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批准上市 |
|
首次获批日期2020-06-01 |
100 项与 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编者按:本文来自米内网,作者未晞;赛柏蓝授权转载,编辑相宜数据显示,按终端平均零售价计算,2024年中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规模达9411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实体药店占比跌至65%,网上药店冲上3292亿元新高。从实体药店各品类结构来看,2024年药品销售额占比升至81.4%,较2023年上升3.2个百分点。近日,中国城市实体药店TOP10畅销品牌和TOP10畅销集团出炉,华润医药“统领全局”,集团的感冒灵颗粒登上中成药TOP1品牌,销售额高达27.65亿元,集团的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以19.97亿元的销售额登上西药(化学药+生物药)品牌榜榜首,最畅销集团(一级)也被华润医药收入囊中,2024年其终端销售额为204.64亿元,遥遥领先,正大制药大涨26.39%,首次挺进第十位。01实体药店占比降至65%网上药店冲上3292亿图1:2013-2024年中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情况(单位:亿元)图2:2013-2024年中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额占比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规模再创新高,达9411亿元,增速放缓至1.9%。随着医疗改革深入,消费人群有更多的渠道选择,线下实体药店渐渐失去价格优势,2024年份额占比跌至65%,较2023年再跌2.5个百分点;而网上药店价格透明,便于选择,使得其份额持续增加,2024年升至35%,“地盘”仍有继续扩张的态势。图3:2013-2024年中国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情况(单位:亿元)图4:2013-2024年中国实体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情况(单位:亿元)2024年中国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规模冲上3292亿元,受中国经济大环境影响,增速首次跌至个位数,同比增长9.6%。实体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2024年销售规模为6119亿元,首次出现负增长,降幅为1.8%,主要受非药品的销售影响。图5:2017-2024年中国实体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各品类结构变化从中国实体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各品类结构来看,2024年药品类销售额占比升上81.4%,较2023年提升3.2个百分点,为近12年最高值;药材类销售额占比微降至7.5%,重回2020-2022年间水平;保健品类销售额占比继续下滑,跌至3.8%,为近12年新低;器械类销售额占比跌至4.7%,回到疫情前水平,其它类的销售额占比下跌0.1个百分点。02实体药店药品销售额稳步增长规模已达4981亿图6:2013-2024年中国实体药店药品销售情况(单位:亿元)2024年中国实体药店药品销售规模涨至4981亿元,较2023年增长2.3%,近12年来均保持正增长态势。图7:2015-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与县乡村实体药店药品销售额占比图8:2015-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含地级及以上城市)药品销售情况(单位:亿元)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规模为3171亿元,全年较2023年增长2.3%,在市场消费意愿降低的情况下主要依赖抗肿瘤、生物药等新特药品种的推动。而“中国县乡村实体药店”药品规模超过1800亿元,同样较2023年增长2.3%。图9: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含地级及以上城市)中西药以及OTC/Rx市场份额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含地级及以上城市)药品销售规模中,化学药份额上涨至49.1%、生物药份额突破10%,较2023年分别提升了0.3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此消彼长之下,中成药份额较2023年下滑1.7个百分点,份额为40.0%。从药品类型看,处方药占比提升2.1个百分点,份额为53.4%,稳坐大半壁江山,非处方药占比下跌1.3个百分点,份额为36.3%,双跨药占比保持在10%左右。03最新TOP10畅销品牌TOP10畅销集团是他们表1: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含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成药最畅销品牌TOP10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含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成药有14个品牌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按一级集团统计),TOP10品牌门槛为11.57亿元,比2023年下降0.5亿元,前十品牌合计销售额超过176亿元。3个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品牌上榜:华润医药的感冒灵颗粒(含华润三九医药、华润三九(枣庄)药业)2024年销售额涨至27.65亿元,为近十年新高,一举拿下中成药TOP1品牌宝座,该品牌5年复合增长率达4.59%;京都念慈菴总厂的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国药集团的急支糖浆(含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2024年位列TOP6、TOP10品牌,销售额均有下滑,分别为16.77亿元、11.57亿元,但两个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82%、3.22%,潜力依然可期。3个补气补血类用药品牌上榜:华润医药旗下东阿阿胶的独家产品复方阿胶浆2024年销售额升至13.90亿元,排在TOP8品牌,该品牌5年复合增长率达4.82%;东阿阿胶的阿胶、福牌阿胶的阿胶2024年位列TOP2、TOP9品牌,销售额均有下滑,分别为23.63亿元、12.34亿元,两大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均为负值,危机仍未解除。3个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品牌上榜:漳州片仔癀药业的独家产品片仔癀2015年以来一直保持正增长态势,2024年销售额涨至16.79亿元,为近十年峰值,品牌排名TOP5,该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21%,是TOP10品牌中最高值;国药集团旗下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的藿香正气口服液、华润医药的健胃消食片(含子公司江中药业、东阿阿胶(临清)药业)2024年位列TOP4、TOP7品牌,销售额均有下滑,分别为18.04亿元、15.17亿元,但两大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9.95%、2.00%,期望在2025年能扭转劣势。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仅北京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含北京同仁堂股份同仁堂制药、北京同仁堂科技制药)挤进TOP10品牌榜单,2024年跌幅达13.79%,销售额为20.49亿元,该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为2.65%,市场潜力有待观察。表2: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含地级及以上城市)西药(化学药+生物药)最畅销品牌TOP10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含地级及以上城市)西药(化学药+生物药)有17个品牌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TOP10品牌门槛在13.46亿元,比2023年下降0.22亿元,前十品牌合计销售额超过164亿元。3个消化系统及代谢药品牌上榜:华润医药旗下澳诺(中国)制药的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2024年以19.97亿元的销售额登上西药TOP1品牌宝座,该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28%;青岛双鲸药业的维生素D滴剂2024年销售额下滑,以18.88亿元排在TOP3品牌,该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为1.47%;赫力昂的碳酸钙D3片(Ⅰ)2024年销售额涨至14.08亿元,排在TOP9品牌,该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为8.57%。2个心脑血管系统药物品牌上榜:晖致的阿托伐他汀钙片2024年以19.37亿元的销售额登上西药TOP2品牌宝座,该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为2.57%;拜耳的硝苯地平控释片2024年销售额下滑,以13.46亿元排在TOP10品牌,该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为8.01%。3个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品牌上榜,2024年增速均达双位数,成为年度耀眼明星: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经历了2023年大跌15.27%后在2024年增长14.98%,以18.09亿元销售额排在TOP4品牌,该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45%;翰森制药2020年获批的1类新药甲磺酸阿美替尼片2021-2024年分别增长了82.79%、4.76%、38.53%、39.34%,2024年以15.67亿元排在TOP5品牌;阿斯利康的甲磺酸奥希替尼片2024年以15.45亿元的销售额排在TOP6品牌,该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为19.71%,是TOP10品牌中最高值。2个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品牌上榜,竞争焦点锁定在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晖致和广药集团的交锋由来已久,2015-2018年晖致领军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市场,2019-2021年广药集团成功反超,但在2022-2024年晖致则“重掌大权”。两家集团的差距最小的一年是2023年,晖致仅领先1727万元,2024年晖致则领先超过了8200万元。从5年复合增长率来看,晖致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为6.20%,广药集团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则为4.47%,进口品牌的竞争力依然强劲。表3: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含地级及以上城市)最畅销集团TOP10备注:以一级集团统计,如“华润医药”含华润三九、华润东阿、华润双鹤、华润江中等下属企业。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含地级及以上城市)最畅销集团TOP10门槛为48.97亿元,比2023年上涨0.09亿元,前十集团合计销售额超过798亿元。榜首由华润医药继续蝉联,是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销售额唯一破200亿的集团。4家上榜TOP10的本土药企集团中,有2家在2024年有正增长,除了华润医药增长了1.28%,正大制药大涨26.39%,首次挺进TOP10集团。6家跨国药企中诺华集团2024年有双位数增长,高达17.70%,阿斯利康、强生、晖致分别增长了9.78%、2.94%、0.37%。值得注意的是,在TOP11-TOP20集团中,云南白药2024年增长了3.81%,排在TOP12,石药集团2024年增长超过11%,排在TOP13,远大健康2024年增长超过3.30%,排在TOP16,这些潜力集团今年能否再创佳绩,我们拭目以待。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市场(含药品和非药品)整体增速放缓至个位数,压力倍增,其中中国实体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首次迎来负增长,主要受非药品拖累,而药品的销售则继续维持正增长态势。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西药)已成为最畅销的大类。从企业角度,2024年本土药企与跨国药企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73.68%、26.32%,本土药企是市场的主力军但跨国药企占比却在逐年提升,可见跨国药企是“寸土必争”的态度,本土药企需谨慎对待,不能轻敌。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END内容沟通:郑瑶(13810174402)
精彩内容米内网数据显示,按终端平均零售价计算,2024年中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规模达9411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实体药店占比跌至65%,网上药店冲上3292亿元新高。从实体药店各品类结构来看,2024年药品销售额占比升至81.4%,较2023年上升3.2个百分点。近日,中国城市实体药店TOP10畅销品牌和TOP10畅销集团出炉,华润医药“统领全局”,集团的感冒灵颗粒登上中成药TOP1品牌,销售额高达27.65亿元,集团的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以19.97亿元的销售额登上西药(化学药+生物药)品牌榜榜首,最畅销集团(一级)也被华润医药收入囊中,2024年其终端销售额为204.64亿元,遥遥领先,正大制药大涨26.39%,首次挺进第十位。9411亿零售药店市场:实体药店占比降至65%,网上药店冲上3292亿图1:2013-2024年中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情况(单位:亿元)图2:2013-2024年中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额占比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规模再创新高,达9411亿元,增速放缓至1.9%。随着医疗改革深入,消费人群有更多的渠道选择,线下实体药店渐渐失去价格优势,2024年份额占比跌至65%,较2023年再跌2.5个百分点;而网上药店价格透明,便于选择,使得其份额持续增加,2024年升至35%,“地盘”仍有继续扩张的态势。图3:2013-2024年中国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情况(单位:亿元)图4:2013-2024年中国实体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情况(单位:亿元)2024年中国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规模冲上3292亿元,受中国经济大环境影响,增速首次跌至个位数,同比增长9.6%。实体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2024年销售规模为6119亿元,首次出现负增长,降幅为1.8%,主要受非药品的销售影响。图5:2017-2024年中国实体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各品类结构变化从中国实体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各品类结构来看,2024年药品类销售额占比升上81.4%,较2023年提升3.2个百分点,为近12年最高值;药材类销售额占比微降至7.5%,重回2020-2022年间水平;保健品类销售额占比继续下滑,跌至3.8%,为近12年新低;器械类销售额占比跌至4.7%,回到疫情前水平,其它类的销售额占比下跌0.1个百分点。实体药店药品销售额稳步增长,规模已达4981亿图6:2013-2024年中国实体药店药品销售情况(单位:亿元)2024年中国实体药店药品销售规模涨至4981亿元,较2023年增长2.3%,近12年来均保持正增长态势。图7:2015-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与县乡村实体药店药品销售额占比图8:2015-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含地级及以上城市)药品销售情况(单位:亿元)米内网推出的《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化学药与中成药终端竞争格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指:中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药品规模占中国实体药店药品规模的63.7%;“中国县乡村实体药店”(指:非地级城市,也就是县乡村实体药店)药品规模占比达36.3%。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规模为3171亿元,全年较2023年增长2.3%,在市场消费意愿降低的情况下主要依赖抗肿瘤、生物药等新特药品种的推动。而“中国县乡村实体药店”药品规模超过1800亿元,同样较2023年增长2.3%。图9: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含地级及以上城市)中西药以及OTC/Rx市场份额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含地级及以上城市)药品销售规模中,化学药份额上涨至49.1%、生物药份额突破10%,较2023年分别提升了0.3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此消彼长之下,中成药份额较2023年下滑1.7个百分点,份额为40.0%。从药品类型看,处方药占比提升2.1个百分点,份额为53.4%,稳坐大半壁江山,非处方药占比下跌1.3个百分点,份额为36.3%,双跨药占比保持在10%左右。厉害了!最新TOP10畅销品牌、TOP10畅销集团是他们表1: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含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成药最畅销品牌TOP10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含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成药有14个品牌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按一级集团统计),TOP10品牌门槛为11.57亿元,比2023年下降0.5亿元,前十品牌合计销售额超过176亿元。3个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品牌上榜:华润医药的感冒灵颗粒(含华润三九医药、华润三九(枣庄)药业)2024年销售额涨至27.65亿元,为近十年新高,一举拿下中成药TOP1品牌宝座,该品牌5年复合增长率达4.59%;京都念慈菴总厂的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国药集团的急支糖浆(含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2024年位列TOP6、TOP10品牌,销售额均有下滑,分别为16.77亿元、11.57亿元,但两个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82%、3.22%,潜力依然可期。3个补气补血类用药品牌上榜:华润医药旗下东阿阿胶的独家产品复方阿胶浆2024年销售额升至13.90亿元,排在TOP8品牌,该品牌5年复合增长率达4.82%;东阿阿胶的阿胶、福牌阿胶的阿胶2024年位列TOP2、TOP9品牌,销售额均有下滑,分别为23.63亿元、12.34亿元,两大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均为负值,危机仍未解除。3个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品牌上榜:漳州片仔癀药业的独家产品片仔癀2015年以来一直保持正增长态势,2024年销售额涨至16.79亿元,为近十年峰值,品牌排名TOP5,该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21%,是TOP10品牌中最高值;国药集团旗下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的藿香正气口服液、华润医药的健胃消食片(含子公司江中药业、东阿阿胶(临清)药业)2024年位列TOP4、TOP7品牌,销售额均有下滑,分别为18.04亿元、15.17亿元,但两大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9.95%、2.00%,期望在2025年能扭转劣势。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仅北京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含北京同仁堂股份同仁堂制药、北京同仁堂科技制药)挤进TOP10品牌榜单,2024年跌幅达13.79%,销售额为20.49亿元,该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为2.65%,市场潜力有待观察。表2: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含地级及以上城市)西药(化学药+生物药)最畅销品牌TOP10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含地级及以上城市)西药(化学药+生物药)有17个品牌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TOP10品牌门槛在13.46亿元,比2023年下降0.22亿元,前十品牌合计销售额超过164亿元。3个消化系统及代谢药品牌上榜:华润医药旗下澳诺(中国)制药的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2024年以19.97亿元的销售额登上西药TOP1品牌宝座,该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28%;青岛双鲸药业的维生素D滴剂2024年销售额下滑,以18.88亿元排在TOP3品牌,该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为1.47%;赫力昂的碳酸钙D3片(Ⅰ)2024年销售额涨至14.08亿元,排在TOP9品牌,该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为8.57%。2个心脑血管系统药物品牌上榜:晖致的阿托伐他汀钙片2024年以19.37亿元的销售额登上西药TOP2品牌宝座,该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为2.57%;拜耳的硝苯地平控释片2024年销售额下滑,以13.46亿元排在TOP10品牌,该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为8.01%。3个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品牌上榜,2024年增速均达双位数,成为年度耀眼明星: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经历了2023年大跌15.27%后在2024年增长14.98%,以18.09亿元销售额排在TOP4品牌,该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45%;翰森制药2020年获批的1类新药甲磺酸阿美替尼片2021-2024年分别增长了82.79%、4.76%、38.53%、39.34%,2024年以15.67亿元排在TOP5品牌;阿斯利康的甲磺酸奥希替尼片2024年以15.45亿元的销售额排在TOP6品牌,该品牌的5年复合增长率为19.71%,是TOP10品牌中最高值。2个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品牌上榜,竞争焦点锁定在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晖致和广药集团的交锋由来已久,2015-2018年晖致领军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市场,2019-2021年广药集团成功反超,但在2022-2024年晖致则“重掌大权”。两家集团的差距最小的一年是2023年,晖致仅领先1727万元,2024年晖致则领先超过了8200万元。从5年复合增长率来看,晖致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为6.20%,广药集团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则为4.47%,进口品牌的竞争力依然强劲。表3: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含地级及以上城市)最畅销集团TOP10备注:以一级集团统计,如“华润医药”含华润三九、华润东阿、华润双鹤、华润江中等下属企业。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含地级及以上城市)最畅销集团TOP10门槛为48.97亿元,比2023年上涨0.09亿元,前十集团合计销售额超过798亿元。榜首由华润医药继续蝉联,是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销售额唯一破200亿的集团。4家上榜TOP10的本土药企集团中,有2家在2024年有正增长,除了华润医药增长了1.28%,正大制药大涨26.39%,首次挺进TOP10集团。6家跨国药企中诺华集团2024年有双位数增长,高达17.70%,阿斯利康、强生、晖致分别增长了9.78%、2.94%、0.37%。值得注意的是,在TOP11-TOP20集团中,云南白药2024年增长了3.81%,排在TOP12,石药集团2024年增长超过11%,排在TOP13,远大健康2024年增长超过3.30%,排在TOP16,这些潜力集团今年能否再创佳绩,我们拭目以待。结语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市场(含药品和非药品)整体增速放缓至个位数,压力倍增,其中中国实体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首次迎来负增长,主要受非药品拖累,而药品的销售则继续维持正增长态势。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西药)已成为最畅销的大类。从企业角度,2024年本土药企与跨国药企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73.68%、26.32%,本土药企是市场的主力军但跨国药企占比却在逐年提升,可见跨国药企是“寸土必争”的态度,本土药企需谨慎对待,不能轻敌。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注: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不含县乡村药店;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免责声明:本文仅作医药信息传播分享,并不构成投资或决策建议。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文章或引用数据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872470254@qq.com稿件要求详询米内微信首页菜单栏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分享、点赞、在看】点一点不失联哦
精彩内容
近期,多地发布的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胶囊等中成药祛暑剂均在列。米内网数据显示,中成药祛暑剂在2024年Q1-Q3中国零售药店终端销售规模超过30亿元。从TOP20来看,实体药店:超10亿大品种领跑,太极、天士力、云南白药上榜;网上药店:保济丸暴涨111%,恩威挺进TOP4品牌。
近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中成药祛暑剂销售情况(单位:亿元)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
米内网数据显示,中成药祛暑剂在2024年Q1-Q3中国零售药店(城市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终端销售规模超过30亿元,是消化系统中成药TOP2亚类,而城市实体药店是主要销售渠道。
从剂型来看,溶液剂占据主流,丸剂位居第二,合计市场份额占比超过90%。从在销品种数量来看,产品近40个,品牌近300个。
2024年Q1-Q3中国零售药店终端中成药祛暑剂TOP5集团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
从集团TOP20来看,太极集团、广药集团、天士力、石药控股、神威药业位居前五,华润三九增速最快,同比增长近300%,石药控股、神威药业、成都恩威均有双位数增速。
实体药店:超10亿大品种领跑,太极、天士力、云南白药上榜
2024年Q1-Q3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祛暑剂产品TOP20(单位:亿元)来源: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注:销售额低于1亿元用*表示,标红为独家产品
产品TOP20中,5个销售额超过1亿元,藿香正气口服液以超10亿元领跑,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合剂分别位居第二、三位。从增速来看,藿香正气合剂最快,达82.62%,藿香正气胶囊增速近50%,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颗粒、藿香祛暑软胶囊均超过20%。
6个独家产品,分别为藿香正气滴丸(天士力医药集团)、正露丸(大幸药品)、龙虎人丹(上海中华药业)、保济口服液(广州王老吉药业)、普济丸(雅各臣科研制药)、老范志万应神曲(泉州中侨药业),其中,藿香正气滴丸(天士力医药集团)是唯一一个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独家产品。
2024年Q1-Q3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祛暑剂品牌TOP20(单位:亿元)来源: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注:销售额低于1亿元用*表示
品牌TOP20中,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的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额超10亿元,天士力医药集团的藿香正气滴丸、石药江西金芙蓉药业的藿香正气合剂、神威药业集团的藿香正气软胶囊均超1亿元。
从增速来看,吉林三九金复康药业的藿香正气合剂、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的藿香正气胶囊翻倍,分别同比增长487.28%、175.17%;石药江西金芙蓉药业的藿香正气合剂、神威药业集团的藿香正气软胶囊、云南白药集团的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胶囊、北京同仁堂科技制药的藿香正气水等8个品牌有双位数增速。
藿香正气口服液在2024年Q1-Q3中国城市实体药店销售额超过10亿元,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市场份额最大。资料显示,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先后进入《中国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预防和治疗指南》、《嗳气中医诊疗专家共识》等权威指南共识,还入选国家卫健委《登革热诊疗方案(2024年版)》。太极集团表示,公司在科研板块将深挖开放协同的融合创新平台潜力,加大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等大品种和潜力产品的二次开发,在稳步推进在研项目同时,加快项目立项和引进新产品,强化科研赋能销售。
藿香正气水在2024年Q1-Q3中国城市实体药店销售规模超过3亿元,是TOP20中在销企业数最多的产品,超过60家,云南楚雄天利药业的市场份额最大。值得注意的是,在品牌TOP20中,藿香正气水有8家企业上榜,云南白药集团、北京同仁堂科技制药、四川彩虹制药、腾药制药、天府康达集团府庆制药增速均超过20%。
网上药店:保济丸暴涨111%,恩威挺进TOP4品牌
2024年Q1-Q3中国网上药店中成药祛暑剂产品TOP20(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中国网上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注:销售额低于5000万元用*表示,标红为独家产品
产品TOP20中,藿香正气水销售额超过1亿元,保济丸凭借111.66%的增速晋身TOP5。此外,藿香正气合剂、人丹、藿香正气颗粒等4个产品增速均超过50%。
6个独家产品中,正露丸(大幸药品)、保济口服液(广州王老吉药业)、老范志万应神曲(泉州中侨药业)均有双位数增速。
2024年Q1-Q3中国网上药店中成药祛暑剂品牌TOP20(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中国网上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注:销售额低于5000万元用*表示
品牌TOP20中,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的藿香正气口服液和四川依科制药的藿香正气水销售额均超过5000万元,恩威(江西)制药的藿香正气合剂挺进TOP4品牌,而吉林三九金复康药业的藿香正气合剂、广州王老吉药业的人丹、湖北太子药业的藿香正气合剂是新上榜品牌。
从增速来看,吉林三九金复康药业的藿香正气合剂和广州王老吉药业的保济丸翻倍,分别同比增长524.76%、122.32%;9个品牌有双位数增速,其中,广州王老吉药业的人丹和湖北太子药业的藿香正气合剂增速均超过50%。
藿香正气合剂在2024年Q1-Q3中国网上药店同比增长84.36%,销售额已超过2023年全年,在销企业数有12家,恩威(江西)制药的市场份额最大,其次是吉林三九金复康药业。
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公司公告注: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不含县乡村药店;《中国网上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全国网上药店所有药品数据,包括天猫、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及私域平台上所有网上药店药品数据;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872470254@qq.com稿件要求详询米内微信首页菜单栏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
【分享、点赞、在看】点一点不失联哦
100 项与 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