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核药龙头远大医药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主营业务稳健,收入再创新高:公司实现营收约61.1亿港元,其中创新及壁垒产品收入占比约51%,同比提升近15个百分点,若剔除集采及汇率影响,公司收入同比增长约13%;期内公司净利润约11.7亿港元。
创新研发方面,期内公司研发及项目投入总计约10.2亿港元,共实现38项重大里程碑进展。
远大医药目前已在核药抗肿瘤诊疗、呼吸及危重症、创新眼药、心脑血管急救等重要战略方向,构建起差异化的创新管线和良好的产品梯队,创新管线充足,期内累计在研项目133个,创新项目42个,分布于临床前到新药上市申请的不同阶段,部分产品已进入快速放量阶段,成功助力公司产品组合焕新迭代,管线布局合理,形成了良好的梯队效应。
作为全球仅有的四家实现创新核药商业化的药企之一,远大医药核药板块已率先步入收获期,并成为公司业绩爆发的核心引擎。上半年公司核药抗肿瘤诊疗板块以106%的同比增幅创造了4.2亿港元的收入新高,核心产品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保持高速放量,持续印证产品的市场潜力。
今年7月,易甘泰®获美国FDA提前批准用于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新增适应症,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获FDA批准用于不可切除HCC和结直肠癌肝转移双重适应症的选择性内放射治疗产品。
此外,公司用于诊断HCC的全球创新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GPN02006国内IIT临床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展现出产品卓越的安全性和显像效能,并在2025年北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SNMMI)年会获口头报告。
核药产业链布局方面,远大医药的全球化战略以自建的产业基础设施为支撑。远大医药位于成都温江的全球领先核药研发及生产基地已于上半年投入运营,作为核药全产业链闭环平台,将助力公司实现从研发到工业化量产的战略性跨越,并将打通公司核药全球化布局的关键环节。
除核药板块外,公司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脓毒症的创新产品STC3141已成功达到II期临床研究终点,市场空间达百亿规模。远大医药也正在同步推进其全球临床开发进展,目前该产品已在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英国等五个国家获批七个临床批件。
在呼吸及危重症、创新眼药,以及心脑血管急救等远大医药优势业务领域,公司亦同步推进创新产品落地,持续赋能业绩提升。期内,恩卓润®、恩明润®、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以及能气朗®辅酶Q10片、合心爽®/合贝爽®等近期新增的产品加速兑现商业化预期,促进公司制药科技领域稳健增长。
在创新眼药方面,公司全球首创的鼻喷式干眼症治疗药物OC-01日前已在中国大陆完成首批商业化处方落地。用于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全球创新眼药GPN01768 (TP-03)上半年海外收入超1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52%。目前该产品已在中国澳门获批上市,未来商业化潜力巨大。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新型眼用制剂 GPN00884已于2025年3月完成I期临床研究。治疗翼状胬肉改良型新药 GPN00153(CBT-001)在中国于2023年3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 III 期临床研究,2025年6月完成全部患者入组。
总结
核药赛道骤然升温,已呈“群雄逐鹿”之势。继中国同福、东诚药业之后,远大医药等后起之秀也纷纷入局核药,顺势带动核药CRO/CDMO发展。据不完全盘点,国内布局者已逾60家,在研管线突破70条。“医药一哥”恒瑞医药于2020年11月成立天津恒瑞全资子公司,四款核药管线齐发:治疗端 HRS-4357 与镥 [¹⁷⁷Lu] 氧奥曲肽注射液,诊断端 HRS-9815 与镓 [⁶⁸Ga] 伊索曲肽注射液。中药龙头云南白药亦跨界抢滩,旗下云核医药的前列腺癌诊断创新药 INR101注射液已获批临床,正式进军核药领域。与此同时,先通医药、智核生物、辐联医药、核欣医药等新锐也纷纷崭露头角,完成融资并积极推动研发进展。
参考资料:公司半年报
识别微信二维码,可添加药时空小编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