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 |
|
|
|
|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3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Evaluation of Clinical Performance of Serologic Anti-Ro60 Autoantibody Detection Kit on BioCLIA Platform
The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performance of BioCLIA Ro60 for measuring the autoantibody in autoimmune disease patients.
一项评价舌下免疫治疗在伴或不伴轻至中度哮喘、对屋尘螨和/或粉尘螨过敏的鼻炎/鼻结膜炎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主要目的是评估30,000 TU/mL剂量的MM09舌下给药相较安慰剂治疗12个月在12-65岁伴或不伴轻至中度受控的间歇性或持续性哮喘(根据GINA的定义)、对屋尘螨和/或粉尘螨过敏的中至重度鼻炎/鼻结膜炎(根据ARIA分类)受试者中的有效性。
100 项与 江苏浩欧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江苏浩欧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一、上海知名的上市IVD企业
1. 科华生物(002022.SZ)
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华生物),成立于1981年11月22日,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公司规模为514人(2024年报),年营业收入为17.59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李明有8家关联企业 。
该企业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IVD企业之一,产品线覆盖生化、免疫、分子诊断、POCT等领域。
2. 之江生物(688317.SH)
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之江生物),成立于2005年4月18日,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司规模为285人(2024年报),年营业收入为1.79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邵俊斌有12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专注于分子诊断试剂及仪器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其产品覆盖了绝大多数国家法定传染病(尤其是HPV方面具有优势),并在多次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如埃博拉、新冠疫情)中凭借快速响应的检测方案成为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证的中国品牌之一,推动了高端分子诊断产品的进口替代与技术普惠。
3. 透景生命(300642.SZ)
上海透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透景生命),成立于2003年11月6日,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司规模为333人(2024年报),年营业收入为4.37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姚见儿有22家关联企业 。
该企业的核心业务是基于流式荧光等多技术平台的肿瘤标志物联检与全病程检测产品开发,其作为国内流式荧光技术领导者,通过高通量、多指标联检技术(如一次性检测25项指标)显著提升了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和效率,产品覆盖国内900余家医疗机构(超80%为三级医院),推动了高端免疫检测进口替代和临床诊断模式升级。
4. 睿昂基因(688217.SH)
上海睿昂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睿昂基因),成立于2012年2月17日,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公司规模为401人(2024年报),年营业收入为2.42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熊慧有8家关联企业 。
该企业是一家专注于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科研服务的生命科学企业,其核心业务是为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如肺癌、结直肠癌)和传染病(如乙型肝炎)患者提供基因及抗原的精准检测,以辅助疾病诊断、风险评估、分型、靶向药物选择和疗效监测。该企业拥有超过110项国家药监局批准或备案的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盒产品,并与全国超过300家三级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产品进入了全国多数顶尖血液病和肿瘤医院,并正通过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5. 复星诊断
复星诊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复星诊断),成立于1989年2月9日,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公司规模为503人(2024年报),年营业收入巨大且神秘,法定代表人刘毅有34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隶属于复星医药(600196.SH/02196.HK),拥有完整的生化、免疫、分子、POCT产品线。
6. 上海医药(601607.SH,02607.HK)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医药),成立于1994年1月18日,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司规模为613人(2024年报),年营业收入为20.73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杨秋华有2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同样是大型医药商业公司,其业务也涉及医疗器械和诊断产品的分销,并有自己的诊断产品布局。
7. 仁度生物(688193.SH )
上海仁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仁度生物),成立于2007年6月13日,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司规模为156人(2024年报),年营业收入为1.77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JINGLIANG JU。
仁度生物是国内领先的RNA分子诊断企业,专注于 RNA 实时荧光恒温扩增(SAT)技术平台的研发与应用,产品覆盖生殖健康、血源传染病、呼吸道感染等领域,自主开发了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如 AutoSAT、SuperSAT),实现从样本处理到结果输出的全流程自动化。
8. 芯超生物 (未单独上市)
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芯超生物),成立于2003年12月18日,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司规模为146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沈晓莹有5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专注于生物样本库与转化研究,涉及分子诊断产品开发。
9. 上海捷诺(中国医药投资有限公司旗下)
上海捷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捷诺),成立于1991年7月12日,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公司规模为164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夏小凯有13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主营分子诊断试剂,是其生物医学板块的核心企业。
10. 兰卫医学(301060.SZ)
上海兰卫医学检验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兰卫医学),成立于2007年12月24日,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公司规模为244人(2024年报),营业收入为17.42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曾伟雄有20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一家为检验诊断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通过提供第三方医学检验和病理诊断服务、销售国内外知名品牌体外诊断产品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支持,以满足各级医疗机构差异化需求。在全国多地建立了区域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中心,形成了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实验室网络。
11. 建发致新(提交注册)
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建发致新),成立于2010年8月30日,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公司规模为89人(2024年报),营业收入为179.23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余峰有13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国内领先的高值医疗器械流通与服务商,核心业务涵盖医疗器械的直销、分销以及为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服务,其通过全国性网络覆盖超3300家医疗机构,并凭借SPD等创新服务提升医疗资源可及性与使用效率,在业内发挥着连接上下游、赋能产业链的关键作用。
12. 润达医疗(603108.SH)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润达医疗),成立于1999年1月6日,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公司规模为287人(2024年报),营业收入为83.12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张诚栩有10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国内领先的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其核心业务是为各类医学实验室(主要为医院检验科)提供体外诊断(IVD)产品集采供应、实验室运营管理及数字化智慧检验解决方案。该企业通过其集约化业务及区域检验中心服务,为超过4000家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并正通过与华为云合作开发AI医疗大模型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
13. 上海莱士(002252.SZ)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莱士),成立于1988年10月29日,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公司规模为558人(2024年报),营业收入为81.76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Jun Xu有2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国内领先的血液制品企业,核心业务涵盖了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采浆量位居行业前列(2024年突破1600吨),并凭借齐全的凝血因子类产品线及全球首创的SR604注射液等创新研发,深刻影响着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的技术发展与市场格局。
14. 心脉医疗(688016.SH)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心脉医疗),成立于2012年8月17日,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司规模为826人(2024年报),营业收入为12.06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朱清有11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作为国内主动脉介入领域的龙头,通过开发包括全球首款分支型主动脉支架在内的多款创新产品,打破了国外厂商垄断,显著降低了产品价格和患者负担,并推动国内相关技术发展和产业化,产品已进入全球超40个国家和地区。
15. 康德莱(603987.SH)
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德莱),成立于1998年7月1日,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公司规模为3889人(2024年报),营业收入为22.61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张维鑫有10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国内医用穿刺器械领域的龙头企业,核心业务是医学穿刺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注射针、胰岛素笔针、美容针及各类穿刺输注器械,并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从材料研发、模具设计到产品生产)和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产品也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刻影响着全球穿刺器械行业的技术发展与市场格局。
16. 东富龙(300171.SZ)
东富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富龙),成立于1993年12月25日,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公司规模为2000人(2024年报),营业收入为50.10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郑效东有38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国内领先的制药装备与生物工艺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核心业务涵盖制药设备(尤其是冻干系统)、生物工程设备与耗材、以及细胞与基因治疗(CGT)相关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正通过与华为合作推动智慧药厂的数字化转型。
17. 麦克林(Pre-IPO)
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麦克林),成立于2013年12月10日,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公司规模为411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杨勇有18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专注于高端研发用试剂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服务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领域企业,累计获得77项专利,打破了国外高端试剂的进口垄断局面,并凭借“互联网+试剂”的创新模式及超过18万种科学试剂产品,成为国内科研服务领域的重要力量。该企业目前正筹备于创业板上市。
二、全国知名的上市IVD企业
1. 迈瑞医疗(300760.SZ)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迈瑞医疗),成立于1999年1月25,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公司规模为5080人(2024年报),年营业收入为367.26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LI XITING有7家关联企业。
中国医疗器械的龙头,其IVD业务线包括血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产品在国内医院市场占有率极高。
2. 新产业(300832.SZ)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产业),成立于1995年12月15日,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公司规模为3053人(2024年报),年营业收入为45.35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饶微有6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国内化学发光免疫诊断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专注于免疫诊断,海外业务拓展非常成功。
3. 安图生物(603658.SH)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图生物),成立于1999年9月15日,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规模为3173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杨增利有9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国内免疫诊断领域的另一巨头,在化学发光、微生物检测等方面优势明显,正在向流水线等整体实验室解决方案发展。
4. 迪安诊断(300244.SZ)
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迪安诊断),成立于2001年9月5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公司规模为313人(2024年报),年营业收入为121.96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陈海斌有22家关联企业 。
该企业是“产品代理+诊断服务”一体化模式的代表,既是大型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ICL),也代理和自产诊断产品。
5. 金域医学(603882.SH)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域医学),成立于2006年5月26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公司规模为10413人(2024年报),年营业收入为71.90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梁耀铭有17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龙头,主要为医院提供外包检测服务,同时也涉及相关诊断产品的研发。
6. 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金斯瑞生物科技),成立于2009年3月12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公司规模为2402人(2024年报),年营业收入为15.80亿元(2023年),法定代表人李子龙有4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全球重要的基因合成服务提供商,其子公司“传奇生物”在CAR-T细胞治疗领域闻名,但其生命科学试剂业务也涵盖IVD上游。
7. 锦欣生殖(01951.HK)
四川锦欣生殖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锦欣生殖),成立于2016年9月12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公司规模为27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吕蓉有33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虽然主业是生殖服务,但其业务高度依赖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PGS),属于分子诊断的应用服务。
8. 迈克生物(300463.SZ)
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迈克生物),成立于1994年10月20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公司规模为1275人(2024年报),年营业收入为25.49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唐勇有5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产品线全面的IVD平台型企业,覆盖生化、免疫、分子、血球、POCT、病理等,渠道能力强大。
9. 迪瑞医疗(300396.SZ)
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迪瑞医疗),成立于1994年12月26日,位于吉林省长春市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司规模为1213人(2024年报),年营业收入为12.18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王学敏。
该企业主营尿液、生化、化学发光分析仪及试剂,产品出口至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 云康集团(02325.HK)
雲康集團有限公司(简称云康集团),成立于2010年7月1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崖鹰石路9号,公司规模为1249人(2024年报),年营业收入为7.12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为张勇。
该企业是源自中山大学的医学运营服务提供商,提供诊断检测服务。
11.浩欧博(688656.SH)
江苏浩欧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浩欧博),成立于2009年6月8日,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公司规模为271人(2024年报),营业收入为4.02亿元(2024年)法定代表人 JOHN LI 有9家关联企业。
浩欧博专注于体外诊断领域,核心业务聚焦过敏与自身免疫疾病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50 余种 IgE 过敏原、80 余种食物特异性 IgG 过敏原及 40 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项目,拥有酶联免疫法、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等多种检测技术 ;其凭借超 131 项产品注册证书、41 项专利及 52 项欧盟 CE 认证,成为国内过敏检测领域的佼佼者,在自免检测领域也发展迅速,率先将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应用其中,持续推动着行业的技术革新与临床应用拓展 。
12.赛科希德(688338.SH)
北京赛科希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科希德),成立于2003年5月28日,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公司规模为233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吴仕明有21家关联企业。
赛科希德核心业务为血栓与止血体外诊断领域的检测仪器、试剂及耗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凭借超50 项专利、25 项软件著作权及 5 大核心技术类别,构建起仪器、试剂及耗材一体化产品体系,满足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需求,是国内该领域的领先生产商。产品进入超万家国内用户,还通过参与行业标准制订、亮相国际检验医学盛会等,推动着行业技术革新与临床应用的进步 。
三、全国IVD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
分子诊断
达安基因(002030.SZ)
广州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达安基因),成立于1988年8月17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公司规模为1234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韦典含有6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以分子诊断技术为核心,集研发、生产、销售及全国连锁ICL检测服务为一体。是国内PCR技术奠基者之一。
华大基因(300676.SZ)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大基因),成立于2010年7月9日,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公司规模为588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赵立见有16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全球领先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在NGS(高通量测序)领域独占鳌头。
凯普生物(300639.SZ)
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凯普生物),成立于2003年6月13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公司规模为18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管乔中有8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国内HPV核酸分子检测领域的龙头企业。
艾德生物(300685.SZ)
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艾德生物),成立于2008年2月21日,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公司规模为312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LI-MOU ZHENGTA。
该企业专注于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伴随诊断龙头。
诺禾致源(688315.SH)
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诺禾致源),成立于2011年3月15日,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公司规模为367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李瑞强有6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全球领先的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聚焦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医学应用。
POCT(即时检测)
万孚生物(300482.SZ)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孚生物),成立于1992年11月13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公司规模为28254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王继华有14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国内POCT龙头企业,产品覆盖心脑血管、传染病、毒检等多领域。
基蛋生物(603387.SH)
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基蛋生物),成立于2002年3月8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公司规模为1072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苏恩本有39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专注于心脑血管、炎症等领域的POCT产品。
明德生物(002932.SZ)
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明德生物),成立于2008年1月28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公司规模为720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陈莉莉有9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以POCT和分子诊断为主,新冠期间业绩增长显著。
三诺生物(300298.SZ)
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诺生物),成立于2002年8月7日,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公司规模为2808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李少波有6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全球领先的血糖监测系统供应商,深耕慢性病管理。
奥泰生物(688606.SH )
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奥泰生物),成立于2009年4月17日,位于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公司规模为880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高飞有21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主营海外市场,专注于毒品、传染病、妊娠、肿瘤等领域的POCT检测试剂。
生化诊断
美康生物(300439.SZ)
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康生物),成立于2003年7月22日,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公司规模为1093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邹炳德有23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的生化诊断试剂为主要收入来源,同时代理国外产品并提供医学检验服务。
九强生物(300406.SZ)
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九强生物),成立于2001年3月29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公司规模为621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邹左军有19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国内生化诊断试剂的知名企业,与雅培、迈瑞等有战略合作。
利德曼(300289.SZ)
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利德曼),成立于1997年11月5日,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公司规模为334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尧子有5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老牌的生化、免疫诊断试剂及生物化学原料供应商。
IVD上游原料(酶、抗原、抗体、微球等)
诺唯赞(688105.SH)
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诺唯赞),成立于2012年3月16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公司规模为1868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曹琳有10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是生命科学试剂及IVD核心酶原料龙头,基于自主酶技术平台,业务延伸至POCT、测序、生物医药等领域。
菲鹏生物(已过会)
菲鹏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菲鹏生物),成立于2001年8月16日,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公司规模为214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崔鹏有49家关联企业。
全球知名的IVD原料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涵盖抗原、抗体、酶、底物等。正在IPO进程中。
义翘神州(301047.SZ)
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义翘神州),成立于2016年12月22日,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公司规模为650人(2024年报),法定代表人张杰有9家关联企业。
重组蛋白、抗体等生物试剂供应商,为全球药企和科研机构提供核心工具。新冠疫情期间为全球提供关键原料。
百普赛斯(301080.SZ)
北京百普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普赛斯),成立于2010年7月22日,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公司规模为621人(2024年报) ,法定代表人陈宜顶有9家关联企业。
该企业专注于重组蛋白等生物试剂,主要应用于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的药物研发和体外诊断。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知识交流与分享及科普目的,不涉及商业宣传,不作为相关医疗指导或用药建议。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DS2025检测自动化、智慧化实验室建设与应用论坛,合作咨询:李欣欣177 0186 0390。点击图片查看TDS2024会后报告
9月9日上午,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冯飞一行莅临香港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与联谊会主席苏清栋、会长霍启山及联谊会核心成员举行座谈。联谊会副秘书长、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生物制药(1177.HK)首席执行长、正大天晴董事长谢承润参加座谈并发言,围绕琼港合作提出务实建议。海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常务副主任关继荣,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康拜英参加活动。
冯飞指出,港区省级政协委员是爱国爱港的中坚力量,是琼港共同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与者。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海南自贸港建设都是重大国家战略,两者的互动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推力。希望联谊会带领委员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深化琼港合作,为国家改革开放大业作出更大贡献。
苏清栋、霍启山指出,联谊会始终坚定当好保卫国家保卫香港的先锋军,当好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推动者,当好琼港交流合作的践行者,当好香港繁荣发展的促进者。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年底封关运作,琼港两地协同发展将迎来新机遇,联谊会将积极推动两地在离岸金融、国际教育、体育竞技、高新科技等领域合作,共同打造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双引擎。
谢承润在交流中表示,海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令人振奋,博鳌乐城先行区凭借“先行先试”政策成为药械创新“超车道”和产业落地“桥头堡”。中国生物制药深度参与海南建设,已在当地推进29个临床项目,涵盖HER2-ADC、CDK2/4/6抑制剂等前沿靶点,覆盖乳腺癌、肺癌、肝癌等高发瘤种,控股子公司浩欧博的过敏治疗药物欧脱克也已在乐城落地。依托海南自贸港的独特区位优势、良好营商环境和医疗产业潜力,中国生物制药期待与海南书写更多兴业佳话,为琼港合作增添新的亮点。
声明:
本文的著作权由原作者或本公司享有,未经授权,不得以转载、复制、摄制、改编、汇编等方式使用。文中出现的人物肖像,其肖像权归本人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 正大集团资深董事长谢国民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正大制药集团领导受邀观礼
● 谢承润出席投资者论坛:中国医药步入发展新周期 创新研发与全球出海双轮驱动
● 港大校长张翔率企业家团走进正大天晴 共探医药跨界协同创新之道
● 漫说罕见病 |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解锁更快止血新方案
作者:岭北山人
2025年上半年,IVD行业呈现 "整体承压" 的整体格局。一方面,带量采购政策逐步落地,降低进院价格;另一方面,医保控费、套餐解绑等政策持续推进,行业降价压力加大,企业盈利空间普遍收窄。在此背景下,经营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企业在行业分化中的竞争地位。
山人基于2025年半年报数据,从三个核心维度构建经营能力分析体系:
运营效率维度:通过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评估企业供应链管理与产品变现能力。
应收账款风险维度:结合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周转率及账龄结构,分析企业资金回收质量与信用政策有效性;
资产利用效率维度:以总资产周转率衡量企业整体资源配置与盈利转化能力。
行业总览:20家IVD相关企业,存货总额113亿,行业平均水平存货5.6亿,其中服务类平均存货7.5亿,生产类平均存货5亿。
存货周转天数行业均值为235天,整体偏高;库存周转率行业平均1.49,压力较大;主要来自服务类行业,达到3.7。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90天,总资产周转率0.17普遍偏低。
应收账款方面,2025年H1营收244亿,应收账款总额349亿。平均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达到17亿,营业平均收入只有12亿。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营收比例总体为143%,应收账款同期相比增加12%。
只有7家企业的应收账款相比是下降的,其他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迪安诊断,润达医疗超过100%,而凯普生物,更是增长了472%。
应收账款绝对值排名前三的分别为:迪安诊断85亿,金域医学59亿,润达医疗56亿。前三家营收账款达到200亿,占总体应收账款比例的57%。
我们按服务类和生产类企业,分别分析详细指标:
服务类企业:存货周转效率直接反映企业供应链响应速度与市场需求匹配度。2025年上半年,服务类企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73天,远远低于行业平均值235天。库存周转率平均3.7,远远高于行业的1.49。
服务类企业存货普遍较低,存货周转天数均在100天以内,金域医学为绝对标杆,存货周转天数仅17.68天,存货周转率10.18次,分别为行业均值的7.5%和6.8倍。
迪安诊断、金域医学、兰卫医学的总资产周转率超过0.30,是行业均值的1.76倍以上。这类企业以医学检验服务为核心,固定资产占比低,资产轻量化特征明显,能够通过规模效应快速提升资产使用效率。以金域医学为例,其17.68天的存货周转天数与0.30的总资产周转率形成协同效应,印证了轻资产模式在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优势。
这一表现得益于其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模式——无需大规模备货,且检测样本流转效率高。凯普生物(77.22 天)、迪安诊断(82.28天)紧随其后,这类企业多以诊断服务为主营业务,存货结构以试剂为主,周转速度远快于设备制造商。
在应收账款天数方面,普遍偏高,凯普生物达到581天,为行业最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也最低。就算最好的兰卫医学,也只有190天,基本达到行业平均水平。
这也反映出服务类行业应收账款的巨大压力,在账龄方面,润达医疗两年以上账龄占比11%,而迪安为21%,兰卫为27%,金域为34%,凯普达到恐怖的73%。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类别,1年以内计提坏账准备5%,1-2年计提10%,2-3年计提30%,3年以上计提100%。3年以上账龄,将对企业造成很大的压力。
生产类企业中,库存周转天数平均289天,迪瑞医疗463天,万泰生物487天,为行业最高;美康生物存货周转天数112天,库存周转率1.6,为行业最高。万孚生物存货周转天数138天,库存周转率1.31,库存压力相对较小,也体现出高效运营能力。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中,科美诊断为20天,浩欧博为49天,为行业最好;而万泰生物的407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刷新了行业数据。
在应收账款账龄方面,浩欧博和科美诊断几乎没有2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表现最优。万孚和亚辉龙1年内应收账款比例也超过90%,风险系数相对较低。
而迪瑞医疗1-2年营收账款占比达50%,万泰2-3年应收账款占比达38%,利德曼3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达64%,回收风险较大。
综合来看,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高效周转型:存货周转天数中,括润达医疗、兰卫医学、美康生物存货周转天数低于120天,显著优于行业均值。这些企业多采用 "试剂+服务" 的组合模式,通过与医疗机构长期合作实现稳定销售,库存压力较小。
高风险积压型:万泰生物、迪瑞医疗、亚辉龙等企业存货周转天数超过300天,存货周转率不足0.5次。万泰生物作为疫苗与体外诊断双主业企业,疫苗生产周期长、审批流程复杂是导致存货积压的主因;迪瑞医疗则因高端设备产品结构占比提升,客户采购周期延长,使得库存变现能力下降。从行业对比看,这类企业的存货周转效率已低于电子、汽车等行业的平均水平,存在存货跌价风险。
低风险优质型:以浩欧博、科美诊断、亚辉龙为代表,1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超94%,且3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不足1.5%。其中浩欧博表现最为突出,1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98%,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仅48.92天,周转率2.62次,显著优于行业水平。这类企业多采用严格的信用政策,资金回收风险极低。
高风险预警型:凯普生物、利德曼、万泰生物等企业面临严重的应收账款风险。凯普生物3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高达31.2%,2-3年占比41.5%,且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达581.40天,周转率仅0.31次,按照英搏尔的风险分类标准,其超过70%的应收账款属于"风险水平很高"类别,坏账可能性超过90%。利德曼情况更为严峻,3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64.4%,结合其0.09的总资产周转率,显示企业资金链已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需警惕流动性危机。
稳健发展型:润达医疗、新产业、美康生物等企业总资产周转率介于0.20-0.25 之间,略高于行业均值。这些企业多采用 "设备+试剂" 的组合销售模式,在维持一定资产规模的同时,通过试剂的持续销售实现资产周转效率提升。
低效运营警示:万泰生物、热景生物、利德曼的总资产周转率低于0.10,仅为行业均值的58%以下。万泰生物因疫苗业务的重资产属性(生产车间、冷链设备等),加之存货与应收账款的双重积压,导致资产周转效率低下,这类企业需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或调整业务模式提升资源配置水平。
随着带量采购的逐步落地,以及套餐解绑的分步实施,以及医保飞检的全面开展,从行业趋势看,2025年医疗器械企业的经营能力受到持续影响。
面对行业变革,国内企业也积极突围:一是医疗设备更新政策的落地进度,将直接改善设备制造企业的存货周转效率;二是海外市场拓展成效,龙头企业通过 "本地化生产+营销" 模式,海外收入突破增长。
面对行业的政策变革,生产营业型企业面临降本增效的现实问题,如何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提升人效,才能在外界低需求和低毛利时代,显现出强健的发展势头。
声明:本微信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
100 项与 江苏浩欧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江苏浩欧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