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在乳腺癌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周期、双交叉的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主要目的 以Janssen-Cilag公司生产的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商品名:Caelyx®,规格:10mL:20mg)为参比制剂,按照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有关规定,与常州金远药业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受试制剂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商品名:立幸;规格:10mL:20mg)进行体内药动学对比研究,考察多柔比星在乳腺癌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 次要目的 研究受试制剂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规格:10mL:20mg)和参比制剂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Caelyx®(规格:10mL:20mg)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
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contained Versus Daunorubicin-contained VDCLD Regimen in Previously Untreated Adult Patients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Complete Remission Rates and Changes of Leukemia Stem Cells
To determine, compared with Daunorubicin(DNR), whether 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 (PLD) inducing higher complete remission (CR) rate, in untreated primary ALL adult patients with VDCLD regimen induction therapy. Second, to determine, compared with the DNR, whether chemotherapy containing PLD with a higher response rates and greater safety in adult ALL
研究受试者分别在空腹和餐后状态下单次口服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
研究受试者分别在空腹和餐后状态下单次口服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的瑞舒伐他汀钙片(T,5 mg/片)与IPR PHARMACEUTICALS INCORPORATED生产、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分装的瑞舒伐他汀钙片(R,可定,5 mg/片)后的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
100 项与 常州金远药业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常州金远药业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由Deepseek生成,经人工校验调整,但受限于动态数据更新延迟,部分信息可能存在滞后性,若存在错误,请见谅。
2月25日,NMPA公布了多个品种的批准文件,其中有两大复杂注射剂,利培酮微球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获批。
中国医药行业的“内卷”早已不是新话题,但当这场战役蔓延至复杂注射剂这一高技术壁垒领域时,其惨烈程度仍远超想象。从脂质体到微球制剂,曾经的技术护城河在仿制药洪流和政策铁拳的双重夹击下摇摇欲坠。
“黄金赛道”到“价格绞肉机”
作为全球首个抗癌脂质体制剂,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曾凭借“心脏毒性降低80%”的临床优势,在2021年中国创下年销超50亿的神话。但自2021年起,这个明星产品却成了行业“内卷”的教科书案例。
2021年以前,上海复旦张江的“里葆多”(2008)、石药欧意的“多美素”(2011)以及常州金远的“立幸”(2012)占据着大半市场,但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脂质体工艺突破,直接瓦解了技术壁垒,关键辅料氢化大豆磷脂的国产化(成本较进口下降70%),让仿制门槛大幅降低。
目前多柔比星脂质体已过评14个文号,9家企业。
图:多柔比星脂质体过评情况,图源:摩熵医药
在满足集采要求之后,被纳入集采是必然。
企业面临生死抉择,部分企业只能选择断臂求生,第十批国采将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纳入后,石药欧意以98元/20mg的中标价(降价89%)血洗市场,其余企业报价也不超过150元,降价均超过80%。
图:多柔比星脂质体第十批集采中标情况
长效制剂的“冰与火之歌”
在精神分裂症治疗领域,利培酮微球堪称“革命性产品”——患者从每日服药变为2~3周注射一次,治疗脱落率下降60%。但这一“临床刚需”赛道,同样难逃内卷魔咒。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2周制剂)(Risperdal Consta)于2003年获得美国FDA批准,并在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原研的批准字已过期未续。
2021年1月,绿叶制药利培酮缓释微球(2周制剂)作为2类改良型新药在国内获批上市,商品名为瑞欣妥。此次,浙江圣兆药物的注射用利培酮微球(2周制剂)按照4类注册申报获批上市,为国内第2家。
利培酮微球原研的PLGA缓释体系曾独步江湖,但绿叶制药通过PLGA微球复合纳米晶缓释技术改良释放曲线,实现“首周无需口服补充”的临床差异化。
浙江圣兆从2021年开始进行仿制研究,在经历四次BE试验(含一次终止)之后,昨日终于顺利过评,加入了竞争,而正如上文所说,浙江圣兆有一个复杂注射剂多柔比星脂质体,已在第十批集采中标,看起来圣兆已着力于持续研发复杂制剂了。
图:圣兆利培酮微球的BE试验进程,图源:摩熵医药
目前拥有利培酮微球有效批文的企业共两家,绿叶制药和新过评的浙江圣兆。
救命药的仿制之路
对于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两性霉素B脂质体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其肝脏靶向性较普通剂型提升20倍,肾毒性下降75%。
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原研“安必速”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近30年,最早由NeXstar公司开发(被吉利德以5.5亿美元收购)。被誉为侵袭性真菌病治疗的"金标准",1990年12月在欧盟获批,1997年在美国获批,2023年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原研企业吉利德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国内上市。
在原研及参比上市后,安必速的销售额增长极其迅速,当然很快就有了多家企业布局仿制。
图:安必素的销售趋势,图源:摩熵医药
2024年9月14日,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的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率先获批上市,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距离原研在国内获批不到两年。
2025年1月8日,济民可信集团宣布,旗下子公司江西艾施特制药有限公司的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获批上市,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2025年2月25日,台微体(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以化药5类申报顺利获批上市。
目前还有北京泰德、齐鲁海南正在走审评流程,集齐7家获批指日可待。
这三大产品的命运轨迹,勾勒出中国复杂注射剂的生存法则:
技术护城河需要“动态升级”:从脂质体到阳离子脂质体,从微球到纳米晶,唯有持续迭代才能抵御仿制洪流;
临床价值必须“量化证明”:CDE新规要求复杂注射剂提供IVIVR(体内外相关性)数据,倒逼企业从“工艺内卷”转向“疗效内卷”;
出海不是备选项而是必选项:恒瑞医药的紫杉醇脂质体通过FDA认证出口美国,弯道超车想要实现“墙外开花墙内香”的效果。
当技术红利期结束,复杂注射剂的竞争已进入“地狱模式”。但危机中永远孕育着转机——那些敢于押注原辅料自主化、生产工艺智能化、临床证据差异化的企业,或许能在这一轮洗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诺亚方舟”。
毕竟,医药行业的终极战场不在招标办,而在患者的血管里。
↓ 扫码报名2025CMC(CRO&MAH&CMO)博览会 ,学习复杂制剂工艺↓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韦晓宁 | 撰文
王晨 | 编辑
12月12日,第十批国家药品带量采购在上海南郊宾馆进行。12月中旬的上海不足10摄氏度,人们的拥挤和寒暄也没有感觉更暖,代表们说话间会呼出白色的雾气。
国采进行到第十批,这是又一次行业“聚会”,依旧在奉贤区政府附近,依旧是熟悉的场景和行业面孔。但改变也在悄然发生:
这是历次国采首年约定采购额规模最小的一次,仅85.13亿元,不足最高一次第五批550亿元的1/6。业内判断,化学仿制药有接近50%销售额的市场已被国采,剩下除了一些独家品种、或竞争不充分的品种,超过五六家企业的、可供国采的品种“已经很少”。
这或许也是如今国采的间隔期变长、由一年两次变为一年一次的原因。
采购额小不意味着竞争不激烈。间苯三酚注射剂,采购额仅有2.2亿元,此前2023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超过8亿元,缩水至接近1/4的市场,过评的符合申报资格企业数量仍多达36家,为本次国采竞争最激烈的品种。
国采现场,也是间苯三酚注射剂,有企业报出了出人意料的超低价:0.22元/支,由海梦智森报出,比最高限价低了92%。“这个产品4ml棕色安瓿,充二氧化碳,原料,真实成本低于0.22的可能性为0。”有业内人士评价。
业内统计,这次国采间苯三酚注射剂拟中选企业按顺位分别有海梦智森、沐源生物、利民药业、南京恒生、艾德凯腾、天行健药物、创健药业、绪必迪、海岸药业。
据米内网不完全统计,本次国采50多个产品降幅超过90%。其中硫酸特布他林注射液降幅超过96%,利格列汀片、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马昔腾坦片等降幅超过94%。
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腾笼换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概括医保局的这些年的一条工作主线:挤压出低质仿制药流通环节的水份、压下虚高的价格,把节省下的医保基金投入到更有价值的新药中去。
集采就是在做“腾笼”的工作。据统计,前九批国采已累计节约药品、耗材费用超过4000亿元。
如今,化药仿制药已被国采得“差不多了”,而这并不是“腾笼”游戏的终点。业内人士认为,从明年开始,在“提质扩面”的原则下,集采工作的重心可能会向省级联盟采购转移,而国采接下来可能会开始纳入中药和生物类似药。
“腾笼”宣告进入下半场。
-01-
史上规模最小国采,考验药企降价“诚意”
第十批国采共纳入62个品种、135个品规,申报企业439个,产品778个。涉及心脑血管疾病、消化及代谢、血液和造血系统、神经系统、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大类。业内统计,这些品种原2023年在全国公立医疗机构销售额500多亿元。
本次国采首年约定采购额为85.13亿元。这意味着,如果只看报量结果,集采后,这些药的总市场可能将缩水至不足原来的1/10。
据媒体统计,本次国采有29个品种在亿元以上,其中阿司匹林口服常释剂型 (不含分散片)(<300mg)、去甲肾上腺素注射剂、西格列汀口服常释剂型等9个品种市场规模在3亿元以上,是本次市场需求较大的产品。
开标前,有企业代表在集采现场表示:第五次来参加国采,心情却是几乎是最忐忑的一次,“18进9,太卷了,很难”。
业内曾有消息,针对第十批国采的企业沟通会在11月12日已进行,而后一份摘要曾流传于业内,变化包括入围企业数有所减少、拟中选规则更考验药企的降价“诚意”、但增加复活机制等,引起业内讨论。
而后正式出台的国采规则证实了这份摘要。规定最多入围企业数确实有所减少,比如,当实际有效申报企业数为5家和6家时,最多入围企业数是3家——而第九批国采是4家;
而拟中选规则为“当入围企业价格满足‘单位可比价’≤同品种最低‘单位可比价’1.8 倍的或者本次口服固体制剂(含泡腾片)‘单位可比价’≤0.1 元、小容量注射剂‘单位可比价’≤1 元、大容量注射液‘单位可比价’≤2 元的”即可入选。
比起往轮,中选规则剔除了“单位申报价降幅大于等于50%”、“按照同品种最高单位可比价/最低单位可比价排序,淘汰同品种最高单位可比价/最低单位可比价的比值最大的四家和最小的两家”的“TOP4.Bottom2”规则。
这意味着拟中选的“触发点”变少,“必须要降价到一定幅度才能进”。
《科创板日报》报道,降糖药西格列汀片此次有超过30家企业竞标,企业中标价最低已经降至每片0.2元以下,较限价下降90%以上。该产品2023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超20亿元,原研厂家默沙东销售占比超9成,仿制药替代空间较大。此次国采默沙东报价每片7.37元左右。
而根据业内统计,本次国采西格列汀片的拟中选企业按顺位有德源药业、惠升生物、翰宇药业、九洲药业、华海药业。科伦药业、正大天晴、通化东宝等过评仿制大厂的最终中选结果仍未知。
本次国采原研药积极性似乎仍不高。据米内网,拉考沙胺注射液最高有效申报价为65.9379元/支,优时比报价333元/支;碳酸司维拉姆片最高有效申报价2.0642元/片,Genzyme报价7.05元/片;枸橼酸坦度螺酮片最高有效申报价0.6265元/片,Sumitomo报价2.66元/片;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片最高有效申报价1.2173元/片,Bl报价5.34元/片。
本次集采增加了复活机制:按照中选规则,未获得拟中选资格的有效申报入围企业,若接受上述规则确定的同品种最高拟中选价格,则可获得拟中选资格;如果同品种按规则一拟中选的企业只有1家,若接受上述规则确定的同品种拟中选“单位可比价”的1.8倍,则可获得拟中选资格。
“如果能接受医保局规定的降幅,那企业就还有机会中选。”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解释复活规则。这可以被理解为是引导企业降价的一种机制。
“能集采的品种范围越来越小,所以也要尽可能准确地把‘羊’往想要的‘羊圈’里赶。”一位观察人士如此评价本次规则的变化。
往次的国采基本都在一天内完成,上午报价+开标,下午选区域。可今年增加了复活机制,多了一个下午的议程,选区域也就被安排到了次日。
下午2点左右,首轮唱标结束,可对首轮落选的企业代表们来说,却是更为紧张的时刻:他们需要在这时打电话、现场商讨,决定下一轮是否要接受同品种最高拟中选价格,也就是就此“出局”还是“复活”。
这次国采还有B证企业强关联、禁止转让到其他中选企业的关联企业、有3家以上代工企业,则最高入围企业数量再减1的规定。金春林认为,这是为了进一步防止企业在国采中出现围标的情况。
-02-
5000亿注射剂的“腾笼”轨迹:最多注射剂参与
本次国采的62个品种中,注射剂有40个,后者2023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合计销售规模超过300亿元。不少注射剂在2023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如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的销售额达到38.7亿元,竞争企业有8家。
在所有集采的品种中,注射剂可能是最重要的类别之一。在我国这个“输液大国”中其厂家多、市场需求量大,但过度使用的问题颇有争议,确需集采手段来调整价格和供给;以医院为主要的使用场所,很难在院外用药,因此参加集采、入院成了注射剂厂家必争的路径。
据不完全统计,前九批国采中已有120个注射剂被纳入。其中第一批至第四批累计只有15个,而第五批是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规则发布后,过评注射剂的首次集采,纳入的注射剂数量猛增至29个,且多个销售额高于10亿元。此后几批国采注射剂数量稳定在每批20多个。
而本批国采,也许是因为和上一批的间隔长达一年多,纳入的品种数更多,注射剂有40个被纳入,创历史新高。
据医药政策研究者张自然在公开报道中表示,在国采全面落地执行之前的最后一年2019年,注射剂在全国医院的销售额达历史高峰5222亿元。而几批集采后,2023年,注射剂市场仍达5097亿元。张自然分析,这是由于大量注射剂新药获批上市和通过国谈纳入医保,对国采负面影响有所对冲。
据统计,2023年,抗癌药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是全国医院销售额中排名第三的注射液,仅次于人血白蛋白和氯化钠注射液。2019年后,多个国产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上市,药物可及性提高,这必然为贝伐珠单抗及其类似药注射液的总市场做出了贡献。
——在注射剂领域,“腾笼换鸟”已在进行当中,一部分技术简单的化药注射剂在集采中市场份额被压缩,换来技术含量和价值更高的注射剂市场。
不过,“笼中鸟”的地位也不是永恒的。事实上贝伐珠单抗已被纳入云南省等地的地方集采。虽然是抗癌药,技术含量和价值较高,但以后这类竞争药企已超过5家的生物药,也有可能会被纳入国家集采。
-03-
肿瘤药的集采命运
今年,化药抗肿瘤药有4个品种被纳入,分别是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剂、瑞戈非尼片、哌柏西利胶囊。
治疗结直肠癌、肝癌等癌种的抗癌明星药瑞戈非尼片原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据行业统计结果,本次国采瑞戈非尼片的拟中选企业按顺位分别有上海创诺、正大天晴、扬子江。
另据《科创板日报》,经此次国采,瑞戈非尼片报出价格已降到每片4元-6元之间,较限价下降90%。瑞戈非尼原研厂家为拜耳,在国内占据几乎所有市场份额,此次国采拜耳报价在每片172元左右。
作为一种化疗药,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去年在公立医院的市场接近40亿元,也是今年国采中瞩目的大品种。据业内统计结果,本次国采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拟中选的企业按顺位分别是石药、浙江圣兆、齐鲁、常州金远。
其中,石药在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中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0%,这次国采守住了“老大”的位置。而既往市场份额较大的复旦张江,没有出现在拟中选名单中。
此外,印度瑞迪博士的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于今年7月于国内上市,视同过评。瑞迪博士是全球十大仿制药企之一,从2021年开始在中国市场布局了多个肿瘤产品,也是本次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集采的有力竞争者,但根据业内统计结果未拟中选。
去年第九批国采时,瑞迪博士就曾在氟维司群注射剂上曾失标,败给恒瑞、正大天晴、豪森等国内仿制药巨头。
值得注意的是,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并没有进医保,且销量从2021年的顶峰50亿元降至如今的40亿。业内推测,近年公立医院在药占比、DRG政策等压力下,可能将该药移出了院内的用药目录。因此,业内期待该药物能借由此次进集采来进院和放量,并提高进入医保的可能性。
此外,按行业统计,肿瘤药哌柏西利胶囊有上海创诺、先声再明、齐鲁、正大天晴按顺位拟中选;氟尿嘧啶注射剂有津药和平、赛隆药业、海南卓科、西南药业按顺位拟中选。
一度,人们对国采的印象仍以集采较低价的普药为主,而实际上国采从未将肿瘤药排除在外,几乎每一批国采都会纳入几个抗肿瘤药,其中不乏一些明星肿瘤药。
比如2022年的第七批国采中,用于一线治疗肝癌的明星抗癌药甲磺酸仑伐替尼被纳入,该药上市后每粒价格曾达560元。
而当年国采,1家原研药加上9家仿制药的竞争格局,最终7家企业中标,每粒从平均108元下降到平均18元。其中,先声药业以3.2元/粒的最低价中标,与国采给的108元/颗的最高限价相比,降幅还要下降97%。
未来,部分有充分竞争的生物药,可能也会面临被国采的局面。
由于分子结构复杂,生物药无法被真正“仿制”,而只能做到“类似”,一致性评价较难完成(比起化药只需要一期临床试验,生物类似药需要完成完整的三期临床,且上市后仍需进行药品安全监测即四期临床,来证明其“相似性”)。这也是生物类似药被认为难以被集采的一个原因。
但这种“禁忌”也正在被打破。早在2022年,广东牵头的11省药品采购联盟、安徽就相继对利妥昔单抗及其生物类似药进行集采,信达生物、复宏汉霖、原研罗氏分别降价60%、48%、16%。
几位接近医保的人士均肯定了生物药进入国采的趋势。“药品都会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可能一个药原本还是成长期的医保谈判新药,过几年专利到期后成为了成熟药,市场竞争加剧,按目前规则过评满7家后,就会符合纳入集采的条件。”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在国采现场谈道。
这意味着随着时间推移、创新药企业在研发红海孕育出了上市的成品后,只要竞争者达到一定的数量,就有可能被纳入集采。这是创新药企在融资难题、IPO困境中,需要面对的复杂考验。
参考资料:
[1]张自然博士. 第十批国采即将开标,投标参考(5图)[EB/OL]. 2024-12-05
[2]赛柏蓝. 刚刚!第十批国采开标结果流出(附名单)[EB/OL]. 2024-12-12
[3]雨文. 十批集采开标在即,40亿大品种何去何从?[EB/OL]. 2024-08-24
......
欢迎添加作者交流:
韦晓宁:MoriW1995
内容合作:17610790527
2024年正在走向尾声,又一笔Biotech被跨国药企收购案例诞生,mRNA新贵BioNTech拟以9.5亿美元总额收购普米斯生物。
本周的另一关键主题是合作。先是百洋医药加码抗肿瘤领域,获华昊中天抗癌新药优替德隆商业化权益;在同一天,默沙东也宣布与礼新医药达成全球独家许可,获得礼新医药新型在研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LM-299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许可。值得一提的是,该笔合作首付款高达5.88亿美元。
此外,新产品进展也是本周的关键主题之一。诺华全球销售额最高的核药产品特昔维匹肽注射液终于在中国市场申报上市,前列腺癌治疗格局即将生变;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新剂型,全球首个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GLP-1RA周制剂也于本周正式登陆国内市场。
同时在疫苗领域,石药集团在mRNA领域版图再次延伸,二价人乳头瘤病毒mRNA治疗性疫苗获批临床;艾美疫苗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申报上市。
本周还有哪些大事发生?
政策动态
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项目评审专家不良行为处理结果:11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网站发布项目评审专家不良行为处理结果的通报。通报中提到,确定6位专家存在的长时间迟到且编造不实理由,多次长时间离线、离席、关闭摄像头或未在独立封闭空间评审等行为构成严重不良行为,给予“3年内不再邀请参与科技发展中心承担的项目(课题)管理活动”的处理;确定13位专家存在的长时间迟到、拍摄会议材料等行为构成一般不良行为,给予“一定范围内通报”的处理。
中药饮片全国集采官宣:11月13日,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采购办公室发布了《全国中药饮片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自11月14日起就中药饮片集采问题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时间截至11月18日。意见稿显示,本次中药饮片集采涉及丹参、黄芪、连翘、当归、金银花等45个品种。采购周期原则上为1年,视情况可延长不超过1年。本次集采要求全国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参加,采购周期内,医疗机构应优先使用本次集采中选药品,并确保完成协议采购量,首年协议采购量为首年采购需求量的80%。
NMPA批准首个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项目:11月15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宣布,批准首个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项目。药品审评中心按照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完成了拟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开展的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注射用MK-6204(SKB535)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审批,为首个按照试点工作方案批准的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审批用时21日。
多个知名药企品种被取消中选资格:11月14日,山西省药械集中招标采购中心发布《关于广东联盟阿莫西林等药品集采价格进行调整处置的通知》。69个药品降价,包括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奥氮平片等。还有11个厂家20个品规拒不降价整改,其中不乏知名药企,包括阿斯利康、赛诺菲、礼来等外资药企。
大型制药
诺华放射性疗法癌症新药在中国申报上市:11月13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最新公示,诺华(Novartis)镥[177Lu] 特昔维匹肽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公开资料显示,这是诺华研发的PSMA靶向放射性配体疗法Pluvicto(曾用名177Lu-PSMA-617),此前已于2022年3月获美国FDA批准治疗前列腺癌患者。在中国,该产品于今年9月被CDE纳入优先审评,适用于治疗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阳性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 、已接受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和紫杉类化疗的成年患者。
诺和诺德全球首个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GLP-1RA周制剂在中国上市:11月17日,诺和诺德宣布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周制剂诺和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正式在中国上市。诺和盈能够实现平均约17%的体重降幅,并为患者带来超越减重的多重健康获益。
百洋医药获华昊中天抗癌新药优替德隆商业化权益:11月14日,百洋医药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北京百洋智合医学成果转化服务有限公司与北京华昊中天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市场推广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百洋医药将获得华昊中天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优替德隆注射液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市场推广权益。百洋医药将向华昊中天支付不可退还的首付款5000万元人民币;同时根据研发及销售进度,向华昊中天支付研发里程碑及销售里程碑款项。华昊中天将根据年度终端销售额按梯度向百洋医药支付推广服务费。
翰宇药业前总裁因挪用资金被判刑:11月13日晚间,翰宇药业公告,近日,公司收到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2024)粤03刑终1381号《刑事裁定书》,公司原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袁建成犯挪用资金罪已经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袁建成因犯挪用资金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石药集团二价人乳头瘤病毒mRNA治疗性疫苗获批临床:11月12日,石药集团发布公告,集团开发的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PV)16或18型所引起的相关癌前病变的治疗性二价信使RNA(mRNA)疫苗SYS6026(该产品)已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以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
默沙东引进礼新医药PD-1/VEGF双抗新药全球权益:11月14日,默沙东(MSD)刚刚宣布,与礼新医药达成全球独家许可。默沙东已协议获得礼新医药新型在研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LM-299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许可。礼新医药将获得5.88亿美元的首付款。基于LM-299多项适应证的技术转让、开发、获批和商业化进展,礼新医药还将获得最高2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Trop2 ADC向FDA递交上市申请:11月13日,根据美国FDA的反馈,两家公司已为其联合开发的Trop2靶向ADC datopotamab deruxtecan(Dato-DXd)递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寻求该疗法获加速批准,用以治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肿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年患者,这些患者之前曾接受过全身性治疗(包括EGFR靶向治疗)。同时,两家公司自愿撤回之前向FDA所递交该疗法用以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NSCLC患者的BLA。
复星医药帕金森病新药申报上市:11月14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最新公示,复星医药和Bial-Portela & Ca公司共同申报的5.1类新药奥吡卡朋胶囊的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公开资料显示,这是复星医药引进的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新药Opicapone胶囊,为新一代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COMT)抑制剂。
赛诺菲/再生元重新递交度普利尤单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上市申请:11月15日,赛诺菲和再生元共同宣布度普利尤单抗(商品名:Dupixent)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获FDA受理,PDUFA预定审批日期为2025年4月18日。如果获得批准,度普利尤单抗将成为美国十年来首个针对CSU的靶向疗法。
济民可信JMX-2002脂质体注射液用于治疗实体瘤获批临床:11月14日,济民可信集团宣布,旗下子公司无锡济煜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常州金远药业制造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JMX-2002脂质体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将开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为主的实体瘤临床试验。
东阳光药就FGF21/GLP-1双靶点新药达成授权合作:11月12日,Apollo Therapeutics宣布与东阳光药(Sunshine Lake Pharma)签署了开发APL-18881 (HEC88473)的独家许可协议。这是一款处于临床阶段的FGF21/GLP-1R双重激动剂。东阳光药将保留该产品在中国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权利,并授予Apollo Therapeutics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权利,用于所有当前和未来治疗适应症。东阳光药将获得1200万美元的预付款,以及至多9.26亿美元的开发、监管和商业里程碑付款。
生物技术
百济神州第三季度营收达71.39亿元,同比增长26.9%:11月12日晚间,百济神州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美股业绩报告及A股主要财务数据公告。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延续强劲的增长势头,实现营收71.39亿元,同比增长26.9%。全球产品收入达70.79亿元,同比增长65.1%。同时百济神州宣布,开启全球变革新阶段,开启战略升级重要一环的品牌焕新——拟将公司英文名更名为“BeOne Medicines”,中文名仍然不变。
国产首个戈谢病酶替代疗法申报上市:11月13日,北海康成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正式受理CAN103(注射用维拉苷酶β)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I型和III型戈谢病的新药申请(NDA)。CAN103是北海康成与药明生物在罕见病领域的首个合作项目,是中国首个针对戈谢病开发的酶替代疗法(ERT)。据统计,2020年中国约有3,000名戈谢病患者。CAN103通过静脉输注特异性地补充戈谢病患者体内溶酶体中缺乏的葡萄糖脑苷脂酶。
召回乙肝疫苗,Biotech VBI Vaccines破产:11月15日,VBI Vaccines在新闻稿中宣布,由于公司破产和业务终止,正在全国范围内自愿召回所有剩余的乙型肝炎疫苗PreHevbrio(Sci-B-Vac) 。VBI Vaccines正在迅速关闭所有美国业务,并已永久停止分销PreHevbrio。
科笛生物痤疮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11月11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最新公示,科笛集团申报的盐酸米诺环素泡沫剂已在中国获批上市。这是科笛集团引进的一款外用4%米诺环素泡沫剂(CU-10201)。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优先审评公示,该药本次获批用于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患者的非结节性中度至重度寻常痤疮炎症性病变的局部治疗。
艾美疫苗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申报上市:11月15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最新公示,艾美疫苗旗下艾美坚持生物制药以注册分类3.3类申报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上市申请获得受理。根据艾美疫苗公开资料,该公司这款疫苗主要用于6周龄至5岁婴幼儿和儿童,预防该疫苗包含的13种肺炎血清型引起的侵袭性疾病(包括菌血症性肺炎、脑膜炎、败血症和菌血症)。
亚盛医药Bcl-2抑制剂APG-2575申报上市:11月16日,CDE官网显示,亚盛医药的力胜克拉(lisaftoclax/APG-2575)申报上市。根据既往进展,推测适应症为用于治疗难治或复发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R/R CLL/SLL)患者。
又一家中国Biotech被跨境并购:11月13日,普米斯生物宣布与BioNTech SE达成股权收购协议。根据协议条款,BioNTech将以8亿美元预付款收购普米斯100%已发行股本(可根据惯例对收购价格进行调整),支付方式主要为现金和部分美国存托股份(ADS)。此外,BioNTech将在普米斯达到双方约定的里程碑条件时,额外支付最高 1.5 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该交易预计于 2025 年第一季度完成,具体取决于按惯例完成交割条件和监管部门的批准。
君实生物PD-1单抗在英国获批上市:11月17日,君实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于近日获得英国药品和保健品康局(MHRA)批准用于治疗两项适应症: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复发、不能手术或放疗的,或转移性鼻咽癌(NP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和紫杉醇用于不可切除的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ESC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资本市场
英派药业完成2.5亿元D++轮融资:11月15日,英派药业宣布,近日顺利完成2.5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全球知名产业投资机构和知名保险基金共同投资。舟渡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支持英派具备同类最优疗效的核心产品塞纳帕利(Senaparib)的商业化,及包含PARP1选择性抑制剂在内的多个化合物的全球临床开发,同时用于加速多个早期项目的研发。
派格生物再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11月13日,港交所官网显示,派格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招股书显示,派格生物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注于自主研究及开发慢性病创新疗法(主要为肽和小分子药物)的生物技术公司,重点关注代谢紊乱领域。
轩竹生物拟转战港交所:11月12日晚间,四环医药发布公告,董事会宣布公司计划分拆轩竹生物的股份,并在联交所主板上市。目前已获得联交所关于建议分拆轩竹生物的批准。同时,海南四环与阳光人寿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海南四环同意以总代价约3.08亿元进一步收购轩竹生物约3.6177%股权。
核药创新药企通瑞生物完成超1亿美元A+轮融资:11月16日,放射性药物领域创新型企业通瑞生物宣布完成超1亿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泰珑投资共同领投,高瓴创投(GL Ventures)、三生制药、光华梧桐、某知名产业投资机构等多家知名机构和产业方共同参与投资,凯乘资本担任本次交易的独家财务顾问。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精彩推荐
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 出海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100 项与 常州金远药业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常州金远药业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