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100 项与 深圳市德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深圳市德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为进一步增强新兴技术的跨界融合,2024年首届CPHI生物制造创新发展大会将于6月18-19日在上海东锦江希尔顿逸林酒店重磅启幕。
本次活动以“合成生物学赋能产业再升级”为主题,与“第二十二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暨第十七届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CPHI & PMEC China 2024)”、“第二十五届健康天然原料、食品配料中国展(Hi & Fi Asia-China 2024)”同期举办,旨在汇聚全球生物制造领域的产业专家、企业家和科学家,共同探讨生物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市场机遇与挑战,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
观众报名即将截止!
0元门票正等待被您收入囊中!🔥🔥
✦
✦
✦
赶快🔍获取吧!
组织架构
✦
✦
✦
指导部门:工信部消费品司、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拟)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上海市合成生物产业协会、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Informa Markets
联合主办: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君石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未来产业生物制造专家委员会
战略支持媒体:制药在线、生物谷、转化子
会议概览
✦
✦
✦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大会全议程重磅发布
✦
✦
✦
6月18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及主论坛
主持人:上海市合成生物产业协会
09:00-09:10
开幕致辞
领导致辞
主办方代表致辞
09:10-09:20
签约仪式/发布仪式
09:20-09:50
议题确认中
宋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评估三室主任
09:50-10:30
院士圆桌研讨
李寅(主持)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首席科学家
赵国屏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凯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
邓子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
10:30-10:50
茶歇交流
10:50-11:30
企业家圆桌研讨
李超(主持)
中信证券研究部新材料行业首席分析师
姚成志
宁波美诺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骆滨
上海昌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罗煜
弈柯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天罡
武汉合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钱钧弢
迪必尔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
11:30-12:10
科学家圆桌研讨
于越(主持)
盛山资本合伙人
张学礼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王勇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秘书长
奕栋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研究员
贾培世
巴斯夫护理化学品(上海)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李海航
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
12:10-13:30
午休
6月18日(下午)大会主论坛
主持人:汤琦,上海科技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13:30-14:00
合成生物学与食品生物制造
刘龙,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14:00-14:30
资本市场视角下生物制造的投资价值
郭柯宇,中信证券研究院
14:30-14:50
茶歇与交流
14:50-15:20
酶制剂的发展及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肖静,山东隆科特酶制剂有限公司副总裁
15:20-15:50
新蛋白:生物经济赋能大食物观
李佩莹,谷孚商务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15:50-16:20
合成生物全产业研发生态圈,HMO 的创新之路
张旭光,蒙牛(集团)助理副总裁、营养科学研究院负责人
16:20-17:10
圆桌研讨: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机会和挑战
肖桦(主持)
上海君石生命科学研究院监事长
严兴
上海张科建物生物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刁刘洋
上海柯泰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洋
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合成生物学业务负责人
黄忆蕾
赢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亚太区投资负责人
方连英
东方美谷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理
6月19日(上午)
生物制造与原料药中间体及天然产物专题论坛
主持人:奕栋,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研究员
09:00-09:30
合成生物学创新发展与生物制造产业赋能
叶邦策,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09:30-10:00
生物制造中的“找酶”与“造酶”
周佳海,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教授
10:00-10:20
茶歇与交流
10:20-10:50
议题确认中
程博琳,上海依诺基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10:50-11:20
生物催化赋能合成工业
陈海滨,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副总裁
11:20-12:00
圆桌研讨
张修宝(主持)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高级研究员
周志华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郭美锦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竺伟
尚科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科学家
魏嘉士
百开盛(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方昕
钛资本董事总经理
12:00-13:30
午休
6月19日(下午)
生物制造与原料药中间体及天然产物专题论坛
主持人:肇辉,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13:30-14:00
酶进化技术驱动的合成生物产业创新与升级
刘想,镁孚泰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14:00-14:30
挑战14天:重新定义高通量自动化生物反应器平台
解正刚,迪必尔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14:30-15:00
顺势而为的新质生产力,践行合成生物学产业化
于大禹,唯铂莱(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15:00-15:20
茶歇与交流
15:20-15:50
微生物药物及其生产菌种改造
陈少欣,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研究员
15:50-16:20
蛋白质工程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
张仙,上海百福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16:20-17:00
圆桌研讨
张寅(主持)
国投聚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于大禹
唯铂莱(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倪国伟
上海微理智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刘想
镁孚泰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史艳丽
宁波美诺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办总经理
张仙
上海百福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6月19日(上午)
生物制造与化妆品原料成分专题论坛
主持人:赵国庆,言安堂创始人、CEO
09:00-09:30
发酵技术对化妆品生产方式的革新
王昌涛,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09:30-10:00
合成生物学赋能美妆新应用
张岩峰,深圳中科欣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科学助理/创新研发中心负责人/高级科学家
10:00-10:20
茶歇与交流
10:20-10:50
合成生物学赋能原料开发——助力产业化升级
张琦,邦泰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10:50-11:20
从日本功能食品创新热点,看固体发酵生物合成的新赛道
天海智博,株式会社生命科学研究所
11:20-12:00
圆桌研讨
高昂(主持)
上海克琴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赵国庆
言安堂创始人、CEO
刘振云
苏州一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赵亚冉
北京未名拾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骆宇晨
嘉吉(中国)生物工业中国区总监
尤嘉磊
康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6月19日(下午)
生物制造与新食品专题论坛
主持人:李诗渊,鸿商资本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13:30-14:00
食品合成生物学对新食品产业的构建和提升
吴轶,上海市食品研究所
14:00-14:30
合成生物学发展,挑战与未来
瞿旭东,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14:30-15:00
细胞培养猪肉技术研究及中试生产
丁世杰,南京周子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CEO
15:00-15:20
茶歇与交流
15:20-15:50
生物制造创新食品原料的合规之路以出海法规介绍
斯榕,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国际法规部负责人
15:50-16:20
开放创新塑未来,合成生物构筑生活新纪元
卿熙雯,璞跃中国生物科技及食品总监
16:20-17:00
圆桌研讨
刘珍珍(主持)
浩悦资本战略客户部副总裁
许为国
武汉合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筱
嘉兴欣贝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李娜
惠思乐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斯榕
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国际法规部负责人
袁子鹏
肆芃科技董事长助理
*议程持续更新中,实际以现场为准
参会观众企业一览
✦
✦
✦
↕️ 向上滑动阅览
ADM
亚太区销售总监
Ai蛋白之心
经理
Anthology bio
市场经理
avida health
CEO
BGI
生物信息分析
CEM
销售经理
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
China GM
GM&C PVT PTY LTD
总经理
ID Capital
投资总监
Merck
项目执行管理
mettler toledo
marketing
MT
MKT
Regent Global
商务
SCIPDC
项目经理
SUNCHEM JAPAN.INC
业务员
Teledyne
销售
USST
讲师
VHL INTERNATIONAL TRADING COMPANY LIMITED
采购
药Al
董事长
艾比欧义
工艺总监
艾卡(广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商务
艾美疫苗
QA
安徽贝斯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销售经理
安徽恒星制药
采购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客户经理
安徽科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董事长助理
安徽科楹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实验员
安徽省庆云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采购
安徽双生谷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招商引资专员
安徽天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安及义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高级科学家
安琪酵母
总经理
遨问创投
投资经理
奥力给(上海)实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澳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事业部总经理
百川生物
采购
百福安
BD
百开盛
项目总监
百开盛(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生物催化初级经理
百开盛(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监
百雀羚
基础研究工程师
百事亚洲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对外创新副总监
百斯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
柏垠生物
业务发展高级总监
拜泰齐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销售
斑马鱼
VP
邦泰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
经理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
葆元生物
分析负责人
北京
市场
北京诚益通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北京乘风济海科技有限公司
策划总监
北京东方比特科技有限
总经理
北京东方比特科技有限公司
研究员
北京华威锐科化工有限公司
销售经理
北京慧德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经理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经理
北京蓝天大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销售总监
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实验师
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职员
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普通职员
北京衍微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北京颖喏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采购经理
北京域新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北京正大创新医药有限公司
BD
贝泰妮集团
综合业务负责人
碧博生物
下游纯化
滨州市政宏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研发总监
波顿(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销售经理
伯乐(Bio-Rad)
销售主管
博奥明赛
商务发展
博源达(青岛)供应链
业务
渤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总监
财联社
大健康行业主编
常熟聚和化学有限公司
厂长
常州加源医药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总经理
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
普通职员
成都亘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诚达药业
车间主任
诚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副总监
承树投资
投资执行董事
滁州学院
教师
创业
总经理
大金氟化工(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销售
大连医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工程师
大连依利特
销售总监
大学
博士生
丹麓资本
vp
德之馨
采购
德州翰华医药化学有限公司
总经理
顶澳(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供应链专员
东北林业大学
研究生
东方德汇产业管理有限公司
合伙人
东方红
经销商
东莞东阳光仿制药研发有限公司
BD director
东岚集团
销售
东阳市灵星生化有限公司
法人
多式吉国际货运代理(上海)有限公司
北亚区销售经理
珐成制药系统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市场总监
奉泰
经理
福建省南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福建杨振华851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福荣康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产品开发
甫康(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公司
副总裁
阜新达得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办公室主任
伽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
概税建築工程资訊(上海)有限公司
经理
甘肃金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程金奎
高能资本
投资
哥兰比亚营养品
高级研发经理
瓜牛投资
投资总监
广东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商务拓展专员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畜牧水产研究中心
市场
广东横琴金投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经理
广东金宗机械有限公司
业务
广东润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
广东益膳食品有限公司
NPP
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酶营销二部总经理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任
广东中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经理
广西科技大学
其它
广西益恵康药业有限公司
经理
广州衡越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
广州凯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市场
广州欣荣药用包装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
广州知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药项目总监
贵州真琪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COO
国晟资本
合伙人
国投创业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副总裁
国药集团
经理
国药投资
经理
海海药业有限公司
经理
海南三亚净观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总经理
海南神力宝药业有限公司
质量人员
海南泽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
杭州创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
杭州蜂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
杭州豪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其它
杭州科兴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营销
杭州彤徽堂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杭州先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杭州芯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
杭州雪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市场部
杭州亿功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CEO
杭州悦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供应链经理
合肥和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TO
合肥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经理
和道蕴康(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河北合佳医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监
河北宏成亚信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河北晶彩科技有限公司
采购
河北维卡金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副总
河南沃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经理
河南中横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部长
荷兰合作银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总监
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投资专员
亨通集团有限公司
高级研究员
恒道医药
产品经理
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
销售
红杉中国
运营
湖北省荆门市新立医用纺织品公司
经理
湖北一二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科学家
湖北远大生命科学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
湖北紫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湖南华纳大药厂手性药物有限公司
总经理
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药物研发
湖南新威凌金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经理
湖南至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市场经理
互贵兴业
业务副总经理
华大基因产投
合伙人
华东理工大学
无
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生
华睿生物
xong cai q
华润双鹤
战略部负责人
华润双鹤药业
研究院院长
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战略运营部战略管理总监
华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总监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二级市场行业研究员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工程师
华盈生物
工艺开发研究员
淮潮明胜(扬州)化工有限公司
销售总监
辉美医疗
BD负责人
汇像(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惠思乐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研发负责人
混沌投资
分析师
吉林绿之森生物科技印象很深
总经理
吉林省百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总监
吉林省天立制药机械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经理
集富亚洲投资
董事
济川药业
BD总监
济宁新材料产业研究院
经理
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投资促进局
嘉兴大学
采购
嘉兴市德亿化工有限公司
采购
嘉誉机械科技
经理
建明科技
高级副总裁
江苏奥兰多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进出口
江苏奥普莱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运营
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原料研发事业部总监
江苏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
研发
江苏巨京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江苏科技大学
学生
江苏燎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经理
江苏隆昌化工有限公司
采购,销售
江苏鸣翔化工有限公司
部长
江苏诺泰澳赛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办公室主任
江苏希迪制药有限公司
采购员
江苏新汉菱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江苏扬阳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工程师
江苏耀海生物
经理
江苏愚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市场
江苏振卯科技有限公司
ceo
江西百思康瑞药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
江西博莱
技术经理
江西创先精细钙业有限公司
销售
江西海尔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采购
江西海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任
江西汇仁医药贸易有限公司
BD经理
江西省德义行油茶开发有限公司
品牌管理
金华卓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经理
金桥集团
主管
京东
区域代理
均瑶润盈
品牌经理
开封缘润药业有限公司
生产经理
康哲药业控股有限公司
VP
奎塞尔保健品
采购
昆山杜克大学
本科
兰州金润宏城新材料有限公司
顾问
蓝晓科技
研发经理
乐舱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乐普医疗
经理
乐斯福
市场
溧阳经开区投资促进局
项目经理
连云港诗碧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专员
连州市润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经理
联合赛尔
采购
良运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
脉林资本
合伙人
冒尔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梅特勒托利多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市场经理
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商务助理
美邦美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BD经理
美诺华药业
IR
孟州市华兴公司
经理
南京安易科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
南京百斯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高级经理
南京邦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经理
南京今冉生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运营管理
南京金斯瑞
高级商务经理
南京热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 高级副总 / 执行副总
南京威凯尔
BD
南京药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QA
南京岳宇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销售
南京长寿港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副总裁
南京正源搪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销售
南通劲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执行
南通市晶盛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文员
南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
宁波大学
研究生
宁波景邦物流有限公司
经理
宁波丽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经理
宁波星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普通职员
宁夏富源化工有限公司
总经理
宁夏冠启化工有限公司
经理
诺华赛分离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工艺经理
诺泽流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电气工程师助理
沛睿(重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平安盐野义有限公司
供应链管理
濮阳市光明化工有限公司
外贸总监
普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经理
启赋资本
投资经理
前研化妆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研发总监
秦皇岛惠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研发员
青岛博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
Manager
青岛引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经理
清控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运营
衢州市汇亿化工有限公司
销售经理
人福
BD
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
BD Director
仁和全域上海大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开发经理
日出实业
业务助理
日出实业集团
日本公司总经理
日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助理
如皋莱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总经理
润禾材料
市场部
润佳医药
工艺研究员
赛沛
市场经理
三花控股集团
经理
三门峡宇兴精细化工产品有限公司
经理
厦门海洋本草绿色绿色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山东安然纳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工艺工程师
山东百阜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
事业部总经理
山东大学
无
山东弘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山东尖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ceo
山东尖子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助理
山东尖子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助理
山东金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市场部经理
山东金城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BD
山东靓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
山东昆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营销经理
山东美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经理
山东硕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供应总经理
山东薇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山东祥维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
山东阳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质量负责
山东一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山东亿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经理
山东御馨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经理
山东哲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山东众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山东卓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经理
杉域资本
投资顾问
陕西百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采购专员
陕西浩洋生物可以有限公司
经理
上海阿美泰克
经理
上海艾曼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上海爱思凯特科技有限公司
顾问
上海安礼特
研发总监
上海安胜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上海奥萝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分析
上海澳贺机械
总经理
上海百赛生物
专项销售
上海百文
技术销售
上海贝泰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运营专员
上海必福食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上海碧博生物
BD
上海铂之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监
上海舶望制药有限公司
经理
上海博华
项目经理
上海博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管理合伙人
上海博润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研发工程师
上海财经大学
MBA研究生
上海昶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上海传美实业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
上海创诺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主任
上海创业接力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
普通职员
上海大鑫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销售
上海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助理教授
上海丹吉士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总监
上海当拓实业有限公司
经理
上海铛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上海德和生物
研究员
上海德立源商务咨询中心
总经理
上海迪娜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市场总监
上海点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上海都克适化妆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
上海非乐克技术有限公司
市场
上海斐而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上海弗屈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上海复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采购
上海工业商务有限公司
经理
上海国庚投资有限公司
经理
上海海计信息
项目管理
上海汉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负责人
上海皓鸿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采购
上海合瑞奇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经理
上海合润远生物有限公司
研发总监
上海珩篮生物科技有线公司
销售
上海洪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VP
上海华申进出口有限公司
高级采购经理
上海华雅化妆品有限公司
工程师
上海化学制药公司
主管
上海吉康生化技术有限公司
采购
上海济辰生物
研发
上海济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
上海健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
上海交通大学
助理研究员
上海酵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研发总监
上海金嘉馥商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采购
上海金雀会展有限公司
业务总监
上海金瑞康药业有限公司
品质经理
上海久塔化工有限公司
销售
上海聚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内贸主管
上海聚科生物园区有限责任公司
基地运维、成果转化
上海君峪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研究员
上海凯茂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供应链总监
上海莱森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上海朗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市场总监
上海乐纯
技术
上海醴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经理
上海利策科技公司
顾问
上海临氪医疗
销售
上海刘宣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环保工程师
上海麦角硫因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购总监
上海酶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上海镁孚泰生物
大客户经理
上海弥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上海米牛投资
投资管理
上海摩拉朵
市场经理
上海慕多生物供应链管理有限公爱
研发
上海南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上海沛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上海浦东创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监事
上海普维安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原料工程师
上海锐康生物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研发总监
上海瑞合达医药科技公司
高级研究员
上海瑞黔化工有限公司
采购
上海森永
技术
上海上药康希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经理
上海上药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采购助理经理
上海胜帮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经理
上海盛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法人
上海实干实业有限公司
经理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副研究员
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研究
上海市文化有限公司
经理
上海数因信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CBO
上海四一一医院
院长助理
上海素格化学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上海太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
上海天祥•健台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上海统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经理
上海温笛希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总监
上海稀固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总监
上海鑫睿实验设备系统有限公司
销售总监
上海鑫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采购
上海兴瀚物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
上海宣泰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管理
上海玄刃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工程师
上海亚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上海沿霸实业有限公司
经理
上海垚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上海药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上海药物所
科研助理
上海壹玖堂医药咨询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上海弋凌
总经理
上海隐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市场
上海应达风机
业务经理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其它
上海璎黎药业有限公司
总监
上海赢创食品发展有限公司
研发
上海宇宏
质量总监
上海宇宏航空货运有限公司
副总
上海玉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质量总监
上海彧赫贸易有限公司
经理
上海裕张泰投资有限公司
总监
上海原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上海悦起医药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上海悦特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法人和技术总监CEO
上海兆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普通职员
上海铮信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购
上海植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研发工程师
上海智城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销售
上海智药科技有限公司
助理
上海转化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创始人
上海佐索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助理
深波
商务
深圳高新投
高级投资经理
深圳瑞德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VP
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总监
深圳市雅斯特展览有限公司
总监
深圳医科大
药物化学研究员
深圳以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CEO
深圳茵诺思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总经理
深圳远邦
大客户经理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沈阳能人健康产品公司
经理
生物谷
BD
石家庄瀚鸿化工有限公司
总经理
石家庄琨恩商贸有限公司
质量
首泰金信(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硕腾
采购负责人
斯拜科
副总
斯顿食品原料(苏州)有限公司
采购
四川大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四川港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商务经理
四川青木制药有限公司
运营VP
四川优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EO
四蓝(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苏尔寿
BD
苏州博琅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部
苏州锋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行政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招商经理
苏州华健瑞达
CTO
苏州嘉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师
苏州金丰
经理
苏州靖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苏州凯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采购
苏州阑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EO
苏州纳微科技
经理
苏州维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销售
苏州吴中投资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区域经理
苏州亚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
苏州亚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负责人
苏州予路乾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战略与商务部总监
苏州长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素纯资本
创始合伙人
宿迁联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经理
它博会
销售
泰安市投资促进局
科长
泰澧生物(苏州)技术有限公司
BD副总监
泰州滨江工业园区
经理
泰州葛林美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
天津宝丰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常务
天津美思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总监
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
主任
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
技术研发总监
天木生物
研发助理
天士力生物
高管
天行健
销售
天原生技
怎
天原生物
产品经理
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
销售
通用电气药业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
铜陵贝斯美科技有限公司
主管
途深智合
COO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战略规划专员
万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副总裁
网化研选(上海)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威尔顿
助理
威海天原生物有限公司
客户经理
威海云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负责人
威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市场工程师
微物创造
研发
维得润生物科技(潍坊)有限公司
总经理
温州共赢化学有限公司
销售
沃美生物
质量管理部
无
无
无锡汇才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业务经理
无锡梁溪区招商局
副部长
无锡同联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高级销售经理
无锡蔚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
市场部
武汉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顾问
武汉一心颜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武汉誉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
希仪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运营总监
熙桥资本
vp
享融智云(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内容生产
象生科技
副总经理
象生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研发
象生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总监
象生微元(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研究员
新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新旺餐飲
採購
新希望化工
营销总监&磷产业总经理
新乡市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员
信安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师
星海控股
投资管理
星海资本
研究院院长
星湖科技
部长助理
兴航普洛斯
国际客户总监
兴业证券
业务董事
亚太森博(江苏)浆纸有限公司
业务开发经理
扬子江
其它
扬子江药业集团
经理
药方舟
商务
药明康德
商务拓展
药明生物
投资创新总监
倚世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经理
弈柯莱
战略
弈柯莱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市场
益海嘉里
研发
音芙医药
研发
英格玛集团
市场经理
赢创
实验室经理
永利集团
运营
永州山香香料有限公司
技术人员
有数云集(上海)生物科技公司
研发工程师
远大九孚
总经理
远大医药
大区经理
岳阳振兴中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悦达数梦
总监
云南汉盟制药有限公司
总监
孕町
采购
赞倍司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
长春金赛
BD经理
长春中医药大学
无
长沙运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外贸总监
长兴制药股份有限公公司
项目经理
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医药健康战略部
总监
招银国际
股权投资
浙江格蕾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研发
浙江海正药业
BD
浙江汉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运营总经理
浙江华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董事长
浙江来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采购
浙江丽水有邦新材料有限公司
副总
浙江绿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浙江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工艺工程师
浙江普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浙江仁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浙江赛默制药有限公司
原料事业部
浙江省发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浙江省工信产业发展研究院
秘书长
浙江遂昌招商局上海分局
副主任
浙江熙正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
浙江萧益寿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原料药事业部副总经理
浙江亚瑟医药有限公司
产品市场经理
浙江伊瑟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
浙江医药
经理
浙江英莱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经理
浙江英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用总经理
浙江英沃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浙江鹰思进出口有限公司
法人
浙江舟山普陀新兴药业有限公司
销售经理
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商务经理
铮银投资
合伙人
正大天晴
经理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区域销售
植生所
博士
智养道(山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中电四
营销总监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暖通工程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无
中国南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经理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副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博士研究生
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科技管理
中国医药投资有限公司
行业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
副研究员
中集集团
营销
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
质量主管
中科微分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中心
副研究员
中科院植生所
学生
中盛汇普(天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中石化上海工程公司
医药室主任
中食安信(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中芯科技私募基金管理(宁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银行
中信证券
研究员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分析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制片主任
中怡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客户经理
中源翊博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众化(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经理
重庆尚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员
舟渡资本
分析师
周口师范学院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
讲师
珠海宝锐生物
工程师
珠湾产业投资(苏州)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住友化学
经理
卓斐美
总经理
宗正上品
操作经理
*排名不分先后,名单持续更新中……
赶快完成参会注册
获取大会0元门票!
✦
✦
✦
6月18-19日
上海东锦江希尔顿逸林酒店
邀您共赴这场合成盛会!
联系我们
✦
✦
✦
展位预定、赞助申请:
李先生 021-3339 2255
Aaron.Li@imsinoexpo.com
吴女士 010-5803 6296
wuyushuang@cccmhpie.org.cn
参会咨询、合作洽谈:
许女士 021-3339 2437
Winnie.Xu@imsinoexpo.com
张女士 010-5803 6315
zhangyuanyuan@cccmhpie.org.cn
牛氪资本是一家专注于中国硬核科技领域的产业投行。公司目前聚焦于医疗大健康赛道,并以产业数据为底色,通过研究驱动、重度赋能的模式,持续、深度地助力科技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成就未来真正的商业领袖。短短数年,IVD与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关企业历经了始于2020年产业层面的无数魔幻和资本层面的空前繁荣,流转到2023年剩下的几番迷茫。数据解读过去,方能洞察未来。站在2024年初的时点,牛氪资本结合产业动态,从资本(私募融资、IPO和兼并重组)角度回顾过去几年IVD与生命科学领域各细分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思考产业未来。私募融资方面,IVD交易骤减,向下发展,而生命科学交易活跃度持续,向上态势明显。具体地,从整体交易量角度看,资本市场活跃度并未下降,但交易金额角度下滑明显。根据牛氪资本统计,全年IVD与生命科学领域仍然迎来私募融资交易数量新高,达311起(VS2022年,302起);只是,交易金额较前三年明显下滑,单笔融资金额持续走低,接近2020Q1水平。从IVD与生命科学两大类划分,生命科学连续四年持续得到资本关注,交易创新高至206起,IVD则创2020年以来新低至105起。此外,与过去3年相比,除2023年4月生工生物完成20亿元战略融资备受瞩目外,单笔融资金额超5亿元的重磅交易不再有。从细分领域来看,合成生物学、生命科学相关上游试剂及耗材和上游仪器与设备等延续2022年的火热状态,资本持续下注,多组学赛道升温,基因测序仪领域相关公司继续获得资本青睐,对比之下,肿瘤早筛、mNGS、分子POCT成为了资本的“弃儿”。二级市场方面,A股和港股2020-2022年期间IVD与生命科学领域IPO新增发行企业达到了空前繁荣,而进入2023年后,IPO公司较过去3年明显减少,全年新增上市企业仅2家在A股上市,IVD领域除艾迪康港股上市外无一家登陆A股,另有3家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对比之下,全年上市企业终止消息不断,达12家(创业板7家,科创板4家,北交所1家)。值得一提的是,海内外兼并重组活跃度提升。与其他领域企业相比,国内IVD与生命科学领域相关公司在过去三年或通过业务或通过融资融得大笔现金,使其更具有资本、资源开启平台化布局,产业整合及CVC产业资本悄然兴起,全年国内兼并重组事件创新高,达24起。01私募融资交易活跃度尚在,但重磅交易减少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度私募融资交易活跃度较2022年略高,为311起(VS2022年,302起),创造了过去四年交易规模新高,但融资交易额下降明显,剔除生工生物的单笔20亿元“异常”交易,单笔平均融资金额创2020Q2以来新低,为0.64亿元。趋势一两极分化,投早投小趋势进一步加强对比过去3年,2023年投早投小趋势进一步加强。根据牛氪资本统计,全年A轮及以前融资笔数191笔,占全年交易数量的62%,对比2020-2022年的50%、52.7%、60.1%,2023年资本活跃度进一步聚焦在早期。此外,D轮及以后的交易数量进一步下降为7笔,占全年交易数量的2.3%,创造了近4年新低。重磅交易低迷的背后,或与二级市场持续下行估值调整有关。从交易区间看,全年亿元级以下占比明显上升,达75%(VS2022年 60%),这一特征与投早投小进一步照应。此外,重磅交易也明显下降。2023年全年交易规模除生工生物外,无一家交易规模超过5亿元。实际上,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0-2022年期间超5亿元的交易量分别为12起、16起、8起,其中10亿元以上的交易量分别为3起、2起、1起。2023全年在数亿元(含)到5亿元间的交易量为17起,占全年交易量的8%,而2020-2022年该指标分别为14起(10%)、32起(14%)、33起(13%)。根据TOP10交易所属细分来看,全年合成生物学、生命科学相关上游仪器与设备、试剂及耗材等是资本重磅押注的细分,而此前被重注的早筛等与IVD相关所有细分几近成为资本的“弃子”。趋势二生命科学关注度延续,IVD相关交易活跃度骤减2023年,合成生物学、上游试剂及耗材和上游仪器与设备等细分领域,延续2022年的融资偏好,继续得到了资本青睐,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继续刷新记录。具体地,合成生物学在2023年交易数量达到了76起(单笔平均交易金额约0.8亿元),对比2022年全年53起(单笔平均交易金额约1.1亿元)融资数量再创新高,但平均单笔交易额降低。不过,若按照生命科学和IVD划分,肿瘤早筛、分子诊断、免疫、质谱色谱等IVD相关赛道交易活跃度骤减。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IVD交易合计为104起(33.55%),对比2020-2022年分别为137起(78.29%)、185起(63.14%)、144起(47.68%),交易活跃度下滑异常明显。从TOP10细分领域来看,合成生物学、上游仪器与设备、上游试剂及耗材依然2023年资本关注的重点,对比之下,此前备受瞩目的肿瘤早筛、测序服务、分子POCT等领域开始被资本“抛弃”,这与其产业层面目前面临的现实考验遥相呼应。不过,多组学与测序仪赛道表现抢眼:多组学赛道中诺米代谢、嘉华药锐等公司接连完成亿元级融资;测序仪赛道中,二代测序仪相关的真迈生物、铭毅智造、万众一芯和纳米孔相关齐碳科技与普译生物均先后完成亿元级别以上的融资。融资节奏方面,尽管2023年较2022年年内2轮以上的几近持平,共26起(VS2022年 24起),但具体到相关公司所属领域,赛道由2020/2021年资本重点关注的早筛、NGS等热门细分切换到2023年合成生物学为主的各细分领域。根据牛氪资本统计,年内2轮及以上融资企业多以合成生物学为主,占其中的11家(42.31%),包括微元合成、元一生物、依诺基科、芯宿科技、趣酶生物、合生科技、昌进生物等代表性企业。趋势三资金结构多元化,国资成为资本风向标资金结构多元化趋势明显,来自国资或地方政府产业基金的资金愈发明显。以领投方来看,2023年参与机构明显增长,但单家投资笔数偏谨慎。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0年至2023年IVD与生命科学领投机构分别为255家、322家、333家、393家。进一步分析背后的资金来源,从2022年开始,以国资背景和地方政府引导基金领衔的机构出手次数明显增加,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格力产投、复健资本、云锋基金、华大共赢等继续保持CVC活跃姿态,此外,九安医疗、东方生物、圣湘生物、明德生物等均纷纷出手,或参股投资,或作为LP参与基金设立。伴随着二级市场医疗健康类公司估值持续回调,募资难背景下市场化机构开始向国资募资却又面临返投等地方政府诉求,一定程度上,来自国资的资金成为了资本风向标。#热点赛道全面剖析#目录合成生物学:资本扎堆涌入,医美原料、食品添加剂等细分异常活跃上游试剂及耗材:资本依然活跃,重磅交易黯然失色上游仪器与设备:实验室自动化、生物制药相关装备被持续关注多组学:产业应用仍待时日,但资本活跃度不断提升测序仪:二代测序进入商业化批量进程,资本持续加码合成生物学资本扎堆涌入合成生物学的热浪,继2020年凯赛生物(688065.SH)和华恒生物(688639.SH)上市以来,一直延续,即便在过去两年间两家上市公司市值有所回落,但并未能阻挡资本继续扎堆涌入的决心。根据牛氪资本整理,2023年国内合成生物学领域共发生投融资事件76起,而2020-2022年的交易量分别为5起、32起、53起,交易规模再创新高。大额交易方面,老牌生命科学领域服务商生工生物20亿元战略融资也是国内合成生物学领域迄今最大单笔融资,此前蓝晶微生物通过B1-4系列累计融资19亿元。此外,虽然2023年合成生物学领域交易规模再创新高,但是数亿元以上(含)交易较2022年的9起略有下降,为7起。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推动国内合成生物学热浪的凯赛生物(688065.SH),继2020年7月在科创板IPO融资55.61亿元后,于2023年12月再度宣告拟非公开融资66亿,若本轮定增获批,这意味着上市不足四年的凯赛生物总融资(股权)规模达到超120亿元,而按照公司测算,公司未来三年总体资金缺口为112.24亿元。截至2024年1月19日,公司市值约268亿元,动态PE63.9X,PEttm70.19X。◼︎上游底层技术:DNA/基因合成交易活跃合成生物学上游底层技术包括DNA/RNA合成与存储、测序与组学(该类别牛氪资本单独划分),菌株筛选,蛋白设计等。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该领域共发生8起融资(VS2022年3起,2021年7起),其中DNA/基因合成领域完成5起,涉及4家企业。在肩负底层驱动使命的DNA/基因合成领域,目前DNA合成的主流技术是化学合成法,但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行业对于长片段DNA、大片段DNA甚至染色体级别的DNA合成的需求迅速增加,同时迅猛增长的合成量也要求成本进一步降低。在此背景下,以Twist Bioscience为代表的第二代高通量合成技术、以Ansa Biotechnologies和DNA Script等为代表的第三代酶促合成技术应运而生,也受到海内外资本关注并获得融资。回到国内DNA/基因合成市场,近两年生工生物和擎科生物分别完成了20亿元、6亿元(2022年两轮累计)的重磅交易,且均启动IPO辅导流程,但两家厂商主要以化学合成为主,国内第二代、第三代合成在近几年先后成立并快速获得资本支持。芯宿科技在2023年完成2轮累计超亿元融资,这家2021年7月成立的公司迄今已完成4轮融资,先后获得来自嘉程资本、芯航资本、启明创投、FreesFund峰瑞资本、阿里健康、复健资本、绿动资本等近10家资本的支持;此外,2023年初,国内第三代酶促合成技术代表性企业中合基因获得天使轮获数千万元融资,由天津市海河产业引导基金的合成生物专项母基金—中科海河母基金和天津市高成长初创科技型企业专项基金领投;而君跻生物完成由东方嘉富和吴中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金领投的数千万元融资。实际上,DNA合成从技术层面的两个核心要点是合成长度和合成错误率,从商业层面围绕“质量、通量和成本”展开。2023年上半年, ANSA宣布成功合成了世界上最长的DNA寡核苷酸——一种含有1005个碱基的序列,并在当年6月完成复杂克隆DNA序列首次发货。商业层面,以Twist为代表的二代合成迎来新的业务局面,Twist近期公告其2023年财年营收达到创纪录的2.45亿美元,同比增长20%。根据牛氪资本不完全统计,目前该赛道国内超20家企业,其中涉足二代、三代技术的厂商有5-10家,除上述企业外还包括迪赢生物、曙芯生物等biotech公司,与国外厂商相比,国内目前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较少,且处于较早期阶段。牛氪资本将持续关注国内外相关公司进展。◼︎中游:“+合成生物学”概念的食品添加剂(特别是保健品)、医美护肤品原料等交易活跃度资本度创纪录在合成生物学的投资主旋律中,中游应用平台产品(即选品逻辑)一直是资本关注的重点,显然,2023年的交易数据更是将此展现的淋漓尽致。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合成生物学”概念的食品(主要指替代蛋白)及食品添加剂(香料香精、功能性食品等)、医美护肤品原料分别发生了23起、22起融资事件,对比2020-2022年的交易数据,交易活跃度创纪录。食品(替代蛋白)领域:国产细胞培养肉厂商进入中试阶段,关注后续商业化进展合成生物学在食品领域主要指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改造生产替代蛋白,包括人造肉(植物肉、细胞培养肉、微生物发酵肉)和人造奶(及乳铁蛋白)。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替代蛋白领域共发生私募融资5起(人造肉3起,人造奶2起)。人造肉方面,资本关注点从2021年前曾风靡一时的植物肉迭代到细胞培养肉,前者历经资本热浪后正面临严酷的商业化现实,后者相关厂商进入中试阶段。具体地,2023年4月,周子未来完成由启明创投独家领投的数千万A+轮融资,并于9月成为国际首个实现500L细胞培养猪脂肪中试量产的公司。2023年6月,多物种矩阵研发平台商CellX(食未科技)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创立3年获得4轮累计近2亿元融资,公司8月实现了中国细胞培养肉领域首个禽类细胞千升放大的中试突破,成功将培养肉产品成本降至百元区间,并在9月拥有了首款经百升级反应器验证的鱼类细胞。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200家细胞培养肉初创公司,其中10余家公司建立起了培养肉中试工厂,但其中规模达到千升吨级的仅有5家,除CellX外,其他4家分别是Upside Foods、Believer Meats(以色列,原 Future Meat Technologies)、Mosa Meat(荷兰)、VOW(澳洲)。值得一提的是,Upside Foods和Eat Just两家企业于2023年6月获得了美国农业部的检验授权,这标志着这两家公司获得了在美国进行商业生产和销售所需的最终批准。稍早前,新加坡于2020年批准Eat Just的养殖肉类部门Good eat销售其养殖鸡肉。目前,国内也有多家专注或者涉足细胞培养肉公司,除CellX、周子未来外,还有极糜生物、C Foods(遇见味来)、超技良食等。人造奶方面,2023年国内厂商以昌进生物为代表,即将迈入商业化阶段。根据资料,昌进生物于2023年6月完成A+轮融资,从2022年起至此累计完成3轮近3亿元融资,在产品方面,昌进生物推出了以微生物蛋白为原料的类奶油、类芝士、0乳源冰淇淋等系列产品,12月,其位于青岛的中试工厂投产,包括一期项目5吨中试线,二期两条45吨产线,成为国内唯一实现产业化的微生物细胞蛋白+合成生物蛋白工厂。实际上,这场微生物食品革命的核心关注点在“降低生产成本、规模生产和提升风味品质”三大关键词,也是未来商业化能否“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而在“降本”方面,培养基是目前研发过程中的成本大头,持续开发低成本无血清培养基产品是将价格“打下来”的关键,牛氪资本覆盖该领域10余家企业,后续也将持续关注赛道商业化进展。食品添加剂“+合成生物学”概念:资本扎堆而来,功能性食品受追捧食品添加剂原本属于传统但细分领域众多的赛道,“+合成生物学”概念旨在通过生物合成生产或更健康或原本难以量产或新方法下能极致降低成本的相关产品,目前围绕“+合成生物学”概念涉及的热度包括代糖、香料香精、多功能性食品配料(如HMOs、虾青素)等。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全年共发生15起(VS2022年9起),其中仅下半年共发生12起。围绕“+合成生物学”概念的食品添加剂,资本跑步进场。2023年7月到10月,微元合成在4个月内密集完成三轮融资,继7月完成亿元Pre-A融资之后,公司8月再获数千万元追加投资,10月又获投资,加上2022年5月的近亿元融资,微元合成1年多时间内共完成了4轮累计2亿元左右的融资。根据披露信息,这家2021年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刘波博士创立的公司,正在利用合成生物学方式量产甘露醇、阿洛酮糖和(玉米黄素、叶黄素、α-胡萝卜素)等高附加值化合物,目前其位于北戴河新区生物制造产业园的小规模生产和中试基地已开工建设,该基地设计为柔性多管线生产,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2023年11月,微生物与哺乳动物细胞合成生物学企业聚树生物完成了上亿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9个月前公司刚完成6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根据资料,聚树生物除了为食品、医药企业等提供CRO服务,还自研生产包括HMO(母乳低聚糖或母乳寡糖)、酶和蛋白原料、胶原蛋白以及CHO细胞系在内的产品。12月,科兴生化完成近亿元的B轮融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江西德兴工厂新产品研发及流动资金、杭州合成生物平台建设。根据介绍,科兴生化是一家聚焦营养品和香精香料领域的“化学+生物”合成,其中营养板块包括生物素、维生素A、β-胡萝卜素、角黄素、维生素K3、柠檬醛(维生素A关键中间体,除科兴外目前仅德国巴斯夫、日本可乐丽、中国新和成具备专利及量产技术水平);香精香料板块有香茅醛、香叶醇/橙花醇等类型。此外,香精香料领域代表性企业还有依诺基科。2023年11月,合成生物学公司依诺基科继1月完成5000万元融资后再获近亿元追加投资。根据资料,公司在菌种发酵方面具备优势,产品覆盖天然香料、营养健康、生物医药等领域,目前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的不同环节,已全部打通,后续中试生产基地位于浙江德清。实际上,仅“+合成生物学”概念的香精香料领域,牛氪资本目前共覆盖国内非上市企业10余家,包括唯铂莱、光玥生物、趣酶生物等,其他添加剂类公司如瑞芬生物、合生科技等也在切入香精香料赛道。HMOs,作为母乳中第三大成分,也是功能性食品配料领域的代表,近两年成为合成生物学领域不可忽视的风景线。根据牛氪资本统计,除前述聚树生物外,一兮生物、恒鲁生物等主推HMOs的厂商也在2023年获得资本支持。2023年3月,一兮生物在安徽省黄山市太平经济开发区建立的年产300吨HMOs产线正式交付,标志着我国拥有了首个具备HMOs产业化能力的生产工厂,公司也于8月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本次融资由黄埔医药基金领投,元禾控股、君子兰、一盏资本、南湾百澳基金跟投。另外,布局6种HMOs的恒鲁生物开启规模化量产,于2023年10月获得美国FDA-GRAS市场准入许可,代表着恒鲁生物的HMO品种已经进入完全商业化阶段,与之对应的是公司已搭建起年产800吨HMOs的智慧数字工厂,并且于11月份完成未知金额融资。值得一提的是,政策层面HMOs也获得监管层面的进展。2023年10月,两种HMOs原料2-岩藻基乳糖(2’-FL)、乳糖-N-新四糖在国内获批可正式用于奶粉中使用,HMOs产业发展更进一步。关于HMOs领域,目前牛氪资本覆盖的相关公司包括恒鲁生物、一兮生物、芝诺科技、弈柯莱、中科新扬等十余家企业,此外上市公司嘉必优(688089.SH)、新诺威(300765.SZ)等均在布局HMOs生产。实际上,“+合成生物学”概念的食品添加剂,不仅涉足代糖、香料香精、HMOs等细分,包括虾青素、大麻素、人生皂苷等具备技术壁垒的高附加值新兴领域也开始兴起并得到资本关注。虾青素相关公司包括元一生物、合生科技均完成数千万到亿元不等的融资。根据牛氪资本统计,国内涉足虾青素领域的相关公司还包括德和生物、元育生物等。大麻素相关公司除了欣贝莱于2023年2月完成了PreA+轮融资外,森瑞斯于6月完成股权融资,以及上市公司莱茵生物(002166.SZ)也在涉足。人生皂苷相关公司仅有合生科技于2023年3月完成了A轮融资,国内涉及人参皂苷生产国内非上市公司14家(另外还有邦泰生物、迪必尔生物等),上市公司三元生物(301206.SZ)涉及生产。医美原料方面,百花齐放,围绕热门功能活性成分+“合成生物学”概念的投资主旋律甚嚣尘上回顾2023年,医美原料+“合成生物学”概念成为了合成生物学领域一大亮点,同时,医美原料开启多元化趋势,投资热浪由此前的多肽、透明质酸切换到重组胶原蛋白、玻色因、麦角硫因、依克多因、SOD等多种热门成分细分赛道,资本和产业呈百花齐放之势。首先是热门细分“三因(玻色因、麦角硫因、依克多因)”,资本和产业争相而入。伴随着2020年12月欧莱雅为期20年的玻色因原料专利到期后,越来越多的厂家围攻这块护肤品领域“肥肉”,与之相伴的是资本的关注。而作为第五代抗氧化剂的麦角硫因(EGT),在2019年国内几乎没有想过生产该产品的企业。然而,到了2023年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2023年3月,正在进行樱花素、麦角硫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等高值产物的“负碳”产业化开发的光玥生物获近亿元Pre-A轮融资,由绿洲资本独家投资。2023年8月,仅三生物宣布完成了60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中信国际投资控股,公司的核心产品为护肤类生物活性物原料(麦角硫因等)及大健康类膳食补充剂原料及产品应用。2023年11月,由川创投、元生创投领投格纯生物(玻色因)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而根据牛氪资本统计,涉足“三因”相关非上市公司至少30家。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同样如此。继2022年11月肩负“胶原蛋白大厂”的巨子生物(02367.HK)登陆香港交易所后,锦波生物(832982.BJ)也于2023年7月20日以“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登陆北交所,并以北交所历史最高价49元/股正式敲钟上市,市值一度突破200亿元,彻底掀起胶原蛋白热浪。根据测算,国内胶原蛋白市场规模超百亿元,目前主要由巨子生物、锦波生物、聚源生物和创建医疗占据主要市场,鉴于胶原蛋白具有与透明质酸相似的技术发展路径和下游应用,市场预测胶原蛋白或成为下一个“玻尿酸”。在此逻辑下,胶原蛋白概念从二级市场蔓延至一级市场。特别地,“+合成生物学”概念的重组胶原蛋白几乎成了所有产业或资本的探讨的焦点。其中,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由于属于跨膜类胶原蛋白,是目前行业内非常热门的原料。根据牛氪资本统计,国内至少30家涉足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不同型胶原蛋白,其中非上市公司约20家,2023年“+合成生物学”概念的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私募融资交易发生了7起,来自市场化机构、政府基金以及CVC等多方产业资本方跑步进场。具体地,2023年上半年,以基因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技术的微景生物完成了由如山创投等机构的pre-A轮融资;2023年下半年,诸多厂商完成融资。8月,专注于眼科疾病和重组人胶原蛋白技术的典晶生物宣布继在2023年2月完成4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后,公司又成功完成了来自元禾辰坤和苏州宜和的B+轮融资,共募得5000万美元资金,推进其三股螺旋结构的重组人胶原蛋白在组织修复和再生方面的广泛应用。9月,同时布局了重组I、II、III、XVII型、小分子胶原蛋白规模化生产的创健医疗宣布完成超2亿元B轮融资,参与方包括LVMH旗下首支人民币基金和中信里昂资本,而年初公司刚获得资深堂资悦基金投资。此外,江苏吴中(600200.SH)投资南京东万生物,合作布局重组人胶原蛋白植入剂;崇山生物完成由北京美瓒投资等3家机构投资超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推进合成人源全功能性胶原研发和生产;粒影生物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突破超稳定三螺旋胶原蛋白难点;鸿星尔克入局多映生物,锁定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绽妍生物完成由鼎晖百孚独家投资的首轮融资,同时布局了重组贻贝粘蛋白、A型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重组纤连蛋白等。除了前述涉及领域,合成生物学理论可开发的化妆品原料种类包括天然产物,如虾青素、白藜芦醇、糖苷、角鲨烯等。以角鲨烯为例,资料显示,角鲨烯是含有六个双键的全反式三萜烯类天然化合物,存在于动物、植物和真核微生物中,人体的皮脂中天然有角鲨烯的存在。角鲨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如抗氧化、调节胆固醇代谢、解毒等,被广泛应用于疫苗、保健品、化妆品和食品等领域。但在获取方式方面,通过鲨鱼方式并不可持续,于是以Amyris为代表的合成生物学变革角鲨烷(角鲨烯氢化所得)开始商业化,并引起了国内产业及资本方的关注。2023年6月,森瑞斯生物完成股权融资,其位于泰安市的年产360吨角鲨烯项目正在建设中,根据介绍,该工厂还可产烯、30吨麦角硫因、500吨依克多因、1500吨γ-氨基丁酸与5000吨混合饲料添加剂。2023年9月,魏东芝教授领衔成立的百开盛完成股权融资,此前,百开盛生物已成为全球首个生物全合成注射级角鲨烯生产商并通过FDA DMF认证。根据牛氪资本统计,目前涉足角鲨烯的国内厂商有近10家,未来商业化之路值得关注。医药中间体/原料药生物合成技术壁垒高,资本持续跟进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合成生物学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融资共发生6起,与2022年6起持平。合成生物学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目前主要包括药物中间体/原料药的合成(例如青蒿素、西格列汀、紫杉醇、大麻二酚等的生物合成)等。对比食品或医美等相关领域,从研发壁垒到商业化进程,面临更多的考验,这一因素或者是诸多投资机构或企业参与度相对较低的现实性考量因素。目前,该领域主要上市公司为以科伦子公司川宁生物(301301.SZ)为代表,川宁生物凭借合成生物学制造医药中间体原料于2022年12月成功上市,此外还有华东医药子公司浙江珲达生物聚焦在mRNA药物用修饰核苷制造,普利制药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成功开发了降糖和减肥原料药司美格鲁肽。非上市公司方面,以弈柯莱为例,公司聚焦西他列汀中间体、度鲁特韦中间体等超20种医药中间体产品,而2015年成立后共完成7轮累计约11亿元融资,投后估值超50亿元,2022年11月终止科创板IPO。2013年成立的酶赛生物覆盖了西那卡塞中间体、阿扎那韦中间体格卡瑞韦中间体、阿瑞匹坦中间体福沙毗坦中间体、多佐胺中间体等在内的超20款药物中间体。根据牛氪资本统计,国内合成生物概念相关的医药中间体企业覆盖约20家,该领域还包括引航生物、欣贝莱、羽冠生物、百葵锐等、森瑞斯等非上市公司,且多数均完成多轮融资。工业酶:酶法工艺替代化学生产过程,国产厂商探索高端酶制剂机会根据牛氪资本数据统计,2023年工业酶相关领域发生私募融资3起,与2022年的3起交易持平。工业酶的全球市场高度集中,呈现寡头垄断局面。资料显示,诺维信(Novozymes)、杜邦杰能科(Dupont)、德国AB酶制剂、皇家帝斯曼(Royal DSM)和巴斯夫(BASF)五家公司占据了全球工业酶行业约75%的市场份额。国际巨头凭借着先发优势带来的技术壁垒和营销网络带来的渠道壁垒,牢牢盘踞全球工业酶市场。国内高端酶制剂市场几乎也全部被国际公司所垄断。由于缺乏自主的分子和菌株开发技术导致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受限而无法做大做强。随着合成生物学兴起,国内包括酶赛生物、趣酶生物、百福安、惠利生物等企业在内,期望通过在生物合成产线开发全新的酶法工艺替代化学生产过程,在提高生产效率和大幅减少传统工艺带来的污染的同时,未来打破高端酶制剂垄断或有可能。2023年5月,金斯瑞(01548.HK)旗下百杰斯完成2.5亿元战略融资,旨在除了发展传统工业酶制剂业务外,加大合成生物学方向的投入。同月,百福安完成数千万元融资,根据资料,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用生物酶制剂、辅酶/维生素以及手性醇、手性胺等在内的十多种产品类别。趣酶生物于7月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公司基于酶工程概念生产香兰素、原儿茶酸、没食子酸等发酵产品。生物基材料方面,PHA/PLA继续获得资本支持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生物基材料方面共发生私募融资9起,较2022年6起来说交易量上升。PHA方面,2023年2月,微构工厂完成3.59亿元A+轮融资,推进万吨级PHA产线建设,其与安琪酵母合资公司-微琪生物的年产3万吨PHA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0.5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超8万平方米)正式落地湖北宜昌并在6月开工。根据牛氪资本统计,PHA领域还有天津国韵、麦得发、三黍科技、意可曼生物等13家公司涉及生产。产业层面,蓝晶微生物(Bluepha)历时五年多打造的第一款产品——海洋降解生物聚合物蓝晶™ PHA于2023年3月初正式发布,蓝晶™ PHA一期工厂——BioFAB1已在江苏盐城落成,预计每年可生产5,000吨蓝晶™PHA,同时BioFAB2的建设也提上日程,计划最终形成总计每年2.5万吨的蓝晶™PHA供应。PLA领域,科院生物、丰原生物等十余家公司均有涉及,其中英华辰睿于2023年12月完成了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根据资料,英华辰睿主要业务为生物材料高性能改性和应用创新,通过对PLA+PHA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改性,使其可以作为100%生物基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食品领域,目前部分3D打印和注塑改性产品,已经在行业头部客户成功通过样品性能测试,进入批量中试阶段。此外,被认为是石油衍生物对苯二甲酸PTA的最合适的替代物FDCA相关企业也开始获得资本关注。利夫生物于6月完成2亿元B轮融资,其2022年在蚌埠建成了FDCA世界首条千吨级生产线,并且计划于2023年底开始世界首条“万吨级FDCA生产线”建设,2025年正式投产。◼︎内卷积压,借助“药食同源”概念打造合成生物综合平台,谋求更多发展“极度内卷”,成为合成生物学产业的共识。一方面,过去几年资本的大量涌入推动了多数公司或多或少获得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合成生物学厂商都在卷医美、卷食品添加剂、卷医药等领域,同质化严重,或卷玻色因、麦角硫因、依克多因,或卷多肽等。而回到产业层面,每个细分赛道又极度细小,以麦角硫因为例,全球市场2022年规模不足亿美金,但国内相关公司数十余家,“杀价格”几乎成了一致的商业策略,根据牛氪资本民间调研,某些产品价格降至原来的1/10甚至不到,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若量不能十余倍的增长,全球/国内市场空间增速何以维持?事实上,除了“三因”面临同样的市场环境,从蓝铜肽等多肽原料到代糖等添加剂产品,均面临同样的尴尬。在此背景下,打造合成生物平台,多元化寻出路,成为了合成生物学企业的又一共识。这种业务延伸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产品层面的再开发,比如,透明质酸、胶原蛋白、“三因”等除了在医美领域,企业也探索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饮料等市场之中,借助“药食同源”概念开拓更广阔的市场:2023年华熙生物(688363.SH)在透明质酸及GABA氨基丁酸的口服美容食品方面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终端产品方面透明质酸钠与胶原蛋白、虾青素、GABA、L-茶氨酸、褪黑素等搭档使用的食品、饮料、保健品等陆续推出市场;另一种理解是综合性业务的探索,比如华恒生物(688639.SH)上市后开始构筑“氨基酸+维生素+新材料”三重成长曲线,而对于诸多非上市公司,考虑短期快速变现能力和长期开发策略,也都在同时兼顾技术壁垒较低的医美、食品添加剂。趣酶生物在推动食品添加剂香兰素商业化生产之余,也打通了生物基材料可降解含苯树脂塑料生产全流程技术,与索尔维、SHV能源等全球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森瑞斯以酿酒酵母为底盘细胞除了布局食用类高附加值产品如大麻二酚与大麻萜酚,也瞄准了液体新材料橡胶这块空白市场,同时在研护肤品成分,致力食品添加剂、医美、材料三方向布局。乱花渐欲迷人眼。毫无疑问,2023年的合成生物学在资本的蜂拥下迎来了空间繁荣。◼︎国资或地方政府基金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异常活跃近年来,国资或地方政府相关基金也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开始挑起了一面大旗。数笔超亿元大额交易均可见国资背景,比如史记生物4亿元战略融资来自于中金资本与安徽国控集团;微构工场3.59亿元A+轮融资由中石油昆仑资本领投,临港蓝湾资本、基晟基金、上海自贸区基金等参与跟投;柯泰亚2.5亿元B轮融资由斯道资本、上汽恒旭资本领投,食芯资本、河南投资集团汇融基金跟投;微元合成亿元pre-A轮融资中其投资方由北京国管顺禧基金领投,北戴河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和老股东河南投资集团汇融基金等;聚树生物上亿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由滨湖国投、锡创投、中肃资本等联合领投;科兴生化完成近亿元的B轮融资由上海碧水泉基金领投,杭州富阳产投、产业个人投资者等跟投。实际上,除了前述相关基金积极参与,最近两年,各地政府还相继出台一系列发展合成生物学的产业政策,并通过合成生物学相关母基金、引导基金等,打造各地合成生物学生态。上游试剂与耗材投融资依然活跃,重磅交易黯然失色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上游试剂及耗材领域共发生投融资事件33起(VS2022年 32起),延续增长态势;从细分赛道来看,主要围绕生物制药的分离纯化、培养基、生命科学耗材、AAV等,曾经被瞩目且单笔融资创造新高的IVD领域的诊断类抗原抗体、蛋白及酶等细分赛道趋冷,相关厂商也在积极转型生物制药上游,寻找更广阔的市场。从重磅交易来看,2023年单笔5亿元以上的交易不再发生;数亿元以上的交易仅2起,分属细胞培养基的倍谙基和上游生物工艺及解决方案乐纯生物。◼︎生物制药分离纯化相关等持续受到资本青睐2021年6月纳微科技(688690.SH)上市后市值一度突破500亿元,疯狂的市值表现迅速引来资本对生物制药分离纯化相关细分的瞩目,产业各方也争相涌入,根据草根调研,自2023年以来,数十余家企业的介入使得琼脂糖微球进入极致内卷的“拉锯战”,纳微科技(688690.SH)上市后市值一路回调,截至2024年1月19日,市值仅约92亿元。不过,对于这类“卡脖子”关键技术及“国产替代”逻辑鲜明的细分领域,资本依然持续跟进。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该领域共完成6笔融资(VS2022年2笔)。2023年5月,伯仪生物完成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金雨茂物领投,邦盛资本、伟驰股权以及华兰股份(301093.SZ)创始人华国平先生跟投。根据资料,伯仪生物旗下拥有天地人和、伯仪生物、ACE三大品牌,分别布局纯化填料(琼脂糖微球)、IVD微球等核心原料、科研试剂及仪器等业务,按其当时的规划,拟投资3亿元,用地约45亩,规划建设办公、研发和生产等建筑4.5万平方米,共设计10条全自动化生物纯化填料生产线,设计最大产能单批次实现10,000L,预计蛋白发酵规模量达到5吨规模,预计2024年下半年投入使用,达产后新增50,000L生物大分子纯化介质的生产能力,预计实现年新增产值收入4.5亿元。此外,多宁旗下专注分离纯化的博进生物于10月完成亿元C轮融资,由昌达集团和葛店建投共同投资,募集资金将用于博进生物鄂州产业化基地建设。 另外,生产色谱硅胶填料及树脂填料的微纯生物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艾迪迈科技完成天使+轮融资,深化生命科学自动化检测与分离纯化领域布局。值得一提的是,在生物制药研发及生产过程中,生物制药用膜及滤器作为分离纯化环节必不可少的耗材,应用于包括缓冲液过滤、初步分离和浓缩、除菌过滤、超滤、除病毒过滤、细胞培养及收获等众多场景,对应市场规模广阔。2023年1月,赛普过滤顺利完成亿元B轮融资,由汉康资本领投,惠每资本、晨岭资本、海邦投资、老股东毅达资本跟投,深耕生物制药过滤耗材国产化替代。2023年9月,膜科学平台关怀医疗继6月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后又完成超亿元C+轮融资,背后投资方包括国寿股权、中金资本旗下中金启德、高科新浚、建信股权、舜百资本等机构。根据介绍,关怀医疗的膜产品覆盖基因治疗、疫苗生产、抗体药等生物制药高端医疗领域,覆盖成熟的血液净化市场和极具潜力的ECMO市场,同时覆盖水处理市场和食品饮料的过滤耗材市场,打造膜全场景解决方案。2023年10月,艾里奥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领投,老股东君联资本、经纬创投和羿水流山等跟投,融资资金将助力艾里奥斯在北美膜材研发团队扩充、过滤器产品线延展等方面的加速推进。◼︎耗材方面,细胞相关耗材和出海是主旋律2023年,围绕生命科学相关耗材继续资本关注,全年共发生私募融资交易6笔(VS2022年7笔)。其中,一次性生物工艺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乐纯生物在年初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随后进入IPO辅导阶段。2023年4月,全球品牌商莱杰生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誉明创投独家投资,公司产品包括移液器吸头、PCR管/板、细胞培养类耗材,主要应用于基础科研、分子诊断、疫苗、细胞治疗、抗体药、基因治疗等生物制药相关领域,旗下的产品线已成功出口到欧洲/美国/加拿大、中东和亚太等40多个国家及地区;科进生物于5月完成近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由兴证资本领投,毅达资本和曜金资本共同参与,助力解决细胞培养新材料的“卡脖子”问题;高端耗材、包材研发商亚通生物于9月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乾道基金领投,博润资本跟投,募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高端产品管线拓展、原料和材料改性研发,提供领先的耗材CDMO服务,以及全范围国际化渠道搭建。◼︎培养基方面,国产替代、出海双轮驱动高增长作为生物医药核心原料,培养基属于生物医药企业刚需性采购类目,近几年持续得到资本的关注。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该赛道共完成5笔交易(VS2022年3笔)。其中,聚焦“培养基+CDMO”的倍谙基于2023年5月完成逾3亿元C轮融资,至此公司已完成7轮融资,而过去不足2年3轮累计超6亿元融资。依科赛也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2轮累计近2亿元融资,参与机构包括普恩泽瑞、金浦慕和、农银国际和深投控资本;根据资料,公司聚焦无血清培养基、胎牛血清和鉴定试剂等三大产品板块;2023年5月,依科赛乌拉圭ARTICA新厂于南美乌拉圭首都蒙德维的亚市落成。此外,迈邦生物于4月完成亿元战略融资,公司核心业务为标准化化学成分限定细胞培养基产品研发;聚焦于生物细胞培养领域的百迪科技于12月完成5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过去几年,受益于重组蛋白/抗体药物上市数量的持续增加和“重磅”药物的销售放量、CGT药物的崭露头角,以及资本对Biotech的支持,培养基市场快速增长。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2017-2021年全球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以CAGR11.7%从13.38亿美元增长至20.82亿美元,预计2021-2026年仍将保持CAGR10.7%增长至34.66亿美元。中国中国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 2017-2021年以CAGR45.6%从0.91亿美元增长至4.08亿美元,预计2021-2026年仍将保持CAGR22.0%增长至11.01亿美元。从市场竞争格局角度,目前赛默飞、默克、丹纳赫等三大国际培养基巨头通过一系列整合垄断高端培养基市场。国内方面,截至2021年,三大进口培养基品牌占据超60%国内市场份额。尽管在动物疫苗领域,国产化率已经较高,但在壁垒较高的蛋白及抗体药物培养基领域,2020年进口培养基仍占据超80%市场份额,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不过,培养基具有高客户粘性,临床阶段后更换培养基会造成额外的时间成本和费用,因此,细胞株构建至中试生产是培养基介入的最佳机会。此外,由于过去几年厂商蜂拥而至,以及资本的持续加码,部分国产企业已建设与国外顶尖培养基供应商相同的质量体系。随着在产品技术、规模、质量把控方面的不断突破,国产培养基开始逐渐在海外崭露头角。值得一提的是,二级市场相关上市公司的表现以及价值重估值得思考。2022年9月,“细胞培养基第一股”奥浦迈(688293.SH)登陆科创板,上市当年业绩陡然变脸,2022年营业收入3.46亿元,同比下滑23.11%,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为亏损2.07亿元,公司市值也从上市时一度接近150亿元降至截至2024年1月19日的约51亿元。而澳斯康曾于2022年6月提交了科创板IPO申请后,于2024年1月终止。显然,在当下对于市场环境下,无论是国产替代还是出海,对于培养基的厂商们而言,从产品逻辑角度,把控培养基配方是根本,毕竟其直接影响产物的高效表达和质量属性,进而影响生物制药的生产效率和成本;从产业逻辑角度,培养基终归是生物制药领域制造业属性,供应链稳定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方能在海内外竞争中优胜。牛氪资本也将持续关注赛道内十余家培养基相关公司进展。上游仪器设备持续关注实验室自动化、生物制药相关装备根据牛氪资本统计,上游仪器与设备领域自2020年以来持续得到资本青睐,2023年共发生交易55起,而2020-2022年分别为5起、15起、37起,交易活跃度持续攀升。从细分领域来看,实验室自动化、生物制药相关装备等继续受到瞩目。从重磅交易来看,2023年单笔5亿元以上的交易不再发生,在此之前,镁伽的3亿美金曾引发实验室自动化热浪;2亿元(含约)以上的交易仅4起,其中瀚辰光翼(超3亿元)、奥盛仪器(数亿元)、奔曜科技(约2亿元)均为实验室自动化相关。◼︎实验室自动化继续受到资本青睐2022年镁伽单笔3亿美金的交易掀起了生命科学自动化热,相关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获得资本的青睐。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私募融资共发生12起,较2022年11起略增。2023年9月,瀚辰光翼完成超3亿元B+轮融资,推动生物育种和生命科技智能自动化,本轮融资由清池资本、国泰君安创新投资联合领投,道彤投资、Eightfold Venture Partners (循正创投)、国生资本跟投,老股东君联资本、LYFE Capital(洲嶺资本)追加投资。此前,自动化解决方案商奥盛仪器完成数亿元融资;奔曜科技成A及A+轮约2亿元融资,用于加速生命科学领域智能自动化变革,其中A轮由某知名产业基金领投,A+轮由博远资本、礼来亚洲基金(LAV)联合领投,中金资本旗下中金启德基金跟投,老股东启明创投、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张科禾润基金持续追投,根据资料,奔耀科技成立不到2年时间,已完成4轮融资,融资金额总计约3亿元。此外,上海汇像、雷奥科技、正从科技、中析生物、耐优生物、合木千行、瑞图生物等均完成数千万不等的融资。牛氪资本认为,生命科学领域实验室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是大势所趋,过去两年的资本热浪助推了一大批厂商蜂拥而至,估值高涨。但回到产业本质,生命科学是一个“慢”赛道,从技术到产品的落地,到产品变商品的落地,特别是实验室自动化面临“非标”的问题,边际效率的产出或受限于此,未来如何更好的解决终端需求并让产品真正“RUN”起来是关键。◼︎生物制药装备的革新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生物制药装备领域相关细分完成私募融资交易共20起,较2022年的15起增长明显。近年来,生物制药装备相关的反应器、分离纯化设备、连续流等细分不断得到资本的关注。全球制药工业经历四次新浪潮,技术快速迭代,从单抗开始,ADC、CAR-T、多特异性抗体、TILs、干细胞、基因编辑等新一代生物技术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来全球大分子和细胞基因药物持续研发和获批,对生物制药装备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制药工艺生产前端设备涉及细胞培养系统、生物反应器、发酵罐、过滤系统、纯化系统、中间料存储系统等,生产后端设备涉及配液系统、灌装系统等。资料显示,我国制药装备行业发展较晚,2020年制药装备厂商制药装备产值规模约200亿元,但格局分散,尽管目前相关上市公司有6家,但只有两家公司占比超过10%(楚天科技占比10.4%和东富龙占比11.2%),国产化率有待提高。此外,制药装备集成化、连续化、智能化、模块化、在线监测为未来趋势。具体地,分离纯化系统方面,2023年9月,分离纯化全方位解决方案商艾捷博雅近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嘉睿投资及同创伟业共同领投,元禾控股、海棠基金、苏州园区科创基金、酬勤资本共同参与,资金用于加速推进艾捷博雅完善的药物分离纯化解决方案及临床质谱前处理自动化方案平台的搭建。此外,专注于生物技术CMC工艺工具类的英赛斯在年初完成融资,根据介绍,英赛斯在一年内连续完成A+轮、B轮和B+轮融资,交易金额近1.5亿元,引入新加坡ESCO、鲁信创投、启明创投领投,前海基础、无锡金投致源等一众投资方;大分子分离纯化龙头利穗科技在2023年2月和8月完成了由同创伟业、招商局资本参与的融资。连续流领域相关开始获得资本关注。“连续性生产”(或“流动化学”)是指通过泵输送物料并以连续流动模式进行化学反应的技术,能实现快速传质传热,区别于传统化学生产的概念,后者是一种间歇式生产流程,大多采用反应釜式合成,且由于反应器体积大、放热量大,存在本质危险。近年来,化工类企业安全事故频发以及工业自动化的升级带动,由于连续流生产能规避传统化学生产劣势,且能更好地结合化学科学家们的合成应用需求,实现反应的本质安全、快速工艺筛选、无缝放大等目的,开始受到重视。政策层面,2019年,FDA连续两次就《连续制造的质量考量(行业指南草案)》公开征求意见;2021年,ICH正式发布Q13《原料药与制剂的连续制造》指南并公开征求意见,并于23年初正式颁布;2022年9月,CDE发布公开征求《化药口服固体制剂连续制造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同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导则》中指出,对于反应工艺危险度为4级和5级的工艺过程,尤其是风险高但必须实施产业化的项目,要努力优先开展工艺优化或改变工艺方法降低风险,例如通过微反应、连续流完成反应。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鼓励医药、化工行业应用连续加氢还原技术,鼓励连续化生产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相关公司开始受到资本重视。2023年4月,欧世盛科技完由长岭资本领投的5000万元战略融资,加速连续流技术推动医药化工等产业升级。8月,墨格微流完成种子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北极光创投,资金将用于研发超声微反应器及成套连续流合成平台,推动纳米材料产品研发及产线建设。2023年12月,介子科技完成数千万元首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创新工场领投,清松资本跟投,根据公司介绍,公司通过微通道反应器等创新技术,成功跳出了传统化学制造的限制,实现了安全、高效的化学生产。根据牛氪资本统计,国内连续流相关厂商近百家,但目前多数在化工、农药等相关领域深耕,涉足制药领域的厂商20余家,同时,能帮助制药企业真正实现连续性生产更少,牛氪资本将持续关注后续产业落地情况。多组学赛道吸金不减,但整体偏早期毫无疑问,多组学成为2023年一道靓丽的风景,自2020年以来持续得到资本的关注。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多组学领域共发生投融资事件15起,而2020-2022年分别为6起、7起、13起,持续得到资本关注,涉及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和空间组学等细分领域。从融资规模来看,2023年单笔交易规模整体较小,偏早期,全年仅嘉华药锐完成超亿元融资,其他均在亿元级以下,而2022年超亿元级交易4起,珞米生命、西湖欧米等均完成数亿元融资。◼︎蛋白组学方面,产业应用仍待时日,但资本先行蛋白质组学技术,是基于大量协同蛋白质的状态(包括种类、丰度、活性、相互作用等)进行分析的方法。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系统生物学,为病理研究提供了更充分的信息,可以帮助人们更高效地找到治疗靶标。FDA认证药物靶标中的95%都是蛋白质。从2002年首个蛋白质组计划启动至今20年,针对大队列样品的质谱技术已经接近成熟,考虑到蛋白质组所面对问题的复杂性,蛋白质组产业的应用深度与广度还有长远的路要走。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蛋白质组学领域完成10笔融资(VS2022年8笔),其中嘉华药锐、普瑞基准、谱天生物等3家厂商完成了亿元级别以上融资,启明创投、鼎晖百孚等头部VC纷纷入场,信立泰药业等产业方也加入。 具体地,2023年5月,嘉华药锐完成A轮超亿元融资,由龙磐投资、博远资本(BioTrack Capital)共同领投,天使轮投资者峰瑞资本等机构持续加持,A+轮融资由钧山资本独家投资。根据公司资料,嘉华药锐自主研发DeepKinase深度全磷酸化激酶蛋白质组平台DoTK,该平台主要包括:三大样本处理技术平台、方法包与质谱平台、数据库与生信AI平台,聚焦肿瘤精准医学临床应用。2023年6月,普瑞基准完成由信立泰领投的的近亿元融资,将用于公司多组学数据挖掘系统平台的持续升级,以及精准检测产品的研发。此外,贝普奥、艾克发、青莲百奥、百趣生物、科络思、拜谱生物等十余家企业也先后完成数千万不等的融资。◼︎代谢组与空间组,持续受到资本关注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代谢组学、空间组领域各完成2笔融资。代谢组方面,2023年6月,诺米代谢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元禾控股领投,领军创投跟投。根据资料,诺米代谢推出了“代谢组+质谱”服务布局临床市场,也将加速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平台开发。8月,拜谱生物完成了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上海中汇金资本领投,创业接力基金(公司Pre-A轮投资方)跟投,根据资料,公司拥有50多个蛋白质组、代谢组科服产品、超10个临床质谱试剂盒研发管线、以及超15项临床质谱LDT检测方法。空间组方面,2023年3月,艾克发获得拾萃资本数千万投资,加速空间和功能蛋白组学进入肿瘤精准诊疗的临床应用。2023年8月,苏州源星智造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险峰旗云领投,尚势资本和长安私人资本跟投,公司研发核心是单细胞空间多组学的核心工具平台,其正在打造的原理样机是当前全球唯一可实现组织切片预处理、抗原修复、染色、成像和图像预处理全整合的全自动端到端、高性能(亚细胞分辨率、100+重高灵敏的蛋白+RNA同时检测、高通量)的单细胞空间多组学高端仪器。测序仪二代测序进入商业化批量进程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测序仪领域共发生投融资事件11起(VS2022年 10起),其中NGS涉及5起,纳米孔测序涉及4起。从交易金额角度,数亿元(含)以上共3起,与2022年持平,但无超5亿元以上交易,而2022年齐碳科技和安序源分别完成了7亿元、近亿美元融资。◼︎二代测序进入商业化进程,资本持续发力2023年NGS领域继续受到资本下注,共发生私募融资5起。其中,2023年12月,真迈生物继8月完成4亿元C轮融资后,完成C+轮融资。真迈生物目前已经发布了四款基因测序仪,包含3款高通量测序仪与1款单分子测序仪,形成“单分子基因测序仪”+“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双线布局,其首款单分子基因测序仪GenoCare 1600在2022年7月通过NMPA的审核,成为世界首个获NMPA批准用于临床的单分子测序仪。同月,赛陆医疗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双线布局基因测序平台和空间组学产品。稍早前,赛纳生物在3月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本轮是继2022年8月完成由国调基金领投的投资后C+轮的又一次融资,其开发出国产测序仪S100,获得CE-IVDR认证,正推进NMPA第三类医疗器械的注册审批。此外,万众一芯、铭毅智造均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近两年,无论二代还是四代,海内外厂商围绕中底通量测序仪先后推出;围绕“小型化、自动化和低成本化”等核心痛点,二代几乎尚未开始(四代成本高昂且聚焦在科研市场)。◼︎纳米孔测序,入局者不断根据牛氪资本统计,全年纳米孔测序仪发生4起融资(VS2022年3笔)。今是科技于2023年3月份完成B+轮融资,用于实现Gseq500中通量纳米孔基因测序仪的量产工作,瞄准临床特别是精准医疗领域应用。次月,梅丽纳米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其试剂、仪器和数据库尚在研发阶段,其中芯片已经完成中试验证,仪器方面已开发出测序仪样机。5月,普译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2023年12月,齐碳科技完成了近亿元的C+轮融资,该轮融资是继2021年4亿元融资,2022年7亿元融资后又一轮大额融资,显示资本市场对其的高度评价。2021年12月齐碳科技推出国内首款商业化纳米孔基因测序仪QNome-3841,开启纳米孔基因测序国产化时代。继而在2023年8月再做突破,发布中通量纳米孔测序平台QPursue,涵盖便携式纳米孔测序仪QPursue-6k、桌面式纳米孔基因测序仪QPursue-6khex及配套芯片QCell-6k,进一步扩充产品矩阵,标志着国产纳米孔基因测序仪向中高通量进阶。02IPO历经过去三年IPO“大年”后,上市之路受考验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IVD与生命科学仅3家企业上市,其中,A股2家(亚光股份(603282.SH)与昊帆生物(301393.SZ)),港股仅有艾迪康(09860.HK)登陆,也是IVD领域全年唯一发行上市的公司,另有3家企业登陆北交所(无锡晶海836547.BJ、博迅医疗836504.BJ、锦波生物832982.BJ)。从募资总额来看,全年募资总额创2020年以来新低,约35亿元。美股方面,自燃石医学(GTH)、泛生子(BNR)和安派科(ANPC)登陆纳斯达克后,国内IVD与生命科学相关公司不再有登陆美股案例。2023年10月,泛生子(BNR)宣布按照1.26亿美元的交易价值私有化退市,至此,这家曾经的伴随诊断及早筛头部玩家,曾累计融资超30亿元人民币(含IPO),市值一度接近15亿美金的公司,在上市3年半之际,完成了新一轮周期更迭。伴随着监管政策调整及宏观大环境的变化,2023年拟上市企业终止的消息接连不断,终止企业达12家,甚至不乏过会企业。从年初细胞耗材厂商硕华生命、分子诊断厂商雅睿生物,到年中分子诊断厂商致善生物过会近10个月后撤回,再到年底蛋白检测类生物科研试剂厂商瑞博奥和器械CDMO厂商嘉兴凯实生物均在过会一年零四个月后终止上市。此外,质控品厂商湖州申科2022年扣非净利润7467万元依然难以逃脱IPO终止局面。毫无疑问,IVD与生命科学领域相关公司在历经2020年以来3年的IPO上市繁荣后,在2023年不得不承受IPO上市之路的多重考验。截至2023年12月底,国内尚有17家企业正排队等待上市,10家已过会(创业板9家,上交所主板1家),另有6家预先披露(港股4家,科创板和创业板各1家),另有北交所1家申请中。实际上,回顾IVD与生命科学领域历年IPO发行情况,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也无论是发行数量还是募资总额,2020-2022年是国内IVD与生命科学相关企业IPO发行“大年”,空前繁荣。根据牛氪资本的行业划分标准,共覆盖该领域相关上市公司100家,其中A股75家(19家主板,22家创业板,3家中小板,31家科创板),港股17家,北交所6家,美股3家。统计显示,2020-2022年期间,A股及港股IPO数量共41家,占历年总发行数量的44.57%。这期间,以义翘神州(301047.SZ)、百普赛斯(301080.SZ)、诺唯赞(688105.SH)、纳微科技(688690.SH)等为代表的11家(占历年A股上市合计数26.83%)上游原料、试剂与耗材厂商登陆二级市场并引领了产业热浪,资本蜂拥而至;以华恒生物(688639.SH)、凯赛生物(688065.SH)等代表性合成生物学厂商掀起了国内合成生物学概念的资本热浪。值得一提的是,这期间A股IVD企业IPO发行数量占据多数,共20家,占此期间A股上市公司的57.14%,占A股历年26.67%。资本繁荣之后,2023年的市场显得格外落寞。A股估值体系重构对于IVD与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关公司,特别是IVD类企业,进入2023年不仅要面对“后疫情”大环境下的产业结构新常态调整,还要面对监管环境下的IPO上市难题。牛氪资本曾在2022年年终总结中提到“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下诊断企业何去何从的新命题,显然,此刻二级市场给予了我们最好的回复:由产业调整衍生的估值体系重构。牛氪资本复盘2020-2023年A股35家IPO发行企业PE及上市以来回报率发现,20家企业自上市以来已经跌破发行PE,这些企业无一列外,上市即高点,上市至今回报率均为-50%左右,其中赛科希德(688338.SH)、之江生物(688317.SH)和奥泰生物(688606.SH)自上市以来回报率超过-70%。其他17家自上市以来虽未跌破发行PE,但仅华恒生物(688639.SH)和新产业(300832.SZ)保持了上市以来及2023年以来全年正向回报率,万泰生物(603392.SH)则是所有上市股票中上市至今回报率最高股票,达15倍,尽管2023年以来跌幅-23.77%。不考虑2023年新增上市的6家企业,牛氪资本覆盖的其他94家IVD与生命科学领域上市公司中,2023年度市值增长相关公司共28家,占比29.79%;涨幅超过10%的有18家公司;市值涨幅最高的为润达医疗,达103.50%;全年市值下跌的共有66家公司,占比70.21%;跌幅超过50%的有4家公司,跌幅度最高的为巨星医疗,达-86.36%。港股继续“冷场”,萎靡不振2023年的港股,继续“冷场”,萎靡不振。全年IVD与生命科学领域板块仅1家,即艾迪康(09860.HK),这也是2023年唯一发行的IVD企业。实际上,由于外围市场波动加剧,风险抬升,叠加中国经济承压,市场流动性风险紧张等多重因素,不限于医疗健康板块,港股2023年新增上市公司和募资总额创过去十年新低。牛氪资本统计了2020-2023年港股发行的7家IVD与生命科学领域相关企业,仅诺辉健康(06606.HK)和巨子生物(02367.HK)在上市后的2023年表现良好,全年回报率为正。北交所风水轮流转,下一个值得关注的“战场”?公开资料显示,北交所自2021年设立以来已有超230家上市公司,覆盖医药健康、信息技术等创新领域,北交所上市的医药类企业中,化学制药、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品类企业占比约85%,化学制药份额最高,其次是医疗器械。2023年10月27日,精密零部件厂商阿为特正式登陆北交所,发行价为6.36元/股,上市开盘即涨135.8%,此后继续拉升触发两次临停,盘中最高涨幅达1252%,最终报收70.49元,涨幅达到惊人的1008.33%,惊艳四起。考虑目前A股IPO发行监管环境调整,以及诸如阿为特等北交所上市企业的表现,北交所或已成为多数企业的备选。比如,丽珠医药(000513.SZ,1513.HK)于2023年11月公告,旗下子公司“丽珠试剂”在筹备深交所创业板上市3年无果后,选择挂牌新三板,并计划在未来登陆北交所。风水轮流转,毫无疑问,北证50指数自设立以来持续下行的表现,在进入2023年下半年后迎来转机,预期将有更多药企转战北交所,成为下一个值得关注的“战场”。03兼并重组◼︎海外:巨头重磅整合不断海外部分,进入2023年,以赛默飞、丹纳赫、布鲁克、赛多利斯、帝斯曼等为代表的MNC巨头继续发起并购,大举整合产业资源。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IVD与生命科学领域海外兼并重组事件为82起,涉及交易金额超190亿美元,较2022年57起(超61亿美元)显著上升。从交易规模来看,超亿美元交易金额16起,较2022年6起来说大幅增加,其中,超10亿美元交易有5起,涉及交易规模超156亿美元,占当年总交易金额的80%,其中赛默飞就占据了2笔。具体地,赛默飞仅在2023年发起或完成超60亿美元的收购,涉及诊断、数据智能化和蛋白组学等领域。2023年初,赛默飞公告作价22.5亿英镑(26亿美金)现金收购英国免疫诊断公式the Binding Site,后者主要在诊断和治疗血液癌症和免疫系统疾病方面为全球医生和实验室转接提供诊断工具和设备,特别是在多发性骨髓瘤方面。7月,赛默飞再以9.125亿美元现金收购数据智能公司CorEvitas,根据资料,CorEvitas拥有20多年为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监管级真实证据解决方案的经验,能够提供客观的数据和临床见解,与赛默飞的临床研究业务PPD高度互补。10月,赛默飞不惜溢价约74%作价31亿美金收购蛋白组学厂商Olink,再度震惊市场。尽管蛋白组学目前依然聚焦在科研领域,临床应用进展缓慢,但这一交易还是给海内外蛋白组学赛道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Olink从2013年开发新一代蛋白质组学方法,到2016年专注于蛋白质组学,而后推出Explore系列产品,通过具体的产品化而不只是服务的商业化策略、进军制药市场探索更多应用价值和与大型生物样本库的合作等多举措策略,最终实现了价值的飞跃。对比之下,蛋白组学的另一家先行者SomaLogic只能在2023年10月总估值约5.64亿美元与Standard BioTools合并的结局,值得市场反思。此外,全球生物试剂巨头丹纳赫以57亿美元高价收购生物试剂代表性公司Abcam,继续扩张其商业版图,而Abcam高达57亿美元的估值也给生物试剂领域的国内厂商注入了更多思考。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合成生物学细分领域,作为近几年海内外活跃的细分行业之一,2023年兼并重组也浪潮迭起。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3年该领域海外共发生8起兼并收购,涉及金额超9亿美元。2023年5月,帝斯曼(DSM)和国际香精香料巨头芬美意(Firmenich)完成合并,合并后简称帝斯曼-芬美意(DSM-Firmenich),预计2023年收入将超过115亿欧元(119亿瑞郎),随后在8月,帝斯曼-芬美意宣布以2.75亿欧元(约合22.3亿人民币)完成收购后生元研发和制造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 Adare Biome。近年来,以两家生科企业为代表的巨头频频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发力。 ◼︎国内:兼并收购活跃度提升国内方面,2023年兼并收购虽未有重磅交易出现,单笔交易均小于5亿元,但交易活跃度提升,为22起,而2022年为20起,交易活跃度创历史新高。本年度最大一笔交易来自3月重庆中元汇吉以约6亿元的价格收购深圳传世生物100%股权,进军血栓与止血领域。10月,医美护肤品原料厂商贝泰妮以4.855亿元收购泊美、ZA等国内知名护肤品品牌管理集团悦江投资49%的股权,扩大其在国内护肤品市场的商业版图。其余,除了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小金额布局,与此同时,受益于新冠获得的大量现金流,相关企业也通过产业基金形式,与社会资本联手多举措布局产业,整合资源。◼︎CVC产业资本或兴起与其他领域企业相比,IVD与生命科学领域相关公司,特别是IVD企业,在过去三年或通过业务或通过融资手握大笔现金,作为一家上市平台,使其更具有资本、资源开启平台化布局,产业基金悄然兴起。从TOP20货币资金来看,11家IVD企业均手握20-50亿元不等现金,东方生物、圣湘生物、明德资本等均通过投资方式或出资医疗相关基金,或参股方式投资布局相关企业。进入2024年,在极具内卷和资本市场融资难的大环境下,产业整合会进一步掀起?手握大额现金的CVC产业资本会更多的成立并参与进来?牛氪资本将持续关注这一市场动态。小结作为牛氪资本深度覆盖IVD与生命科学领域,站在2024年初,我们结合产业动态,从私募融资、IPO和兼并重组等资本角度,用事实和数据复盘了过往4年该领域的发展变化。4年时间并不长,但对于IVD与生命科学的企业而言,在产业或资本层面,却像是走过了新一轮潮起潮落的周期。2023年作为“后疫情时代”新常态的第一年,相比生命科学类,IVD领域各细分显得更有些泠冽。当“内卷”成为了常态,“出海”成为了共识,不畏将来继续向前是唯一的选择。截至2023年底,国内IVD与生命科学相关上市公司近百家,然而,从市值角度看,目前国内真正做强做大的企业屈指可数。超过千亿市值的企业仅迈瑞医疗,市值超500亿元的公司仅5家,绝大多数企业还是在百来亿元或数十亿元市值徘徊。无论从市值还是营收规模角度,对比罗氏、雅培、赛默飞、丹纳赫等MNC巨头,国内厂商要走的路还很漫长,而除了内生增长,能否向MNC巨头般借助兼并重组做强做大,依然值得产业和资本探索。牛氪资本也将与产业同行,在IVD与生命科学领域继续深度耕耘~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或访谈,牛氪资本不保证其准确性与完整性。本文所载信息、材料或分析只提供给收件人作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及其他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 收件人不应单纯依靠此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牛氪资本及其雇员对因使用本文及其内容而引致的损失不负任何责任。联系我们上海办公室 Shanghai office浦东新区·浦东南路588号·浦发大厦2108项目投递 Project deliverybp@shnewcore.com媒体问询 Media inquiriespublic@shnewcore.com人才招聘 Recruithr@shnewcore.com
本期看点
① 恒瑞医药结直肠癌患者HER2靶向抗体偶联药物启动3期临床
② 百济神州百泽安一线治疗ESCC上市申请获FDA受理
③ 璃道医药新药LD09163片IND申请获CDE受理
④ 君乐宝正式启动A股IPO
⑤ 德和生物完成数千万元战略加轮融资
⑥ 安琪酵母拟在阿尔及利亚设立合资公司
① 恒瑞医药结直肠癌患者HER2靶向抗体偶联药物启动3期临床
作者:药明康德
解读:Johnson
来源:医药观澜
发布日期:2023-12-27
■ 内容要点
12月27日,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公示,恒瑞医药启动了注射用HER2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SHR-A1811,治疗结直肠癌的随机、开放、阳性药对照的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
研究旨在评价注射用SHR-A1811对比曲氟尿苷替匹嘧啶(TAS-102)治疗经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伊立替康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结直肠癌中,HER2扩增发生率为5.8%,过表达发生率为5%,突变发生率为2%。经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伊立替康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案为呋喹替尼、TAS-102或瑞格菲尼单药,客观缓解率为1%~4.6%。目前,晚期HER2阳性结直肠癌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有限,存在着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SHR-A1811是恒瑞医药自研ADC疗法。它可通过与HER2表达的肿瘤细胞结合并内吞,在肿瘤细胞溶酶体内通过蛋白酶剪切释放毒素,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此前,恒瑞医药分别于2023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和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大会上披露了全球1期人体研究数据。结果显示,SHR-A1811在治疗HER2阳性和HER2低表达乳腺癌和非乳腺实体瘤(包括结直肠癌等)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yDTFbmkOVbW0YczllSSgVg
② 百济神州百泽安一线治疗ESCC上市申请获FDA受理
作者:陈秋达
解读:Richard
来源:智通财经
发布日期:2023-12-27
■ 内容要点
12月27日,百济神州对外表示,
白泽安一线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上市许可申请,正处于FDA审评阶段。FDA将于2024年7月对该项申请做出决定。
并且,FDA也正在审评百泽安用于二线治疗ESCC患者的新药上市许可申请,预计将于2023年内或2024年上半年批准此项申请。此外,百济神州计划在2023年内向FDA递交百泽安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适应证的上市申请。
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是一款人源化IgG4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克隆抗体,设计目的是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与巨噬细胞中的Fcγ受体结合。目前,百泽安一线治疗ESCC已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获批适应证在国内达到11项。
原文链接:
https://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1045796.html
③ 璃道医药新药LD09163片IND申请获CDE受理
作者:璃道医药
解读:Richard
来源:璃道医药官微
发布日期:2023-12-26
■ 内容要点
12月26日,上海璃道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
其自主研发的治疗炎症性肠病(IBD)潜在同类首创新药LD09163片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
LD09163片孵化自璃道医药的离子通道药物研发平台,是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1类新药,通过选择性靶向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A1治疗炎症性肠病。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在研或上市的同类机制的IBD治疗药物。
LD09163片经口服吸收后可以高选择性地富集在胃肠道部位,显著提高靶组织的药物浓度并降低全身毒副作用。LD09163片在临床前毒理研究中表现出非常好的安全性。作为具有全新、差异化作用机制的小分子药物,LD09163片有望为IBD患者带来临床上显著疗效。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3T-N3yhGugIHNvqihb86cA
④ 君乐宝正式启动A股IPO
作者:
解读:617
来源:FoodTalks
发布日期:2023-12-28
■ 内容要点
12月28日,据IPO早知道消息,
君乐宝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乐宝”)于2023年12月22日签署上市辅导协议。这意味着,君乐宝正式启动A股IPO进程。
最早可追溯至1995年的君乐宝现已在河北、河南、江苏、吉林等地建有25个生产工厂、25个现代化大型牧场。业务范围包括婴幼儿奶粉、酸奶、低温鲜奶、常温液态奶以及奶牛育种、牧业、草业等板块,建立起涵盖奶业全产业链的运营布局。
目前,君乐宝集团及旗下品牌低温酸奶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简醇酸奶是低温酸奶第一品牌,悦鲜活鲜奶已成为高端鲜奶第一品牌,君乐宝奶粉产销量亦处行业领先位置。
君乐宝方面曾透露,2021年其销售收入为203亿元,力争在2025年实现500亿元的销售收入。
成立至今,君乐宝获得了红杉中国、春华资本、平安创投、高瓴、建投创发、博佳资本、弘章投资、厚生投资、物美联合资本、瑞胜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原文链接:
https://www.foodtalks.cn/news/50676
⑤ 德和生物完成数千万元战略加轮融资
作者:
解读:617
来源:35斗
发布日期:2023-12-23
■ 内容要点
近日,深圳市德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和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战略加轮融资,本次系2023年7月完成的数千万B轮融资的战略加轮,由太翎控股独家投资。
据悉,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新生产基地的建设及上海研发中心的科研投入。
德和生物成立于2016年,公司定位工业智能化高附加值微藻全球供应商,是国内工业化微藻养殖及天然虾青素品牌领军企业,致力于打造全球B2B高附加值微藻原料全产业链的平台型企业。
目前,德和生物旗下布局了上海研发中心、安徽德宝生物、上海鲸藻生物等7家分子公司。其中,首个研发中心布局上海G60科创走廊,主要是基于行业人才集聚、政策利好、国际接轨等要素考量;而最大的生产基地则落址新疆,主要是当地自然能源丰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全球人用市场的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落址安徽黄山,主要取其地理位置居中,物流通达便捷等优势;此外,德和生物在上海还拥有独立的专有设备生产制造及自动化控股公司。
借助于多分子公司产业链聚力,德和生物已经形成了微藻产业工业化、天然虾青素和岩藻黄素原料稳定供应产业链。
原文链接:
http://vcearth.com/p/YzVlODhkMzM1YWUxNzQ5N2VjYjgzMzIxZmNhZWM5YWQ=
⑥ 安琪酵母拟在阿尔及利亚设立合资公司
作者:synbio新农食
解读:Richard
来源:FoodTalks
发布日期:2023-12-27
■ 内容要点
近期,安琪酵母发布公告称,
为进一步巩固并提升公司在非洲区域的市场领先优势,强化战略布局,拟在阿尔及利亚与博沙巴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开展酵母及食品配料业务。
安琪酵母是专业从事酵母、酵母衍生物及相关生物制品经营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大酵母公司。该企业依托酵母技术与产品优势,建立了上下游密切关联的产业链,打造了以酵母为核心的多个业务领域,产品丰富、结构完善。
其主营业务为面包酵母、酵母抽提物、酿酒酵母、生物饲料添加剂、营养保健产品、食品原料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烘焙与发酵面食、食品调味、微生物发酵、动物营养、人类营养健康、酿造与生物能源等领域。
原文链接:
https://www.foodtalks.cn/news/50647
100 项与 深圳市德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深圳市德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