。
裴红红主任在 “中毒与理化损伤” 专场,作《急性中毒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证据与经验的博弈》专题报告,为中毒救治规范化提供借鉴。张正良副主任在青年会场主持 “严重创伤院前院内全流程救治” 论坛,分享闭环管理建设思路。
此次参会让团队汲取前沿理念与技术,深化学术联系,巩固全国领域影响力。作为陕西省急诊医学质控中心主委单位,团队将本土化转化年会精华,推广新理念新技术,引领全省急诊医学协同发展,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24
陕西省妇女健康促进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2025年11月1日,由陕西省妇女健康促进会主办、西安交大二附院骨病与创伤科承办的陕西省妇女健康促进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西安隆重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推动陕西省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事业发展的重要时刻。
陕西省妇女健康促进会会长王岐山、名誉会长张正选、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兼医院管理处处长孟晓军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刘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25
陕西省手术室质量控制中心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工作会议
10 月 29 日下午,陕西省手术室质量控制中心召开 2025 年第三季度工作会议,由省手术室质控中心副主任、西安交大二附院手术室护士长赵丽燕主持,省质控中心全体委员及各地市质控中心主任、秘书参会。省手术室质控中心主任、交大二院护理部主任杨惠云致辞,强调中心需构建全省手术室质量管理体系,汇聚专家智慧,解决领域挑战,筑牢患者安全防线。随后,赵丽燕副主任总结前期工作,重点部署《陕西省手术室质量控制手册》2023 版修订 —— 因医疗技术与政策迭代、省内机构质控体系不健全等,需升级手册,涵盖框架、核心内容、质控指标修订及分工,与会专家深入研讨并提意见。
最后,赵丽燕副主任要求做好 2025 年工作梳理总结,查漏补缺,规划未来,推动全省手术室质控规范化发展。
26
神经内科头痛亚专业团队参加2025头痛防控体系共建大会
2025 头痛防控体系共建大会于 10 月 25-26 日在北京举行,作为本年度头痛领域权威盛会,我院神经内科头痛亚专业团队受邀参会并斩获多项成果。
大会由多单位联合主办,以线上线下结合模式搭建 “六位一体” 防控网络。我院神经内科获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偏头痛专病队列及临床研究平台示范单位,张宏医师通过 “头痛精英训练营” 考核获荣誉证书,陈梦萦博士的《分流管依赖综合征合并静脉窦狭窄》报告入选大会发言并获专家高度评价。
我院神经内科为国家级头痛中心,开设专病门诊与病房,开展规范化诊治及多种新疗法,年接诊患者 3000 余例。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领域,深化技术创新,助力科室高质量发展。
27
西北区“内审公益培训暨业务交流会(”首届) 在西安成功举办
2025 年 10 月 31 日,首届西北区 “内审公益培训暨业务交流会” 在西安召开。活动为落实行业年度计划、提升区域医疗内审水平与协作能力举办,采用 “线上 + 线下” 模式,吸引数十家医院内审人员参与。
会议由西安交大一附院陈芬部长主持,西安交大二附院樊红艳、西安市红会医院许晓荣两位专家主讲。樊红艳分享基建维修工程审计实践,许晓荣详解公立医院 “研究型 + 管理型内审” 模式,内容聚焦工作重难点,兼具专业与实操性。
现场及线上参会人员围绕审计项目选择、风险防控等问题热烈研讨,实现经验共享与思路碰撞。此次活动不仅为内审人员提供学习拓展机会,更强化了区域行业联动协作,助力提升内审工作质量,护航医院规范运营与高质量发展。
28
妇产科科研训练营开讲
10月30日,我院妇产科科研基础训练营首课成功举办。本次讲座以“SCI论文写作与发表:核心要素与实践路径——理解创新与发现价值”为主题,特邀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韩杰教授主讲,妇产科张婷婷副主任全程参与指导。
本次活动采用“线下主会场+线上直播”的双轨模式,线下会场设在西安交大二附院门诊住院楼七楼妇产科2病区示教室,线上通过腾讯会议向全网开放。除本院人员外,安康市中医院、旬阳市神河镇卫生院、旬阳市甘溪中心卫院、岚皋县妇计中心、岚皋县城关镇卫生院、岚皋县佐龙镇卫生院等1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积极参与线上学习,搭建起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科研交流的桥梁。参会者纷纷表示,讲座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细节,既解答了论文创新点挖掘、结果呈现等核心困惑,也提供了期刊追踪、跨学科创新的实用方法,张婷婷副主任的补充解读贴合临床科研实际,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实践方向,为今后的科研工作与论文发表提供了重要指导。
29
普通外科携手中医科开启术后康复新篇章
为践行 “以患者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我院普通外科与中医科强强联合,启动常态化中西医联合查房与诊疗机制,将中医智慧与现代外科技术深度融合,拓展并本土化创新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助力术后患者快速康复。
该机制每周固定开展两到三次联合查房,由各专业团队与中医科安鹏主任共同诊疗,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双方基于手术创伤影响康复的共识,将针刺、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整合至 ERAS 路径,覆盖胃肠、肝胆胰脾及日间手术等多个病区,有效减轻手术应激、缓解疼痛、改善消化与睡眠功能。
中医适宜技术 “简、验、廉、便” 的优势,成为 ERAS 体系的 “绿色加速器”。未来,双方将持续探索中西医结合路径,以技术与理念的交融,为患者带来健康与医学人文温度。
30
我院举办“九九重阳·医暖夕阳”多学科义诊暨老年健康科普活动
金秋重阳之际,我院举办 “九九重阳・医暖夕阳” 大型多学科义诊活动,同步在综合楼三楼开展老年健康科普大讲堂,以专业服务弘扬尊老敬老美德,为老年朋友送上健康关怀。上午 9 时,年神经内科、老年心血管内科、老年内分泌代谢/呼吸科、老年普通外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等多科室医护专家齐聚义诊现场,搭建 “一站式” 健康服务平台,现场提供科普手册供群众取阅。专家们耐心倾听老人诉求,结合病史给出个性化诊疗与用药建议,康复医学科团队演示居家康复技巧,门诊爱心接诊队员全程陪同引导,让服务充满温度。
科普大讲堂上,老年神经内科张有友医生与吉经芳护师,围绕 “脑卒中早期识别与急救”“老年人跌倒预防” 主题,结合案例通俗讲解防治知识,现场互动热烈,有效提升老人自我保健意识。
此次活动是我院践行 “老有所医”、推动 “医防融合” 的生动实践,未来医院将持续深化老年健康服务,构建老年友好型医疗环境,助力 “健康中国” 建设。
31
皮肤科开展世界银屑病日暨重阳节义诊活动
10 月 29 日 “世界银屑病日” 与重阳节之际,我院皮肤病院联合多单位,在医院北大街院区及西安交大东校区退休处同步举办义诊与健康科普活动。北大街院区义诊点由耿松梅主任、牛新武主任医师、李晓莉主任医师等专家团队坐诊,为患者提供银屑病规范治疗、秋冬季皮肤保健等专业指导;东校区义诊点由耿松梅主任带队,朱龙飞主治医师等医护人员为退休老同志筛查皮肤干燥、湿疹等老年常见皮肤病,普及皮肤肿瘤早期识别知识。活动尾声,主院区还开展 “护肤小讲堂”,王爽医生、张燕飞医生讲解秋冬护肤要点与护肤品选择技巧。此次活动兼具诊疗服务与人文关怀,彰显医院责任担当,获良好社会反响。
32
西安交大二附院“减重旅行车”(第二阶段)停靠第二站——陕西省人民政府
为响应 “健康中国” 战略,普及科学减重理念,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推出 “减重旅行车” 专项活动,以移动服务形式将专业健康管理送到群众身边。
10 月 28 日上午,“减重旅行车” 驶入陕西省人民政府,内分泌代谢科、全科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联合相关党支部开展义诊。专家为市民提供健康评估与个性化指导,排查病理性肥胖因素,讲解肥胖与慢性病的关联,还解答 “不吃饭减肥易反弹” 等常见误区,传递科学减重理念,提醒盲目节食和滥用减肥产品的健康风险。门诊部工作人员为参与者测量血压、发放预约挂号卡,方便后续就医。
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持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的宗旨,探索更多惠民服务模式,为 “健康中国” 建设贡献力量。
33
世界卒中日暨重阳节多学科联合义诊活动顺利举办
10 月 29 日 “世界卒中日” 与重阳节之际,我院神经内科牵头,联合康复科、老年普通外科等多科室,在综合楼广场举办 “尽早识别 立刻就医” 主题义诊,聚焦卒中防治与老年健康管理。神经内科姚丽副主任医师带队,范松华助理研究员、张磊主治医师、刘大成助理研究员提供一对一义诊,解答卒中相关疑问并给出个性化建议;王倩护士为百余名市民免费测血压,讲解高血压与卒中关联。现场通过展板、模拟演示教学 “中风 120” 口诀,强化 “时间就是大脑” 理念。多科室专家还针对老年人常见慢病与卒中预防、康复等提供跨学科方案。活动累计服务 200 余人。
34
医务部组织召开医疗技术推进会
10 月 29 日下午,医务部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肠道菌群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推广专题研讨会,由王虎清常务副主任主持。消化内科、肿瘤内科等多科室负责人参会,特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峰教授莅临指导。会议聚焦该技术的多学科应用潜力与临床转化路径,各科室分享其在复杂疾病干预中的应用思路与成效,凸显其作为新型治疗策略的优势与潜力。会议明确后续工作部署,将依托院内专项工作小组,构建技术应用与管理规范,推动其安全规范应用于临床。
35
支部联建聚合力 组织振兴促帮扶
为深化校地合作、以组织振兴赋能医疗帮扶,2025 年 10 月 24 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人力资源部党支部联合西安交大党、校办党支部,与商州区政府办党支部、商州区人民医院行政党支部开展 “组织振兴促帮扶” 支部联建活动,践行 “党建引领、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理念。
上午,全体党员赴商州区北宽坪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学习,观看《红色商洛 1946》专题片,参观革命展馆、党性体检中心等场所,随后前往中共商洛县委、县政府纪念馆追寻红色足迹,强化使命担当。下午,在商州区人民医院举行 “医疗人才飞地” 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我院将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方式,助力当地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活动最后,党员们参观秦岭博物馆,深化生态文明理念。
此次联建活动搭建了校地合作坚实平台,各支部将持续深化交流,把联建成果转化为务实成效,为西商两地医疗协同发展注入动力。
36
我院成立护理信息专科小组
2025 年 10 月 29 日下午,我院护理信息专科小组成立大会在麻醉科六楼会议室召开。护理部杨惠云主任、孔德玲副主任、姚聪副主任、总护士长及小组全体成员参会,会议由姚聪副主任主持。
杨惠云主任致开幕辞,祝贺小组成立并强调,临床一线医护是信息系统优化的核心动力,希望小组为科研申报、资源共享提供平台,助力护理精细化、智能化发展。小组组长杨滢介绍了工作制度、组织架构及年度规划,明确以解决临床痛点为核心,提升护理效率与数据质量。护理系统工程师王炳尧解读了现有系统功能及更新计划。孔德玲副主任总结时肯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期许成员推动信息技术与护理实践深度融合。
大会束后,核心成员召开首次工作碰头会,梳理临床需求并与工程师研讨答疑。护理部将以此次成立为契机,推动护理信息系统向 “好用、易用、智用” 演进,助力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
37
我院召开第十期“守护生命之光·探究医疗之道”病例讨论会
2025 年 10 月 31 日,医务部组织召开第十期 “守护生命之光・探究医疗之道” 病例讨论会,围绕复杂病例展开多学科分析。会议由医务部牵头,骨科中心、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参与,旨在提升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能力。
专家们从手术操作、麻醉管理等多环节复盘,明确高危患者识别、多学科联动等方面的提升方向,强调要强化术前综合评估、完善并发症预警处置流程、建立围术期多学科协作快速响应机制,以及加强高风险人群术后个体化管理。
医务部常务副主任王虎清在总结中提出 “以案促改、以案促建”,要求优化手术流程、完善并发症预防体系。此次会议彰显了医院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决心,为高风险手术患者全程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38
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办举办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培训
2025 年 10 月 29 日下午,我院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办公室在科教楼二楼讲学厅举办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培训,以应对领域发展、规范临床研究、保障受试者安全。郭卉副院长强调,细胞治疗是医学与学科发展关键,研究规范、科学与伦理是转化基石,培训将助力研究者吃透法规、筑牢质量生命线。专题环节中,机构办李静副主任解读《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血液内科王佰言副主任分享 CAR-T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实战经验,上海君赛生物林树伟博士介绍 TIL 治疗晚期实体瘤最新进展,机构办李涵老师梳理伦理审查要点与受试者保护策略。此次培训提升了参会人员认知,搭建了交流平台,为我院细胞治疗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39
康复楼6层迎来第二批学科入驻
2025 年 10 月 23 日上午,我院康复楼 6 层举行第二批学科入驻活动,现场氛围温馨热烈。戴一副院长出席,医学影像科、肾病科等入驻科室相关人员及医院各部门代表参与,活动由后勤保障部副主任陈凯主持。
陈凯副主任介绍参会人员并致辞,感谢各科室支持,强调此次入驻是医院学科建设与空间优化的重要进展。随后的交钥匙仪式上,他向入驻学科代表移交 “钥匙”,标志着各学科将开启新工作篇章。
戴一副院长总结发言,祝贺学科成功入驻,肯定相关部门筹备付出。他指出,康复楼 6 层持续启用是医院优化学科布局、提升服务能力的具体体现,希望入驻学科利用新环境加强协作,提升学科实力,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内容整理| 党委宣传部 傅媛馨
审核| 党委宣传部 王妮
排版| 党委宣传部 傅媛馨
微信号 西安交大二附院
新浪微博 西安交大二附院
欢迎关注我们·
近日,百明信康,一家专注于提供突破性免疫治疗方案的生物制药公司,宣布成功完成逾11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此次融资活动由德同资本、百润资本、德国YSIM基金、见素资本、科泉基金、康君资本,以及一家欧洲知名的金融机构和老股东共同参与。
❒ 融资目的及用途
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公司现有产品管线的全球研发与商业拓展,加强自主研发能力的建设,并引入新的研发项目。同时,它也将助力公司加速国际化和专业化团队的组建。
❒ 投资方与背景
值得一提的是,凯泰资本在2021年和2022年已先后参与了百明信康的A轮和B轮融资,充分展现了其对过敏治疗市场以及百明信康研发管线和团队能力的长期看好。
❒ 市场和研发前景
目前,百明信康在内部产品研发和外部合作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此次C轮融资无疑将为公司带来更多动力,推动自主技术平台的产品持续开发、新产品的临床研究,以及生产产能的建设。这对于百明信康的当前发展及未来前景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联合创始人、总裁Jeffrey Su(苏彦景)博士表示:“我们感谢投资方对公司定位与价值的认可。此轮融资将有力地推进我们的自主技术平台产品开发,以及新产品的临床研究和生产产能建设。”
同时,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徐爱武博士也发表了感言:“我们期待通过C轮融资的成功,能以更快的速度推进更多产品管线的开发,并加速临床和商业化进程的融合。我们希望我们的努力能早日惠及更多患者,满足他们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 公司发展历程与愿景
百明信康生物技术(浙江)有限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特异性免疫调控的创新研发。通过整合全球资源,运用革命性的技术平台,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免疫脱敏疗法(AIT)领域的领导者。其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国际视野,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过敏免疫疗法及PCFiT™技术
作为百明信康的核心业务领域,过敏免疫疗法的研发与应用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PCFiT™技术平台以其创新性在过敏免疫疗法领域脱颖而出,目前正致力于多款产品的研发,并已取得全球领先的技术突破。这些产品不仅在使用的便捷性上大放异彩,更在安全性上表现出色,为众多过敏患者提供了轻松、安全的治疗选择,助其摆脱过敏疾病的困扰。
❒ 自身免疫治疗及Apitopes®技术
此外,百明信康在自身免疫治疗领域的研发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公司首创的Apitopes®技术平台成功开发出可溶性多肽,该多肽能特异性地抑制自身抗体的生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提供了针对病因的新型治疗方法。这一创新技术的问世,无疑将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希望。
❒ 行业推动者与发展趋势
基因与细胞治疗领域的一众佼佼者,科济药业、君赛生物、环码生物、嘉因生物、派真生物、Avirmax、河络新图、行诚生物以及New Modality,他们在基因与细胞治疗领域各展所长,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近日,百明信康,一家专注于提供突破性免疫治疗方案的生物制药公司,宣布成功完成逾11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此次融资活动由德同资本、百润资本、德国YSIM基金、见素资本、科泉基金、康君资本,以及一家欧洲知名的金融机构和老股东共同参与。
❒ 融资目的及用途
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公司现有产品管线的全球研发与商业拓展,加强自主研发能力的建设,并引入新的研发项目。同时,它也将助力公司加速国际化和专业化团队的组建。
❒ 投资方与背景
值得一提的是,凯泰资本在2021年和2022年已先后参与了百明信康的A轮和B轮融资,充分展现了其对过敏治疗市场以及百明信康研发管线和团队能力的长期看好。
❒ 市场和研发前景
目前,百明信康在内部产品研发和外部合作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此次C轮融资无疑将为公司带来更多动力,推动自主技术平台的产品持续开发、新产品的临床研究,以及生产产能的建设。这对于百明信康的当前发展及未来前景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联合创始人、总裁Jeffrey Su(苏彦景)博士表示:“我们感谢投资方对公司定位与价值的认可。此轮融资将有力地推进我们的自主技术平台产品开发,以及新产品的临床研究和生产产能建设。”
同时,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徐爱武博士也发表了感言:“我们期待通过C轮融资的成功,能以更快的速度推进更多产品管线的开发,并加速临床和商业化进程的融合。我们希望我们的努力能早日惠及更多患者,满足他们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 公司发展历程与愿景
百明信康生物技术(浙江)有限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特异性免疫调控的创新研发。通过整合全球资源,运用革命性的技术平台,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免疫脱敏疗法(AIT)领域的领导者。其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国际视野,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过敏免疫疗法及PCFiT™技术
作为百明信康的核心业务领域,过敏免疫疗法的研发与应用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PCFiT™技术平台以其创新性在过敏免疫疗法领域脱颖而出,目前正致力于多款产品的研发,并已取得全球领先的技术突破。这些产品不仅在使用的便捷性上大放异彩,更在安全性上表现出色,为众多过敏患者提供了轻松、安全的治疗选择,助其摆脱过敏疾病的困扰。
❒ 自身免疫治疗及Apitopes®技术
此外,百明信康在自身免疫治疗领域的研发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公司首创的Apitopes®技术平台成功开发出可溶性多肽,该多肽能特异性地抑制自身抗体的生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提供了针对病因的新型治疗方法。这一创新技术的问世,无疑将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希望。
❒ 行业推动者与发展趋势
基因与细胞治疗领域的一众佼佼者,科济药业、君赛生物、环码生物、嘉因生物、派真生物、Avirmax、河络新图、行诚生物以及New Modality,他们在基因与细胞治疗领域各展所长,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100 项与 上海君赛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上海君赛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