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产业发展历程

2024-02-15
并购
☝ 点击上方 一键预约 ☝   最新最热的医药健康新闻政策 早在中医药形成初期,中药饮片就已经出现,但中药饮片产业并未随之产生。在中药得以广泛应用,中药饮片技术与理论不断发展后,中药饮片行业才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中药饮片产业。 古代中药饮片产业发展 随着医药知识的逐步积累,最早的采药人认识到中药的医疗价值,以流动行医卖药或摆摊、启肆卖药的经营方式为主。南北朝时期,医、药开始分业经营。随着中药行业的不断发展,各地出现不少从事药材采集、贩运、批发、加工的商人。《本草经集注》中“采送之家”“蜀药及北药”描述的是药材批发商;“顺方切须……二百许种”描述的是饮片零售商;“丸散家”描述的是成药生产经营商。自此,医、药分业,且三大类商品的界限逐渐清晰。隋唐时期,国力强盛,中药饮片产业也随之发展。首都长安出现了大小药肆,大药店涉及药材的收购、加工、销售等,是中药行业前店后厂经营模式的发端。两宋时期,经济的发达、官方的重视促使中药产业出现了官营和民营两种体系。官药局依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进行生产。官药局所用中药饮片均需按照规范炮制,禁止使用不合格的饮片制造熟药(成药),饮片炮制由“修合官”负责监督实施。同时,民营药业也在蓬勃发展,生药铺经营药材批发,熟药铺经营成药,药铺有正式的招牌字号,名末冠以“生”“熟”。明清时期,官药局逐步走向衰亡,民营药业蓬勃发展。中药饮片加工分工更加细化,生药行含拆货棚、片子棚,经营药材并简单切制加工药材;熟药行一般为前店后厂,主要进行药材炮制加工和成药生产等。全国性的中药市场也逐步形成,主要有禹州药市、百泉药市、祁州药市、樟树药市等四大药市,出现了药品经营的专业组织,如“十三帮”。 现代中药饮片产业发展 1中药饮片产业起始阶段 从清朝末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屈辱,中国人民蒙受了深重苦难,民族经济受到沉重打击,中医药受到政府层面的歧视和打压,在内乱外战极为艰难的社会背景下,民族医药行业难以发展,中药饮片行业的发展也基本处于停滞、萎缩的状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卫生事业蒸蒸日上。1954年,毛泽东主席对于中药行业做出重要指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是祖国宝贵的遗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所以对各省生产药材应加以调查保护,鼓励生产,便利运输,改进推销。”1955年3月,原中国药材公司成立,接管了中国土产公司、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中国医药公司的中药业务。各省、市、县亦相继建立各级中药材公司,各级中药材公司实行全行业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结束了中药分散经营和私营商业起主要作用的局面。自1956年起,各地药材公司适当集中原有的炮制人员和生产工具,组成饮片加工部或加工组,扩大饮片生产;条件好的公司逐渐更新设备,充实人员,饮片加工部或加工组发展成饮片厂。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之后,中药饮片产业也随着“公私合营”的开展,转变了前店后厂切制饮片的生产模式,饮片生产也统归于遍布全国的药材公司,各地药材公司或药材站均建有饮片加工厂,生产加工的饮片在本区域内统一调度、计划使用。生产设备更新,生产规模扩大,为中药饮片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前期的准备和积累。而且各地药材公司、药材站的饮片厂聚拢了很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与饮片加工和经营的老药工,为中药饮片产业保留了人才,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传统的炮制技术。1960年以后,多种选药机、筛药机、切药机、炒药机相继研制成功,并陆续投入使用,这些机器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1970年以后,国家在河南周口、上海、天津、吉林长春投资建立了4家中药饮片机械厂,这标志着我国的中药炮制设备步入了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统筹下,中药饮片行业由小作坊的生产模式,逐步转变为集中生产的模式,通过逐步的产业化过程,中药饮片行业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中药饮片产业初步成形。 筛药机、炒药机 2中药饮片产业初级发展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982年11月,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胡厥文、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胡子昂、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季方共同向中共中央提交了《关于振兴和发展中药事业的建议书》,要求进一步解决中药供应紧缺、饮片质量下降和中药行业后继乏人的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对《关于振兴和发展中药事业的建议书》的批示,1983年,原国家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调查研究。《国务院批转国家医药管理局关于中药工作问题的报告的通知》(国发〔1983〕160号),要求对饮片加工的技术改造,要与中成药厂统筹安排,在安排技术措施费时,给予专项照顾。以此为契机,全国饮片加工的技术改造进程加快。1983—1984年,在国家投资755万元、地方投资810万元的基础上,全国44个饮片厂进行了重点技术改造。此次技术改造的总体要求如下:改造厂房,更新设备,合理布局,扩大品种,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文明生产。济南中药饮片厂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现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协作进行技术改造,成为生产厂家同科研单位相结合进行技术改造的样板,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研制的“中药材减压冷浸软化装置”被用于实际生产。南京、苏州等地的中药饮片厂,另择新址,重新建厂。天津、武汉等地的中药饮片厂,在原址建起了新厂房,引进了新设备,改善了生产条件,将生产区与生活区隔离开来,美化了环境。全国的中药饮片生产,呈现出崭新面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饮片行业的一系列工作成果逐步显现。原国家医药管理局于1984年、1985年连续召开了两次全国饮片工作会议,开展了饮片质量的评比、检查,加强了饮片的质量管理,饮片的质量逐步提高。1986—1990年,国家确定了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免征所得税和产品税的优惠政策,共计投资1亿元,改造了44个重点饮片厂。1991—1995年,中药饮片专项及中药专项技术改造,共安排84个项目,获得投资7.2亿元。至1998年,全国的饮片加工厂(场)、加工点有1500多个,其中初具规模的企业有54个,饮片加工年产值近3亿元。至2000年,全国已有2500余家饮片厂(场),其中“七五”期间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支持进行技术改造的44家企业,以及“九五”期间负责毒性饮片生产的59家定点企业,较为正规,生产规模较大,其余企业大多仍以作坊式的饮片加工方式为主,企业管理落后,生产设备简陋,人员素质低,既无严格的质量检测制度,又无必要的质量、卫生保障和环境条件,更谈不上科学的生产管理。亳州和安国药材市场的个体经营者控制了两个药材市场70%~80%的中药饮片市场经营份额,全国30%以上的市售饮片来自非专业的饮片生产企业。中药饮片生产混乱、经营无序,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3中药饮片产业规范化发展阶段 2003年1月30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了中药饮片、医用氧GMP补充规定,并于2003年6月开始认证试点工作。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邈中药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汇仁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上海养和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在当年通过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MP认证。2004年10月26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推进中药饮片等类别药品监督实施GMP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要求,自2008年1月1日起,所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届时对未在规定期限内未达到GMP要求并取得《药品GMP证书》的相关中药饮片、医用气体、体外生物诊断试剂生产企业一律停止生产。至2007年2月,除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企业通过了GMP认证。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中药饮片产业政策。2009年,中药饮片首次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0年版《中国药典》“凡例”首次将饮片定义为处方药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下简称《中医药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中医药专属的支持政策与法律法规连续出台,促进中药饮片产业走上持续、稳健、科学发展的道路。(来源: 中国中药饮片)药闻康策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  一键关注  【免责声明】1.“药闻康策”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2.“药闻康策”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3.“药闻康策”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药闻康策”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欢迎转发分享、点赞、点在看
更多内容,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适应症
-
靶点
-
药物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