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项与 GC203 TIL(Shanghai Juncell Therapeutics) 相关的临床试验 / Not yet recruiting早期临床1期 A Study of Gene-edited GC203 TIL on the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gene-edited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 (GC203 TI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Gene-edited TILs are expanded from tumor resections or biopsies and infused i.v. into the patient after NMA lymphodepletion treatment with hydroxychloroquine(600mg,single-dose) and cyclophosphamide.
GC203 TIL细胞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的开放标签、单臂、Ι期临床试验(KUNLUN-001)
主要目的:
1.评价 GC203 TIL 细胞疗法在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次要目的:
1. 根据 RECIST1.1 及 iRECIST 标准初步评价 GC203 TIL 细胞疗法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的疗效。
2. 评价 GC203 TIL 细胞疗法对人体外周血 TBNK 细胞亚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3. 评价 GC203 TIL 细胞疗法对受试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探索性目的:
1. 评价 GC203 TIL 细胞疗法中,转基因细胞在体内的增殖、存活和消除情况;
2. 评价 GC203 TIL 细胞疗法对人体免疫细胞亚群、分型的影响;
3. 评价 GC203 TIL 细胞疗法对 TCR 序列的影响,分析 TCR 序列变化与预后可能的关系。
A Phase I Study on Engineering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Injection (GC203 TIL)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Malignant Solid Tumors
A clinical trial to assess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engineered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Malignant Solid Tumors
100 项与 GC203 TIL(Shanghai Juncell Therapeutics)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GC203 TIL(Shanghai Juncell Therapeutics)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GC203 TIL(Shanghai Juncell Therapeutics) 相关的专利(医药)
21
项与 GC203 TIL(Shanghai Juncell Therapeutics) 相关的新闻(医药)首例晚期癌症完成回输,肿瘤缩小40%!2024年10月,
全球首个非病毒载体基因修饰型TIL细胞疗法临床试验成功完成首例受试者细胞回输
,首次评估达到PR,肿瘤缩小40%!一次性使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
TIL 细胞
输注来对抗癌症,中国的癌症患者终于有机会接受全球领先的免疫疗法!
绝境重生:Ⅳ期卵巢癌患者的最后一搏
“医生,我还能活到明年吗?”2024年,重庆的H女士在经历两次手术、多次化疗和靶向治疗后,卵巢癌仍转移至腹腔。临床评估显示,她的生存期不足6个月。
全球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30%,而像H女士这样的IV期复发患者,传统治疗手段几近失效。就在她濒临放弃时,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GC203 TIL疗法”临床试验,成了她最后的希望。
2023年春天,H女士因为腹部不适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结果被确诊为卵巢癌--IVB期,这意味着病情已经到了晚期。为了控制病情,H女士先后接受了2次手术,多次的化疗和靶向治疗,但仍然无法阻挡癌细胞的疯狂进展。2024年,H女士的病情出现了复发转移,临床上已经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案。
非常幸运的是,当时她就诊的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正在进行一项新型的免疫疗法--TIL的临床实验,这种技术美国免疫界泰斗Rosenberg教授团队研发的,2024年2月在美国获批上市,目前中国正在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中进行临床试验,并初步取得了卓越的临床数据。
2024年秋天,H女士决定尝试新型的免疫疗法,参加了“GC203 TIL”试验项目,成为了
首个“吃螃蟹”的人
!
经过肿瘤组织的手术获取,医生将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中深藏的杀癌能力最强的一群免疫细胞--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
提取了出来,这些珍贵的细胞在实验室中扩增
数十至数百亿
级别,随后进行桥接治疗、回输前预处理等各个阶段,H女士成功接受了回输。
整个治疗过程仅出现持续几小时的发热和一过性的血象降低,出院时H女士身体状态一切良好。在之后的出院随访中也未见任何异常。
接受治疗后的28天,H女士感受到左侧颈部的淋巴结已较前缩小。42天后,H女士回到医院进行第一次肿瘤评估,令所有人惊喜的是,H女士的肿瘤竟缩小了
37.3%
,CA125也较之前大幅度降低!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I期病房的主要研究者龚奕主任在此前就曾表示,君赛生物新一代基因修饰型TIL GC203仅需低强度预处理和无需IL-2注射的方案较既往管理过的传统TIL项目,不仅在安全性上有巨大的提升,不良反应也一直在可预知可控范围内。
这次H女士回院肿瘤评估后,龚主任高兴地表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GC203 TIL的产品疗效也同样充满了惊喜,首个受试者首次肿瘤评估就已经达到了PR,肿瘤缩小了约40%,我更加期待此疗法能够早日惠及更多的受试者。”
(注:为保护患者隐私,文中均使用化名,病情及治疗经过略有删减,想查看原文献的可以点击文末链接。)
中国成功研发首款非病毒载体基因修饰TIL疗法,领跑全球
几十年来,TILs疗法在实体瘤领域一直被誉为是具有治愈潜力的新型免疫疗法。经过35年的不懈努力,2024年2月16日,让所有癌症患者备受期待的免疫疗法新“王者”,全球首款TIL疗法- lifileucel(LN-144)获批上市,大名--Amtagvi!这是T细胞疗法一个备受期待的重要里程碑,
为实体瘤治疗开启新纪元!
原文链接:里程碑!全球首款实体瘤TIL疗法lifileucel震撼上市!
然而
51.5万美金(约370万人民币)
堪称“天价”,成为目前最昂贵的癌症免疫疗法!那么,如何才让中国病友们获益?
值得振奋的是,上海君赛生物已成功研发
全球首款非病毒载体基因修饰TIL疗法--GC203,此前已斩获国家科技部“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项,并入选颠覆性技术储备库
,并于2024年4月28日经NMP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正式开展注册临床试验的基因修饰TIL疗法,目前正在国内多家权威三甲医院开展针对多种晚期实体肿瘤的临床试验。
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上公布了GC203前期针对复发性卵巢癌临床试验的最新卓越数据。
结果显示:
2021年9月至2024年1月,20名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入组,其中18名患者可进行评估。这些患者都是既往平均接受了5种(范围:2-11种)治疗方案失败的难治性患者。
截至2024年1月,研究者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为
33.3%
(95%CI:16.3-56.3%),其中
2位
幸运的患者靶病灶全部消失,评效达到
完全缓解(CR,11.1%)
。疾病控制率(DCR)高达
83.3%
(95%CI:60.8-94.2%)。同时,中位总生存率(OS)还未达到,12个月总生存率为68.8%(95%CI:49.3-95.9%)。
其中一位幸运的患者确诊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在接受包括化疗和PARP抑制剂在内的5种全身治疗后病情进展,于2022年6月输注了
19.1×10^8
个细胞,肝脏和肺部的转移病灶显著缩小,2022年7月影像检查显示肿瘤靶病灶缩小了
66%
,达到部分缓解(PR)!
这种国研创新型TIL疗法与美国上市的AMTAGVI™(Lifileucel)不同,所有患者仅需入住普通病房即可接受治疗,TIL细胞回输前
无需接受高强度非清髓性清淋预处理,TIL细胞回输后无需输注任何剂量的IL-2。
简化后的临床方案仍可保证TIL细胞在患者体内有效增殖,
极大避免AMTAGVI™黑框警告相关不良反应
(如:治疗相关死亡事件、持续性严重细胞减少症、严重感染、心肺功能和肾功能损伤等)发生风险,
大幅提高TIL疗法安全性、便捷性及可及性。
TIL
美国
中国
预处理强度
高强度清髓化疗
低剂量化疗
IL-2使用
必须,剂量高达72万IU/kg
无需
住院要求
ICU监护7-14天
普通病房
治疗费用
370万元
临床试验免费
3级以上不良反应率
43%
8%
申请国研TIL疗法
好消息是,目前GC203针对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中,很多患者已通过全球肿瘤医生网成功入组。
主要入组条件
18-75岁,男女不限;
确诊的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消化系统肿瘤、肺癌等;
经标准治疗失败或缺乏有效治疗方法;
至少2个病灶,身体可支持微创手术取材;
ECOG评分0-1分;
有足够的血液学和终末器官功能。
想寻求TILs及其他国内外新抗癌治疗帮助,且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将病历提交至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一旦审核通过,有机会获得”天价“疗法免费治疗的机会。期待TIL疗法在中国实现从‘富豪专享’变为‘普惠医疗’,造福更多患者!
本文为全球肿瘤医生网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Turnstone倒下,TIL细胞的未来何去何从?
2月5日,细胞治疗领域传来一则意味深长的消息——2024年2月5日,Turnstone Biologics宣布终止其唯一临床阶段TIL管线TIDAL-01开发,距其2023年6月8000万美元IPO仅隔18个月。财务数据显示,公司截至2024年Q3现金储备4530万美元(SEC 10-Q文件),原计划资金可持续至2026年Q2。然而,连续的业务调整已暴露出公司运营的困境。
事实上,Turnstone早在2022年秋季便经历了一轮裁员,彼时正值与艾伯维(AbbVie)和武田(Takeda)的合作终止。而在2024年10月,公司再次裁员约60%,试图集中资源押注TIDAL-01。如今,核心管线的终止无疑使其前景更加黯淡。
尽管细胞治疗领域始终充满创新,TIL疗法的商业化进程却始终缓慢而艰难。Turnstone的退出,究竟是因为TIL技术本身仍不够成熟,还是整个赛道已开始降温?这一变局,值得行业深思。
TIL疗法商业化的“三座大山”
尽管TIL疗法在个性化细胞治疗领域具有潜力,但其在商业化落地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适应症受限:目前,Lifileucel仅获批用于黑色素瘤,而其他实体瘤适应症的开发进展缓慢。相比之下,CAR-T疗法已在血液瘤领域建立成熟的商业模式,TIL的适应症局限性使其市场天花板受限。
生产和供应链难题:TIL治疗仍然是高度个体化的方式,每位患者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需单独扩增,这导致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供应链复杂,使大规模推广面临现实阻碍。
MNC投资缺乏,资金流向受限:目前,TIL疗法尚未吸引跨国制药公司(MNC)的广泛投资,市场资金主要来自Biotech公司,而这些公司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在资本市场环境趋冷的背景下,TIL企业的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剧。
尽管Iovance仍在积极推进TIL疗法,但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仍有待时间检验。未来,TIL是否能突破当前困境,仍取决于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以及市场认可度的进一步提升。
全球TIL竞逐战:商业化初现,挑战仍存
(数据截至2024年12月,来源:ClinicalTrials.gov)
Iovance Biotherapeutics是目前TIL疗法商业化的唯一玩家。其核心产品Lifileucel于2024年2月获得FDA加速批准,用于黑色素瘤治疗,成为全球首款商业化的TIL疗法。然而,在商业化初期,Lifileucel仍面临市场接受度和生产成本的挑战,公司也在积极推进其在非小细胞肺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其他实体瘤适应症上的应用。
Instil Bio曾是TIL疗法领域的挑战者,核心产品包括ITIL-168(用于黑色素瘤)和ITIL-306(用于实体瘤)。然而,2022年底,公司因制造问题暂停了TIL临床试验,并进行了战略调整。当前,Instil Bio正在计划重启部分TIL项目,力图恢复进展。然而,资金问题和制造挑战依然是公司面临的关键难题,Instil Bio是否能够重新崛起,仍未可知。
Obsidian Therapeutics正在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TIL,核心产品为OBX-115(PD-1敲除TIL,用于黑色素瘤)。2023年10月,公司启动了I期临床试验,计划将OBX-115与BMS的PD-1抑制剂Opdivo联合使用,以期提高疗效。这一策略旨在通过基因改造增强TIL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升其在黑色素瘤等实体瘤中的疗效。
Adaptimmune正在实施TIL与TCR-T双管线策略,核心产品为TIL-TCR混合细胞疗法。2023年,公司宣布这一策略,旨在结合TIL和TCR-T的优势,以期提高实体瘤的疗效。然而,TIL疗法仍面临制造成本高和疗效提升等方面的挑战。
国产TIL疗法稳步推进,技术差异化初现
中国在TIL领域的研究较国际市场晚了几年,但近年来已有Biotech公司开始布局,主要以本土创新企业为主,部分公司正在推进TIL临床试验。
沙砾生物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特别是TIL药物的研发。公司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平台,管线包括6款TIL药物,针对多种实体瘤。GT101是中国首个进入临床的TIL药物,现已进入2期临床,针对复发性宫颈癌。GT201是国内首款基因编辑型TIL药物,已获得CDE临床试验许可,显示出显著疗效。
上海君赛生物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TIL疗法与新药开发。公司开发的GC101和GC203两款TIL疗法已进入临床试验,展现出显著疗效。GC203为全球首款非病毒载体基因修饰TIL疗法,已获NMPA临床许可;GC101为全球首款无需清淋和IL-2注射的天然TIL药物,正进行II期临床试验。
西比曼生物是一家全球性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癌症、炎症及免疫疾病的T细胞治疗。公司在TIL领域有布局,其C-TIL051用于治疗PD-1抗体难治或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已获得FDA批准进入1期临床试验。
卡替医疗专注于TIL领域,开发了“超强型TIL”技术,通过基因改造提升TIL细胞对实体瘤的治疗效果和自我扩增能力。其产品ScTIL210无需手术获取TIL细胞,而是从外周血分离肿瘤识别性T细胞,简化治疗过程。目前,相关临床研究已展现积极疗效和安全性。
劲风生物专注于基于AI和生物信息技术开发新一代TIL细胞疗法,特别针对实体肿瘤。其AI驱动的TABR-BERT学习模型提高了T细胞与抗原的精准识别,为细胞免疫疗法提供新途径。公司已搭建新生抗原-TCR筛选平台和TIL-CMC技术平台,TIL疗法已进入美国临床I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良好,并与NCI、UCSD等顶尖研究机构合作。
智瓴生物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细胞免疫治疗,涵盖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其主要产品管线包括TIL药物、NK细胞药物和DNT药物,第一代TIL药物已完成晚期宫颈癌IIT研究,第二代TIL药物获得NMPA临床试验许可。第三代TIL及其他细胞产品正在七个实体瘤适应症中并行开发,致力于为不同实体瘤提供特异性强、安全性高的疗法。
TIL疗法前景展望
TIL疗法的未来仍充满潜力,可能会在多个方面实现突破。研究表明,TIL与PD-1抑制剂(如Keytruda、Opdivo)联合使用时,可能会带来更强的抗肿瘤效果。另外,AI和自动化技术有望优化生产过程,显著降低成本和生产周期,从而提升TIL疗法的商业化可行性。同时,更精确的筛选方法可能帮助发现更高效的TIL亚群,提高疗效。
结束语
短期内(1-3年),TIL市场前景不太乐观。尽管Iovance仍是唯一的商业化玩家,但其面临的挑战包括市场接受度、生产成本和适应症拓展等问题。中期(3-5年)关键在于技术突破,若生产工艺优化或联合疗法取得突破,TIL可能迎来新机遇。然而,若跨国公司依旧不投入,生物科技公司能否独立推动市场发展仍不确定。长期(5年以上),虽然TIL可能在某些特定适应症上找到稳定市场,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
目前,资本、技术共同决定了TIL的命运。Turnstone的撤退无疑是一个警示信号,但TIL是否会就此沉寂,仍取决于行业接下来的探索方向。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公众号发布的各类文章重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删除。
联系我们
ABC 2025
展位火热预定中!
扫码立即咨询
电话:13816031174
(同微信)
赞助形式包括但不仅限于演讲席位、会场展位、会刊彩页、晚宴赞助、会议用品宣传等。
点击此处“阅读全文”咨询更多精彩!
国研“平民价”TIL疗法临床研究启航,重锤肺癌、乳腺癌、宫颈癌
由我国君赛生物自主研发的无需清淋和IL-2注射的TIL疗法,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正式启动Ⅰ期临床试验。首例患有宫颈癌、已发生双肺转移的受试者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TIL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型抗癌疗法,通过提取患者自身肿瘤组织中的TIL细胞,进行培养和扩增,然后回输到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目前,已有两款TIL细胞疗法——GC101、GC203进入临床试验,其中GC101是全球首款无需清淋和白细胞介素-2注射的天然TIL细胞新药。
1. TIL细胞助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获得持久完全缓解:客观缓解率(ORR)达到56% ,完全缓解率(CR)为22% 。
2. 晚期宫颈癌克星震撼登场:75%(9/12)的患者在接受TIL输注后,出现1个或多个肿瘤完全消退,疾病控制持续时间为9–22个月 。
3. 转移性乳腺癌获长达5.5年持续缓解:3例患者出现客观肿瘤消退,其中 1例患者(4136号患者)奇迹般获得完全缓解(CR),目前该患者已持续缓解5.5年(66个月)之久!
100 项与 GC203 TIL(Shanghai Juncell Therapeutics)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