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3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A First-in-Human Phase I, Open Label, Multiple Dose, Dose Escalation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Anti-BAFFR mAb, ESG206 in Subjects With B-cell Lymphoid Malignancies
This is a first-in-human phase I, multicenter, open label, sequential-cohort, dose escalation study of ESG206. The purpose i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safety, tolerability, PK, and preliminary efficacy and to establish the MTD, if any, and RP2D(s) of ESG206 in adult subjects with B lymphoid malignancies.
An Open-Label, Multiple Dose, Dose Escalation and Cohort Expansion Phase I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ESG406 in Subjects With Locally Advanced/Metastatic Solid Tumors
This study is an open-label, dose-escalation and cohort expansion Phase I study, aiming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K characteristics and preliminary efficacy of ESG406, and determine the MTD, RP2D and administration regimens of ESG406. The study includes the dose escalation study in Phase Ia and the cohort expansion study in Phase Ib.
A Phase 1/2 Study on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Immunogenicity, and Preliminary Efficacy of the Anti-BAFF-R Monoclonal Antibody, ESG206,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This is a multicenter, open-label Phase1/2 study aimed at evaluating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 (PK) profile, pharmacodynamics (PD), immunogenicity, and preliminary efficacy of ESG206. The study will be conducted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100 项与 上海诗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上海诗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作者:Medicina
2025 年 8 月 11 日 —— 诺华宣布ianalumab(VAY736,anti-BAFF-R单抗)用于治疗活动性干燥综合征成年患者的三期临床试验取得了积极的顶线结果。
Ianulumab 有望成为首个且唯一获得批准用于干燥综合征患者的靶向治疗药物。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
NEPTUNUS-1 和 NEPTUNUS-2 是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三期临床试验,证明了 ianalumab 在降低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性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效果。两项试验均达到了主要终点,即在统计学上显著改善疾病活动性。这些结果支持了 ianalumab 作为首个针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的靶向治疗药物的潜力,该药物具有双重作用机制,即 B 细胞耗竭和 BAFF-R 抑制。
01
Ianalumab
Ianulumab(VAY736)是一种新型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正在研究其用于治疗各种 B 细胞驱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干燥综合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性肾炎(LN)等。其作用机制通过两种方式靶向 B 细胞,即通过ADCC耗竭 B 细胞,并阻断 BAFF-R 介导信号(B 细胞功能和存活的)。Ianulumab 源自与 MorphoSys AG 的早期合作,诺华于 2024 年收购了该公司。
BAFF-R 表达于除浆细胞以及位于生发中心暗区的中心母细胞之外的人类外周 B 细胞亚群的表面。在功能性 B 细胞抗原受体(BCR)表达后,其表达会因 BCR 的信号而上调,这种信号增强了未成熟 B 细胞和过渡性 B 细胞的 BAFF-R 表达,如下图所示。
02
NEPTUNUS-1 、
NEPTUNUS-2三期临床试验
NEPTUNUS-1 和 NEPTUNUS-2 是全球多中心的关键研究,旨在评估 ianalumab 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些试验旨在为 ianalumab 作为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提供全面数据。
NEPTUNUS-1 是一项随机、双盲、两组多中心三期试验(N=275),旨在评估每月一次皮下注射 300 毫克 ianalumab 与安慰剂相比在 52 周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
NEPTUNUS-2 是一项随机、双盲、三组多中心三期试验(N=504),旨在评估每月一次或每三个月一次皮下注射 300 毫克 ianalumab 与安慰剂相比在最多 52 周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主要终点是通过 EULAR 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SSDAI)来衡量系统性疾病活动性的改善。
03
关于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系统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影响全身。它主要影响外分泌腺,导致过度干燥,超过 90% 的患者会出现干眼和口干。该疾病具有异质性,患者会经历干燥、疲劳和广泛疼痛,30% - 40% 的患者还会出现腺外器官受累。腺外表现可能非常多样,可能影响皮肤、肌肉骨骼系统、肾脏、肺和其他器官。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淋巴瘤风险增加。干燥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风湿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约影响 0.25% 的人口,估计有 50% 的患者未被诊断。干燥综合征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九倍。B 细胞功能障碍在该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引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目前没有获批的系统性治疗方法,只有有限的对症治疗可用于提供临时和部分的对症缓解,凸显了对有效靶向疗法的需求。
04
BAFF-R研发情况
BAFF-R在研项目主要是抗体和细胞治疗,进展最快的项目处于临床III期,也就是Novartis的Inalumab,另有诗健的单抗处于临床I/II期,百泰生物的单抗处于临床I期,以及礼来等公司的CD3双/多特异抗体处于临床早期研究。
欢迎大家加入BioPlus微信交流群,共同探讨。
BioPlus
微信交流群申请
入群申请联系人 :Lisa
邮箱:lisa.li@bp-bioplus.com
电话:18662346610(同微信)
入群申请,请先添加Lisa微信,并分享名片
入群画像 :Biotech/药厂研发/BD、投资机构、临床医生等
入群福利:不定时行业资料包分享
拓展阅读
BioPlus-海外寻找资产系列:
1.AACR复盘:9家CDH17-ADC数据对比
2.自免小众靶点APRIL,正在悄悄火起来了!
3. STEAP1,会成为ADC与TCE的下一个爆款靶点么?
BioPlus国际大会跟踪系列:
1. 2025 ASCO:ADC、双抗/多抗,有哪些看点?(附一览表)
2. 2025 AACR 双抗与ADC有哪些看点?
3. 小细胞肺癌领域,下一步将如何“破局”,ADC or TCE?
4. ELCC 讨论:NSCLC的ADCs最新进展
5. 未来ADC发展方向:新靶点,新载荷,双靶点/双表位...
6. 2025 ASCO 重点项目临床数据:有哪些精彩看点?
7. 2025 ASCO 重点项目临床数据
BioPlus靶点/管线研究系列:
1. “待爆”:CDH17 ADC项目大比拼,谁将脱颖而出?
2. PD-1激动剂在自免疾病项目数据盘点:失败项目的“坑”与启示
3. 上临床就能卖?DLL3 ADC这么好卖?
4. 胰腺癌三大热门靶点:CLDN18.2、EGFR、RAS
5. TSLP/SCF双抗,下一个自免待爆靶点组合?
6. GPC3靶点临床屡败,TCE能改写格局么?
7. 亮相AACR,曾被临床终止的ADC靶点Ly6E,能否卷土重来?
8. 最高18.45亿美元!赛诺菲为何重金买了两款TL1A双抗?
9. 2025 Q1:BMS、Sanofi和Roche管线调整,哪些项目被砍?
10. 现场!2025AACR:KRAS抑制剂的百花齐放
11. IL-17小分子抑制剂,能否杀出重围?
12.全球首款:华东医药申报MUC17 ADC药物
13.荨麻疹 first-in-class双抗提交临床试验申请
BioPlus技术平台深入剖析系列:
1. TCE 免疫共刺激信号之选:CD2,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2. BD爆发前夜!6家TCE Probody技术平台深度盘点
3. TCE Probody:Amgen携重磅技术“破局“,改写行业格局?
4. 有人放弃,有人前行!自免TCE全球管线大盘点
5. Immunocore将TCR疗法照进现实,向自免疾病迈进
6. B细胞清除免疫重置:SLE等疾病长效缓解终成现实!
7. 国内50家CD3平台序列来源汇总
8. CD28共刺激最终章?ZW209 DLL3/CD3/CD28 三抗剑指 Amgen
9. TCE 结构之争落幕:行业用行动给出 “标准答案”
10. CD3 VHH猴交叉:重要吗?
11.Genentech创新前沿:口服VHH抗体,靶向IL-23R
12.AbbVie专利公开:靶向PSMA/STEAP1 双抗ADC
BioPlus人物专访:
1. 专访肖亮:卖青苗不一定是坏事,这是中国Biotech长成参天大树的必经之路
2. 专访王刚,恺佧生物这些年的“出海”之旅?
据创鉴汇不完全统计,6月16日至6月22日全球生物制药领域共披露27起交易事件,潜在交易总额超34亿美元,涉及抗体偶联药物(ADC)、基因编辑、核药、小分子药物等核心领域。上周交易多数为未披露金额的研发合作,但包含4起超亿美元的大额并购、授权合作事件。其中,礼来以约13亿美元收购Verve Therapeutics,双方早在2023年6月就已经针对心血管疾病合作研发基因编辑药物。本次收购将继续强化礼来在该领域的战略布局。另一大额并购事件是Supernus Pharmaceuticals以7.95亿美元收购Sage Therapeutics,前者获得治疗产后抑郁症的口服药Zuranolone。ADC领域共有3起相关交易。其中,先声再明以潜在总额7.45亿美元授权NextCure靶向CDH6的药物SIM0505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权利,以及专有的ADC连接子和TOPO异构酶1抑制剂有效载荷技术,用于研发临床前ADC药物。此外,诗健生物与西班牙SunRock Biopharma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靶向CCR9的ADC。最后一笔大额交易聚焦小分子药物领域。Processa Pharmaceuticals就胃肠动力障碍药物PCS12852与Intact Therapeutics达成授权协议,潜在总额4.55亿美元。该药物是一款高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已完成2a期试验。通过本次交易,Processa在兑现非肿瘤管线价值的同时,集中资源开发下一代癌症疗法;对Intact而言,将扩充胃肠疾病产品管线,加速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读者们请星标⭐创鉴汇,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至其他平台。转发授权请在「创鉴汇」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更多数据内容推荐点击“在看”,分享创鉴汇健康新动态
欢迎关注凯莱英要闻6 月 23 日,FDA宣布已加速批准第一三共和阿斯利康的 TROP2 ADC 药物德达博妥单抗(Datopotamab deruxtecan-dlnk)第 2 项适应症,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 EGFR 靶向疗法和铂类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EGFR 突变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成人患者。德达博妥单抗亦成为首个获 FDA 批准的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的 TROP2 靶向疗法。本次适应症的获批是基于TROPION-Lung05 和 TROPION-Lung01两项研究结果:TROPION-Lung05为多中心、单臂研究,TROPION-Lung01为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在两项试验中,共 114 名经评估的既往接受过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EGFR 突变 NSCLC 患者中,确认的客观缓解率 (ORR) 为 45%(95% CI:35,54)。中位生存期 (DOR) 为 6.5 个月(95% CI:4.2,8.4)。此外,德达博妥单抗还有卵巢上皮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胃癌等多项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德达博妥单抗全球研发进展来源:Insight数据库关于德达博妥单抗德达博妥单抗最初由第一三共开发,采用第一三共独有的DXd-ADC技术设计,抗体部分由人源化抗TROP2 IgG1单克隆抗体(与Sapporo Medical University合作开发)通过可裂解四肽连接子与多个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有效载荷(一种依喜替康衍生物,DXd)连接组成。2020 年 7 月,第一三共与阿斯利康达成一项超 60 亿美元的合作,在全球(日本除外)联合开发和商业化德达博妥单抗,这也是继 HER2 ADC 德曲妥珠单抗之后,双方在 ADC 领域达成的第 2 项合作。德达博妥单抗在全球首次获批上市是2024年12月,在日本获批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内分泌治疗和化疗的HR阳性、HER2阴性(IHC 0、IHC 1+或IHC 2+/ISH-)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同样的适应症于今年1月在美获批。随后,4月EMA也批准其上市。关于TROP2 ADCTrop2是由TACSTD2基因编码的细胞表面糖蛋白,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在肿瘤细胞中,Trop2的表达明显升高,并通过调节钙离子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蛋白表达及降低纤黏蛋白黏附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转移。此外,Trop2 也可以与Wnt信号级联中的β-连环蛋白相互作用,因而对细胞核癌基因的转录、细胞的增殖起作用。总结看,Trop2高表达与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扩散息息相关,造成肿瘤患者生存期大幅缩短。TROP2 蛋白过度表达与多种癌症有关,包括数种最高发或难治的癌症,如乳腺癌(BC,尤其是TNBC)、NSCLC、胃癌(GC)、卵巢癌(OC)、结直肠癌(CRC)、尿路上皮癌(UC)、胰腺癌(PC)、子宫颈癌(CC)、去势抗性前列腺癌(CRPC)、头颈鳞状上皮细胞癌(HNSCC)和子宫内膜癌(EC),因此创新型TROP2 ADC 具备广谱肿瘤治疗的潜力,国内外对其新药研发布局也十分红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在研的TROP2 ADC约60余种,除吉利德的戈沙妥珠单抗、科伦博泰的芦康沙妥珠单抗和第一三共/阿斯利康的德达博妥单抗已在不同地区获批上市之外,恒瑞医药、复旦张江、诗健生物的 TROP2 ADC 均已推进到III期临床阶段。感谢关注、转发,转载授权、加行业交流群,请加管理员微信号“hxsjjf1618”。“在看”点一下
抗体药物偶联物上市批准临床结果多肽偶联药物加速审批
100 项与 上海诗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上海诗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